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0|回复: 0

云石:中美贸易战—中国为什么必须硬怼特朗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22: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段时间网上的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云石君也写了好几篇分析文。不过之前的文章,大多是从战略层面来分析中美此番博弈的必然性以及各自优劣。而在这一篇中,云石君准备将视角下移一些,从技术层面,来对中国此番应对做一个分析。

  关于中国在这次贸易战中的态度,相信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一句话概括——前所未有之强硬!官方媒体在回应贸易战时,屡次表达了“斗争到底”的决心,而比较左派的《环球时报》,甚至飙出了“不惜一切代价”的不羁之语。

  这种态度可以说是让很多人意外的。毕竟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在面对美国时,一直都是秉持韬光养晦原则、甚至很多时候可以称之为忍辱负重。而这一次,中国却突然雄起,一副死斗到底之态,这种骤然间的180度大转弯,不能不让人感到惊愕。

  中国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一方面自然是云石君在之前文章中分析的:今日之中国已经有了与美国一较短长的实力——虽然说整体实力胜过美国有些夸张,但斗个两败俱伤,让美国同样讨不到好的能力还是具备了的。

  而除了有自保之力这个基本面,在技术上,中国面对特朗普的这次贸易大棒,也必须硬怼回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这么说?

  小鸡博弈

  自打中美关系风波泛起,“小鸡博弈”这个名词突然间就火热起来,被媒体广泛用来形容特朗普对华决策的心理基础。

  所谓“小鸡博弈”,又叫做“胆小鬼游戏”:两辆车面对面开,保持左侧车轮压在道路中线上,加速度向对方撞过来。在车撞上之前,谁受不了提前打转逃掉,就是胆小鬼、小鸡,谁对输;而抗到最后那个人,就是胜利者。

  毫无疑问,这个形容可以说是非常贴切的。首先,它很符合特朗普在世人眼中的“疯狂”性格;其次,小鸡博弈本质上是一种豪赌,而既然是豪赌,必然是双方旗鼓相当——至少实力相差不太远。

  而中美两国,正好符合这种标准。虽然在综合国力上,中国整体而言比美国依然有相当一段距离,但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其利益分布全球——相应的其国家资源也必须分散,能用来对付中国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而中国,由于在全球范围没有美国那么大的利益,所以能够集中更多资源,应对美国压力。这既是说,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中国所能调动的资源,并不比美国逊色太多。而在经济领域,这种分庭抗礼更加明显,中国的真实经济规模已经十分逼近美国,尤其是工业规模更是在其之上。虽然在产业发达等级方面,中国依然存在一定劣势,但规模上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此予以弥补——最重要的是,中国正在高速产业升级中,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

  鉴于这种格局和态势,在单凭硬实力不足以确保压制对方的情况下,特朗普通过小鸡博弈这种心理战似的豪赌,不断增强中国的危机感,进而逼其做出让步,确实也不失为一种精妙的博弈手法——说到底美国还是世界老大,中国又韬光养晦惯了,最重要的是,从趋势上看,中国在现有国际贸易秩序下,其之发展势头远在美国之上。基于这几点,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中国为确保现有发展环境不被破坏,确实不排除认怂以求平安的可能——何况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也不是没做过这种事,甚至还做过不止一回。

  不过这一次,中国却选择了强势反击。之所以如此,除了中国综合实力本身决定了,其有跟美国拼消耗的能力外,其实也是因为,如果此番妥协,那么后患必将无穷。

  现在的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国力对比,跟以往已经有了根本不同。以前中国国力远逊于美,这种情况下,美国虽然从长远看,依然将中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但现实中的紧迫性并不强烈;相反,中国对美国的经济捆绑,使得美国政府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充分享受到资本红利。总而言之,当时美国对中国的认识,是亦敌亦友,友大于敌。

  这种情况下,虽然美国有时候会基于“敌人”定位,而对中国发起一些威胁和制裁,但只要中国认下怂,割点肉,将这种敌意削弱一些,那么秉持中美友好的鸽派声音(也可以解释成想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利益集团)就能重新占到上风。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国认怂,是有必要,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利大于弊的。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中国经济实力已经逼近美国,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二者差距还越来越小;这种变化,不光意味中国向美国说“不”的底气日渐增长;更重要的是,也使得美国对于中国“威胁”的恐惧越来越强烈,其影响之大,已经远远大于“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之诱惑。

  这就让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时候,中国再像以前那样,认个小怂,割块小肉,就已经不够了;现在中国再想息事宁人,那就得大割肉,大出血——换句话说,中国必须狠下心来自残,通过对自身国力的严重削弱,让美国重新感到安全,这样才能有效打消美国的敌意。

  但很明显,中国不可能这么做。既然传统的认怂已经不能起到效果,那就只能奋起反击,以不惜两败俱伤的架势,逼美国放弃对中国的杀心。

  这是从中美关系角度来说。而从针对特朗普个人来说,中国要想获得平安,更不能对他妥协。

  特朗普作为一个秉持贸易保护理念、反对全球化的保守派总统,其之存在,本身对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同时,作为一个靠民粹上台的总统,特朗普的根基又是很不稳固的,无论是政坛的传统建制派;还是经济领域的主流势力——金融、科技资本,对其整体上都持反感态度。甚至民间,也有一大票主流民众,对特朗普咬牙切齿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层不变的。之所以美国国内会有大把人反对特朗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认为特朗普的这套极端保守主义玩法,不仅不能让美国继续伟大,反倒会让美国沦为孤家寡人,加速衰落。但换个角度,如果事实证明,特朗普的这种极端玩法,不仅没有让美国四面受敌,反而成功的从全世界讹到了好处,让美国重新回血,那这些反对声音就会立刻消散,大批原来特朗普的反对者,就将转而成为他的拥趸。

  那这就十分恐怖了!特朗普对外敲诈勒索——成功获得收益——特朗普民意上升——新一轮对外敲诈勒索。一旦这个链条成型,那对世界各国来说简直就是个噩耗。

  中国尤其如此。作为全球第二大国,和全球最大工业国,中国可以说是特朗普的首选敲诈对象。如果让特朗普轻易在中国拿到甜头,那不仅不会让其罢手,反而会巩固其之地位、增强其之实力。接下来,他肯定会得寸进尺,对中国一轮又一轮的敲诈。如此往复,中国只会越退越弱,越退越无法抵抗美国的进逼,最终被美国榨干。

  这种退让求和而反受其害,在历史上也有鲜活的例子:

  二战前夕,英法面对纳粹德国,不断绥靖,结果不仅未能遏制希特勒的野心,反倒造就了希特勒在德国的绝对威望,让那些反对他的传统政治势力短时间内捏烟消云散,最终使得希特勒在德国大权独揽,最终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把英法坑了个稀里哗啦。

  九一八事变时,当时挑起事端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鹰派,不过是关东军的中低级军官而已;日本其时掌权的文人内阁,对全面侵华依然有颇多犹疑。如果张学良奋起抵抗,关东军鹰派作为肇事者,不仅会面临中国的反击;在其内部,也会招致传统建制派的严惩;可张学良畏敌避战,拱手让出东三省,不仅使自己沦为丧家之犬,而且也使得日本国内温和派彻底失势,昭和军阀成功上位,其后果就是日本侵华全面提速。

  而如果中国奋起抵抗,则局面就有所不同。国家层面的影响,云石君之前文章已经有过详细分析,此处不加累述。而抛开国家层面的优劣比较,仅就针对特朗普个人,以及其所代表的极端保守势力来说,中国的这种正面开杠,也是很有胜算,而且很有价值的。

  前文中云石君说了,特朗普权力根基并不稳固。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因为对华贸易战,而遭受过大损失,那其后果将十分严重——虽说为了搞垮中国这个美国的国家竞争对手,民众和资本能够忍受一定的损失,但这种忍受终究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大家势必会对特朗普产生反感。

  当然,如果特朗普在美国是万众拥戴,那他还可以凭着这份威望,对民众予以安抚,把这个民众忍受极限值扩大一些,但特朗普仅仅只是半个美国的总统而已,还有半个美国,对他并不感冒、甚至十分讨厌。既然特朗普的权力基础并不牢固,那么只要中国扛下去,随着美国内部矛盾的激化,特朗普,以及以他为首的保守势力,就会内外交困。有了这个教训,将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其他美国总统,再想对外敲诈,就不仅得忌惮来自外部的反击,也得顾忌内部的反弹,其滥举大棒的胆气自然就会减少许多,中国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安宁。

  综上所述,中国之所以硬怼特朗普,不仅是基于自身实力的自信,在技术层面,也是别无选择的必须。在中美关系发生质变,传统平衡纽带被打破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和操作层面的硬怼,不仅有利于破除美国正面打压中国的欲望,也可以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格局构建,寻找到崭新的平衡点——当然,这个平衡点,必须是中国满意——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除了硬怼,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还有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背后,又有何用意呢?云石君会根据形势发展,持续追踪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819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8:07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