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00|回复: 0

枫叶君:从龚自珍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到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4 15: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诗,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唐朝,因为唐诗的名气太大。

  可是,除了吟风弄月,诗还应该具有启迪民智的功用。从这点说,被爱诗者忽略的清朝和民国,倒是有两首好诗。

  一首是清朝龚自珍写的,其中有一句“万马齐喑究可哀”,另一首是民国大咖鲁迅写的,其中有一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龚自珍去世于1841年,四十年后,即1881年,鲁迅在浙江绍兴一户书香门第呱呱坠地。

  龚自珍

  这两位没同时生在世上的文人,却好像有某种心理默契。龚自珍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好像在等待什么。1934年,鲁迅写下《无题》,其中就有这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也许都对世事失望之极,龚自珍写完两年后去了,鲁迅也是写完两年后去了。

  小时候,家中书柜里有本龚自珍诗选,读过这首“万马齐喑究可哀”后,因年龄所限,理解的重点倒是最后一句“不拘一格将人才”。

  龚自珍是在对朝政不满,辞官归隐,路过镇江时,看到百姓祭拜天神,有感而作。

  一个有抱负的人,对朝廷小人当道感到愤懑,毅然挂冠而去,心情可想而知,说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的话,实属心声使然。

  可是现在想来,当初的理解还是有偏差。彼时,龚自珍已经48岁,快到知天命年龄,他对官场或说自身前途,已经没有太大的关心。他所担忧的,是腐朽朝政和沉闷社会对国家的危害,对人们内心的消磨。

  全诗四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反映诗人心中苦闷的,就是第二句“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语出宋代苏轼的《三马图赞》,说元佑初年,西域向朝廷献了一匹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膺,虎脊而豹章”。这马很神,初来乍到却毫不胆怯,“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这句话被龚自珍用了,用所有的马都寂静无声,比喻人民在朝廷压制下不敢说话的社会状况。而在龚自珍看来,没有什么样的社会比这种现状更可悲的。

  理想的国家应该什么样子?龚诗人开门见山:“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像疾风炸雷那样的巨大声响才能让国家生气勃勃。

  今天的人们看到这样的诗句,也不免向一百多年前的龚自珍表示敬意。这是怎样一种气魄?

  不夸张地说,魄力不在小平之下。如果皇上准许,龚自珍敢搞出一个特区来,说不定还能进行人事、考试、教育改革。

  可是,现实很冷酷。在龚自珍写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那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次来的不是贡马,而是大不列颠这匹洋马。龚自珍写诗的镇江,也在英军炮火打击范围。这回,能让“万马齐喑”的朝廷彻底虾米了。

  油画作品:《南京条约》签署时,停泊在下关江面的英军康华丽号旗舰

  1842年8月29日,战败的清政府与英国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签署《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而此时,忧国忧民的龚自珍已经作古近一年。

  从清末到民初,中国人苟延残喘地活着,这种活法近乎于半死。鲁迅的《无题》就是写的这种冷酷现实:“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向来以杂文见长,可是偶尔作诗,那种接地气,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谓感人至深。

  鲁迅未必能想到,他诗中的“于无声处”四个字,会在四十多年后,成为一幕上座率极高的话剧的名字。

  四人帮倒台,中国进入了批判和反思的年代。1978年,上海工人业余作家宗福先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上演,引起轰动。

  同年11月16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于无声处》剧组进京首演。当天,《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评话剧〈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剧组进京演出照片,左三为作者宗福先

  可以说,那时的中国人,只要有点文化,几乎没有不知道这部话剧的。

  那时,枫叶君尚小,不明白什么意思,读的时候觉得前两个字是一个意思,后两个字是一个意思,结果愈加搞不明白。

  后来才理解,鲁迅所说的“于无声处”,和龚自珍诗中的“万马齐喑”并没有多大分别,都是指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全社会噤若寒蝉,没有人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状况,有思想的人,谁能不想到“雷”?龚自珍诗中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鲁迅诗中有“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谓心有灵犀。

  有所区别的是,龚自珍祈求的是朝廷的恩泽或自省,而鲁迅的“惊雷”则是把视线投向民间大众。

  生活中,某某政治人物过世后,我们总会在讣告中看到“战斗的一生”之类的词语。实在地说,鲁迅的一生才是“战斗的一生”,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爱走进电影院,是因为它能短暂地满足人的愿望,至少它可以让你在一两个小时内看到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逐黑暗,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就是幸福的满足。

  而现实总不能令人满意,“战斗的”人结局可能很惨,而战斗者指向的对象,却经常过着美酒加咖啡的惬意生活。

  不同的文化不止表现为不同的文字,更会孕育不同的故事,点缀不同的历史。

  1957年,康华丽号在英格兰小镇希尔内斯的一家船厂被拆卸,这艘建造于1813年,曾经见证《南京条约》签署的军舰从此走入历史。

  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中国拉开序幕,全民大炼钢铁开始了。

  江苏省江阴县马镇人民公社的小土炉群

  与英国人拆下康华丽号上的铁钉送进博物馆不同,中国的居委会干部“动员”居民将家中门上的铁扣环和箱子上的铁把手拆卸下来,丢进街道建起的土制小高炉“炼钢”。

  这是前所未有的“炼钢”:工厂在炼,公社在炼,学校在炼,街道在炼,甚至省委机关都有自己的炼钢炉。

  1958年,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右)正在观察省委机关新建的第一座小高炉炉内矿石熔化过程

  现在的人会想,那时候的人傻吗?看不出来这是蛮干?当然不是,可是明白又能怎样,谁敢说出半个不字?

  质疑大炼钢铁,难道你比中央还明白?这本身就是犯上的开始。如果被扣上反对“大跃进”的帽子,那就不仅自己惹火烧身,还会殃及亲朋好友。

  好汉为什么也有怂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不想因为自己,而让周围无辜的人跟着受牵连。

  于是,炼钢成了炸油条,全民开练,演变成一场荒唐的冒进运动,造成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现实中,最令人难过的莫过于“万马齐喑究可哀”,可是这样的历史却在反复上演。鲁迅写下“于无声处听惊雷”时的心情,和道光年间的龚自珍又有多少不同?

  少年时,多数人不喜欢鲁迅,因为他的文章文字晦涩,可是人过中年,许多人再读鲁迅的文字,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小说《故乡》中,鲁迅用如此经典、耐人寻味的话作为结束:“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用他的笔启迪国人的灵魂。因为他深知,没有灵魂的躯体,至多是一堆软肉,唯一的疑问,便是这肉由谁来割。

  如今好像不太能见到鲁迅了,或者说,某些人不喜欢鲁迅了。可是,离开鲁迅的国人,终究是很难看清脚下的路,更遑论什么希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8 18:11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