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5|回复: 0

凯恩斯:不能因大股东增持而买入股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0 0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银行利率市场化持续深入改革以及审计署深入调查地方债务问题,未来银行垄断高息差局面被改变,传统银行丧失竞争优势,以及地方债没有完全摸清底细存在进一步引发金融市场波动的前提下,这两大被视为压制银行股的重要因素前景都尚不明朗,但民生银行的董事们却借此下跌之际寻得了增持良机,7月中下旬,央行公布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方案前后几个交易日,民生银行董事史玉柱、刘永好均通过所掌控公司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其中史玉柱耗资超4亿元人民币,刘永好耗资约1.34亿港元。

  逆市增持显示了董事们对民生的信心,但这样的公开信息也往往会误导散户跟风买入,因为大家会觉得数次创业成功的史玉柱和改革开放第一批下海经营的刘永好眼光应该不差的?是的,作为史刘两位以及其它董事和高管增持民生决策也许是对的,但是散户在此刻买入可能就是错的,决策基础、金额数量、持有时间等关键投资要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民生有可能是未来银行业的翘楚,但整体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由于体制和政策限制存在弊端和缺少活力,即使恒生的估值远高于现在内地银行股,显得银行股很便宜,但是散户这个时点投资银行股可能要承受几年的底部煎熬期,民生的董事大体能够看到未来民生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大额资金承受起三至五年的持有期,散户是否能有同样的心态?看一组恒生与内地银行的数据对比:

  恒生银行成立于1933年,至今在香港已拥有超过210个营业网点。2012年。恒生税前利润的70%来源于香港市场,25%来源于内地市场。截止上周恒生2012年pb2.4倍,2012年pe11.4倍,均远远高于内地银行股(同在香港上市的内银翘楚民生银行2013动态pe不足4倍)。恒生银行根植于高度市场化,激烈竞争,且缺乏成长空间的香港市场,却获得了远高于内银股的估值水平,市场凭什么能高看一眼!

  首先,2012年(以下数据均采自2012年)净息差比较恒生1.85%,民生2.94%,兴业2.64%,工行2.66% 。恒生有明显劣势,可见在高度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即便在香港首屈一指的恒生银行净息差远远落后于内资银行。

  比较一下存贷比:恒生65.5%,民生71.9%,兴业66.5%,工行64%。可见,恒生并非靠拉高存贷比提升杠杆。此一指标恒生依然无特别之处。

  其三比较一下资本充足率:恒生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2.2%,资本充足率为14%。民生分别为8.13%,10.75%;兴业9.29%,12.06%;工行10.62%,13.66%。可见恒生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超过内地的所有银行,也就是说恒生的经营杠杆很低,处于全球开放的金融市场安全系数高。

  其四比较一下净资产收益率(ROE):恒生银行在香港市场有着远高于香港同业的ROE,按期末净资产计算为21%。但是跟内地同业比,民生23%,兴业20.5%(含年末增发摊薄因素),工行21.2%。恒生在相对较低的经营杠杆下虽没有取得对内地的任何优势,但也毫不逊色。

  其五比较一下总资产收益率(ROA):恒生1.8%,民生1.17%,兴业1.07%,工行1.36%。恒生银行在ROA这一指标上,远远高于内地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剔除了银行的经营杠杆,衡量的是无杠杆情况下的盈利能力,经营水准至此恒生银行胜出一筹。

  其六比较一下商业银行的核心指标——风险资产回报率(RORWA,以下简称ROR)了:恒生5.78%,,民生1.86%,兴业2.0%,工行2.51%。风险资产回报率是总资产回报率指标的优化。这一指标既剔除了经营杠杆,又调整了不同银行之间的经营风险,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民生的ROR没有四大行额优势,输于工行,更是仅有恒生的三分之一而已!

  针对风险资产回报率,我们再来看下这个指标——风险资产比总资产:恒生31%,民生63%,兴业53.4%,工行54.2%。可见,恒生资产配置的风险系数确实远低于内地银行。

  其中再单看是非息收入占比较高(非吸收入中含联营公司投资收益)一项,恒生为43%.而民生为25.1%,兴业17.9%,工行22.2%。差距近倍,民生的数据在国内同行业中胜出些。

  风险来临时,重点要看看拨备覆盖率与拨贷比数据,恒生的拨备覆盖率为105%(内银大多为300—400%),拨贷比为0.26%(内银大多为2.2-2.5%)。这既可以解释为恒生没有拨贷比的限制,也可以解释为内地银行对资产质量隐患的担忧。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考量银行业抵御风险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以上数据观察,国内银行在政策的调整配合下还需要有段时间加强自身素质,不仅抵御风险还要有能力赚钱。综合评判民生的质地在国有银行股中较为优良,这也是民生董事的增持信心所在,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换回未来收益,认同该观点并买入的散户也需要具备同样的认知和准备才能一并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8 20:47 , Processed in 0.5638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