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2|回复: 0

凯恩斯:6月经济数据及IPO对股指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9 1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公布6月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2.7%,相比于5月的2.1出现了反弹,再次接近3%的通胀线。我认为这个数据理论上说,的确有通胀威胁,但是经济数据不能简单的这么解读。通过PPI同比下降2.7%来分析,其实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通胀,而是下行风险。因为CPI更多的体现的是食品价格,PPI更多的是体现工业产品的价格。PPI的下行,我认为和现在购物模式的改变有关,世界上电商的出现让工业产品的价格整体降低了20-30%,正是电商的存在,让中国人感觉不到严重的通胀。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经济转型,更多的从追求量的增长,变成效率的增长。工业产品能降价,也说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才有能力去降价。

  IPO重启会导致股市下跌吗?

  昨天股市再次暴跌,沪深股市都留下了向下的跳空缺口,这意味着未来大盘还要继续萎靡一阵子,未来反弹最大的压力就在缺口附近。在经济指数不振、银行业整风等大环境多重因素下,此次IPO重启风声让本来就脆弱的大盘再次出现下探趋势。我们需要理性看待IPO事件,它发生在不同时期市场的解读会大不相同,其实新股发行未必都是坏事,证监会把控好管理源头,促进优质企业上市,让市场根据企业质地进行新股定价,好企业融到钱会更好的发展是大概率事件,还愁股价没有最终体现吗?所以IPO的问题不是表面新股上市分流资金的问题,中国股市从不缺资金支持,深层次问题是国家新股发行机制和企业是不是具备资格的好企业?

  人为的通过IPO节奏控制来影响大盘走势,目的是为了重建市场信心,其实经济周期弱势环境和体制缺陷下,这根本是指标不治本,如果经济和制度没有质的改善,市场的反映大体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历次IPO重启对股市影响分析

  看看历史上几次IPO重启前后,指数趋势变化:A股历史上IPO暂停对股市上涨有刺激作用,重启后都未对市场的中短期运行趋势产生影响,其中只有一次恢复新股发行之后,市场的运行趋势产生了逆转。

  1、第一次重启:暂停IPO时间,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半年时间重启后延续下跌趋势。

  2、第二次重启:暂停IPO时间是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期间大盘曾走出一波大幅度上涨行情,从524.43点起涨,到当年5月涨到最高的926.41点,随后展开回调。新股发行恢复后,6月12日大盘已经跌破700点,至7月初,大盘已经跌至600点附近。

  3、第三次重启:暂停IPO时间,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半年间大盘曾走出一段上涨行情,但是在一直无法突破800点,随后展开暴跌,至1996年1月初,大盘已经跌至500点附近,而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大盘开始构筑底部,1月19日探底512.83点后,一路上行,展开一轮大牛市,在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4、第四次重启:暂停IPO时间, 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自双鹭药业发行之后,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2005年1月,华电国际(600027)的发行宣告IPO重新启动。暂停期间,虽然也出现了多次的反弹,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市场再度创出新低,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出现了短暂的反弹,从1180点附近反弹至1300点之上,这次的反弹持续时间不到两个月就直扑1000点。

  5、第五次重启:暂停IPO时间,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 这是A股历史上,新股发行暂停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暂停期间,大盘开始大幅度回升,新的牛市来临。2006年6月5日,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002051)招股,虽然导致了短期市场的回落,大盘从1700点附近最低回落到1512.52点,但随后很快就创出新高,此后更是一路上涨到6000点之上。

  6、第六次重启:暂停IPO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009年7月10日,暂停后一周涨幅达2.08%,创IPO重启后短期内最大涨幅。

  7、第七次重启:暂停IPO时间,2012年11月至今,上证指数从1949点涨至阶段性新高25%,随后又回落至昨天低点1958。

  历史长远看,每次IPO暂停或恢复对于市场短中期影响有限,IPO重启并非拖累或助长市场涨跌的关键要素,关键是当时经济和市场处于牛熊的何种趋势当中,经济和事物本身的规律起了决定性作用。比如股改后的2006年正值牛市,巨量IPO并未改变市场向上趋势,另外跟新股质量、定价高低也有很大关系。

  目前排队候审的企业中不乏优质企业,这对现有股市资源而言是“新鲜血液”。其次,新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定价和网下配售,可以进一步约束新股定价。再次,证监会加大了对IPO财务的核查力度和对中介机构的惩罚力度,过滤掉了一批粉饰业绩、弄虚作假的拟上市公司,让资源向优质的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倾斜。

  无论当前货币政策或紧或松,中国股市“不差钱”,差的只是赚钱效应。在经济转型由出口、投资向消费结构迈进过程中,代表方向具备创新能力的创业板股票迭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IPO开闸,集中释放众多优质的投资标的,那些已经调结构远离周期和旧蓝筹的资金和场外增量资金就有了更好的理由和机会。

  因此,此次IPO开闸虽然短期可能带来些许市场波动,但是利好成分更多一些,不必过度担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6:02 , Processed in 0.0927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