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15|回复: 0

兰斌强:刘强东涉嫌性侵案真相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6 11: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关于京东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美国涉嫌性侵案被炒得沸沸扬扬。全球至少10国(地区)26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如美国、英国、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雅虎新闻网(Yahoo)、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卫报》、英国《金融时报》、英国《每日邮报》、《印度快报》、香港《南华早报》、《日本时报》、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澳大利亚第九新闻网、《澳大利亚人报》、《悉尼先驱早报》,以及新加坡《海峡时报》等。

  但案件中的性侵事实扑所迷离,真假难辨,一时难以判断。如何看待这一事件?这一事件背后是否藏有阴谋?

  一、疑点重重

  虽然该事件从境外炒到国内,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国内社交网络热闹非凡,然而,有一个诡异的现象是,至今为止,没有一条报道和议论能给大众描述该事件的具体事实。即刘强东究竟性侵了谁?性侵具体事实有哪些?无论是事发地警察机关和境内外媒体都没有一条具体的披露和报道。

  案发地警方的模棱两可

  各媒体报道该事件的具体性侵事实几乎都比较模糊,即刘强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参加商业活动时,被人投诉性侵,于8月31日晚被当地警察局逮捕,关押16小时后于9月1日下午4时无保释放。

  至于刘强东是在何处发生性侵?性侵对象是何人?性侵行为如何?为何无保释放?等等这些,在各种报道中不是模糊不清就是前后矛盾。如有的说性侵发生在酒店,有的说发生在餐厅;有的说性侵对象是年青的留学生,有的说是30多岁的女子;有的说是因为明尼苏达州的法律规定关押疑犯36小时如果不能决定起诉就得放人,而31日是星期五,接下去就是两天的休息日,并且美国当地正在过劳动节,所以不能在36小时决定是否对刘强东起诉,所以只得释放了(其实休息日是可以顺延不占时间的)。但为何没有保释金?为何让刘强东离开美国?却没有更多的说明,基本上就是一个结论:释放不等于刘强东就没有犯罪,不代表不可以起诉。

  事发当地警察局的观点应该是最有权威性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明尼苏达州亨内平(Hennepin County)郡警察局逮捕刘强东的记录:

  从这份记录中显示,刘强东是当地时间8月31日23:32分被逮捕,9月1日16:05分被释放的。在“指控”一栏中写明是“刑事性行为”,在“逮捕原因”一栏中写明的是“合理理由(也可称“可能原因”)”,在“处理状况”一栏中写明的是“投诉待处理”,在“保释信息”一栏中写明的是“0”。这份记录显示逮捕刘强东“可能原因”很明显。

  从英国《独立报》和中国《第一财经》披露的情况来看,明尼苏达州警方发言人艾德(John Elder)对媒体的表态却相当令人玩味。

  艾德称,目前刘强东案子的状态是“获释等待接受传唤”(Released Pending Complaint)。“就是说,在被警方释放后,目前他的个人行动自由并不受到限制,他可以离开明尼苏达州,也可以离开美国,但并不代表他是无罪的,他在被警方联系的时候需要进行配合。”艾德向媒体简单描述了当天的情况,“我们当天收到相关指控(举报),做初始调查后将其带到警察局,在此期间的调查认定可以作出释放,在调查人员和他进行谈话后,决定进行释放。”

  那么警方是什么“合理依据”逮捕刘强东的?艾德表示,“合理证据”是指警方在接到相关举报后,进行初始的调查中发现“有合理的证据”显示,这个人有可能从事了“或大或小”的犯罪行为,并且,这样的证据让警方认为,“有必要进行逮捕收押和审问。”

  艾德最后表示,接下来明尼苏达警方会进一步进行调查,而相关调查通常会有两个结果:一个就在当地警方经过调查后,如果得出这起案件属于“轻罪”或“重罪”的结论,警方会将相关调查结果递交给当地检察院,之后由检察院整理后递交给法院,最终由法院定罪;还有一个结果就是,如果当地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证据不足,他们也可以撤销指控直接结案。

  从事发地警方发言人的表态显示,刘强东涉嫌性侵案至少到目前为止真相无法认定,一些关键的地方模棱两可。

  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采访刘强东在美国律师的报道,该律师约瑟夫·弗里德伯格(Joseph S. Friedberg)表示,像刘强东这样被逮捕后却又无条件释放的案例,“虽然偶有发生,但这并不常见。”他说,“85%犯下重罪被捕的人,往往会在被起诉后定下保释金金额后,才能被释放。只有10%或15%的人才会在没有起诉,也没有保释金的情况下被释放。”

  约瑟夫表示,“因为这样的指控,而将某人逮捕,但是却毫无条件的释放,而且也没有扣下他的护照,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如果该指控属实,那么明尼阿波利斯警方不会释放他,而且是毫无限制条件的释放,通常情况来讲,这意味着他不会遭到起诉。我们也坚信他此后也不会受到任何起诉。”

  “我认为他(刘强东)最终可能会因为这次被捕,而收到(警方的)道歉。”根据这些情况,“看起来有99%的几率,刘强东不会受到任何起诉。”约瑟夫表示,如果刘强东真的被起诉,那他才会真的感到震惊。

  对照明尼苏达州警方发言人艾德的讲话,律师的这番观点让刘强东案件更凸显诡异。

  性侵对象雾里看花

  警方从“为保护受害人”的角度,不公布性侵对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舆论和社会并未放过她。

  最初有媒体披露是浙江东阳领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旗下艺人王晴,很快遭到该公司的辟谣。

  接着一个蒋姓女模特又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在中外媒体广为传播(特别是外媒),认定她就是“受害者”,但不久《北美留学生日报》出面辟谣,指出该女子近来并不在明尼苏达州而是出现在重庆和新加坡。

  最新的传闻又指向一位30岁的女子。到目前,刘强东性侵的对象一直是雾里看花。

  家人在旁性侵?

  据外媒报道,刘强东此次去美国并非其单身一人,而是与家人一同前往,包括其妻子章泽天、孩子和岳母。最初爆料称刘强东是在所住酒店内拉扯一留学生内衣。但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也会分析,刘强东这样的人,在家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事情显然不合常理。

  之后又传出刘强东是在外面与几个人就餐时,一个留学生中途突然跑出来哭诉报的警。而这时刘强东的家人不在场。那么,刘强东在就餐时究竟对该留学生做了什么,与其一同就餐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但至今没有任何人对此出面解释。因此,如果此为案件的关键,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就成为了一个谜,只能等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才有结果。

  二、绝非简单的刑事案

  刘强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其京东集团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而且集团中资占了绝对的控股地位,是实实在在的中资企业。因此,当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时,自然会引起美国社会的高度关注。

  西方盯上刘强东

  刘强东不仅是京东的老板,更获得2016年“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并是中国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还穿着红军服到延安参加过活动。

  这一切在西方人眼里刘强东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人,而是与中国政府有关的人物。自中美贸易摩擦产生到美国挑起贸易战,美国在先后对中兴、华为两家中国通讯企业进行了制裁后,盯上京东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将京东打垮起码美国亚马逊是最高兴的。

  昨天(4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报道,嘲弄刘强东,将他称为“一个好斗的拳击手”,并称“京东用优质的品牌产品来讨好这个国家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等。

  前天(3日),设在美国的《博讯新闻》也发表报道,称“刘强东过往的私人生活记录相当糟糕……刘强东过去一年多次对外发表关于赞扬‘共产主义’的言论。”并称“应该好好查查京东这类官商勾结的公司,查查象刘强东偷了多少税。”等。

  从众多西方媒体的报道中,都可以感觉到对刘强东被美国警方逮捕是抱着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另外,刘强东这次到美国是参加明尼苏达州大学的一个活动,并发表演讲。

  刘强东是该校商业管理的博士生。而他所在的博士班是明尼苏达州大学和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合办的。根据近来美国不断渲染“中共渗透美国大学校园”的气氛,以及公开抓所谓的“中国间谍”,刘强东被控涉嫌性侵绝非表面上所看到的这么简单。

  国内有人也顶着刘强东

  刘强东个人的行事做派一向高调,当社会上发生一些重大事情时,他会公开表示自己的态度。如对淘宝卖假货的问题,他就进行过激烈的批评;当疫苗问题发生后,他又直言不讳表示对责任人应该“判处无期徒刑”等等。这样的言论无疑会引发某些人的不满。因此,当他这次在美国被警察逮捕时,某些人自然会落井下石,不亦乐乎。

  2日,王思聪就于第一时间在其微博上发文嘲笑刘强东“应该是价格没谈妥,送到局里后谈明白了”

  虽然有人自己并未发表评论,但网上依然看到他的大笑图片。这是否也代表了某种意思?只有当事者心里有数。

  因此,当有人猜测刘强东此次是否陷于“仙人跳”时,并未让人感到吃惊。

  今天(5日)中午,美国华文媒体《世界日报》最新独家报道,称明尼亚波利斯警察局发言人艾尔德(John Elder)4日下午接受该报电话採访称,“刘强东涉嫌强暴重罪,但仍从监狱无保释放且回到中国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未被控罪。”

  艾尔德的这番表态与其两天前的表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看来明尼苏达州是将此案向重罪方向推进。

  只是人们不得不质疑:为何如此重罪可以无保释放?这绝不是简单“他还未被指控”的解释所令人信服的。

  刘强东案件确实蹊跷,疑点颇多,真相究竟如何?背后是否有更大的阴谋?这些恐怕是我们“吃瓜者”无法真正了解的。然而,在当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之际,对此,多一点思考,多留个心眼或许有必要。

  《环球时报》3日发表评论文,指出“刘强东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应当只有法院和两名当事人能够提供相关的事实性信息,其他各方都不应当试图对事件进行定性。”这应该是我们采取正确态度。

  2018年9月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8:21 , Processed in 0.1562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