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34|回复: 0

江壹城:世界双核 天行有常 —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和“房地产魔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8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1)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给被剪羊毛的国家准备的,而中国恰恰是去剪别人羊毛的;

  (2)房地产不完全是陷阱,相反是货币通胀时代的货币锚;

  (3)房地产背后的畸形价格不代表中国陷入中等国家陷阱,而是意味着国内贫富差距拉大。

  问题:中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了吗?这个陷阱是房地产魔咒嘛?

  答:中等收入陷阱和房地产畸形价格在我看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首先,我理解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无法继续,进而停步不前,国家经济陷入无法持续货币和产能正循环的尴尬境地。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该国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被人为的进行了干预,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后果就是这些国家的优质资产被私有化,成为廉价的下游厂商,产业升级的可能性被阉割,无法挑战既有垄断厂商的利润和行业秩序。

  我们之前也中过这种套路,比如飞机和汽车行业。好在国家及时反应过来,靠着庞大的底端产能稳住了阵脚,在军工和基建上发力,现在开始全面反突击,向民用航空,芯片,以及抗癌药物等核心产业领域进发。

  因此中国现在逐渐和国际资本一起变成双核体系,一起出去剪羊毛:国际资本输出货币政策风险,中国输出产能过剩风险。

  国际资本的货币政策剪羊毛大家都很清楚了,美联储印钞票,对象国泡沫,美联储加息,美元吸血,如此周而复始。

  中国靠产能剪羊毛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个也是2012年之后我们摸索出的新玩法:输入输出产能过剩。

  2012年之前,中国四万亿拉动了全世界的原材料和产能的持续扩张,是世界各国得以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但是2012年之后,国家主动进入新常态,开始大幅削减落后产能。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世界原材料跳水。

  货币政策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是产能周期长,一旦中国人内部削减产能,那全世界的原材料厂商都跟着陷入资金链紧张,并且产能过剩的风险很大程度上由于资产的高度不流动性因而变成了系统性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凭借和美元绑定的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去海外开始大量收购廉价优质资产。很多之前无法涉及的领域,在对象国金融体系被美元冲垮,再加上中国没有需求的双重打击下,不得不向中国官方和民间投资者敞开大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中国投资者在海外市场的兼并重组数量和质量屡创新高。

  但由于中国的海外收购背靠中国庞大的国内资产和廉价劳动力,被兼并的对象往往在短时间内能够恢复盈利,比如沃尔沃和希腊港口。相对于美元单独剪羊毛时代对象国的民不聊生,中国利用产能剪羊毛一方面和美元剪羊毛形成了竞价机制,使得对象被剪的不那么狠;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产业不断升级,兼并后的产能起到了降低整个系统运行成本,进而起到了加速局部科技创新和对象经济恢复的作用。

  因此,双核体系跟过去单核体系最大的区别就是被剪羊毛对象国经济造血功能恢复快一些,剪羊毛的绝对利润不如从前,但是整个人类社会科技发展速度会逐渐降缓。

  所以中国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是既有秩序的粉碎机,也是新秩序的建立者。既然是秩序的建立者,何来被陷阱之说。

  至于房地产背后的畸形价格机制是贫富差距加大和阶级固化的问题,而不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房地产价格畸形的由来

  房地产本身价格畸形是由于国家对内剪羊毛造成的。

  任何后发经济体想要挑战既有秩序,首先面临着的问题就是筹措资本。后发国家虽然有研发成本较低,人力资源丰富,资产价格便宜等后发优势,但是由于市场封锁和行业垄断,往往不能从外部得到足够的融资。

  那么后发国家就必须从国内下手了。在计划经济下,我们管这个叫剪刀差。苏联和中国在急速工业化过程中因为外部压力太大,极速上重工业的后果就是剪刀差太大,农村容易出现失血过多,个别情况甚至会粮荒。

  而市场经济就会出现对内剪羊毛。比如著名的英国资本主义运动早期的羊吃人圈地运动。当时英国作为后起海洋国家要挑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世界霸主秩序,在殖民地尚不能足够输血的前提下,不得已只能剪羊毛本国佃农。通过大规模土地兼并,给发展轻工业提供第一桶金。

  中国落后西方整整三百年,而且是在没有任何海外殖民地和国内累积的前提下要实现赶超,这个需要的资本堪称天量。

  于是,我们看到了从建国到现在的疯狂积累。本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同时国内产业升级又遭遇了瓶颈,各种军工项目处于艰难攻关期,底端产能又迫切需要市场和资金。

  于是中国加入了WTO,主动给西方做配套。但是,人家的贸易体系自带阉割产业升级功能,真的按照WTO的规矩来,那中国迟早是大号的四小龙,四小虎。

  所以,还必须需要一笔钱进行产业升级,必须从家里挤出来。中国当时迫切需要对下一代军工和前沿技术投入巨资,同时基础科研也不能再和西方拉开差距了,要全面赶超。

  全面赶超就要有钱,可钱从哪里来呢?

  九十年代末到2000年初期,中国的人均储蓄率还是很高的。

  怎么把老百姓手里的钱借出来,这个是一个挑战。

  我们知道,想把普通民众的储蓄提取出来是很容易的,只需要通货膨胀和紧缩就可以了。

  但是,就算把所有储蓄都提出来,还是不够。同时,还需要维持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自身的造血功能。

  那办法就是,城市化。

  一方面信贷扩张,通过通货膨胀对内剪羊毛。

  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化和房地产,把居民集中到核心城市里面,同时提供货币锚。

  这样,一方面削减了管理成本:如同罗马帝国50%的人口都被圈养在大城市里,由于人口集中,资源容易运转,基础设施投入也能得到较大的收益,把人口集中在核心城市是一种相对省钱的管理办法。

  另一方面扩大了需求:因为人口涌向核心城市,因此必然造成核心城市的住房成为稀缺物品,由于住房的物理性质,决定了住房达到了类似于黄金一样的货币锚的作用。

  这就好比国家通过通货膨胀对内剪羊毛的同时对全国城市土著居民的财政补贴,造成了蛋糕被国家和城市土著居民重新分掉的局面。

  很多人,在这场财富的分配中,从储蓄,变成了负债(房贷)。

  这就是对内剪羊毛,很遗憾,这也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通货膨胀,房地产货币锚定购买力,房价增长,核心城市增长幅度大于其他城市,财富水平拉开,继而贫富差距不断变大。

  然而通过房地产剪羊毛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可以筹措产业升级的资金。

  事实表明,越往产业链的高处攀爬,来自国际既有利益垄断厂商施加压力越大。靠外资来实现断掉人家吃饭家伙的想法,是买办阶级的愚蠢。唯一的办法是要靠国家意志,而事实上现在中国已经完全认清了这个事实。通过汽车行业和高铁行业的对比,我们就能知道这里面的区别。所以,国家才会喊出,“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这样清醒的口号。

  事实上,中国也正是凭借房地产经济,给我们近十年的爆炸性增长提供了融资基础。由于中央充沛的财政,中国在军事装备发展和建设上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装备上的反导系统,航母系统,四代战斗机,载人航天,到体制上的军事改革,大量的资金很多是受益于房地产经济的。

  至于高铁和核电,也是由于我们有资金和国家意志才可以较廉价的做到这些技术的整体转移: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意志,那么就无法通过政策手段行使买方权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前后这样特殊的“抄底”背景下。

  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之所以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法理基础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而正因为是社会主义,才使得决策者有无限责任制,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有限责任制,这个是我们制度上的独到之处。

  第二,可以通过城市化拉动内需,加速城市建设,改善整体居民环境。

  近十年来,中国房产经济的带来房价增长的背后,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和居民生活设施大幅改善。

  如同之前我们提到过,单纯的使用货币信贷的方式刺激经济,即便是用通胀的方式把资金从民间集中到国有企业,并不能最有效率地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规模扩张。

  因为单纯的使用通胀会造成社会失业率攀升和动荡,并且压缩经济规模,同时国企容易陷入资源型和政策型陷阱。

  在剪羊毛的同时,维持社会的平稳运行,同时刺激私有企业的发展,利用民营经济微循环减少社会运行成本,同时采用竞价机制防止国企僵化。

  而在稳定社会运行上,这套机制的设计者也是煞费苦工。

  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稀缺,人口众多的环境里,任何一个决策都必须有一箭双雕甚至三雕的效果,否则不仅无法对冲层出不穷的负面风险,光舆论诛心就受不了。

  既然剪了羊毛,那就必须要有回报预期,否则就不是借,而是抢了。

  人性的最深刻一点在于,断人财路是不可以的。

  回报预期来自于货币锚。

  房产货币锚不仅仅是一套房产的居住的保值功能,还包括房产的升值预期,否则租金的现金流是无论如何无法支撑房价的。

  房产的升值预期来自于不断给改善的居住环境。

  因此,任何成功的房地产经济,都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任何地方政府如果只知道卖地,不知道配套设施或者PPP,那真的是可以撸下去了。难怪老百姓常说,昏官比贪官更误事儿。

  居住环境正好和中国庞大的中低端基建产能配套,再加上国家想要拉动的这一代高端产能(轨道交通,核电)以及下一代高端产能(5G,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城市),中国的房地产把中国目前所有的产能和未来的产能预期全部锁死,打包,铆定。

  给不管上车与否的民众发福利,拉动中低端产能完成就业指标,保护高端产能的生存空间,同时提前布局卡位下一代产能。

  没有这么多正面作用,房地产是玩不转的。

  第三,圈养资本。

  (知乎政治敏感,略)

  国内资本听话了就是牛,不听话了就是猪。不少人放着牛不做,去跟外面的人勾勾搭搭,非要做猪,可以,这很不XX……

  第四,为下一轮资本筹措未雨绸缪。

  所谓狡兔三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兜底。

  谋国更是。

  目前事态基本可控,但是万一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我们要整军备战,强点科技树,那么在城市用地库存告罄的前提下,如何筹措资本?

  一方面,大量的农业用地因为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流失使得土地的重新分配变成了可能,会给现代农业一个增长点。

  但是,仅仅是土地兼并就太小瞧规划者了。

  雄安模式就是一个答案:土地所有权实际直接收归ZY,直接上计划市场经济。

  没错,真要到了需要动农业用地这个老本的时候,也一定不会便宜资本的。

  要搞就搞社会主义试验田。

  而与第四点配套的,就是各种行政措施保证房价稳定:从住房和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向锁住价格波动。

  (跟股票市场的高度控盘不同,房地产市场由于监管严格,还是相对容易调控的。股票市场也想稳中有升,但是实在是控制不住。)

  目前来看,第四点大规模触发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有这张牌保底,第一第二甚至第三点才有运作的可能性。

  而没有了第四点,那么之前三点都是在跟西方比着饮鸩止渴。有了第四点镇着,前三点才不会脱缰,这才算是创造性的顶层设计。

  这就是HX与众不同的地方。

  简而言之,中国未来经济条件会持续改善,粉碎大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几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准倒退继而社会不稳定。相反的一路一带上的国家会由于产业转移而得到改善(剪羊毛程度变轻)。中国国内劳工阶层的生活水平会稳中有升,但是和富人阶级的差距恐怕将会进一步拉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5:48 , Processed in 0.1406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