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91|回复: 0

姚尧:精读《商君书》第2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6 20: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垦令第二

  【题解】

  垦令,即开垦荒地的法令。《商君书》在第一篇《更法》的结尾写道:“于是遂出《垦草令》”,第二篇即是《垦令》,给读者的感觉仿佛是秦孝公采纳商鞅推行变法的建议后,便立刻推出关于开垦荒地的各项制度。其实则不然,纵观《垦令》中所列的二十条措施,其普遍使用的句式是“只要如何如何做,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显然这些都不是具体明晰的制度,而只是策略性的建议。按照《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秦孝公是听了商鞅与甘龙、杜挚的辩论后,认为商鞅说得有道理,于是任命他为左庶长,着手制定变法的政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而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孝公是先让商鞅试用了三年,三年后变法收到成效,才任命他当左庶长(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事情的经过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前359年,商鞅在御前辩论中赢得秦孝公的支持,使得他决心推动变法,但变法之事千头万绪,具体该变什么,怎么变,这些都需要深入探讨。为此,商鞅向秦孝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秦孝公先是在国内尝试推行,但并未形成明确的律令和制度。刚开始时,秦国百姓反感新法;三年后,秦国百姓支持新法。于是,秦孝公这才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变法。商君后学将商鞅当初提出的这些建议整理成文,取名为《垦令》,列在《更法》之后。

  【原文】无宿治①,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②,而百官之情不相稽③。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白话】不允许官员把当日就该完成的政务拖到隔夜再办,这样有私心的官员就没有闲暇去百姓处谋取私利,各级官员之间的公务就不会被拖延停滞。各级官员之间的政务不拖延停滞,则农民就能有充裕的时间。有私心的官员没有闲暇去百姓处谋取私利,则农民就不会遭受侵害。农民不会遭受侵害,而又有充裕的时间,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

  【姚注】

  ①无:通“毋”,不要。宿,隔夜的。

  ②邪:私,阴私。

  ③稽:停滞,停留。

  【姚论】

  在《荀子·强国》中,曾记载荀子入秦时与秦昭王时的宰相范雎的一段对话:

  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

  范雎问荀子道:“进入秦国后看到了什么?”荀子答道:“秦国关塞险峻,地势便利,山林河流美好,自然资源丰富,这是它在地理上的优越。进入国境后,观察它的习俗,发现百姓质朴淳厚,音乐不淫邪污秽,服饰不轻佻怪异,对官员非常害怕,因而表现顺从,这真像是古时的良民啊!等到了各级城邑的官府,只见百官严肃认真,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绝无懈怠草率,这真像是古时的良吏啊!等到进入到国都,观察秦国的士大夫,只见他们走出自己的家门后就进入公门,走出公门后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什么私事。他们不互相勾结,不拉帮结派,每个人都卓然超群,没有谁不是明智通达而廉洁奉公的,这真是古时贤良的士大夫啊!观察秦国的朝廷,只见退朝后,各种政事都能得到及时处理而没有停留,安闲得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治理一样,这像是古时良能的朝廷啊!因此,秦国能够四世而取得胜利,这并不是因为侥幸,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些就是我进入秦国后看到的。所以说:自身安逸却能善治,制度简要却能详尽,政事不烦劳却能有成效,这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像秦国就类似是这样了。可即便如此,秦国也还是有值得担忧恐惧的。秦国同时兼具了以上几项条件,可若要用王者的功业名声来衡量,那还是相差得很远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是因为秦国没有儒者吧!所以说:治国之道纯粹的就能称王,驳杂的就能称霸,缺乏就会灭亡,这也正是秦国的短处啊!”

  可以看到,荀子这段话的本意是要批评秦国因缺乏儒者而无法成就王业,但即便如此,荀子也不能不承认秦国吏治的廉能高效,其所盛赞的入秦见闻,正是当初商鞅变法时所极力强调的改革措施。

  【原文】訾粟而税①,则上壹而民平②。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白话】根据粮食产量来计算赋税,则国家的政策统一,百姓的负担公平。国家政策统一,就能形成明确认知;认知明确,官员就不敢中饱私囊。百姓负担公平,就会慎重择业;择业慎重,就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国家政策统一而官员不敢中饱私囊,百姓慎重择业而不轻易发生改变,则下层就不会非议上层,中间也不会受官员盘剥之苦。下层不非议上层,中间不受官员盘剥,则壮年人就会积极从事农业而不改行。壮年人积极从事农业而不改行,则少年人就会不断地向他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少年人不断学习农业生产,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

  【姚注】

  ①訾:衡量,计量。

  ②壹:统一,一致。

  【姚论】

  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正矣。”薄疑调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赵简子派出官员收税,官员请示税率的轻重。赵简子道:“要不轻不重。税收得重,那么国家就占了便宜;收得轻,那么百姓就占了便宜。收税的官员不要谋取私利,维持轻重适中就好。”薄疑对赵简子道:“您国家的中层会很富足。”赵简子高兴地问:“为什么这样说呢?”薄疑回答道:“在上层,府库空虚匮乏,在下层,百姓贫穷饥饿,但是,处在中间的贪官污吏却很富足。”

  赵简子要求收税官“勿轻勿重”,表面上看是明君德政,实则是亡国之道,因为君主一旦把制定税率的权力下放给收税官,则他们就一定会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以致于“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这是由人的贪婪本性所决定的。因此,要想根除弊端,就必须放弃人治而推行法治,由国家统一规定一个明确稳定的税率。税率明确稳定了,百姓就会觉得公平,官员也就无从中饱私囊了。在《垦令》的第一段,就是要让“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可见秦国的官员也都是人,也并非天生就不想中饱私囊,只是因为商鞅推行法治,才使得秦国的官员中即便有“邪官”,也不敢干“邪事”,不敢“为私利于民”。

  【原文】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 ;无外交 ,则国安不殆①。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②,则草必垦矣。

  【白话】在封赏官爵时不受国外因素的影响,那么百姓就不会看重学问,也不会轻视农业。百姓不以有学问为尊贵,就会变得愚笨。百姓愚笨,就不会与外国结交。不与外国结交,国家就能安宁而没有危险。百姓不轻视农业,就会努力耕种而不怠惰。国家没有危险,百姓努力耕种而不怠惰,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

  【姚注】

  ①殆:危险。

  ②偷:苟且,怠惰

  【原文】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赋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白话】贵族们俸禄丰厚,租税收入高,豢养的食客人数多,这是有害于农业生产的。要根据豢养食客的人数课税,从重役使他们,这样游手好闲、懒惰懈怠的人就没有地方混饭吃。没地方混饭吃,就只能专心务农;百姓专心务农,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

  【姚论】

  据杜佑《通典·食货四》记载:“夏之贡,殷之助,周之藉,皆十而取一,益因地而税,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又据马端临《文献通考·田赋考一》记载:“秦坏井田之后,任民所耕,不计多少,已无所稽考,以为赋敛之厚薄,其后遂舍地而税人。”皆指商鞅在农业政策上废除周的井田制后,亦在财税政策上废除周的“因地而税”,而改成“因人而税”。贵族士大夫因收入丰厚而豢养食客,这既不利于中央集权,也不利于农业发展。商鞅将因地而税改成因人而税后,增加了贵族士大夫豢养食客的成本,使得这些食客再也不能靠寄人篱下混饭吃,必须去务农,从而有利于农业发展。

  【原文】使商无得籴①,农无得粜②。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③。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白话】使商人不得买入粮食,农民不得卖出粮食。农民不得卖出粮食,则懒惰的农民就会努力耕作。商人不得买入粮食,则到丰年时就不增加礼乐。丰年不增加礼乐,则荒年就没有厚利。没有厚利,那么商人就会畏缩,商人畏缩,就会想去务农。懒惰的农民努力耕作,就连商人也想务农,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

  【姚注】

  ①籴(dí),买入粮食。

  ②粜(tiào),卖出粮食。

  ③窳(yǔ),懒惰。

  【姚论】后世学者在注解本段时,常将“籴粜”二字互换,认为商君的原文应该是“商无得粜,农无得籴”。盖只有使农民不得在市场上买入粮食,才能迫使懒惰的农民努力耕作。只有使商人不得在市场上卖出粮食,才能使得商人在丰年都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丰年都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那灾年就更没有过多的利润可图。这话在逻辑上虽然也能说得通,但却并非是商鞅的本意。

  要弄清楚商鞅本意,我们首先要理解“乐”字的涵义。有学者将其直译为“快乐”,即“商人不得买入粮食,所以即便遇到丰年也不快乐”,这样解是说得通的。可是下一句“丰年不快乐,所以荒年就没有丰厚的利润”,这样解就显得很别扭了。于是又有学者将“乐”翻译成“利润”,以使得“加乐”能与后面的“裕利”相呼应。这样一来,句意固然是通顺了,可那也只是为求通顺而通顺的想当然耳,本身并无多少说服力,至少我们还没有在其它古文献中看到有将“乐”解释为“利润”的语句。

  其实,在本句中的“乐”字不该读作lè,而应读作yuè,即“音乐”的意思。在《礼记·曲礼下》中有记载:“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翻译成白话意思是说:“遇到灾荒之年,粮食收成不好时,君主用膳不再杀牲(古人享用美食前要先用牲畜的肺来祭祀祖先,不祭肺即不杀牲之意),马匹不再吃谷物,专用的马路不再清除杂草,祭祀时不再悬挂钟磬,大夫不再加食细粮,士人饮酒时不再奏乐。”可见每逢灾荒之年,从上到下都要用这种自损的方式来表达对百姓遭遇荒年的忧虑。既然“岁凶”是与“不乐”相对应的,故可推知“岁多”对应的就是“加乐”。每当遇上丰收之年,农民不但能够满足自己的食用,还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商人,商人则由此低价囤积,以待将来的灾荒之年再高价卖出,故用“加乐”以示对丰年的喜悦。可现在商鞅禁止商人买入粮食,那么丰年就不再有商人的什么事,也就没什么好“加乐”的了。既然无法在丰年低价囤积,自然也就无法到荒年高价出售,所以说“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

  可是,商鞅不允许商人买,那么农民多余的粮食怎么办呢?商鞅在《商君书·靳令》上说:“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在《商君书·壹言》上说:“治国者贵民壹,民壹则朴,朴则农,农则易勤,勤则富。富者废之以爵,不淫;淫者废之以刑,而务农。”可见商鞅在对待农民余粮问题上的政策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让农民用余粮来换官爵。在商鞅看来,如果允许农民将余粮卖给商人,那么农民手里有了储蓄后,就有可能偷懒不干活,将来需要吃粮就用钱到市场上去买。可现在商鞅不许农民将余粮卖给商人以换来钱财,而只能交给国家以换得爵位,那么农民来年就还得继续努力耕作,毕竟爵位是不能拿来换粮食吃的,所以说“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

  【原文】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意壹而气不淫,则草必垦矣。

  【白话】禁止淫声异服在各县流行,则百姓在外劳作时就不会乱看,在家休息时就不会乱听。休息时不乱听,那么他的精神就不会涣散;劳作时不乱看,那么他的意志就能够专一。意志专一而精神不涣散,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

  【本章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09: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