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51|回复: 0

王诚:《论资本·理论篇》之四:资本、利润与美元霸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历经数百年之演讲,从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垄断的程度愈来愈提高,而作为金融资本垄断最高境界的是美元霸权,这就是为什么在亚非拉国家会形成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打破美元霸权,只要你攒了点家底,很快就被美元霸权的剪刀把羊毛给你剪了。直到中国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中国不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公知不要拿这个概念来忽悠中国人民妄想把中国人民带沟里去),超大规模的人口优势和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将使中国成为第一个有能力打破美元霸权的国家。而只要打破了美元霸权,剪断美元资本插在中国经济体中的吸血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挖空并掀掉国际垄断资本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这座美元五指山(房价、教育、医疗这三座新大山归根到底不过是美元这座大山的化身),不但中国的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甚至中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很快超过美国。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都是由资本来支配,甚至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也是由资本来主宰的。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从教育、科技到医疗、体育,从媒体、公益组织到国防军事,一切都被资本所渗透,所操控。而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也使得西方社会难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降临,这一次西方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它的规模将超过1929年的大萧条,当然由于中国的存在,这一切还可能有挽回的余地,破产的西方可能由于中国的并购和重组而得到拯救。

  一、生产、流通和运行

  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第一个环节当然是生产,参与生产的资本通常称之为产业资本,这是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资本的渗透与控制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有劳动而有产品,有产品而有交换,有交换而有货币,由货币而化为资本。最初的商品生产是从商品到货币的循环,由于资本的参与,就变成了从货币(资本)到商品到货币的循环。

  前者的公式是W(商品)=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G,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商品生产就无法继续下去,如果没有不变资本就无法组织生产,因为它是固定资产、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如果没有可变资本,那就没有人来生产,因为它代表劳动力。但是不管是不变资本也好,还是可变资本也好,都是现存的,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可以得到满足的,商品生产的关键在于剩余价值,只有创造了剩余价值,商品生产才能不断循环下去,并且获得更大规模的生产,剩余价值率越高,说明商品的增殖率越高。简单的商品生产就是剩余价值刚好满足资本家的消费,商品生产进入下一轮循环,生产规模没有扩大。而扩大商品再生产则是剩余价值超过了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他会把剩余的这一部分剩余价值用来扩大再生产,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

  后者的公式是G(资本)——W(A+Pm)+p——W+——G+(资本加利润) 。也就是说,资本(货币G)首先购买生产资料(A)和劳动力(Pm),然后转化为包含了利润的商品(W+),也就是变成了(G+)。也就是说资本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增殖了,获得了利润。假如我们以G为100万,W也是一百万,假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各占一半,分别都是50万,利润率为20%,那么G+ 就是120万。如果资本家拿20万用于个人消费,新一轮的资本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而如果资本家个人只消费10万元,拿出110万用于再生产,那么就是扩大再生产。关于具体的商品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关系,非常复杂,有兴趣的可以参阅马克思《资本论》或相关的政治经济学教程。

  投入到实业生产中的资本叫做产业资本,在人类工业化的时期,产业资本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随着产业资本的发展,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商业资本,也就是从事物流、包装、批发、零售等商业流通环节的资本。这也很好理解,当你是一家小作坊的时候,企业本身就可以负责流通和销售,但是当你成为一家超大工厂的时候,那你就无法分心去做流通和销售了,这一部分业务就打包给了商业资本,各种物流公司和商场都因此建立起来了。像沃尔玛、国美等等都是现代商业资本的巨头。而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是产业资本,像苹果、华为等都是高端的制造业巨头。随着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又催生出金融资本,也就是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等金融企业的资本,发展形成了现代世界复杂的金融体系。最初商业和金融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为产业资本服务的,但是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相反的方向,金融主宰了实业的命脉,而商业又主宰了产业的命运。因为产业资本要实现它的交换价值和利润,需要依赖商业资本,而产业资和商业资本在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就像人的肌体离不开血液的循环一样。

  这三种资本形态都是后来居上,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链条中,一个比一个更重要。产业资本受制于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而商业资本又受制于金融资本,也就是说金融资本居于三种资本的金字塔尖。所以,资本以其在生产中运行,而构成了产业资本,以其在商业流通中的运行而构成了商业资本,以其在金融体系中的运行而构成了金融资本。而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之所以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他们更容易形成垄断,因为垄断而更容易获取利润,有了更多的利润就能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所以在与产业资本竞争利润的时候,常常处于优势的地位。

  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金融资本更容易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因为金融资本的垄断性比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高得多。中国有三四千万家实体企业,但是中国不可能有三四千万家银行、证券公司等等,这种区别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原因。从经济原因来看,实体企业的进入门槛通常都比较低,除了某些特殊行业,所以企业数量多,竞争比较激烈。而金融企业的门槛比较高,无论是资金门槛、人才门槛、专业门槛还是其它方面,都要高于普通的实体企业,所以相对来讲竞争没有实体企业那么激烈。故而金融企业在与实体企业的博弈中通常处于优势地位。

  商业资本相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也是如此,比如像淘宝、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型平台,在与制造业企业博弈的时候,就处于优势地位。像国美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不但可以跟供应商砍价,供应商因为其销量大,也乐于给他低价。事实上,供应商不仅给他们低价,甚至竞争激烈的行业,还会给他们上架费,以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而且国美他还要截流销售款项,不天天结算,只要截留一个月两个月,由于资金量大,轻易就能获得巨额利息或投资收益。也就是说,不管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他们在市场食物链中的地位,事实上是由垄断程度来决定的,竞争越激烈,企业的话语要和定价权就越低。所以说,为什么中国制造会那么便宜,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太激烈,垄断程度太低了,而不是因为所谓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等生产成本低。就像苹果因为其相对的技术垄断,它可以把200美元成本的产品卖到600美元、800美元,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敢这样做吗?对不起,你会很快破产的,因为你的竞争对手肯定会以比你便宜得多的价格销售同类的产品。

  二、产业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垄断的形式有很多种,有技术上的垄断,有政策上的垄断,销售渠道的垄断,行业联盟的垄断等等。技术上垄断很好理解,如果只有你一家能生产,那么你就掌握了话语权和定价权,例如最近火爆的中国西迪公司就打破了德国生产的可用于煤制油工业的单向阀的垄断地位,不但把使用寿命从几个小时延长到了一年多,而且还把价格从180万降到了20万,并有丰厚利润,可见此前德国企业所获取的垄断利润有多高。行业垄断也很好理解,如果一种产品只有两三家、三五家企业能生产,与其大家互相打价格战,不如制订一个价格联盟,形成相对垄断,但是这种垄断往往比技术垄断更容易被相互之间的实力变化或产业链的变化,而被打破。政策上的垄断与技术上的垄断一样是最难打破的,许多行业都需要国家监管,设置一定的门槛,比如金融行业,如果没有监管,那么就会到处都是骗子。销售渠道的垄断与价格联盟的垄断一样,都是相对不稳定的,像前一段时间冯小刚与万达的王思聪由于排片的问题互相在网上叫阵,万达影院就属于销售渠道的垄断。

  现在大家普遍都在反映,中国的实体企业、制造业企业都非常困难,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过去竞争太激烈,利润非常薄,大家都信奉薄利多销,而如果没有利润支撑,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就跟不上去,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没有话语权的地步。过去外销强劲,出口销量大,所以锅里的饭多,大家都有得吃,哪怕稀一点,也不至一饿死。而现在外需下降,锅里的饭少了,人都是那么多,竞争更激烈了,大家一抢订单,恶性压价,抢饭砸锅,结果不管是有没有订单的,都没得饭吃了。因为价格太低了,你拿到订单生产了,也是没有钱赚,没哪到订单的就更不必说了。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三大转型,一个是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二个是从出口外销到内需拉动的转型,三个是输出产品到输出资本(产能)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冰火两重天,撑的撑死,饿的饿死。经济转型就是重新洗牌,一方面,我们看新三板每天都上好几家企业甚至有时候一天几十家企业,火得不得了,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希望,大量的有自己品牌、技术和专业能力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走向世界,代表着新经济形态的崛起,这是红红火火的一面,新三板这几年每年都是上千家企业上市挂牌,相对而言沪深股市搞了二三十年,也才不过两千多家上市公司。

  而在另一方面,许多三来一补的、环境污染的企业会被淘汰,要么破产,要么被并购,要么向国外转移,或者在国内在沿海发达地位向中西部落后地区转移。每一次经济转型之后,传统行业的企业都只会留下那些最好的企业,更好的技术、品牌、服务,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而留下的企业行业集中度也会大大提高,通过垄断来获得更高的利润,支撑行业上向突破发展。所以转型时期,必然会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做不下去了,就不必死撑了,趁机把企业卖掉退休养老也是挺好的选择,年轻的企业家就转型进入新兴的行业,顺势而为。而做得最好的行业龙头留在那里,也要进行技术升级,行业并购,打造品牌,继续提升国际竞争力。

  垄断和竞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相互转化,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垄断好还是竞争好。垄断过度了,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就要打破。反之,竞争过度了,搞得大家都没得饭吃,行业混乱,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垄断和秩序。垄断和竞争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由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和社会资本利润的平均化趋势所决定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的是利润,它是厌恶竞争的,喜欢垄断的,因为垄断能带来稳定的高利润,既安全又没有风险。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不可能集中在哪一个人手里,所以就会有竞争,用竞争来消除垄断利润,直到每个行业的利润最终都会被慢慢拉平,也就是利润的平均化。

  比如说苹果做智能手机利润高,很赚钱,一度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它的垄断是相对的技术垄断,门槛虽然高,但也并不是别的资本进入不了。华为原来不做手机的,但是现在它做得非常好了,而且可能以后是做得最好的。那它进行这个手机制造行业,就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利润太高了,比他的通信设备行业的利润还要高,所以它的资本就流到手机制造领域来了。目前而言,手机行业的绝大多数的利润都集中在苹果手里(90%),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华为、小米等会从中分走很大一块蛋糕,因为这样才符合利润平均的规律。虽然这个过程有点长,但结果是肯定的,弄得不好苹果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也不好说,它的技术创新已经遇到瓶颈了,而要拼成本,拼价格,肯定拼不到中国企业。不仅仅是制造业内部的各个行业的利润会趋向于平均化,就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之间也会趋向于平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公知们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片面强调了竞争,而忽视了垄断的重要性,以至于中国企业不但在国内相互斗争,到了国外也是恶性竞争,极大的恶化了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不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辛苦辛苦,到头来都是为了别人做了嫁衣裳。比如说中国出口一双几美元的鞋子,到了美国可能卖几十美元上百美元,这利润都让美国的进口商和销售商赚取了,中国作为生产商反而只赚点出口退税的钱。新自由主义这套学说以及受它影响所制订的各项政策都是国欧美跨国资本服务的,这是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中国实体经济艰难的主要原因。

  但是正因为如此,欧美资本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将搬起石砸自己的脚。因为中国的规模太大了,中国不止有“廉价的劳动力”,中国还可以凭借自己的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轻易打破西方资本的垄断。因为中国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投入的相对成本,要远远低于西方。比如说我们研发歼20,就算是同样的研发制造费用,例如600亿元,中国有13亿人,每个人只要出5元钱就行了,而美国人却要每个人出20元,更何况中国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都比美国低得多,所以美国根本没有办法在与中国的科技竞赛和军备竞赛中取得胜利,这个逻辑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国外那么多的经济学家,包括得了诺奖的经济学家看不到它。所以,中国的根本优势、比较优势,根本不在于中国有比欧美发达国家廉价得多的劳动力,而在毛主席所说的人多力量大,在于巨大的规模优势。尽管美国人用了一些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忽悠了中国人,通过间谍贿赂等手段搞掉了不少毛泽东时代的不少重大高科技项目,但是这些小聪明终究不是制胜之道,因为全球化本身会消弥美国这些小手段带来的影响,会把美国和中国置于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中展开竞争,那美国的劣势自然就会显现出来的。

  中国的产业每升级一步,美国的技术垄断就退后一步,越来越多的资本将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流向中国。直到最后,美国就像挖空的山一样,突然崩塌下去,这就是美国难逃一场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原因。这也是美国为什么会积累到20万亿美元债务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用战争手段或金融手段劫掠到中国的财富,或者用和平演变使中国像苏联那样解体,那么今天看起来风平浪静的美国,就会有一天在债务危机中倒下去。

  三、美元霸权的本质是最高垄断

  前面我们讲了商品生产的两种模式,从商品到货币,以及从货币到商品。但是金融资本不一样,他是直接从货币到货币(G——G+),也就是钱生钱。比如说,存贷款的利息,就属于从货币到货币的钱生钱;投资收益,投资公司把钱投给企业,购买股份,然后再出售股份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是钱生钱。又比如超级地租的收益,炒地皮炒房子,所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其它收益,这也是钱生钱。钱生钱的本质就是金融资本的垄断,而全球金融资本垄断的最高境界就是美元霸权。

  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的就在于金融资本的垄断地位。利息收益是由于掌握货币发生权所带来的超级铸币税。在古代,把钱存到钱庄不但是没有利息的,反而要交保管费,只是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息才成为普遍的规则。利息的本质就是资本的铸币税,跟国家的税收一模一样,甚至更强大。国家的税收你可以避税,可以将资产转移到国外等等方式来逃避,但是利息无论你到哪里,你都逃不掉。当然,除了利息,其它的金融投资收益也是如此。还有比收利息更狠的,比如说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比如说美元霸权带来的超级铸币税。

  还有一个领域是超级地租,表面上看是由于城市化自然形成的,但是实质上仍然是资本造成的。资本投资于土地,不是为了耕作,农业投资投资土地耕作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率的收益。而投资城市土地却能获取超级地租,这种炒地带来的超级地租可能高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最终以高房价、高房租的形式转嫁给老百姓,就在于土地它天然就是垄断的,而政府再加以政策支持,所以就造成了房地产和金融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利润。所以,现在国际社会都说美国经济复苏了,从08年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了,但是客观而言,美国不但没有复苏,反而是危机加重了。因为复苏的只是地产和金融业,当然也还有一些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科技业,然而,从总体上来看,美国并没有任何复苏,相反,美国的制造业更加空心化了,巨大而迅速扩张的20万亿美元债务就是危机的集中表现。

  但是金融资本本身并不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就使得美国庞大的金融资本无法从其本国的实体经济中获得足够的利润。而如果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利润就会导致金融流通的梗塞,这个很好理解,如果银行贷款没有利息,甚至还要倒贴,哪个商业银行愿意往外放贷款呢?而金融流通梗塞的大规模爆发就是金融危机的降临,由于金融危机而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就好像人的脑血拴或心肌梗塞一样,只不过脑血拴导致的是人的肌体的坏死,而金融梗塞导致的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坏死。

  那么美国金融资本要获取足够的利润,以避免金融危机,它就必须从他国的实体经济中获取利润,借助于美元霸权来剪全世界的羊毛。所以,自从美元1971年与黄金脱钩以外,差不多每隔十年一个周期,当弱势美元的时候,美国不断降息,把美元蝴蝶放养到全世界,压榨全世界实体经济的利润。而当强势美元的时候,美国不断加息,召唤吸饱了血的美元蝴蝶从全世界返回美国,这就是美元资本在全世界实现其利润的过程。(详见金桥智库公号11月13日文章:美元的蝴蝶效应)所以美元蝴蝶放养到全世界的时候是静悄悄地,但是美元蝴蝶回收到美元的时候,就会掀起金融风暴,实体经济脆弱,综合国力很差的国家和地区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倒掉。这一轮加息风暴尚未来袭,便已经有埃及、委内瑞拉等十余个国家崩溃。

  但是美国这一次为什么难逃金融危机呢?因为美国的金融资本已经规模太大,单单是倒掉像埃及、委内瑞拉这样的十几个中小型国家,是远远不能满足其胃口的。必须要倒掉一个超级经济体,环顾全球,惟有中国、欧盟和日本。中国可以说是美国的第一目标,也是布局了几十年的目标,美国的屠龙计划一直都是最高战略,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倒掉的可能性比较小。自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党和政府反腐力度空前,军事斗争准备最为充分,美国安插的第五纵队也受到打压,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也空前觉醒,和平演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剩下的可能选项就只有日本和欧盟了,目前来看,美国是两边下手,欧洲是乌克兰问题挑起俄国和欧盟的对抗,同时策动英国脱欧引发欧盟分裂的导火索,在中东策划长期战乱,驱赶大量难民涌向欧盟,引发欧盟的社会危机,加速欧盟的解体。而在东亚,美国已经在韩国下手了,萨德可能只是一个愰子,真正的目的是要引发韩国的动乱,进而波及日本,将东亚的美元资本驱赶回美国。美国暂时还没有对日本下手,因为还要利用日本来对付中国,至少目前来看,美国还没放弃搞跨中国的幻想,美帝亡我之心未死。

  因为美元霸权的本质是垄断,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垄断。没有这种最高的垄断,没有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不可能剪到全世界的羊毛,美国的金融资本不可能从全世界收割利润。但是美元霸权所依赖的几个基础正在被中国掏空,一个是制造业,战后的美国制造业曾经占到世界的一半以外,但是现在已经快要下降到中国的一半了,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接近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了。第二个是高科技,美国的高科技为美国带来巨大的垄断利润,像苹果居然垄断了全球智能手机90%的利润。但是这种技术垄断的优势正在被中国打破,中国在超级计算机、太空技术、生物技术、国防技术等领域正在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优势,这种趋势会由于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而拓展到所有的领域,例如华为将很快超越苹果,甚至还会在芯片领域碾压高通。第三个是军队,美国的航母和导弹是美元霸权的保镖,但是现在也快要被中国打破,无论是中国航母的下水,歼20的列装,还是东风系列新型导弹,还是反卫星武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等各个方面,中国都在打破美国的技术优势,今年南海冲突表明,美国已经丧失了在东亚通过战争手段打败中国的信心。

  所以,美元霸权最高垄断的基础正在被中国逐步掏空,中国正在不断打破美国在各个领域的垄断地位,直到量变引发质变,美元霸权就会像一座挖空的山一样,轰然倒塌。到那时,不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会崩溃,美国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甚至军队体系都会崩溃,等待他的将是有可能比苏联更悲惨的命运。毕竟苏联除了侵略阿富汗以外,没有什么滔天罪行,而美国可是积累了满世界的敌人。美国的民主更容易引发整个政治体系的崩解,而个人主义的文化和移民的种族结构,更容易使它变成一个犯罪的天堂。当帝国崩溃之时,一切皆有可能,可笑的是当美国最优秀的战略家像基辛格、布热基斯基都开始向中国“投诚”的时候,中国的公知还沉浸中美国共治天下的迷梦里。    终于把《论资本·理论篇》写完了,比原先计划的慢了一些,一方面是深浅度不太好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动力不足。请大家多给点支持和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2:08 , Processed in 0.1250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