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89|回复: 0

树神彧:从她的两个敌人,谈谈中国女权的现状和本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2 21: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谈女权,谈中国的女权,一定要有清晰的脉络作为基底,否则极易陷入混沌和自说自话中。今天,小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女权问题的一些思路吧。

  首先,从最高一层次的视野来看,女权有两个敌人,这两个敌人可以说是男女不平等的最核心的起源。

  即农业社会和封建主义。

  男女生理差异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否定的,体现在两个方面:1、女人力气没有男人大;2、女人在怀孕和哺育幼子期间几乎无保护自己的能力。这就使得女性在一个纯粹卖力气、社会组织原始的时空中,定是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的,嗯,这就是我们人类近万年以来所走过来的农业社会。

  弱势会引发恶性循环。农业社会的效率最优化分配决定,男性将肩负生产和保卫的责任,女性呢,照顾家庭则是她们最终归宿。可在实际上,男性的生产活动和戍卫报酬使得他们能更大程度地掌握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这就使得女性失去相当大的话语权,乃至沦为丈夫、儿子的附庸。

  农业社会的政策制定者们同样出于社会整体效率和稳定的考量,剥夺了女性教育、出仕乃至财产继承的权利,进一步恶化了女性的地位本身。

  女性想要摆脱附庸地位、获得男女平等,首先必须要达成的条件是什么呢?即,1、生产不再靠力气说话;2、在生产和哺育期间的生存、安全得到切实保障。而后者又是前者所引申而来的。事实上,正是现代文明卷裹着工业化滚滚而来的狂潮中,女性的这两个天然弱势得到了解脱,开始萌发了女权主义思想——

  因为操作机器是不用比较谁的力气大小的。

  走入了信息化社会后,女性的地位再次得到提高。如果说,工业社会中男女体力差仍造就了些许的不平等,譬如钢厂、油井中的男工人比女工人更能适应恶劣环境,那么信息时代则进一步弥合了差异。由于两性智商无差别,因此女性创造的脑力劳动价值当然不会低于男人,因此自然有追求平等的实力。

  下面来说一说封建主义对女权的杀伤。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封建主义的本质,都是极少数人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这些人千方百计阻止他人质疑或分享自己的利益,并动用等级、宗教、礼法、封建律法等等守卫自身。

  封建主义排斥一切追求平等的力量,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但由于封建主义和农业社会往往是共生的,而女性本身就被农业社会所压迫和剥削,因此在反封运动中出不上力也分不了果实。全球堪堪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女性登上了时代的舞台,这才开始参与对封建主义的摧枯拉朽——战友一下翻了一倍,这阵势力不可挡啊!

  好了。脉络和分析已经给出了,再来谈中国女权的现状就清晰多了。绿色字体拓展农业社会部分,紫色字体拓展封建社会部分,方便读者阅读。

  近年来,中国的女权出现的倒退,其实是情理之中的。建国时高涨的女权,“妇女能顶半边天”,归根结底来源于男性的赐予和引导,而非其自发的产生,固而不能持久,本质原因是因为中国仍是一个农业社会为主的国家。一旦计划经济和公社体制解体,女权必将出现退步,并极致凸显出女权的城乡二元的分裂。

  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女性就开始进入工厂了,逐渐从农业人口过渡到工业人口。而在中国的《江村经济》中也对十九、二十世纪的江南乡镇地区女缫丝工们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浪潮有深入描写,对于女性来说,务工当然要比务农收入要高和稳定了,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了江南女性对比男性的地位。但是呢,要想彻底摆脱农业社会的泥淖,她们还得真正地进入城市——

  中国历年城市化率数据(部分统计数据可能略有出入)

  1950年  11.18%

  1960年  19.75%

  1970年  17.38%

  1980年  19.39%

  1990年  26.41%

  2000年  36.22%

  2010年  49.50%

  由于中国已经基本洗清封建阶级(资本家、买办、地主被打倒,其经济基础也被剥夺),因此显然,中国女权仅剩的最大敌人便是农业社会了。但这个敌人的强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即使在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也没超过一半,意味着有大于五成的人口仍和农业社会脱离不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要想获得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女性平权的福利,进入城市可谓是最基本的前提。

  虽然,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相对自由的流动,降低了农村男性对女性的收入优势,可丛林化的县乡社会里,女性仍然在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延伸中处于明显劣势。就不说重男轻女和高额彩礼了,农村女性目前就连继承宅基地都面临重重现实困境,没有一个男人作为主心骨,很难在宗族没落后的丛林中得以立足。

  与此同时,长期的低城市化率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维模式,而一些人虽已经在城市站稳脚跟,但他们(包括男人和女人)仍旧对女权存在严重的偏见。观念的更迭,也需要时间来洗礼。

  比如前两段提到的农业社会所塑造的价值观,就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反对的目标,在二十一世纪,它已经明确成为了反动落后的存在——

  如今的中国,基本上纯粹地卖力气的生产已经相当少了,即使是在乡下,女性也本应得到与其上升的经济地位匹配的身份地位。可部分男性出于各种原因,仍然试图维持那套旧的生产关系和观念。譬如,男性劳动力的增加在农村家庭中确实很重要,但有些人已受惠于农业机械化了,甚至已脱离乡村成为城市居民了,却仍选择打掉女婴。是不是非常愚蠢?

  同样的,封建主义也是我们的敌人。封建阶级虽然已被打倒,可它的思想残余仍腐蚀着相当部分人的心灵,和农业社会价值观沆瀣一气。譬如物化女性,贬低女性,希望女性回到过去被动而蒙昧的状态,甚至渴求三妻四妾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封建主义思维方式,试图压制女性的地位,以阻止她们参与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比如在职场上和男人竞争),旗号有“回归家庭”、“女德复兴”等等。

  这当然也是一种颇为愚蠢的想法。虽然在社会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参与者越少,每个人的议价权就越强——但这个强,一定会通过马太效应汇集在极少数最强有力者手上。比较一下封建时代和现代,皇室贵族之外的绝大多数平民的生活水准,即可得到一个明确答案。

  另一方面,女人若回到被男人支配的时代,确定会对那些娶不上老婆的人有益吗?当然不可能,因为不要忘了,支配她们的也是男人啊!岳父和舅子们仍是强有力的存在啊,所以才有权把彩礼抬高啊!况且,你觉得他们会更倾向把姑娘嫁给平凡的你做大,还是给有权有钱的封建主做小呢?

  嗯,文章不宜太长,容我做个总结吧。

  目前中国的女权思潮,总体来说还是处于相当幼稚的阶段的,原因有多方面,比如西方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先行了,各种思想家层出不穷,比如中国农业社会仍旧根深蒂固,比如中国已大力扫清封建势力,为女性赢得相当喘息(相比日韩,它俩虽农业社会已然式微,但对封建阶级姑息了,因此女权发展不如中国),比如共产主义运动已给中国带来了“后发优势”的洗礼,等等。

  缺乏指导思想又未被逼到革命边缘的中国女权运动(折射出思想界的保守和混乱),很难形成有力的核和清晰的脉络,以至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当成智商税收割工具,或只是单纯地把“如何多占男人便宜”奉为女权圣经。许多占尽了男权主义便宜的一线城市女性(让男人买房又让男人买单),同时又占尽了女权的便宜(男女同工同酬还有带薪产假),仍是贪得无厌,却从未关注过仍受到农业社会和封建主义束缚的“穷亲戚”们,惹人反感就是情理之中了。

  ——虽然在一些客观存在男女地位差别甚大的地方,想尽办法“占男人便宜”也是一种无奈的女权,也是具有进步意味的。做,一定比不做好。

  女权运动的核心思想不是批判谁谁谁,而是唤醒自我意识。举个例子,某村有甲乙俩幼童,一个考试85分,一个考试83分,但由于本村升学名额只有一个,甲童就去了。甲童享受到了优质教育,上了大学,做了大官,而乙童没学可上,放牛生娃,最后贫穷一生。甲乙二人如今也许已经天壤之别,但他们实质能力的差距也就是区区2分而已,仅仅是历史和环境造就了他们外在的不同!

  就是要让女性同胞知晓,尤其是在现今的文明社会中,男人和女人的差别真的很小很小,男人这个“纸老虎”也并没有过去那么可怕,可仍有许多女性因某些因素在自我束缚,自我贬低,寻求依赖等等,没在心灵上战胜自己的性别。

  虽然说,许多领域内的“直男癌”仍在发挥历史的余热,如体制内,本届中委女性占比10%不到,人大代表则仅有24.9%。可人的发展平台不再是单极了,时代是在滚滚前进的,城市化率也是节节攀高的,封建思想也在被现代文明层层剥落(如今部分封建思想回潮,原因也包括信息化时代到来后那些原本就存在的阴暗得以低成本地发声并找到回音),与此同时,自我意识更是女性权利向前延伸的加速剂。性别平等是文明的目的,更是文明的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12:28 , Processed in 0.2188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