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9|回复: 0

巨龙:一周热点评论 — 百年变局之下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3 06: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中国买办的前世今生那个系列文章,回头会继续更新,今天插播一期热点评论。

  今年以来,对时政热点的评论,我写作减少了很多,但是我仍然每天关注思考。身处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都在面对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是这个变局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很劲爆的消息隔日就会放出来。原有的旧秩序,就像暖阳下的积雪一样,在迅速地消融。

  我年初曾写过一篇文章,关于金融危机的预感。从2008年到2018年,正好时隔十年。其实这十年,经济不平衡的大格局并没有改革。相反,美国仍然在贸易失衡,恢复工业化还看不到成效,而国债积累的速度还在加快,美国股市也处在一个历史的超高位附近。

  我很少对未来下断言,但是如果做出预言的话,往往都还比较准,这一次我要肯定的说,2018年,肯定不会再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因为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流动性资金出现了严重短缺(而底下是中美的金融暗战)。经过这十年全球疯狂的印钞,流动性是过剩的,并没有资金短缺,只是财富更集中了而已。

  不会发生全面金融危机的更重要的原因。乃是因为在新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开始起主导作用。之前美国高压控制的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向后收缩的时候,迎来了松绑,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契机,而新创造出来的这种需求,为全球过剩的产能制造了新的去向。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矛盾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 比如说,作为美国后花园的南美洲,阿根廷又一次躺着中枪,金融又开始动荡。另外,中东的伊朗又要承受压力,美国本着伟大的“契约精神”,亲手毁了伊核协议。只是其他几个国家都不配合退出,且看美国怎么玩下去。

  本来因为中美之间争锋相对的斗争,双方如果坚持要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玩到底,那么就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很可能全球金融动荡。而现在看来,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大踏步后退和转移矛盾,实际上就是主动把金融危机的矛盾转移了。回到家门口,想想不愤,又把南美洲的羊毛薅了一把。

  【中日韩自贸区,东北亚新增长极】

  去年日本企业造假丑闻频繁曝光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这是美国力量在撤回第二岛链的时候,对日韩产业进行定向的爆破。—— 你可以理解为军队往后撤的时候,进行的坚壁清野动作。

  实际上,这两年,韩国和日本的大企业,处在中美博弈的夹缝里非常难受。韩国的三星电子,现代汽车,乐天超市,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甚至退出,同时韩剧在中国的娱乐节目中被禁播,韩国旅游业一蹶不振。祸不单行的是,连韩进货运也倒闭重组。

  而日本企业也好不到哪去。日本的家电和消费电子产业一直在大踏步的后退,最近陆续传出来的消息,几家做数码相机的也纷纷停产。错过了一个时代,再好的产品,也不会有人再买单。毕竟现在手机,几乎集成了所有的手持电子设备功能。东芝断臂、夏普卖身、高田破产,sony、松下也都在经营亏损边沿的泥潭里挣扎。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美国的军事力量,肯定是在往后撤,一来已经剪不了多少羊毛。二来更重要的是,面对力量迅速崛起的中国军队,还在第一岛链内与中国军事对峙,只是花了巨大的成本给中国做陪练。

  其实有时候,判断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不用到风里去感受,只需要看看墙头草往哪边摆就知道了。因为很多处于大国博弈夹缝中的国家,往往对力量的此消彼长最为敏感,因为他们是精明的投机分子,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谁强跟谁走。

  最近中日韩自贸区也提上了日程,总理火速访问日本,中日韩三国领导会面。而且以闪电速度签下了一大批合作项目。这真正体现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按照历史的规律来看,亚洲地区想要和平繁荣,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力量王者,而这个王者只能是中国。王者归来的大戏,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我之前写过很多唱衰中国东北的文章,并且在股票投资里边,提醒过东北雷区。从今天开始,我收起这个论调,不再看衰中国东北。以东北亚整合为契机,中国第三次振兴东北,将会迎来希望。这也是我去年写文章的一个观点,当美国力量在大幅度后退的时候,东北亚将会迎来整合契机,其中包括我国的东北三省加内蒙,还有半岛南北,日本、外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其实相当好,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也非常丰富,工业化底子深厚,人口全部加起来,也超过三亿相当于美国,而且教育素质比较高(相对于东南亚更高,在全球也是比较顶级的水准)。

  之前东北亚经济一直不好,就是因为美国搅屎棍在其中,把这个地区搞成了完全的碎片化,互相敌对无法整合。中国屡次振兴东北的投入,都接近打了水漂。

  配合新的东北亚时代,东北和内蒙古最近加大了反腐的力度,就是要为即将到来的振兴时代,营造一个比较好的营商氛围。希望东北不要再错过这一轮的发展契机,中国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以后失落已久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也该迎来新一轮的增长点了。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还有东北的再次振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何况美国只是收缩一部分力量,并没有完全退出这个地区。搅屎棍随时会挥动起来,东北亚振兴仍然是任重道远。

  【开放是海纳百川,还是引狼入室?】

  中国最近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大门,甚至金融机构也允许外资控股。

  而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之下,中兴被制裁的事件发酵,中国上下形成共识,决心投入海量资金解决中国核心芯片制造的难题。恰在此时,ARM中国公司成立、高通与大唐合资。

  的确,开放的大门是加大了,在一些“爱国”作者看来,简直是“引狼入室”,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还要引入这么多外资?难道中国缺钱吗?还是中国买办力量太强,要不断出卖中国的利益?

  很多人对外企、民企、国企,都会不由自主的贴上标签。特别是带着“左派”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来看,外企以及合资企业很容易带上买办的颜色,民营企业,容易带上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颜色,而国企往往被很多人视为良心企业有社会责任感。

  其实这种眼光有问题。且不说别的,就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中国,外企,民企和国企,谁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正规,谁比较有规则意识?实际上我们往往看到像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外企比较多的地方,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是比较讲规则。相反,在国企比较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比较少的地方,人们往往更讲究社会关系,而不是按规则办事。

  通讯设备产业来说,中兴算是国有企业,而华为是民营企业。谁对技术的研发投入更大?谁掌握的核心技术更多?

  其实即使在上海这样外企比较多,也比较发达的地方,真正的经济核心力量还是国有企业。比如说像宝钢,上海石化,江南造船,浦发银行等巨头,按照数据计算的话,上海烟草一年纳的税,就相当于五个上海大众。

  所以外资企业在中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大,实际上这几年随着国内企业的兴起,很多外资企业都在往后退,这其中包括肯德基、麦当劳,也包括宝洁这样的日化巨头。

  这里转述一段文字,来自我发表在知识星球上的财经随笔:

  为什么要搞自己的芯片产业,仍然需要继续搞合资?

  中兴芯片被禁的事情,对于决心投入自主研发的中国芯片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从社会共识层面,都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

  与此同时,产业界也传来高通与大唐准备建立合资芯片企业,英国Arm公司准备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消息。

  不是说要搞自主研发吗?这时候还要引入合资企业,而且这些合资企业与自主研发的芯片,在产品定位上,有相当高的重合度。 —— 或者说,人家来合资,就是瞄准狙击你的芯片产业。不仅要分一杯羹,而且还很可能抢占大部分的市场。

  其实这中间有非常大的智慧,中国准备投入芯片产业的天量资金,中国政府一定会通过补贴和投入的方式,把芯片这个产业链做起来。至于中间会发生的亏损,国家是有准备的。

  引入合资企业进来有几个作用:

  第一,树立一个追赶的标杆,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进去,到底有没有达到一个成效,需要找到一个参考坐标系。让这些拿着国家补贴资金的企业,有追赶的目标。

  其二,是学习人家先进的设计生产体系,企业到了中国,总能够学习到一些东西,实在不行总还有一些人才流动。

  第三,防止自己人巧立名目坑国家,有合资企业的投入产出费效比做对比,国内的芯片产业人,也不能太过分地坑国家的钱。(想想某些打着自主品牌的轿车立项吧)

  第四,在竞争环境中成长的企业,才有真正的竞争力。既然投入了海量资金,就不能过度保护,否则就可能养出一些断不了奶的巨婴企业来。

  其实,建立合资企业,也是我们不断的进行产业升级,逼着国外把压箱底的技术往中国搬运。只要到了中国,无论是外企,国企,还是民企,或者合资,只要遵纪守法,按章纳税,中国将会一视同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5:28 , Processed in 0.814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