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34|回复: 0

云石:用独裁者捍卫民主自由——法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 20: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世纪末期,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逐渐兴起,法国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随着大革命的演进,拿破仑逐渐登上了法国的政治舞台,并在1799年的雾月政变中掌握了政权。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拿破仑踏上了开疆拓土的征程,征服了欧洲绝大部分地区。随着反法联盟一次次被瓦解,拿破仑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使他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人民英雄。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了成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实际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独裁者。

  为什么反对君主,倾向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在经历了漫长的思想启蒙和法国大革命后,不仅没有迎来民主、自由和平等,却搞出了一个超级集权的皇帝?这背后又有哪些政治和现实因素?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拿破仑凭借着卓越的个人魅力,在法国民间俘获了一大批信徒和民众,时至今日仍然拥有一大批拥趸。他的一生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历史。

  但这就是拿破仑能够成功的全部原因吗?

  当然不是。中国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拿破仑或许的确出色卓越,完全具备走上神坛的资格,但从个人素质角度来说,他绝不可能是唯一。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考虑到1794年7月雅各宾专政崩溃后结束的几年内,法国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经济上一片混乱的现实状况,仅仅依靠民众对领袖的崇拜,显然是不足以让拿破仑顺利登上皇位的。在云石君看来,拿破仑之所以能法兰西皇帝,其权势以及个人崇拜比波旁王朝还猛,和法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法国大革命面临着内外部的重重压力,法国资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要权力尽可能集中,减少革命派的无谓内耗。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前夜。1787—1789年的法国,农业连续歉收,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粮食短缺,成千上万的人从贫困的农村地区涌进巴黎。积累起来的经济病和社会不满情绪为当时即将召开的三级会议带来不祥的兆头,终将导致严重事态的发生。

  为了摆脱现状,法国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流血革命,但革命并没能让民众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失控的人民拥有无穷的破坏力,反而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长久的动乱中。不仅如此,法兰西共和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也在逐步增强,不断在各地发起武装暴动。

  这是法国内部的混乱状况,我们再来看外部压力。

  云石君在上文中说过,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像晴天霹雳一样,强烈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也让欧洲各国恐慌不已。为了干涉法国大革命,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纠集了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意志联邦等国,难得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多次组建反法联盟,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大有誓不罢休之势。法国的资产阶级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部危机。

  这种持续的整体受压,使得法国有强人政治的必要,对内压制分歧,维持稳定;对外则集中资源,强势应对。而且,由于法国国运的衰颓,法国国民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都急剧滑落。这种情况下,法国有必要打造一个强势的政治领袖。

  要知道,政治领袖作为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对他的个人崇拜和高度认同,有利于国家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以及中央强权的形成,进而为法国内部整合和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基础——而拿破仑此前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已经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法国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政治领袖集中权力,减少内部的无谓消耗,共同迎接内外部挑战——拿破仑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换句话说,法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国家发展需要决定了,资产阶级掌权派捧出一个有皇帝称号和实权的拿破仑,对法国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其次,资产阶级必须尽可能的将社会资源收集用于革命,而这种搜集,肯定也会遭遇大范围反抗,所以也需要中央集权,尤其是权力集中到军人手中。有枪杆子做后盾,征集资源起来才有效率,对反抗者才有威慑力。

  以分权制衡为特征的现代西式民主制度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在法国内外部重重压力的现状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来势汹汹,要想在这场战争中赢得胜利,强化自己在欧洲的话语权,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不管是外部军事压力、势力扩张还是内部维稳,这都是要花大价钱的——而且这还是长期支出,中间一旦资源枯竭,就会前功尽弃!

  这种事,搁在家底殷实,中央手握大量资源的强势大国,倒是可以办到,但法国刚刚在大革命前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经济危机,又在大革命中“血流漂杵”,到了拿破仑上台时,国家已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其手头掌握的资源实在有限,不足以应对法国面临的内外部军事危机!

  这种情况下,法国必须尽可能的将社会资源收集起来,而这种搜集或者说掠夺,必然也会遭遇大范围反抗。法国需要中央集权,尤其是将权力集中到军人手中,只有依靠政治领袖的超强驾驭能力,在绝对权力的加持下,以枪杆子做后盾,征集资源起来才有效率,才彻底,对反抗者才有威慑力。至于这种掠夺对本国乃至周边民众带来的伤害,法国已无暇顾及,一旦法国在这场反法联盟中输给欧陆各国,必将被这些列强群起而瓜分之,到时候就更谈不上什么民众的权益了。

  再次,法国需要捧出拿破仑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英雄人物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代表和象征,让民众有一个明确而一致的效忠目标,同时基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和认可,而支持领袖所领导的革命。

  如前文所言,法国革命派内外压力巨大,外部,反法联盟来势汹汹,且屡败屡战,大有不破法国终不休之势,内部,保王党势力贼心不死,不断在各地发起武装暴动。筹集社会资源又要侵犯民众利益,这时候就需要煽动社会思想,让他们思想一致,支持政府和革命。

  革命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支持,但问题在于,革命这个愿景比较虚幻空泛,只能忽悠得了一时,时间一长,民众对革命的兴趣自然就会慢慢变淡。民心似水、民动如烟,仅靠一张画饼忽悠,缺乏一个明确而实际的目标,从来就是靠不住的。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只得捧出拿破仑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英雄人物,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代表和象征,让民众有一个明确而一致的效忠目标,同时基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和认可,而支持领袖所领导的革命。

  事实证明,拿破仑显然没有辜负民众的期待,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在法国呼声日渐高涨,收获了一大票粉丝,而他也在民众的支持下,一次次击败了反法联盟,一步步走向皇帝宝座。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拿破仑这个效忠目标,法国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意志会打多少折扣。

  在拿破仑的领导下,法军接住了来自反法联盟的攻击,一次次反败为胜,横扫欧陆各国,使得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在此过程中,拿破仑也成为了欧洲霸主,成为跟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世界征服者”,却在之后的远征俄国中失利,紧接着又在滑铁卢遭遇惨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郁郁而终。而他一手建立的拿破仑帝国也在他去世后灰飞烟灭。

  为什么盛极一时的拿破仑帝国会走向覆灭?抛开军事层面的因素,我们又能得出什么启示?云石将在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80章——法国之第9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8:03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