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7|回复: 0

清风:马来西亚想什么及美老人政治续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3 0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美国老人政治续谈

  昨天《警惕美国“老人”政治》一文引来几个网友反感,说我太悲观,有抬高川普之意。我只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通过历史长卷,总结一些规律供朋友们参考而已。当然我内心中还是希望决策层能重视美国“老政客”的能量,毕竟近年来,这些老家伙确实有一套策略,能当选美国总统,能力自然不在话下,尤其是“老政客”老于事故,精于算计,长于谋划,经验丰富,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如果不警惕美国老人帮,且作出具体的应对,我们会吃了亏怎么办?到时后悔就晚了。

  笔者感觉昨天文章还需要补充一下:

  尼克松在任时期相对而言,与苏联比美国还是比较憋气屈的,主要在越战消耗,越南战争死伤数十万,军事物质消耗超过二战,国力大损,尼既要体面的退出越南战争,又要保持与苏联对峙时不落下风,在当时还是很难的,对美国而言后来的发展而言,他做得还是非常好的。他的最大贡献是“联中抗苏”,但在宣传上他功劳可能更大。尼克松时代情报机关制造谣言恶化苏联形象,美有大量的丑化苏联的文学作品出现,基本上是描述苏联克格勃的暗黑手段,恶意抹黑苏联,结果这部分文学作品大量在美国、西方、亚洲国家大量传播,传达给民众的信号是苏联是邪恶的,一方面导致了民意对立,有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非洲、南美许多中小国家对苏联疏远,让苏联的“朋友”大幅度减少。

  里根时代,在宣传上借鉴尼克松时代做法,继续恶化苏联的外部环境,利用媒体话语权强化恶意抹黑苏联,这时期也有美国丑化苏联的文学作品传播到我国,相信年龄在五十到六十岁左右的朋友看到过。这部分文学,对我国的民众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里根在宣传上,加大了冷战宣传,并制造道德陷阱,从战略上围堵苏联。从地缘上说,苏联西南由于希腊爱琴海段、土耳其、斯普、克氏海峡,西面有老欧洲,南面有中国、日本,东面是白令海峡,背面是北冰洋,几何被封锁住四面,苏联的势力不能顺利扩张,只能采取冒险策略:南下,从阿富汗打开缺口,这一切都发生在卡特时代,而卡特几乎完全依照尼克松战略执行的,到了里根时期,加强了这种封锁,并强化对东欧的渗透。里根判断“苏联经济出现大危机”是依照地缘及市场判断的,他只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在地缘战略上执行的仍然是尼克松时代的战略。

  我认为,美国这些“老人政客”手段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以免我国在应对上出现迟缓而被动。这也是笔者目的。

  目前中美贸易战只是在经贸层次,技术限制层次,我们要密切注意随中美经贸战加强后美国宣传上的变化,并注意地缘局势的变化,如果美国有封堵的直接行动,我们要认真研究苏联的应对上的经验、教训,让我国在反击时更加积极主动。

  目前我们处的局势要比苏联时代要好很多,首先我们不结盟,不主动对抗,欧洲并没有跟进,亚洲国家多数采取“平衡”战术,而南海美国并没有能力控制,反而是我占据主动,北面与俄罗斯关系良好,西南印度由于也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也需要和平、当好的发展环境,并不想发生战争(这个问题明天说),只要我们外交工作做到位,在利益共享前提下与印度交往,印度不会有太大的冒险行为。最大的变数在小日本,但若只是小日本,它掀不起大风浪来。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时,要向世界广泛宣传我国的《反分裂法》,在法理角度站住脚,道德层面立得住,美国如果想恶意宣传,鼓动欧洲、亚洲与中国对抗,并封锁中国。正象昨天文章中说得,只要我们不冒进,我们就立于不败。

  从宣传上,我们切忌不要在意识形态上制造话题以免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欧洲的反感。

  外交工作方面看,外交就是利他利我,多元化的外交与灵活手段,是我们的任务。

  二、马来西亚想什么。马哈蒂尔上台后,以外债过多为由取消了许多项目,涉及中资企业投资的最多,许多网友感觉气愤,评价基本上以“失信”“赔偿”“无战略眼光”为主,没有去深层次的挖掘。

  大家注意,老马也是“老人政客”,年届90,他经历过冷战,东南亚“排华”,也经历过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更经过金融风暴,他执政过程中一段时期还有反华倾向,主要是他认为上世纪5-60年代中国曾经有意识形态的渗透,这决定他的变化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主见的成见。

  因此,观哈蒂尔的变化可分析如下:

  (一)“鬼怕恶人”,在中美两国间选择,他更畏惧美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东南亚国家先后摆脱英、法、荷殖民统治而独立,随后美国势力填补进来,自从美国进入东南亚后,菲律宾、印尼先后出现过对领导人的暗杀,又出现过对华人的大屠杀,军事政变更是频乃,更知道“克什米尔公主号”民航飞机空中爆炸事件……这一切几乎每件都与美国情报机关有关,估计前段时间菲律宾挫败军事政变也影响到了他,老马哈知道美国手段,人之越老越畏死,他不是圣人,无法免俗。

  (二)他的惯性思维,他经历的时代国际局势的变迁,他个人政治生命中的起伏,都给他的政治主张打下烙印,这决定他的价值观与政治信仰是固定的,不会轻易改变。相比于经济,他更担心所谓马来的人主导地位被其它民族取代,特别是华人,从宗教方面说,他也担心共产主义渗透。

  从政经验上看,他在经济上更看重日本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经济崛起后从上世纪80年代对东南亚加大投资,及前期战争赔偿对东南亚经济起飞帮助很大,他执政期内,马来西亚“经济奇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在他思想意识里,西方为强,所以在这场中美贸易战大博弈中在平衡中更偏重西方。

  (三)他的小算盘,他想利用中美贸易战,进行产业升级,部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由马来西亚代替。随中美贸易战越打越剧烈,高关税下中国输美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后进入美国市场必会减少,美必须寻找替代商品,他想从中国手里接替其中的中、低端的产业链,让马来西亚再现一次所谓的“经济奇迹”。

  (四)南海地缘争夺。马来西亚一直在南海博弈中处于观望,原因在于对局势的判断。马来西亚也是南海中得利最多的国家之一,随中美贸易战加剧,未来南海的博弈会加剧,老马认为美国能在南海博弈中制衡中国的诉求。

  从我国来说,目前对马首先安抚,只要不过界,就没必要大动干戈,以免南海激化、东盟更加分化,我们要做好外交工作,与之谈“利”言商,利他后则利我,目前不宜激化与马来的关系为要。

  当然马来西亚产业转移中,如果我们有能力,要控制住一些关键程序,必要时可采取动作,特别是在人员培训上,我们要留一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8 00:30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