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55|回复: 0

姚尧:精读《朱子读书法》第1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2 16: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陈希周①问读书修学之门。先生曰:“所谓读书者,只要理会这个道理。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②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圆处圆,遇方处方,小处小,大处大,然只是一水尔。”

  【白话】陈希周向朱熹先生请教读书修学的法门,先生道:“所谓读书这事,关键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治家有治家的道理,为官有为官的道理。虽然它们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却是源自同一个道理。就好比水在圆形的容器里就变成圆的,在方形的容器里就变成方的,在小的容器里就小,在大的容器里就大,然而无论其外表的方圆大小,本质上都始终是水而已。”

  【姚注】

  ①陈希周: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朱熹弟子。

  ②头面:脸面,表面。

  【姚论】

  对于读书一事,不同人抱持着不同目的:有人是为了博取功名,有人是为了掌握技能,有人是为了休闲放松,有人是为了无聊度日。朱熹则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那么,什么是理呢?这就涉及到朱熹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理一分殊”,即在未有天地之先,就已有了个理,这个理在万事万物中得以体现,而万事万物中的理又复归于这个理。对此,朱熹在《朱子语类·第十八卷》中讲得非常清楚:“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那么,这个本源之理与万物之理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首先,两者不会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不能脱离于部分存在的,而本源之理既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朱子语类·第一卷》),显然它不会是由万物之理所构成。其次,两者也不会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为一般不能脱离于个别存在,而于天地之先存在的本源之理,显然是不需要依托万物之理而存在的。其实,朱熹本人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这种理一分殊的关系,所以他只好打比方,他最喜欢引用佛家的“月映万川”来作比喻,即天上只有一个月亮,照映在江河湖海中有千万个月亮。这个天上的月亮既不是由万川中的月亮所组成,也不非得靠万川中的月亮所体现,它是先于万川中的月亮而存在的,万川中月亮的圆缺也最终得由天上的月亮所决定。朱熹在答复陈希周之问时所说的读书明理,指的就是明这个本源之理,这个天上的月亮。所以他接着说:“治家有治家的道理,为官有为官的道理。虽然它们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却是源自同一个道理。”

  【原文】人之生,道理合下①皆完具②,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得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子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

  【白话】人生在世,道理于当下都已完备,我们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有很多事情还未曾经历见识。圣人的经历多,见识广,所以把这些经历见识写在书里给人看,而我们现在读书,就是希望通过阅读这些经历见识来领会这许多的道理。

  【姚注】

  ①合下:即时,当下。

  ②完具:完备,完整。

  【姚论】

  这段话与《朱子语类·第十卷》中的记载有重合,朱熹的原意在《朱子语类》中表述得更完整,故摘录如下: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

  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按照朱熹的认识论,道理既是先天地而生的,那么人一出生,自然就也已具备道理,只是自己还未曾领会。我们要想领会道理,就需要有经历见识。所谓读书,即是通过阅读圣人写在书上的经历见识,来帮助自己领会道理。这个新领会的道理,并非是由外面添加,而是自己原本就有的。因此,做学问的第一义是从自己的经历见识上领会道理。只是由于自己的经历见识太少太浅,才需要借助圣人所写在书本上的经历见识,来探寻原本就存在于自己身上的道理。我们阅读之后,虽然可以探寻到这道理,可也终究还是需要经历过,才能够真正领会。圣人写在书本上的道理,也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

  【原文】先要读书,理会道理。盖先学得在这里,到临时应事接物,撞着便有用处。

  【白话】我们首先要读书,以领会圣人所说的道理。先把书本的道理学会了,将来临时需要处理事情、待人接物时,遇到便能派上用场。

  【原文】而今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若如此说资质(好)底便养得成①,只是个无能底人;资质不好,便都执缚不住了。傅说云:“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②古训何消得③,读他做甚底?盖圣贤说出道理都在里面,必学乎此而后可以有得。圣人之学,与俗学不同。圣人教人读书,只要知所以为学之道。俗学读书,便只是读书,更不理会为学之道知何。

  【白话】

  现在的人只知道说治心、修身,可是如果不能明白这个理,心该如何去治?身又该如何去修?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不需要明白道理,只要资质好便能够修养有成,那么到头来也不过是个无能之人;至于资质不好的,就更是无法约束了。傅说道:“学习古训就必定会有所收获。行事不效法古人,却能够永世不衰的,这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古训有何必要,读它为做什么?就因为圣贤所讲的道理都在这里面,必定是要先通过书本学习,然后才能有所领会。圣人之学与世俗之学不同,圣人教人读书,是要让人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学问的道理。世俗之学教人读书,那就只是阅读书本,根本不谈什么做学问的道理。

  【姚注】

  ①原文为“资质底便养得成”,察其上下文,应是遗漏一“好”字。底,同“的”。

  ②傅说(yuè):商朝名相,辅佐武丁中兴,本句出自《尚书·说命下》。

  ③消得:需要,须得。

  【姚论】

  朱熹将为学分为圣人之学与世俗之学,可若要审视当下,只怕连朱熹时的世俗之学都不如。朱熹时的世俗之学,尚知教人读书以治心、修身,只是不能明理而已。可今时的世俗之学,不但远谈不上明理,连治心、修身之类的话都不会说,反而是制造各种身心焦虑,以诱使读者为知识付费,而读者付费买来的知识,则多半是粗俗浅薄的文化快餐。这些文化快餐,通常读者还没吃几口就会弃之不顾,偶尔有几个能坚持到最后的,则脑子该空白的还是空白,身心该焦虑的还是焦虑。何以故?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不懂得,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而不是填塞一堆没用的名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20: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