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4|回复: 0

清风:世界杯与贸易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9 13: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这届俄罗斯世界杯的几场足球,观赏之余笔者也产生了几点感想。在攻守中保持平衡,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若战术制订不当,攻守不平衡,那么足球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虽然是基于实力,但弱胜强的例子并不鲜见。给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这几场比赛:阿根廷对克罗地亚、墨西哥对瑞典、德国对韩国。先说说阿根廷,按实力应该在克罗地亚之上,由于第一场平局,阿根廷急于在克罗地亚身上取分,结果因投入的进攻力量太多而防守力量太少,场面上漏洞百出,在克罗地亚进一球后阿根廷又换掉一后卫进行赌博,结果悲上加伤,导致在短时间内连续丢两球最终失利。墨西哥对瑞典那一场,墨西哥在以往战绩上一下落下风,但本届墨西哥在战胜了德国之后有点膨胀,偏偏选择与瑞典对攻,攻守失去了平衡导致失败。德国对韩国那场比赛,按实力德国远在棒子之上,本来攻守德国占优,但37分钟时德国队主教练换下一名后卫增加一名前锋,以加强进攻,但结果适得其反,在随后棒子防守反击中德国门前风声鹤唳,危机重重,另一方面德国面对棒子密集防守几乎无计可施,德国人越打越急,最终酿成悲剧,在最后五分钟连续失2球。苦吞失败苦果,

  足球如此,其实,战争,地缘博弈,经济贸易战,金融战何尝不是如此?

  一、攻守有序、有道是不败关键,致胜法宝;急于进攻,秩序大乱被催逼的失去了节奏,是失败主因。以战争为例:

  (一)二战时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二战扭转战局的关键节点。纳粹军队由于前期进展迅速,希特勒决定于1941年9月对莫斯科展开进攻。本来纳粹军已经是强弓之末了,德国人未有喘息时间,又没有对遇到的困难进行全面的评估,结果到了1941年12月严酷的冬季,纳粹军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冻伤冻死的非战斗减员大量增加,同时道路结冰后坦克兵团进攻失去了优势,苏联军队利用地形、建筑作掩护全面反击,纳粹军队溃败,最后投降人数达到几十万人。

  莫斯科保卫战纳粹的失败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条不占,后勤供应无力,防守不力,导致大溃败。

  (二)解放战争中,1946年底蒋凯伸公撕毁停战协定,1947年初“全面进攻”,全面进攻导致力量分散,我人民解放军采取敲牛皮糖战术,重点打击,围点打援,有效的消灭蒋军的有生力量,到了1948年,蒋军的重点进攻就没有力量了。因蒋凯伸公的过大的经济消导致通胀,中共利用山东币攻击蒋的法币,1947年果断军事上刘邓大军跳入大别山,逼迫凯伸公的军队回撤保卫南京,战争失序,最终蒋家王朝溃逃于台湾。

  (三)朝鲜战争。第一次反击战中,麦克阿瑟狂妄自大,全面进攻,后勤补给线路延长后,前线得到的军备周期延长,结果在我人民志愿军反击之下,导致美军有生力量大量被歼灭,出现溃逃,连美王牌军第一军军长活克都命丧黄泉,二战后美军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同样在第二次反击战中,我人民志愿军打到汉江时,志愿军前指征求中央意见,是否停止进攻,中央征求斯大林与朝鲜领导金一世意见之后,斯大林与金不同意停止进攻,结果因后勤供给不上导致悲剧,180师被拦腰截断,是我志愿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最大的损失。接受此教训,在以后的第三、第四、第五次中,都量力而行,都取得了相当的胜利。

  战争的法则是很残酷的,我人民志愿军以弱小之军力打败不可一世、强大的美帝,就是利用中国军事智慧,保持清醒,接受教训,攻守有道,借助天时,利用地利,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三、经济、贸易、金融战争,同样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先想好防守再选择进攻,最后必然取得胜利。其中关键窍门在于清楚自己的实力与能力,不冒进、不采取过激的策略,不情绪化,协调内部矛盾,稳定内部,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与强敌周旋,由先期的防御转变为相持最后为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一)准备足够的金融弹药。经贸战争,打到最后谁能坚持到最后,就看谁的策略正确,弹药准备充分了,目前从我国家层面上已经做全面的准备。

  取消一些物质特殊补贴,是抑制盲目的投资扩容。象棚户改造,光伏补贴,新能源补贴,都需要花费大把银子,但几乎没有经济收益的项目,其中还有不少项目是套取国家资助性的补贴,钻政策的空子,这些都要临时的放一下,以留下大量的富余资金应对美可能的全面经济、金融战。在最关键时期可以增加对国家核心企业产业进入注资救助,如果再盲目补贴,关键时期没有资金救助,核心产业垮掉经济就出大问题了,一旦如此,离失败就这远了。目前采取的未雨绸缪的补救式防守手段。

  有朋友问关于清查地方债务问题,功能与以上的分析基本是一致的。

  如果硬与战争类比,这相当于强化后勤补给的办法。

  (二)提前规避美国增加我关税带来的风险。目前网络中对人民币针对美元下跌一片唱衰与担心,其实朋友们大可不必,中国作为中央权利高度集中的政府,应对汇率应该是有手段的,目前汇率下跌,是为产品增税后的出口撑开空间。比如,美国加税25%,如果我汇率降低20%,则在价格上可抵消美国增税的影响,我国产品价格在当地上涨很小,仍然有市场,虽然可能利润会降低,但企业能活着是最好的应对贸易战的办法。

  还有一层,汇率急速下跌是应对游资兑换外汇套现出逃的最佳办法,比如100¥游资在6.2¥/$时可兑换16.13$,在7.0¥/$时只能兑换14.2$,这样热钱兑换出逃就失去了套利空间。

  对自己货币汇率下跌不要大惊小怪,2012年日本鬼子的日元针对美元下降了50%,欧元相对美元下降了26%,都没有对该国、地区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增加了出口,获得了民众大幅度支持,小日本在安倍此策略之下,经济没有衰退,所以他的地位很稳固,同样,欧元的发动机的德国在此策略之下,默克尔大妈连任了三次了。

  汇率下跌有助助于寻找出口替代市场。

  笔者对金融汇率虽然不太在行,但对历史事件门清,因此建议朋友们不要听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大卡瞎忽悠,保持淡定。

  因为活着才是硬道理。

  (三)寻找友军。在贸易战中,国与国间的贸易战并不可怕,因为肯定是两败俱伤,最怕的是联合对付一国。所以我们要释放出足够的利益来寻找友军与贸易同盟。

  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非常明显的是为德国国、日本的汽车业提供生存空间,美国威胁要对欧洲、日本汽车增加关税,这是日本德国最怕的,这是他们的命根子支柱产业。我国取消能源补贴,与德国、小日本不发展能源汽车是相契合的,我们暂缓发展新能源汽车,可腾出部分空间给德国、日本汽车,逼迫美国也让利,但川普要对德国、日本让利目前看是不可能的。所以欧洲提出与中国组成贸易联盟,正是这背景。

  下围棋的朋友知道,合理的放弃,也是为了最后的胜利。

  (四)加快物流速度,加快资格回流速度。现代经济遇到的最大风险在于资格断流,一旦资金断流,该企业等于患上重病。因此,从中国内部挖掘潜力,在利用“内生性经济”潜质的情况下,加强内需,强化物流速度,增加资金利用率,是有效抵御风险的办法之一。

  四、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我看到中国取消大豆等农产品进口关税的新闻后,第一印象是中国终于行动了,这个新闻与取消若干补贴、降低汽车关税目标几乎是相同的。钢铁消耗大户无非是汽车、航空、造船都涉及到锈带工业,川普最重视的恰好是铁锈制造工业的回归。一旦贸易战开打,中国首先会针对美国这个,而让利于欧洲。农产品问题也是如此,逼迫美国国内的相关行业对川普施加强大压力,让川普首先去应对国内的发难,时间越长,美国相关业界的不满就会加重,他面对的指责会更多。

  五、针眼战术,寻找痛点用力。我们的能力与实力与美相比有一定差距,可动用的资源也不如美国多,怎么办?在军事上我们采取的手段很明确,就是打节点国,因此经此类推,经贸战中我们不会盲目的按美国节奏打,就象人的机体一样,国家由各个部分组成,都有一定的穴位,而穴位的刺激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只需要一根小小的银针就可做到,关键是技巧与找穴位准确。

  笔者认为,经贸角度,川普的针眼除农业问题外,还有汽车、民用航空、化工、家用商品、高科技成品、美国债券等等。

  政治、地缘博弈方面,中东问题,与欧洲关系,俄美关系都是可利用之局。

  我相信国家已经研究寻找更多的美国穴位,然后关系时一针下去,扎到痛处。

  当然,保护好我们的痛点,估摸好防守,也是我们的硬任务。

  更多的发现,利用爱国人才,研究策略。

  因为合理的防御,是正好的进攻,先立于不败再谋胜,是统帅之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16:52 , Processed in 0.2815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