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9|回复: 1

张平:“克强经济学”对A股的影响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5 0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市在上周二快速探底之后,这几天上演了绝地反击的走势,很多要求政府救市的声音已经逐渐平息,这说明了天下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股市无需政府部门出手援助,它自身就具有自 我调节的功能,在大跌之后必有反弹行情。目前的强势上涨只能说明短期内沪指再试1849点的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意味着A股已经开始具备发动较大级别行情的动能。

  众所周知,短期股市的超跌反弹,并不能改变其本身的运行轨迹,而A股是否能走好,与最新名词“李克强经济学”有相当大的关联。“李克强经济学”是投行巴克莱最早提出,以领导 人的名字来命名的经济计划或政策思路,前有马歇尔计划、里根主义,近有安倍经济学。在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三个多月后,即出现克强经济学的这种说法,反映了各界对近期政策的认可, 对进一步改革的期许。现在一个有趣的问题摆在投资者面前,以“克强经济学”为代表的新一届政府经济思路,全面推行后会对A股几何呢?

  首先,股市上涨离不开宏观经济面的支撑。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调整迹像,各项经济指标开始恶化,国内外投行纷纷调低二、三季度我国GDP的增长预期,而很多人都希 望中央政府再次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剌激计划,这样随着投资带动短期的经济回稳,A股市场或将出现新一轮大反弹,但是以李克强为首的中央政府似乎已经默认了中国经济的调整预期,也就是 说“李克强经济学”希望通过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等改革叠加起来,形成对经济新的推动力,而非再通过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来达到剌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要忍受中短期经济下滑的阵痛,而对于股市来说因基本面前景黯淡,所以难有大逆转行情的可能。

  再者,这次银行间隔夜拆借市场利率飙升,最终引发一轮罕见的“钱荒”,当市场纷纷预测决策层降准降息的概率极大之时,央行却除了象征性的给确已发生资金困难的部分银行注入些 许流动性外,始终在货币政策方面没有宽松的迹像。不仅如此,李克强总理还多次在会议上指出要求“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看来决策层早已明悉,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匮乏是结构性问题,是太多的流动性进入到了虚拟经济、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使得投资效率低下所致。接下来要做的事并不是再次释放流动 性,而是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存量的流动性赶到实体经济领域中去,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时间段内,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去杠杆”为主,而对于股市来说,目前因IPO重启、再融资的启 动、大小非的减持已经处于“缺血状况”,如果再得不到外围流动性的注入,而仅靠场内资金推动的“超跌反弹”行情,那么这个行情的高度就会受到制约。

  最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大幅滑坡,在缺乏业绩支持之下的A股市场的反弹行情空间也相对有限。在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新一届政府持续向地方政府和市场传递不打“强心针”的信 号。这意味着类似“四万亿”那样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不会重来。由于市场过去屡受刺激政策后遗症的困扰,这种少见的淡定颇获好评,也是“克强经济学”概念出现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 周期性行业和公司而言,无刺激就未必是好事了。对诸如钢铁、有色、水泥等依靠固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这是长线利空;对光伏、LED等依赖政府扶持的行业亦然。试想在未来上市 公司业绩均出现较大跌幅的预期之下,A股市场的走势能够“超凡脱俗”吗?

  应该说,新一届政府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的运行空间已相当有限,所以“克强经济学”只能走“无剌激、去杠杆和结构改革”的艰难改革之路。现在中国政府要做的是“紧货币 ,松市场”,政府要管好自己,管住央行,停止放松货币,并且放开市场管制(比如成立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用改革红利替代货币和投资的幻觉,这就意味着新一轮的经济剌 激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将不会出现,这对于当前处于整体疲弱状态的A股市场而言显然已经丧失了流动性、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的三方面的支持。所以笔者认为,“克强经济学”的出炉就决 定了中国经济难免较长一段时期的改革阵痛,而在这个转型阵痛过程中A股市场不存在什么大起色,在经历强势反弹之后,1849点就不会是历史大底,估计未来还有更底的指数在后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07: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1849点就不会是历史大底,估计未来还有更底的指数在后面”很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6:02 , Processed in 0.0927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