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35|回复: 0

莫大:汇金增持与防范金融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3 19: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大指数如期回试去年12月14隐性上跳空缺口,小指数亦走出平台B段上拉之后的C段下行。本着波动原理,所有的平台C段下行都应回避。故,小指数C段下行未确信完成前,不宜轻言抄底。

  最近汇金增持四大行的消息让媒体猛炒了一把,而且比较夸张的是这一消息反复几天都在利用,但市场对此动作的反应却比较平淡。从盘中我们注意到,一周前段部分老蓝筹们是出现了抽搐式的上涨,但持续性与力度仍然很弱,全然没有了以往国家队进场时的兴奋,随后出现的即是外盘大跌致内盘同步大跌。记得08年9月22日,汇金高调宣布增持时,上证指数当日上涨了7.7%,其后惯性上行两三天,市场又来了一个六百多点的下跌。记得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在汇金增持之前,巴菲特宣布开始买入美股,而其买入后市场至少又跌了50%。当然,巴菲物现金流充沛,最后这些买入是赚钱的。对比汇金增持与巴菲特增持,其实都是在市场极度无信心时,传递给市场的一个信号。它们的增持,并不表明市场的底已经来临,你如今回溯也只能看出那个是相对低位的区域,而并非市场的真实底部。但为什么在市场中这么令人关注的公司,要在市场并未到底时开始那么高调地宣布增持?原因无它,只为防范风险的扩大化,喝止一致性恐慌抛压。但事实上它们只是传递了管理当局的一个信号,即是对下跌已经忍无可忍但又暂无良策时,不得不让唯其马首是瞻的公众公司先拿点小钱做做样子。

  每次听到有大资金入市,或者有大集团资金准备进场的消息,我都会打个哆嗦。原因是市场对这种消息往往会以跌应对。在短期消息失效之后,市场往往会有一波猛烈的寻底过程。虽然我们知道已经是相对低位,但没人能确切知道最终的低点会在哪里出现。从博弈的角度讲,大资金即使是来救市的,也是以寻求利润为终极目标。没有哪个投顾团队,会一路高举高打牺牲自己幸福天下人。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才能令持仓有更大的安全边际。而且,大集团资金建仓周期长,要充分考量流动性,在一轮恐慌下跌市场陷流动性黑洞时,最好的手法就是吓出尽可能多的筹码。如果是上涨,能吓出人来吗?当然是下跌更能吓人。

  08年的增持动作除了传递给市场一个信号,另一层因素就是为了避免风险的扩大化。所以,此次汇金的增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是对未来可能出现风险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在当下外围海外资本唱空中国做空中国意图极为明确的时候,汇金的增持或多或少地表明了一个国家的态度,作作姿态或者能抑制境外资本的冲动。如今我们的金融风险来源于何处,归根结底还是08年末到09年一季的4万亿中央政府刺激政策。如果仅仅是4万亿,那么现在的问题就不会这么复杂。记得当时学者许小年先生曾经提出个质疑,但人们在4万亿投资的兴奋中哪里顾得了那么许多,很多本已产能严重过剩的大型企业,因贷款更利的环境又进一步地扩张产能,地方政府更是豪气冲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个比一个大,从而催生了广义货币达25万亿的大摊子。当时的“因”,种出了现在的“果”。在货币继续扩张受到系统性抑制时,中央政府且不说已经无力再以同样的方式救市,如何收拾上届政府寅食卯粮留下的祸端,是需要有大智慧。而19日李总理在国务院的讲话,已经可以看出后面的应对路径:盘活货币信贷存量,坚决防范金融风险。它的潜台词即是,你们甭再指望还会有货币扩张刺激经济的戏码,去杠杆去产能防金融风险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而目前的宏观经济态势,是地方的债务悬崖压顶,这几年的影子银行的信托产品杠杆又不断加大。央行无增量可供时,影子银行抬高了市场利率。大量的民间信贷填入了窟窿,而这窟窿即是上届地产经济所挖。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自然就业与社会需求都会出现问题。此种情况下,将过分冲动的民间资本引流至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正着,而不是继续在窟窿里挣扎。所以,我们感觉开放新三板与股权投资市场,引流到新兴产业,才可能刺激出新需求。换句话讲,即是去杠杆去产能的过程,会以压低经济增速为代价,逼迫社会资金取向转向新兴产业,以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而这个过程若是反映到证券市场,必是直接融资份额加大,以减轻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压力。就我个人观察,它可能并不全是在A股市场,新三板与股权投资市场,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个变化,就需要倡导新价值蓝筹投资,以唤醒人们对以往的老价值投资观念的改变。

  我们此前的《投资过去,还是投资未来》一文中,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作了相当篇幅的描述。其实,通俗点讲,也就是在产能过剩的“老价值蓝筹股”,与新兴战略产业的新价值成长股中作选择。事实上,市场的走势已经充分证明,市场中的资金取向已经发生了改变。当汇金增持银行股的消息传来,大蓝筹们抽搐一下而已,好的小票们却创出了新高。然而,目前小指数亦进入平台C段下行中,此前虽继续看好小票但却不是介入时机。从逆袭的角度讲,当C段未完成前,任何冲动的抄底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你能做的事,就是继续持有不到三成的底仓,等待它出现底背离确认,只有那时才是可以进行等量逆袭的时候。

  从波动结构讲,上周我们论述大指数的下行结构,给出的结论是它得回试去年12月14日的隐性上跳空缺口,在此结构完成前,市场不亦做多。而周五的一个低开掼压,竟然一下就回补了这个缺口,不禁让人感觉空头的强大。现在看最悲观的预期恐怕得有个警醒,从突破指标的波动轨迹看,得做好防范大指数在经下周的一个小级别反抽之后,再次回到解放前的可能。以年初时我们所说的去年12月低点上行非推动,如果击破前低确实也早在预期之中。而目前你要考虑的问题并不是确信汇金增持金融股,就冲动抄底买大蓝筹搏涨,当下中国金融股的估值可能未必是便宜的,假如债务危机没处理好的话,未来去杠杆过程它们的市盈反而会因价格下跌而抬高,这里面尤其是股份制中小银行会更让人担心。

  而小指数受大指数下行带动,刚好这个结构是处于高位平台整理之C段下行,也会有一段同步下行。我们注意到,香港将推出的中华120期指,将于7月8日开闸。而这个期指,可以绕过RQFII与QFII的限额,直接从港市做空中国。目前港市热钱回流,亦是在布空方向上。因此,在外围一致看空中国内地市场时,我们认为主动放下内地股指,将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故此,在7月初之前,我们不看好内地的市场。即使尚有强势股活跃,也应以防御姿态应对,而不是冒进抄底。

  总体上下半年的市场会比上半年更难做,下半年只有一批新兴战略产业的真实高增长股会保持强势,虽说在市场中筛选出这样的品种并不难,但难的是如何在弱势的股指环境下持有这样的品种(需经半年报去伪存真)。这里面虽是可以以期指的等量对冲做风险防范,但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这还是高难度的活计。因此,在无法确信市场转势之前,建议还是只以低仓位持有这类高成长品种,而利用指数的波动结构,做做本股小仓逆袭操作,以不断降低原有持仓成本为首要任务。

  我们估计后面政策性的变化会有个滞后性,而当前外盘见顶内盘面临新股压力,6月份半年结算资金极度紧张的状态,市场的反抽力度不能有太大预期。或许此次大级别结构的调整,会在三季中后段才会因宏观经济面的改善,从而出现一个有套利价值的上行结构段。而在宏观政策面尚未显现出期影响力之前,均以保守防御为操作主线会更有利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9:29 , Processed in 0.3283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