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68|回复: 0

肖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重启贬值通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6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周以来,美元指数表现坚挺,从4月中均的89.3一跃攀升到如今的92.3附近,涨幅高达3.35%。作为全球货币的锚锭货币,美元在短期内的快速拉升,还是值得警惕的,特别是对我们人民币造成的短期贬值压力。

  美元上涨的原因并不复杂。在今天3月初时,美国开启了对中国的贸易战,贸易威胁和贸易争端不断。虽然具体的贸易制裁措施还没有真正实行,但美国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向那些对美贸易持续顺差的国家,寻求经济补偿,而且是采取极端的行政命令方式。

  美国这一态度被市场公认为是保护主义的开启,因为除中国外,美国的北美贸易联盟,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洲各国盟友,还有亚洲盟友日本、韩国,均受到类似的贸易纠缠和争端限制。只是美国又做出了短期豁免命令,将主动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不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多次发出警告,就连盟友欧洲各国也在努力劝说美国放弃孤立的贸易保护主义。

  然而,面对美国自身庞大的债务规模和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对美国的威胁不断加重,加关税保贸易,配合美联储加息和国内大规模减税环境,借此最终希望实现扼制美国债务扩张和实现财政赤字的收窄。这是美国自己的如意算盘,虽然破坏全球经济复苏,损害贸易伙伴国的利益,但也属于无奈之举,更是美国当前政治手段上的一种必然。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和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的大环境下,各国央行却迟迟不敢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收紧计划。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依然保持着负利率水平,在最近的一次央行议息会议上,欧洲和日本纷纷做出继续保持负利率政策的决定,并保持央行每月购债规模不变,以维持经济整体复苏进程,更大限度的减少美国保护主义所造成的经济负面威胁。

  英国央行和中国央行则继续保持较低利率水平,英国央行每月依然要大量购债,以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而中国央行则主动降准,配合财政政策的降税措施,目的就是要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

  与此相对照的美联储加息预期依然强烈,自然美元在近两周开始逐渐走强就顺理成章了。

  人民币因美元走强以及中国主动的释放流动性操作,而出现对美元的连续贬值。离岸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4月中旬的6.2736上涨至如今的6.3588,涨幅高达1.33%。虽然不及美元指数在同期的快速上涨幅度,但显然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开始越加强烈了。

  这一轮非美货币的集体走弱,是伴随着通胀预期的。美国、英国、中国的短期CPI都一度攀升至2%以上的水平,欧元区和日本相对较弱,但也都出现0.8%——1.5%之间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美元坚挺并没有阻挡原油价格的攀升,更因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造成关税成本上升,从而造成部分大宗商品的市场终端零售价格上涨明显。

  商品价格的高企,进一步助推了货币的贬值预期。人民币也在其中,而且有受中国经济处于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严监管和宽货币将并行一段时间,这也将助推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12:35 , Processed in 0.1563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