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2|回复: 0

巨龙:文化自信 —— 不是打鸡血,不是喝鸡汤,而是生存之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0 1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自信 —— 不是打鸡血,不是喝鸡汤,而是生存之本!(上)

  文化自信,有多重要?重新建立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到底有多难?文化自信是打鸡血吗,或者文化自信只是另外一种心灵鸡汤?

  这个系列文章,将会通过数百年的历史和现实视角,阐述一个基本的观点:文化自信,就其长远的时间来看,关系到一个种族的生存繁衍;从个人一生来说,文化自信会让你在人生的关键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方向选择,不至于掉入鲜花和谎言铺就的陷阱里。

  这个系列内容比较多,文章分为上下两集。

  【“海洋霸权”和英美话语权,扭曲现实真相】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文化(culture)是广泛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文化就是一个人类群体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包括衣、冠、文、物、食、住、行、思等等。

  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非常困难。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众说不一。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前几天我在思考“海洋文明”文章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很多人对大海的向往,也许就是一种海洋霸权,给我们进行的文化投射和强行洗脑。

  “海洋文明”有很鲜明的特征,武力开道,军事压制,同时科技、金融、经济操控,资本体系支撑的国家运转体系,以英语为主导的语言霸权,制造出英美文明为先进现代文明的形象,再通过话语权渠道,把其他文明特别是大陆文明,都定义成次生劣质文明。

  如果说,军事、科技、经济这方面的霸权,是看得见的实力展现,文化的霸权很多时候却是隐形的,如水渗沙,直达人心。对英美主导西方文明的过度崇拜,制造了中国整整几代“踏空”的精英,制造了国内一群群膝盖生根站不起来的软骨头,时至今日,还有源源不断的“飞蛾扑火”投奔西方。

  不止是在中国,全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说上一口流利的英文,是很多“精英阶层”的标榜,如同印度电影《起跑线》里面提到的:“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它还是‘阶级’。”说好英语,就意味着具备融入英语社会的基础,有可能在未来拿到绿卡,能够移民摆脱自己的国家。

  但是在中国贸易通达全球的今天,在“一带一路”越来越广阔的今天,其实掌握一门小语种,远远要比一口流利英语前途更广阔,就业机会也更多。很多“精英”都无法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40年来,大量的国民走出国门,足迹遍及全球,和国内同一时代同一阶层的相比,混得最差的是远赴欧美的‘知识分子精英’,相反,去往不发达国家的很多人都成了‘暴发户’,实现了财富自由。

  广西上林县,一群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成群结队去往非洲加纳开采黄金,即使是优质矿山被英美盘踞的不利条件下,最终凭借中国人的技术和手段,占据了加纳一半的黄金产量。前些年鼎盛时期,一个春节时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竟然能够汇入20多亿人民币。

  “上林帮”的加纳淘金旅程,像是美国18世纪西部淘金史的翻版:血汗、暴富、枪战,以命相搏。有人负债累累被遣返,有人在与黑帮的暴力冲突中丧生,有人患虐疾一病不起,埋骨异国他乡。

  不过,百年以后,“上林帮”的子孙们,假如能够有文化人,会不会投资拍摄“闯非洲”的电视?以此致敬他们祖先一往无前的无畏开拓。一如今天美国拍摄的众多“西部片”那样。

  不错,在现在的价值观体系里。去往欧美这样的国家,的确听起来“很体面”;去非洲这种地方,赚再多的钱,听起来就这么“low”。说英语,特别是带着伦敦腔牛津味的英语,即使是管家(奴仆)说一声:“May I help you?”都充满了上流社会的逼格。

  什么是文化霸权,这就是!只要去了欧美,混得再底层,过得再悲催,哪怕是刷盘子送外卖,自我感觉都比去第三世界发财有逼格,更体面,一如“May I help you?”随时挂在嘴边的奴才。

  【文化的根——人口数字里的秘密】

  你以为去往美国的精英,仅仅是踏空吗?

  在1980年以前,中国大陆重新开启移民海外的大门之前,海外华人只有东南亚地区的在增长,百年时间,北美的华人华侨不增反减(这其中还有大量的台湾人,还有东南亚华侨移民美国)。欧洲的华人华侨人口比例,也降低得非常厉害。

  即使到了 2008 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超过 4500 万人,而东南亚华侨华人仍占了近3 /4的比重。现在的美国华人当中,有70.6%都是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也就是说,新移民占据了全部在美华人的7成以上。在这七成新移民中,59.5%的华人来自中国大陆,25.5%来自港澳台地区,剩下约15%则来自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属于二次移民。

  原因无他,除了苦工很高的死亡率以外(比如修筑他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后来的《排华法案》。即使到了二战以后,大多数移民美国的华侨华人,顶不住3代人的消耗。首先是结婚不易,生活不易,要孩子很不容易,出生率就很低;其次,华侨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女子,大量嫁给白人而非本族裔 (也有文化自我矮化的因素),而多数白人女孩,并不愿意嫁给华人。岂止是“富不过三代”,简直连人口都传不过三代。只有比较成功一点的家庭,才有机会养育更多孩子,并且让孩子融入美国社会,比如骆家辉就算是第三代移民。移民美国的“精英”,很多人都要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献完青春献终身,废了终身废子孙。”

  嫁给美国议员的赵小兰

  给潘某人绿色帽子的luo jia 灰

  当然,你要当做他们融入了美国社会,就当我什么也没说。顺便说一下,这些人顺手把国外的“丁克”生活模式,反向影响到了国内,越是崇洋媚外严重的地方,越把这种“反人性”的东西,当做西方先进文化来学。

  守不住文化的根,连血脉基因都不能繁衍下去,这就是事实真相。就这一点来说,对自己文化不自信,抛弃本土文明,想主动融合英美主流社会,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这么残酷。

  相反,东南亚华人中,很多人却留住了文化的根(因为当地文明没有英美那么强势),也留住了血脉基因(在早些年,东南亚的华侨华人被排挤、甚至被屠杀,但是坚韧的文化根基得以延续)。直到第三代、第四代,很多华侨子弟仍然能够说中文(写的能力逐渐丧失),在中国崛起的今天,很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地位也得到了迅速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中,很多海外华人也成了当地重要的桥梁纽带。

  比如在东南亚,华人华侨控制了大部分的商业。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后,投资内地的很多资金,也是来自这些爱国的海外华人华侨。改革开放初期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除了深圳是渔村,其他几个城市都是著名的侨乡。

  【中国影视偶像的毁灭】

  影视是重要的文化媒介,影视明星偶像,对青少年树立三观,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在英美的媒体上,在各种漫画和电影形象上,潜移默化的宣传,几乎无处不在。甚至是两个人不经意的玩笑话,都不忘抹黑毛子或者德国纳粹一把。

  近些年,随着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多地进入内地,丑化中国人形象的作品,自然越来越少,但是也并没有把华人明星地位拉得多高,打酱油的角色居多。比如《金刚》里的景甜,《环太平洋2》里面也有类似的角色。

  而距今不算很远的早些年头,西方毁掉了很多华人巨星的形象。这里说三个人:李小龙、李连杰和周润发。

  在我理解文化价值体系之前,我相信李小龙可能是意外身亡。但是以现在的思维角度来看,李小龙必须死 —— 因为出色的功夫和电影影响力,他不仅大大提升了华人的文化自信,而且还娶了白人太太。不仅李小龙必须死,就是他的儿子李国豪,想要走上他的影视道路,也因为片场道具手枪事故而身亡。因为西方需要抹掉和李小龙有关的影响力。

  李连杰是被好莱坞体系毁掉的另外一个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当初在香港出演的角色,比如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陈真等等,无一不是非常正面的中国人形象,其中《中南海保镖》里面出演的许正阳,不仅功夫出色,而且一身正气帅气阳光,堪称影视剧里的华人顶级形象。

  一身正气阳光的许正阳

  你懂的《狼犬丹尼》

  但是进入好莱坞(我猜很多也是经纪公司安排)之后,李连杰的角色一落千丈。其中《狼犬丹尼》无疑是充满恶意的作品 —— 想想对应的《中南海保镖》。

  除了李连杰之外,周润发也是被毁得很厉害的偶像,不多说,就看两个剧照形象,一个是《上海滩》的许文强,一个是《加勒比海盗》的角色,两相对比,就能够感受得到西方对华人明星的刻意安排。

  最后提一下,在西方和国内资本的合力下,还顺便把中国影视圈彻底“娘炮化”。这个主题我前一阵写过,很多读者应该有印象。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09:56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