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14|回复: 0

东方时事解读:从“封杀中兴”谈起的中国几大战略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6 22: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美国封杀中国企业中兴公司的事情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引起大家对中国战略行业“芯片”产业的热议。接下来,这种对国家战略行业的热爱和担忧进一步扩展到“大飞机”、“激光技术”、“刻蚀机与光刻机”、“操作系统”等众多行业。对此,东方时事解读给出了客观本质的分析。

  一、背景

  美国对中国企业中兴公司禁售“芯片”7年,本质是“天下围攻中国”的提前预演。而在围绕着“封杀中兴”这一轮博弈当中,并非是美国主动,中国被动,事实恰好相反。中国绝不率先打贸易战,只是在争取应得的金融(大宗商品)话语权。如果非要用“战争”这个词,那么也是中国首先对美国发起“金融战”,美国被动提前用出“贸易战”来试图干扰、打断。

  2018年2月12日,中国宣布人民币原油期货将于3月26日上线,从而正式发起了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冲击“第一枪”。要知道,当今世界上,最大宗的商品,是原油。第二大宗的商品,就是铁矿(中国最近又宣布了,5月4日中国铁矿石期货面向国际投资者)。这些一旦开启人民币交易,是准备开挖西方金融霸权祖坟。

  在中国先发起对美国的“金融战”之后,美国通过“台湾搞事”和“口头贸易战”来进行还击,试图干扰中国原油期货的上线交易。这里之所以说是“口头贸易战”,是因为不论是特朗普所说的“600亿”还是“1000亿”,都没有正式实施(60天后宣布)。而没有正式实施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相对实力和绝对实力均已下降的西方资本(美国代言),对中国打不起也打不赢贸易战;二是西方现阶段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南亚,仍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上。这一点,从“贸易战”一开始没多久,美国左一个商务部长,右一个财长想来华磋商就可以看出端倪,而中国官方始终是“目前阶段不可能谈判”。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又打响了冲击美国金融霸权的“第二阶段”:铁矿石期货准备在5月4日面向国际投资者。在这个情况下,美国(西方)立刻叫嚣针对中兴搞“芯片”禁售。这是美国“禁售中兴”的一个大概背景。

  二、大飞机

  谈到中国的大飞机这个行业,除了去年已经首飞的C919,大家不可避免的会想到当年的“运十”项目。在“运十”这个项目当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运十”是1970年立项,仅比欧洲“空客”晚两年上马。全国各地各部门调集技术人员,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历尽艰难,于1978年完成了飞机设计。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六日,运十客机首飞成功,从立项到首飞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机体国产化率100%,除发动机向国外采购配套外,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超过96%,是我国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飞机。运十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拥有了自已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复杂技术,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以前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

  西方对我国运十研制成功给以极大关注。路透社说:“在得到这种高度的技术时,再也不能视中国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波音一位副总裁看了飞机,了解了情况之后说:“如何研制大型喷气式运输机,你们也毕业了,我们不过早毕业而已”。美国道格拉斯一副总裁看了飞机之后说:“你们航空工业一下子赶上来了15年”。

  但是,转折就在美国麦道公司热心地送来了“并不过时的技术”之后。美国麦道公司的要求就是“合作”加“投资”。但结果是,上海飞机厂和麦道在前面合资,运十就在后面下马。最后,直等到“运十”的技术队伍彻底散了、美国人的后续计划也就跟着来了,麦道公司也就立刻被波音公司一把给收购了,可以说是“一分钟都没有耽搁”。美国撤资的速度比合资的速度更快,而且还说不出对方的“不是”,因为是纯属商业运作、所以,美国人是“合资”时“合得有理”,撤资也“撤得从容”。

  中国最后得到的教训就是:从此之后、中国研制大飞机的能力、就这样彻底“没了下文”、结果是:干线飞机“做不成”,支线飞机必然“也做不好”、整个民用航空业是“溃不成军”,曾经让“运十”飞上天的中国民用航空沦落成了为美国、欧洲的波音、空中客车做几扇舱门、做几片尾翼、搞几个机头的“小承包商”,不得不去赚点儿苦力钱。

  东方军事评论员就指出,象“运十”那样的大飞机,实际上不仅仅是一项商业产品、更是一种“战略资源”、尽管这个项目不先进,但“有它无它”对国防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也是不言而喻。

  据我们所知,就在十几年前,有消息说美国人以中国军方有意将一架波音飞机改装成大型预警机,威胁要控告中国、其根据是就是“合同”,“合同”规定了售往中国的这一类大飞机、在移作任何军事用途前、都需要美国政府的许可。也正因如此,不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出于国防安全目的,美国人都有100个理由去搞跨“运十”。

  运十,当年是上过青藏高原,且当运输机执行过临时运输任务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有些人从运行成本上,甚至以“飞机大梁不过关”为由,说“运十”必须下马,以大飞机的战略价值去综合衡量,怎么也说不过去。如果运十项目坚持下去,至少,中国的军用运输机,不会这么少!也不至于c919现在还在试飞。在这种战略产品上,持续项目,培养并锻炼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说C919正式入航,取得西方适航证的进程,与这几年的角力密切相关。但不管怎么样,中国国内市场,外加中国自己的大涵道发动机项目,即便西方不给适航证,持续下去不成问题。

  三、激光技术

  在这个行业,中国可以引用华为任正非的一段话:“华为正在本行业正在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这句话,成为了最新的流行语:前面,已经没人了!所以迷茫。中国预警机的流行语,也类似:前面,已经没人了!所以迷茫。还有中段反导、激光、超算等一大批想举手发言的。

  这里面,就有着激光行业。中国激光技术,已经对西方实行“技术封锁”很长时间了!两年前的某天,美国科学家搞出一个中国在N年前就“制成品”的东东,结果就“肉流满面”的自豪了一把,说是:“再也不怕中国在某激光设备上的禁售”了。这能看出,中国在激光技术方面,的确很牛。

  中国,在科技上,还有许多路要走,但,几个领域的“前面已经没人”,就是“点突”,将在亚投行等的配合下,慢慢形成“线突”、,到了一带一路正式展开,最终才是“面突”。

  四、蚀刻机与光刻机

  蚀刻机与光刻机,对芯片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国有5nm的蚀刻机,蚀刻机与光刻机,是两种东西。5nm的蚀刻机,中国世界领先,但光刻机,还需要努力。相对落后世界水平的光刻机,中国有,所以,有基础,但仍然要继续努力。

  光刻机技术里,除了中国没有问题的激光技术门槛之类外,主要有另一个技术门槛——透镜加工技术及相应的精细移动、定位、误差补偿之类的零部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中国是激光行业的“祖师爷”(在激光晶体领域中国早已领先世界,甚至至今还对美国进行技术封锁,中国在这个领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属于开宗立派的祖师爷),这是多大的技术便利!再加上“举国之力”,不就一光刻机么?国际领先的5NM中国蚀刻机已在前面虚位以待,中国光刻机,加油!

  另外,近期还有一个有关“光刻机”的新闻需要关注下。在美国对“中兴禁售”之后,在“顶格规格”的中国网信安全会议之后,有消息说,对中国禁售多年的荷兰那家光刻机生产商,计划与中国合作了。再次警示,荷兰那家光刻机生产商之所以突然计划与中国合作,唯一的原因,是中国这方面的技术正面临突破。最要吸取“运十”教训的,是“芯片制造”方面的。

  我们之所以一开篇就谈到“运十”,就因为在运十这个项目上,可以看出在一些战略行业当中,西方或者是想“假合作、真阻碍”,或者是因为中国的自力更生,坚持自主,反而逼得西方不得不各自转让“当时中国还看得上的技术”,老老实实的合资赚钱。

  在战略产品的问题上,一个大国,来不得半点儿投机,这种想法,即便是“想一想”的念头,都会吃大亏!只能是“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地老老实实地去开发,研究,唯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有机会交换到别人的一点技术,否则,想都别想。

  五、芯片

  说起芯片行业,大家首先想起的还是如同“运十”一样的“龙芯”。2005年的时候,中国自己的通用处理器“龙芯”研制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美国的AMD就宣布将CPU最核心的X86技术转让中国。

  AMD公司转让的是x86 Geode微处理器设计技术、属于低功耗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这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主流的、成熟的核心技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面对这么一块“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我们不得不提出一点点儿的“疑问”。

  首先,我们关心的是:这项技术是如何通过美国安全部门那道“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之“安全门”的审查、出口到中国来的?

  东方经济评论员注意到,“运作”这一项目的AMD公司、“显然也觉得”这是个极其敏感的技术,“显得也觉得”有必要对这样一项“并不过时”的高技术“落户中国”主动地解释点儿什么。从纯商业的角度看,AMD公司的解释似乎非常合理,那就是:“由于Geode芯片的性能低于美国政府的" MTOPS" (每秒百万理论运算)标准,其技术不需要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所以双方的合作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然而,在听到这样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之后,借助美国政府“审查高技术出口中国”向来戴着的“那副深度有色眼镜”,我们显然有另一种看法。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微处理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对美国人意味着什么,恐怕无须多说,因此,在我们看来,任何类似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的输出,其实都关系到美国微处理器行业的“前程”与“钱程”、实际也就是关系到美国在信息行业的垄断地位、更关系到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因此,AMD主动给出的“解释”、恐怕根本就不是美国安全部门“放行与否”的判断标准。

  东方评论员认为,按华盛顿对输华高技术的“控制力度”来判断、x86 Geode微处理器设计技术“落户中国”、唯一的可能就是因为中国出了一个、可能对美国微处理器“潜在市场”造成巨大威胁的“龙芯”处理器项目。

  我们的判断是,美国人的“真实意图”很可能就是想借此扼杀中国“龙芯”处理器的整个研发项目、从而彻底支解中国的“龙芯”芯片的研发能力、挤跨“龙芯”的技术队伍。

  这个和麦道公司在中国有了“运十”之后,热心的送来“并不过时的技术”,像AMD一样要求“合作加投资”多么相似。但“运十”下马之后,技术队伍散了之后,麦道立马被波音收购,美国立刻撤资。从此之后、中国研制大飞机的能力、就这样彻底“没了下文”。

  事实上,象“龙芯”这种通用芯片技术也不仅仅是商业产品、也是一项战略资源。就目前而言,具代表性的“龙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用于桌面和笔记本电脑的通用CPU,其主要应用目标是Linux桌面电脑、安全服务器、网络防火墙等。其商业前景、和对国家信息产业、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潜在贡献”是无须多言的、对这一点,来自美国人的感受、“应该是最深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没有大飞机的中国、现在回想起“运十”来,无疑是尴尬的,而中国“无芯”的代价将更加惨重,不仅国内的IT企业眼睁睁地看着利润的大头被拿走,就连最具实力的公司联想,也摆脱不了为别人打工的悲惨命运。

  东方评论员认为,只要中国没有自己的通用“芯片”,那么,对于的中国产业界来说,就意味着国内的IT产业永远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只能看着“国外的上游厂商”的脸色行事。

  非常清楚,如果中国信息产业失去了自己的通用“芯片”研发能力,其结果也必然象民用航空业失去了“运十”一样、最后落得个“大的做不了、小的做不好”的悲惨结局,而“那样一个信息产业”对国家国防来说,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防信息安全、商业信息安全将“让别人牵着魂、揪着心过日子”、将永远地裸露在别国的眼皮底下。

  在我们看来,既然这项技术来到了中国,而中国也有过“运十”的教训,那么,已经有了“龙芯”的中国、“千万不能”将工作重点仅仅放在仍然比“龙芯”先进的、“x86 Geode微处理器设计技术”上去进行各种“应用研究”、“商业开发”工作,从而将已经做了大量投入、并由自己独立研发、且有庞大潜在市场的“龙芯”丢在一边、而是得“仔细地用好”它,重点“将它用于提高与发展”诸如“龙芯”、这类中国通用芯片的独立设计与制造技术之上、并“在这个基础上”去做商业开发、应用开发、最终形成完整、独立X86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市场应用的“产业链条”。

  不论AMD公司在“这个档口”转让该技术是“出于何种目的”,也不论美国安全部门“为何放行”(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东方评论员认为,只要中国“将这一点做好了”,就能避免走当年因接受麦道“转让技术”不成、却最终逼死了“运十”的老路。

  对于西方的手段与用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1号”研制组组长胡伟武有一段话说的很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对于国外垄断集团在我们不掌握技术时就封锁技术,在我们掌握技术后就通过技术合作阻止自主技术发展的微末伎俩,中国人民已经洞若观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3 21:43 , Processed in 0.078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