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5|回复: 0

姚尧:贸易停战后的股市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1 07: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个月来,姚尧一直在强调股市的机会有限,甚至已经不再每日更新股评,而是改成连载自己正在写的书。然而,刚刚结束的中美贸易谈判,却让我看到了市场逐渐发生转折的可能。虽不敢断言牛市将由此展开,但至少会有许多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对于这次贸易停战,《环球时报》给的评论是:“中美两国共同胜利”。许多网友对此相当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擦脂抹粉的说法,事实明明就是中国输了。那么,在姚尧对此次贸易停战作出评价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下之前的观点。

  当美国刚宣布贸易战开打之际,姚尧在《3月26日股市前瞻》中写道:“这个周末,关于贸易战的研究报告铺天盖地,估计上百份都有了。我有不少朋友是券商研究员,他们这个周末都在密集召开电话会议。不过,我是一份报告都没看,一次电话会议也没参加。这倒不是说我自视太高,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如何如何,实在是因为研究机构太多,反而让人无所适从。几十家研究机构,上百份研究报告,你让我听谁的去啊?要是都听一遍,估计整个周末就全废了,而且到头来可能脑子里反而更加浆糊,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姚尧索性一份研究报告都不看,该读书读书,该写作写作,然后再在散步的闲暇时分重新理一下思路。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中美贸易战真的是黑天鹅吗?如果一件事情是完全出乎预料的,那就需要花时间去搜索资料,重新分析规划。如果这件事情并不特别出乎预料,而是沿着原先考虑过的脉络在进行。那其实就不需要太纠结于新闻的细节,而是要回归到战略的原点,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推导未来的发展方向。

  那么,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什么呢?几乎每个人都在说,那是因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太大,所以特朗普要通过贸易战的方式来遏制中国出口,以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的。美国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贸易逆差是多少年来就一以贯之的,凭什么现在就受不了?或者我们用白话来讲好了,四百年来,欧美人的身份就是资本家,亚非拉的身份就是打工仔,资本家给员工发工资,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资本家控诉员工赚了他的钱,让他变得逆差的?所以这本来就是件很可笑的事,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他不会真的介意贸易逆差的,就好像资本家不会介意给员工发工资一样。那么,资本家真正介意的是什么呢?他最介意的是员工在给他打工时,学会了他的技术,带走了他的客户,然后自己创业,回过头来跟他竞争。

  下面这张图,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
  我看前两天朋友圈都在被这张图片刷屏,而大家对这种图片的评价都是充满自豪感的,说贸易战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原来美国竟然是农业国,中国才是工业国。坦白讲,我看到这张图片心里是有点悲凉的,因为其实我们都知道,中国对美国进口的行业绝不止这些农业领域,还有很多高科技领域,但是我们不敢开战。譬如,去年11月份特朗普访华的时候,小米、OPPO和VIVO三家手机厂商与高通签订了120亿美金的关于芯片采购的备忘录。那么,请问你敢在芯片领域对美国打贸易战吗?你还是不敢的,最多就是嚷嚷两声,却不敢大动干戈的。毕竟,中国目前在芯片领域的水平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每年生产那么多手机,终究还得是从美国进口芯片。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对美国打贸易战只能是选择农业,而不能选择高科技,因为你在高科技领域还需要仰赖人家。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全部在高科技领域,因为他怕你在这些行业超过了他。回到刚才那个打工仔的例子,原来是美国人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中国人拼死拼活、污染环境把产品组装好后卖到全世界,却只能赚点微薄的血汗钱,这是美国人喜欢的方式,他们是资本家,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大把大把的钱就来了。我们是打工仔,在工厂里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几个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人自己攒足了本钱,也有了市场,现在就缺技术,只要我们也有了顶尖的技术,那就没有美国人什么事了。因此,这场中美贸易战的本质,不是什么贸易战争,或者说金融战争,或者说货币战争,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美两大国关于世界霸权的殊死搏斗。严格来说,这场战争也不是从特朗普时代开始打起,早在奥巴马时代就开始打了,只是他们的打法不同罢了。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人有了资金,有了市场,缺的只是技术,所以我们在前朝搞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本朝又搞了中国制造2025,都是出于同样的战略考量。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曾经有机会超越美国,他们在汽车和电子两大核心产业打得美国落花流水,可是美国最后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诱使日本人把宝贵的资金从科技研发中抽出来,去炒楼炒股炒艺术品,最终把日本给废了。不过中国不是日本,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内需市场的规模方面,中国的综合实力都是当年的日本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是美国无法像当年收拾日本那样轻松打败中国的原因所在。我听很多人都在说赌国运,如果你们真是这样想,那就要明白国运在哪里。显然,国运不会在房地产上,中国要成为世界霸主,绝对不是靠世界最高的房价。不出意外的话,五到十年后,中国的GDP就会成为世界第一,但GDP世界第一并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世界霸主。要成为世界霸主,就要像美国现在制裁中国一样,可以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打贸易战。而我们现在不敢正面迎战,只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充分暴露了我们的制造业在美国面前其实还是相当虚弱的。如果你真的要赌国运,那就应该去赌那些可以在未来支撑民族脊梁的高科技企业。对于这些企业,你可以不用技术分析的思维,而就用价值分析的思维,但你要明白,高科技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利润,而在于技术。市盈率不重要,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企业的科技水平能不能支撑起民族的脊梁。如果它可以,我相信国家就会倾尽全力去扶植它。五六十年前,我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节衣缩食弄出了两弹一星,陈毅元帅说当掉裤子也要搞原子弹,更何况现在中国生产的裤子已经横扫全世界了。还是我们当初的那个比喻,汉朝若是注定要与匈奴争霸,最关键的产业一定是好马和好钢,这与统治者是信奉黄老之学还是独尊儒术关系不大。”

  在《4月11日股市前瞻》中,姚尧写道:“从这几天的舆论氛围看,似乎国人对于中国以牙还牙,寸土不让的做法非常有民族自豪感。不过说实话,虽然姚尧一直就是顽固的民族主义者,但还是认为这种打法是不可持续的。理由很简单,按照美国方面的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是506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出口是1300亿美元,两者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3760亿美元。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美国才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如果现阶段你现在非要和美国死磕,他出一,你也出一,他出二,你也出二,那么一旦他出到1400亿,你怎么办?更何况,中国还有相当多高科技的东西是必须从美国进口的,无论他怎么制裁,你都还是免不了进口,不可能完全归零。这是个最基本的数学加减法,民族主义的狂热情绪可以让人的身体产生奇妙的生理反应,但不能颠覆自然界最基本的四则运算。因此,在眼下的这场中美贸易战里,虽然现在大家口号喊得爽,但我相信,中国迟早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退让的。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明白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没有说非要死守着每一寸土地,坚决不肯退让的。寸土必争这种话,必要时刻拿来给前线士兵洗脑是可以的,但领导者不能这么僵化。或者换个思路,中国现在为什么要和美国死磕?中国现在比美国弱,但追赶速度快,美国现在比中国强,但发展势头弱,这种时候,究竟是弱的一方想要决战,还是强的一方想要决战?

  从长期来看,中国必定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这个观点姚尧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问题是,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具体得多长我们姑且不论,但至少不会在今年,也不可能会在明年。因此,中美之争同样是持久战,持久战这个词是由“持久”和“战”这两个词合并而来的,既然是要持久,那就不可能把所有的精锐放在最前线,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既然是要战,那就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干,傻傻地坐以待毙,而应该用各种方式拖垮拖死敌人,并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时间。因此,中美贸易战是肯定要战的,问题是在哪战?怎么战?单纯在数字上PK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像毛主席当年说的,这不是龙王与龙王比宝,而是乞丐与龙王比宝。当然,中国现在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未来还将成为世界第一,说中国是乞丐,很多人会觉得在自尊心上无法接受。可事实求是地说,在许多高科技领域,我们与美国相比就是乞丐,这个是事实,必须得先承认事实,才谈得上追赶。如果连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的勇气都没有,那又怎么去追赶别人呢?起点比别人低不可怕,只要我们的发展速度比别人快就好,只要这种发展速度不被打断,假以时日就必定能超过别人。所以在姚尧看来,将来贸易战的打法,一定是集中兵力,逐个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目的不在于一举击溃敌人,而在于挑动内部斗争。譬如,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普遍是支持民主党的,传统产业通常是更加支持共和党的,中国若是全面对美开战,实力肯定是不够的,但是我们可以集中力量轮番对支持民主党和支持共和党的产业开战,使得特朗普政府在扶持这些产业时顾此失彼,因差别对待而激化矛盾,从而加剧美国的内耗。与此同时,中国可以在国际上团结更多被美国贸易战伤害的国家,别的不说,仅就中国出口到美国的5000多亿美元商品中,就有很多零部件是在日韩等美国传统盟友生产,之后在中国组装运往美国,却都算在中美贸易顺差里的。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那么这些美国传统盟友必定也会是受害者,中国有必要将这种痛苦尽快尽早传递出去,而不是自己傻愣愣地在前面硬扛。战争,就是在赌国家的命运,如果只是傻乎乎地拼消耗,中国会在接下来的贸易战中吃大亏,尤其是转型升级的进程被严重扰乱。如果战略战术运用得法,则可使美国陷入内有激烈党争,外有诸侯怨恨的困境。还是那句话,只要给中国时间,超过美国就是迟早的事,眼下中国的战略任务不是打败美国,而是为自己争取更多快速发展的时间。”

  4月16日,“中兴事件”爆发,姚尧在《4月19日股市前瞻》中写道:“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不是又印证了姚尧当初的预测?这两天看朋友圈的反应,似乎大家都在发出悲鸣,原来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如此不堪一击。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啊,你以为喊个“厉害了我的国”,我的国就厉害了?不是整天嚷嚷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吗?那你现在去诛啊!你终究还是不敢的,摸摸鼻子也就唾面自干了。民族主义者不能只有热血,还要有脑子,要认清现实的差距,要调整身段的柔软,否则就会像义和团一样整天高喊“刀枪不入”的口号,到头来只会是误国误己。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只看到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就认为自己死路一条,这种思维是愚蠢的;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就认为别人必将灭亡,这种思维也是愚蠢的。正确的做法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巧妙地攻击敌人的劣势,这种连三岁孩童都能听得懂的浅显道理,偏偏成年人却都在那无知者无畏,我一介书生,又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在回顾一个多月前的这些观点后,读者就不难理解,当中美贸易停战的消息传来,许多评论都认为中国打输了时,姚尧反而是感到欣慰的。甚至,我比《环球时报》更加乐观,他说这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胜利,而我则认为对美国是短多长空,对中国是多空长多。

  这次谈判后发布的《中美联合声明》并不长,我们摘录如下:

  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

  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

  在这篇声明中,有些词比较刺眼,诸如“实质性减少”、“大量增加”、“有意义地增加”等,都让人觉得中国是吃亏的一方。可事实上,这些原本就是在预料之中的。早在去年四月,姚尧就在文章内提到中国未来会大量购买美国的能源,又在油价45美元时就极力看多,认为原油未来会持续大涨,至少会涨到70元。对此,老读者必定都印象深刻,也都为现在的局势发展所印证。我们今天来分析下农产品,请看下面这张豆一1809合约的日线走势图:
  我们看到,大豆在今年二月初见到3543的最低点后就开始震荡上扬,随后由于贸易战的情绪作用,大豆被市场上的某些人看成是中国反击美国的王牌,更是一路走高。4月4日傍晚,管理层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商品加征25%的关税,在美国交易的CBOT大豆期货立刻出现暴跌,但是国内的期货市场因为清明连假而休市,一直要到9日才开市。9日早上,大豆期货大幅高开于4122元,之后就一路下跌。不过,这还可以理解为连续涨多后的震荡拉回,到13日(周五)还收出了止跌阳线。可是到了16日(周一),中兴事件爆发,大豆期货就收出中阴线,之后一路下跌至今,不足3700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拿大豆去和美国打贸易战是根本就不可能打赢的!当你还没拿出这招时,市场或许还可以炒炒预期,一旦拿出来后,预期兑现后就再无效用了,所以4月9日是高开低走的长阴线。等到中兴事件爆发,市场就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所谓大豆之战的结局了,于是贸易战已经不足以成为左右大豆价格的关键因素,一切都回归最基本的供需,哪里涨起来的还跌回哪里去。换句话说,眼下这场贸易战的短期胜败是早已注定的,真正该做的是怎样忍辱负重,为将来的长期持久战赢得机遇和时间,可是我们却被那些无知者无畏的狂热情绪折腾了近两个月,好在现在总算头脑清醒,冷静地回归现实了。

  这里顺便要插一句,之前有不少读者留言问猪肉价格持续低迷,是不是可以抄底养殖股了?对此姚尧一直吃不太准,所以没有答复。不过现在我可以说了,应该还不到时辰。行业内有个专业术语叫“猪粮比”或“肉粮比”,指的是生猪价格与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一般认为,猪粮比等于6是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也就是说,当猪粮比大于6时,养猪户有利润,遂倾向于扩大养殖规模,从而导致供过于求,猪价下跌,猪粮比下降。当猪粮比小于6时,养猪户亏损,遂倾向于减少养殖规模,从而导致供不应求,猪价上涨,猪粮比上涨,这就是所谓的猪周期。之前一直听说有分析师推荐养殖股,我没有细看研报,但估计他们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猪粮比已经非常低了,而我之所以不敢跟进此观点,主要就是因为贸易战尚未结束,农产品价格尚难以预测。现在,既然中国决定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则势必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下跌,这也就意味着养猪户最寒冷的冬天尚未结束。更严重的,我们甚至不排除未来有直接开放进口美国猪肉的可能。因此,虽然现在养殖股普遍跌的很惨,但眼下还远不到买入的时辰。

  那么,贸易停战后的股市机会将在哪里出现呢?姚尧以为最值得关注的有两个,一是以芯片为代表的科技股,二是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

  先说芯片。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当初贸易战开打时,我们说要搞自主创新,所以对国产芯片是利好。现在贸易战不打了,怎么对国产芯片又是利好?难道这是“中或最赢”的套路吗?其实话不是这样说的,大家应该记得,当初贸易战开打时,姚尧也就只是稍微提了下所谓有核心技术的芯片股,但没有特别强力推荐,因为在我看来,中国搞芯片短期内还是个概念或者意愿,还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为什么这么说呢?是中国缺人吗?当然不是。是中国缺钱吗?当然更不是。那我们缺的是什么?答案是缺时间积累。这种真正核心科技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靠钱就能砸出来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当然,如果有人愿意教你,时间就能来得快。如果别人不让你学,只能靠自己摸索,那时间就会来得很慢。我认为,中国在这次贸易谈判中获得的最大成果应该就是解决了学习问题。表面上看,这次中美谈判的联合声明都是在讲美国如何占中国便宜。可大家想想,以一百年前的积贫积弱,中国尚且敢于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何况以现在的国力之强,怎么可能签一份只吃亏不占便宜的协议呢?退一万步说,即便这份协议是只吃亏不占便宜的,那么谈判代表也必定会百般斡旋、软磨硬泡,怎么可能会签得这么急呢?他就不担心回国难以交差吗?因此,这里面必定是有便宜隐藏在某些不为人注意的地方,而且正是因为这个便宜非常大,故此才需要刻意隐藏。姚尧以为,这个超级大便宜就隐藏在“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一句中。所谓“鼓励双向投资”,应该就是允许未来的中国企业到美国去投资和收购高科技企业。只要中国能够有向美国学习高科技的机会,再与国内海量的资金和工程师对接,便足以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至于特朗普,他最在乎的是2018年的中期选举和2020年的总统大选。八年任期届满后,特朗普是需要交权的,他的家族还指望能和中国继续做生意呢!

  接着再说券商股。券商股的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说了快半年了。虽然一直没有发出买入信号,但姚尧隔三差五就会提醒读者关注一下该板块。今天重提券商股,是因为周末看到新闻上说多家券商在降薪裁员。读者应该记得,早在半年前,我们就多次提到2018年与2004年非常类似,现在看来这个判断仍然有效。2004年是自2001年牛市见顶后下跌的第四年,2018年也是自2015年牛市见顶后下跌的第四年。2004年有不少券商破产倒闭,2018年已经有不少券商降薪裁员,会不会有破产倒闭尚未可知。2004年,大量外资通过QFII进入A股市场,2018年,大量外资将通过MSCI进入A股市场。我们相信,作为有机会投资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对价,中国将不止会购买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必定还会在金融领域对美国进一步开放。之前有读者留言,问为什么纳入234只A股被纳入MSCI的消息公布后,券商股不涨反跌?其实只要稍微懂点技术分析,就会知道现在券商股的均线系统是空头排列,短期内是不容易涨起来的。可是一旦牛市到来,券商股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最后再说下现在的盘面,请看下面这张上证指数日线图:
  我们看到,上证指数的长期均线是空头排列,即便明日市场将贸易停战视为利好,想要持续大涨也不容易。再来看下面这张形态图:
  我们看到,现在的上证指数隐然有要构成头肩底的架势,如果明天收盘能够大涨突破3210点,则可宣告头肩底形态成立,第一涨幅满足位在3380点。如果明天早盘是跳空高开,则可与3月23日的跳空低开对称而构成岛形反转,将来势头会更猛。可正如姚尧前面所说,现在的中长期均线是向下的,我们尚不敢对短期走势抱以太过乐观的期待,更要提防明天跳空高开后下杀的可能。因此在操作上,姚尧并不建议读者明天早盘追高。除非它未来两三天内能持续站稳在3210点之上,那时才能考虑加仓进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13:37 , Processed in 0.1250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