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3|回复: 0

姚尧:5月7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6 2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五上证指数下跌9.83点,收盘报3091.03点,成交量为1484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周四晚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从均线系统上来看,现在依然是空头排列,不要说是中长期均线,就连短期的20日均线都未能站上。因此,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而言,仍然不适宜对上证指数寄予太高的期待。”现在上证指数依然是在20日均线之下,所以依然维持前期观点不变。不过一个比较好的迹象,是成交量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了,从此前的1600亿元之上,降到了1500亿元之下,这是个好迹象。如果上证指数能够维持在三千点上方做窄幅震荡,而后成交量又持续下降至冰点,则极有可能会酝酿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重复2015年九月后的故事。

  周五姚尧发了篇文章,叫《中华文化之正本清源》,结果被微信给删掉了。其实,我自己也一直搞不清楚,这种删文的标准和边际究竟在哪里。我也不明白,很多人的文章阅读量远超于我,敏感度也远超于我,却不见被删。我这种比较小众的人,却总是有文章被删。以此观之,过去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有必要性的。不过,这些被删的文章在其它网站上还是有的,直接在百度上搜索题目即可。有一些网站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转载姚尧的文章,我对这种事的态度也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看来,心胸宽广还是很点用的,至少他们能帮忙保留一些被删的文章。

  周末有不少读者留言,让姚尧点评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上读错字的事。其实,我最初看到这则新闻时,也没觉得问题有多严重。只是读错字而已嘛,姚尧自己也经常读错字,又何必太过苛责他人呢?后来,林建华发表了一篇公开的致歉信,我初看之下,觉得这封致歉信写得挺好的,情真意切,只是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但因为当时正忙,也就没多加思考。等我过后再重新阅读这封致歉信,发现里面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探讨。在林建华的致歉信中,他坦承:“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那么,林建华为什么会文字功底不好呢?他在信里是这样说的: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林建华用了占全信一半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自己文字功底差,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都是文革惹的祸”。这话说的对吗?实事求是的说,有一定道理,毕竟《陈涉世家》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如果不是文革,中学语文教育就不会停滞,如果中学语文教育不停滞,林建华就不至于读不来“鸿鹄之志”。可是,这话工人可以说,农民可以说,像林建华这样的知识分子却没有资格说。工人、农民早早就去干活挣钱,没有时间继续读书受教,那么他还可以用基础教育被文革耽误作为理由。可是你林建华不一样,你进入北大时才二十三岁,而你一辈子的职业就是读书做研究,你怎么还好意思怪文革给你的基础教育不好呢?就算文革耽误了你的中学教育,可是从1978到2018年,北大可是给了你四十年的时间做学问啊,你就不能在研究化学专业之外,把文革耽误你的四年中学基础教育给补回来?如果说蔡元培做校长,给北大留下的烙印是“兼容并包”,那么,你林建华做校长,给北大留下的烙印至少是“偏科严重”吧!

  当然,这个问题还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我感到问题严重的是他致歉信里的最后那段话: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可见,在林建华看来,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原本是非常值得提倡宣扬的,可惜被一个读错字给转移焦点了。那么,他的思想真的值得提倡宣扬吗?恰恰相反,我觉得是非常糟糕的。什么叫作“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个大学校长讲的话,我们的学术要发展,所依靠的难道不就是焦虑和质疑吗?以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本身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得就越快,物体越轻,下落得就越慢。这个错误的观点居然能够延绵两千年而被视为真理,难道不就是因为缺少质疑吗?直到伽利略对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提出质疑,这才慢慢有了近代物理学。自然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更是如此,政治学上的左派和右派,经济学上的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哪个不是因为对现实问题存在焦虑,哪个不是因为对现存理论提出质疑才发展起来的,林建华怎么会觉得“焦虑与质疑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呢?”如果不能焦虑与质疑,那还需要大学干什么?我们所有的大学都可以取消,只要办职业技术学校就足够了。这不就是李斯劝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的逻辑吗?不要让老百姓有太多思想,思想多了就会有焦虑和质疑,就会说政府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就会说领导这样不对那样不对,所以我们就要把书全部烧了,只留下医药、占卜、种树的书籍。如果有人想学习法律,可以向官员学习。这样,帝国就可以用“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走向未来了。

  老读者都知道,姚尧对于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有着非常深的抵触和排斥。我认为,林建华读错“鸿鹄之志”不算什么大事,真正严重的是他这封道歉信里传递出来的思想倾向。他作为一个校长,而且是北大的校长,居然明目张胆地反对“焦虑与质疑”。我们都知道,北大之所以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是因为蔡元培为北大树立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难道林建华认为这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不存在“焦虑与质疑”的吗?恰恰相反,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体两面,只有允许和鼓励“焦虑与质疑”的地方,才有资格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才配得上称为大学,否则那就是行政机关。很多人都在说,中国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钱,为什么就搞不出像样的创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根本不存在“焦虑与质疑”的风气,不但社会上没有这种风气,现在竟然连大学里也在扼杀这种风气。世界上,又有哪个伟大的创新不是在“焦虑与质疑”中孕育出来的呢?可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些听话的乖孩子,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奴才。思想上是个匍匐着的奴才,对应在产业上就必定是模仿抄袭的山寨,可你还指望他能够在创新上引领世界潮流,这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17:39 , Processed in 0.1093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