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48|回复: 1

岱岱:第一次朝台联动丨抗美援朝爆发的真正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1 17: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朝台联动丨抗美援朝爆发的真正原因(上)

  依然国际局势,这篇追溯历史。

  为了把抗美援朝爆发真正的原因讲清楚,这里分四个章节讲述。

  1、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到底如何?

  2.斯大林生日上与毛泽东的谈判

  3、北朝鲜为何攻击南朝鲜?

  4、朝鲜台湾是如何联动的?

  一、1、建国初期中俄关系到底如何?

  1949年12月16日,中国刚成立不久,我们的主席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当天下午,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

  这是两位巨人的会晤,这是两位巨人的握手,历史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然而,毛泽东第一次见到斯大林的时候,却说出了“不合时宜”的话

  ——“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两国元首会晤,不是应该笑脸相迎,热情问好吗?主席为何一见到斯大林说这样冷场的话呢?

  这还得从苏联和中共的恩怨说起。

  在苏联主导共产国际的那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共产国际有着宗主般的地位,初期中共的人事也好,策略也罢,都是听共产国际,也就是苏联的指挥。

  比如不了解国情的苏联从自身经验出发,要中共重点发展工人运动,对中国农民的重要性视而不见,然后老毛的“农村包围城市”,就变成了“山沟里的共产主义”。

  比如以夺取首都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起家的苏联,主张中共应该拿下大城市,要红军集结打攻城战,然后老毛的“游击战术”,就被人说成了“机会主义”、“逃跑主义”。

  比如一直喜欢指挥中国革命的苏联,不仅一次的钦定中共最高领导人,如瞿秋白、王明、李德、博古等人,然后老毛就被各种排挤削权,只能在沙洲坝坐冷板凳,激愤的说道:“现在是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

  苏联凭什么能对中共指手画脚呢?中共又为什么只能对苏联俯首帖耳呢?

  因为苏联有两大法宝。

  一个经费,一个理论。

  中共的人都不是富豪大户,除了秀才就是泥腿子,又不像孙中山那样有海外关系能募集华侨钱财,所以早期中共干革命的经费,全靠共产国际,也就是苏联人给。

  所谓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诚如是也,共产国际就如同太上皇一般,中共不得不听话,如果你不听话,李立三的下场就等着你。

  李立三当年要苏联停止五年计划,全力支持中国革命,还要苏联将外蒙划入中国,斯大林对李立三翻了一个大白眼,手一挥,停了土共的经费,然后李立三就滚蛋了。

  另一个是理论。

  中共干革命的,都信奉共产主义,以共产主义为革命纲领,然而这个主义却是国外的舶来品,当时的共产主义理论三大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非中国人,而共产国际是当时全球最高的共产主义组织,所以,就革命理论而言,共产国际掌握着最高解释权,中共在共产国际面前,只能是学生。

  而谁能拥有理论,谁就能解释一切。

  靠着经费和理论两大法宝,以苏联为主导的共产国际,能一直对中共指手画脚。

  然而,这份扭曲的关系,终于被毛泽东终结了。

  如同旧文《历代太子盘点》里说的一样:

  土共真正不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存在,成为支配自己命运的组织,主要归功于太祖老毛。老毛两招,让共产国际支配不了土共:

  第一招:土地革命

  经济上的独立是一切独立的基础。

  打土豪分土地,搞解放区的经济生产,这让土共不用毛子的经费,从根本上不用再仰人鼻息。

  第二招:延安整风

  思想上的独立是最深刻的独立。

  延安整风,少奇同志写了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还提出毛泽东思想是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让中共掌握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解释权,并最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好的,靠着土地革命和毛泽东思想,毛带领下的中共,迎来华丽蜕变,终于不再是共产国际的学生了,终于不再是苏联人的小弟了,然而,中苏后续的关系,却还是那么的不如意。

  比如1945年,国共谈判中苏联的冷漠。

  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僵持不下, 老毛非常需要苏联的支持,他和周恩来曾两次亲赴苏联驻重庆大使馆,征求意见寻求支持,然而苏联态度冷漠,要共产党退让妥协,以求谈判的完成,这让老毛大失所望。

  比如当年苏联三次拒绝毛泽东访苏的要求。

  1948年,共产党节节胜利,国民党败局已定。4月毛泽东向苏联提出,决定在6月访苏,苏联以途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为由拒绝,毛表示——“理解、同意。”

  7月4日,老毛再此致电斯大林,重提访苏,斯大林说8月份他们领导人都要赴苏联各地征粮,以没人接待为由拒绝,毛表示——“那就有空再来。”

  1949年1月14日,苏共讨论毛泽东访苏问题,以会给美国和蒋介石反共提供接口的奇葩理由拒绝,毛表示——“我就呵呵了。”

  于是乎,老毛访苏三不成,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拒,你觉得老毛心里对苏联是什么滋味?

  “我就呵呵了。”

  嘴上笑嘻嘻,心里MMP。

  还比如49年渡江战役的十二道金牌。

  前两件事想想,只能说苏联做的不太厚道,这一件事,苏联可就做的十分缺德了,老毛差点因此暴走。

  在中共即将解放全中国的前夕,在中国将再一次迎来历史性统一的重大时期,斯大林开始频繁暗示中共的军队不要打过长江。

  1948年12月,斯大林转给老毛一封国民党政府请求苏联居中调停国共之争的请求信,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要求老毛接受苏联出面接续马歇尔的“调停”

  ——让中国南北分治理,陷入分裂。

  1949年就在老毛准备一鼓作气打过长江的当口,1月10日、11日、14日、15日,斯大林更是四次发电报给老毛,要中共和国民党和谈,南北分治中国。

  古有昏君连下12道金牌要岳飞撤军,近有斯大林连发四次电报要老毛和谈。

  然而老毛不是岳飞,他大笔一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于是,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国,从近代沉沦的深渊爬出,终于迎来了新的纪元。

  感谢毛主席。

  鉴于苏联在中共前期的指手画脚乱指挥,鉴于苏联在中共后期的冷漠立场,鉴于苏联在中国即将统一前的包藏祸心,中国与苏联的这些恩怨,算是记下了。

  2、斯大林生日上与毛泽东的谈判

  虽然中苏关系的水,是如此之深,但毛泽东还是借着斯大林生日,访苏了。

  是的,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团访苏。

  这一次,两位政治巨人给我们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

  高手之间的对决

  斯大林见面第一句,很是热情洋溢,当毛泽东出现在大厅门口时,斯大林迎了上去,他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说:

  “您好!您很年轻,很了不起!很了不起!”

  毛泽东客气回复:

  “见到了斯大林同志十分高兴!”

  斯大林知道连续三次拒绝老毛访苏老毛心里肯定不痛快,所以继续演,给足了老毛面子。

  他对毛泽东继续赞赏,接连说了好几句:

  “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愿你健康!”

  然而老毛没有顺着气氛走下去,冷场王即将上线

  “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冷场效果十足啊,然而斯大林反应很快,估计也是做好了防止老毛发作的准备,他马上接过老毛的话头说: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是一般公理……”

  老毛未尽的冷场之言,斯大林就是不让他吐出来。

  而后,会面继续进行,两人继续斗智斗勇。

  斯大林知道新中国百废待兴,老毛此来必定有求于他,他率先引出这个话题。

  “你来一趟不容易,那么我们这次应该做些什么?你有些什么想法和愿望?”

  老毛暂时按兵不动,未谈内心真实想法:

  “这次来,一是为祝贺斯大林同志的70寿辰,二是看一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想看一看。”

  因为之前的7月份,斯大林和刘少奇会面谈合作条约的事宜,刘少奇承受不住苏联的压力,在那次会谈上就东北和旅顺港等切关利益,不敢和苏联力争,刘只能用缓兵之计,表示要等毛主席到苏联后,两国才能谈那个条约,谈苏联在东北的利益到底该怎么办。

  斯大林知道老毛是很有性格的领导人,东北这方面中国已经表现得很不情愿,所以他更不愿先提出自己的想法,让日后中国说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所以他再一次试探:

  “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和苏联谈和合作条约的事,的确是老毛此行真正的目的,但他不想先开口,毕竟他受苏联这么多气,先开口觉得是有求于人,东北问题也就不好谈了,所以他打了个哈哈,将谈话的皮球踢了过去,想让苏联先正式提出合作条约。

  “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

  “恐怕”、“搞个什么东西”这句话说的含糊吧,老毛就是不肯把条约的事点破。

  老毛这句话是生动的比喻,有点幽默,然而苏联人不是东方思维,听完翻译后,当场的苏联人有点目瞪口呆,不知所云。

  斯大林虽然不理解东方人打太极的智慧,但他沉着冷静,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既好看又好吃,具体是怎样的呢?”

  这下皮球在毛泽东手里了,不过毛泽东还是不肯明说。因为他认为苏方有经验,应该主动提出帮助我们,而不是再三让中国开口提这个“请求”,这样会导致中苏两国不处在平等地位,看后面老毛宁肯当掉底裤也要还清外债的风格,我们就知道他有多强的大国自尊心了。

  所以他对斯大林回答说:

  “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由他谈。”

  哈哈,老毛军事一流,文采一流,可是谈判方面,的确还得仰仗恩来同志啊。

  斯大林这下不高兴了,你老毛给我耍滑头是吧,绕来绕去都不肯正面回答事情。

  他故意用惊讶的表情反问道: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为什么还要叫他来,他来干什么?”

  是啊,你是中国一把手,还有什么事是你做不了主的吗?斯大林显然在刨根问底,要毛正式表个态。

  然而老毛对这句没有再回答了——脸皮有点厚啊。

  斯大林依然没有同意周恩来来苏的建议,他见毛不想谈合约的事,就绕过这一话题。

  中苏合作条约事宜搁浅了。

  (岱岱小声嘀咕一下:估计老毛在和斯大林的交锋下,对自己谈判水平不是很有信心了,而中苏谈判又事关重大,所以才叫周总理来救场的,小声嘀咕小声嘀咕。)

  老毛听到后的表情是:

  然而,别以为斯大林就真的让步了。

  在等周恩来的日子里,毛泽东过的不是很如意。

  不知道是外交人员没有交代,还是苏联人没做好准备,给老毛的房间虽然高档华丽,但是床是弹簧软床,厕所是坐式马桶——而老毛是从来没享用过这种东西的。

  随行的人和苏联接待方面进行了交涉,请求换床换马桶,然而苏方人员以这是斯大林别墅不能轻易更换为由表示不能换……

  床还能解决,把床垫抽出来就行,然而坐式马桶怎么办呢?毛泽东可是一辈子用的蹲式马桶啊,他能用的惯坐式的吗?

  我们能知道的是,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大约是在晚上10点左右,我正在他的房间整理文件,毛泽东忽然掐灭了香烟走进卫生间,并在里面说了句什么。

  我连忙走过去,他大声说:“我要拉屎!管天管地,管不了人家拉屎放屁嘛!”

  好吧,老毛实在是拉不出啊,他只能在马桶上憋红了脸喊道:

  “我要拉屎!”

  画面太美,不敢看……

  苏方接待人员表示:换不了,换不了,要不去花园里解决吧……

  为了谈判大局,老毛忍了,并很细节的嘱咐身边的人,不要轻开谈判,以防透露口风。

  我们这次来是给斯大林同志祝寿的,顺便可以到各地走走。

  其他的事,我不谈,你们也不要和苏联同志谈。

  然而,苏联岂是如此好打交道的?老毛想到处走走观察下苏联的国情,苏联也未让他如愿。

  在等周恩来的期间,苏联以各个领导人很忙为由,没有给老毛安排视察活动。

  老毛只能呆在他的住所里,一待十几天,和那个折磨死人的坐式马桶消磨时光。

  这几乎等同于苏联软禁了毛泽东。

  有一天他对来看他的科瓦廖夫发起了脾气,他说:

  “你们把我叫到这里来,什么事也不办,什么事情也不谈,难道我是来这里天天吃饭,天天来拉屎、睡觉?”

  他强烈表达了对斯大林给穿小鞋的不满。

  斯大林的确很有手段,想让老毛先沉不住气,而且就算老毛沉住气了,这个亏也还是吃了的。

  然而,斯大林没有笑的多久。

  这十几天里,毛泽东没有一次外事访问活动,毛泽东几乎是被斯大林软禁了十几天,于是,英国《路透社》嗅到了这一不寻常表现,发出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

  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在苏联,已有十余天未有公开消息,毛泽东疑被斯大林软禁。

  这下,斯大林笑不出来了。

  的确啊,二战后美苏气氛越来越凝滞,中苏关系不能起冲突啊,10多天没有毛泽东的公开消息,西方新闻肯定会越说越没谱,这个没法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同志们交代,也没法和国际社会交代。

  于是乎,苏联退步,请求老毛出镜,而老毛也理解要以大局为重,要维持表面上的中苏友好,于是他以毛泽东个人的名义发表了一个答记者问,这样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英国搞大新闻的事还没过去,被“囚”苏联的毛泽东又听到了好消息。

  在老毛被困苏联的那些天里,缅甸、印度、丹麦、瑞典和英国等国,纷纷准备承认或同新中国建交,中国在国际上朋友越来越多,促使斯大林不得不认真对待毛泽东提出的要求。

  于是,斯大林收起了小鞋,终于认真考虑与中国签订新约问题,并同意周恩来来莫斯科。

  1月2日晚,毛致电中共中央,通报了苏联方面的情况,并明确提出让周恩来“于1月9日从北京动身,坐火车来莫斯科”。电报发出后,老毛一扫10多天来的沉闷心绪,精神特别好。

  斯大林态度缓和后,毛泽东行动变得自由,利用周恩来尚未到达的时间,他拜谒了革命导师列宁墓,到列宁格勒参观了十月革命时炮击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到波罗的海远瞻了十月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等地方,充分领略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风韵。

  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离开北京赴莫斯科,1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举行会谈。

  毛周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一次和苏联的的谈判上,因新中国的种种利好和毛周的据理力争,中国恢复了很多国家利益。

  特别是中苏旧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比如东北利益和旅顺港,苏联也不再坚持回避了,而是指出要废除或修改。有了苏联的让步,会谈进展得非常顺利。毛泽东在给国内刘少奇的通报中有这么一句:

  “工作是颇为顺利的。”

  而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终达成。

  对于这个条约的评价,老毛说道:

  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现在把两国的友谊在条约上固定下来,我们可以放手搞经济建设。外交上也有利。

  我们是新起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条约》部分内容:

  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及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

  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从旅顺口撤回其驻军,并将该地区设施移交中国政府,中方偿付旅顺港的恢复与建设的费用;

  苏方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中方同意大连自由港问题待签订对日和约后再作处理。?

  关于贷款问题,斯大林表示,偿还期可延长为十年,年利率定为极优惠的1%。

  中方要求苏方派遣空军保护华东。,斯大林答应给予支援,但提出苏中之间要签署一个秘密的补充协定,规定在苏联的远东和中亚地区、中国的东北和新疆,不得给予第三国(主要指美、英、日)租让权利,也不准许第三国公民进行经济或其他活动。中方经反复考虑后予以同意。

  随后,斯大林表示,要把苏军原在东北接收的日伪财产和苏联在北京的教堂等财产交由中方接收。

  而且,通过与斯大林面对面的直接交锋,老毛对斯大林有了新认识。

  后来,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老毛说道

  斯大林这个人,看情形他是可以变的。

  签订中苏条约,我们在那里呆了几个星期。他开头很不赞成,到后头我们坚持两次,最后他赞成了。

  可见一个人有缺点的时候,就是斯大林这样的人,他也不是不可以变的。

  中苏条约一开始如此难谈,出现转机后斯大林让步妥协,让毛泽东很是开心。

  1950年2月16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宴会,为毛泽东饯行,2月17日,毛泽东登上回国的专列,结束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苏联之行。

  毛泽东向斯大林挥手告别,转身后,毛泽东长舒一口气,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了。

  然而,毛泽东没有看到,刚刚洋溢着热情笑容的斯大林,望着毛泽东背影

  闪出了两道凶狠的目光……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9: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朝台联动丨抗美援朝爆发的真正原因(下)

  上文讲到毛泽东访苏的曲折经历,和苏联谈判终于千帆过尽,胜利回国。

  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在建国后的重要时刻,在苏联待了近两个月,其中还有十几天近乎被“软禁”,这可以说是匪夷所思,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苏关系的水有多深。

  虽然那次中苏谈判,中国取得胜利,收回长春铁路和旅顺港的一切权利,然而大国沙文主义的苏联,是绝不肯吃亏的,斯大林个人,也绝不肯被老毛力压一头。

  所以,这一篇文章,讲的就是斯大林在接下来如何算计中国,算计毛泽东的事。

  1、北朝鲜为何攻击南朝鲜?

  首先,让我们把视线从中苏转移到朝鲜的金日成身上,看看这个中苏共同的小弟,在那时是怎样的情况。

  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从朝鲜半岛撤退,苏联和美国分别接管了南北朝鲜,北为金日成,南为李承晚,南北对峙。而北边朝鲜的金日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南韩,统一半岛。

  为了这个目标,金日成三次找斯大林,寻求老大哥斯大林的支持。

  1949年2月22日,金日成率团首次赴苏联访问,并与斯大林就进攻韩国问题进行密谈。

  对于金日成的请求,斯大林并没有同意,他对金日成这样说道:

  南侵是不允许的。

  第一,北朝鲜人民军并未对南朝鲜军队形成真正的优势,人数上处于劣势。第二,南朝鲜还有美军,战事一发,他们要介入。第三,要记住苏美之间三八线分割协定仍然有效。如果我们首先违反,就不能名正言顺地阻止美国的介入。”

  不难看出,斯大林一方面考虑到朝鲜军事力量并不强大,贸然行动未必获胜,一方面二战刚结束,美苏矛盾升级,正在欧洲酝酿冷战斗争,他担心美国介入,进而引发苏美双方直接的军事冲突。

  这是第一次,还有第二次。

  1949年8月,金日成通过苏联苏联驻朝大使斯蒂科夫,提出攻打瓮津半岛韩国一侧的计划,然而依然没有得到斯大林正面的回应。

  两次都没有得到斯大林的支持,这让金日成很是垂头丧气,然而1949年,毛泽东解放大半个中国,即将统一中国,这一胜利和美景大大鼓舞了金日成,加上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远东的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金日成更认为朝鲜如果攻打韩国,美国军队不会介入。

  在美国国务卿宣布朝鲜半岛和台湾不再远东防御圈后的第三天,他再一次通过苏联大使斯蒂科夫转告斯大林:“中国已经解放了,现在是解放韩国人民的时候了。”他要求苏联代表再次安排他访问苏联。

  金日成两次被斯大林拒绝,这一次为了取得苏联的支持,他好话都说尽了:

  斯大林同志的命令对我来说,就同法律一样,得到他的许诺是必须的。

  而且还别有用意的说:

  万一见不到斯大林同志,那就等毛泽东一结束对莫斯科的访问,就去找毛泽东。

  那时的老毛,正在苏联被斯大林穿小鞋呢,两人斗的是不亦乐乎。

  然而第三次收到金日成请求的斯大林,态度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大转变。

  如上文所述,中苏谈判一波三折,1950年1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举行会谈,中方对国家利益的强硬态度,估计是让斯大林始料未及的。

  1月23日,中苏开始谈判,1月30日,在中苏会谈期间,前两次拒绝金日成的斯大林,回电苏联驻朝鲜大使:

  “如果他想同我会谈此事,那么,我随时准备接见他并同他谈。请把此事转告金日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

  “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是的,斯大林改口了。

  金日成得到斯大林回应后是喜出望外,十分激动,马上准备访苏事宜,这时,斯大林又向朝鲜发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补充指示:

  “请向金日成同志解释,在目前情况下,他想和我讨论的这个问题应该始终是机密的。

  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任何北朝鲜领导人和中国同志,更不能让我们的对手知道。”

  是的,“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中国同志。”——斯大林要开始展现他高超的斗争艺术了。

  1950年1月23日,中苏开始谈判。七天后的1月30日,谈判期间,斯大林答应金日成支持他开战。

  1950年2月17日,谈判结束,毛泽东回国。一个多月后的3月30日,金日成在中国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访问苏联。

  在那一次的秘密会谈中,斯大林明确表示了对金日成攻打南韩的支持,苏联朝鲜敲定各项军事合作,而这一切,中国和毛泽东毫不知情,会谈后斯大林暗示金日成,在动兵之前,和北京知会一声。

  于是1950年5月13日到16日,访苏归来的金日成马不停蹄访问了中国北京,就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与毛泽东举行会谈,朝方首先通报了与斯大林的会谈结果,表示斯大林已经同意了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特来照会中国,希望也得到中国的同意。

  毛泽东当时还不相信金日成的话,他终止了与金日成的会谈,紧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要求立即给斯大林发电证实金日成的说法。

  5月14日晚上,苏联大使拿着斯大林的电报给老毛,证实了这一说法,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的确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老毛大惊失色。

  为什么老毛大惊失色?

  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解放海南岛,正在酝酿一鼓作气解放台湾的大动作。

  国民党已在大陆溃败,美国多年的援助成了水漂,美国政府无法向公众解释他们对华政策的失败,杜鲁门不得不在国会发国情咨文将所有锅抛在国民党头上,而宋美龄在溃败前夕的访美,更是受到美国朝野上下的冷眼,杜鲁门对着宋美龄的背影大骂道:“他们是贼,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贼!”

  可以说,当时的台湾已经被美国放弃了,台湾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毛泽东任命粟裕为攻台总指挥,坐镇福建前线,统帅50万大军,随时准备解放台湾。

  美国的远东情报处,在当时发出这样的哀叹:

  “台湾将于7月15日以前遭受中共全面攻击,由于政府军队涣散,民心浮动,中共将于发动攻击后数周之内顺利夺占台湾。”

  而就在大陆准备搞对台湾搞大动作的节骨眼,金日成突然跑过来说他打算攻打朝鲜,这让毛泽东措不及防,中国十分担心美国会有过激反应,干预东亚局势,让台湾统一的前景变得渺茫。

  于是,5月15日,为了彻底解决台湾,老毛面对跃跃欲试的金日成,讲了很多可能面临的问题,比如美国出兵的情况,老毛希望金日成能够多考虑考虑,在一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可以武力解决朝鲜问题。

  很显然,金日成并没有听毛泽东的。

  中共将在7月全面收复台湾,然而,6月25日,朝鲜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就此爆发。

  4、朝鲜台湾是如何联动的?

  如毛泽东所担心的一样,美国果然动了。

  如果说台湾是美国已经放弃的,那么韩国,就是美国不可能一同放弃的。

  在国务卿将朝战爆发的消息告诉总统杜鲁门时,杜鲁门正和家人在密苏里州独立城休假,接到消息后,杜鲁门马上取消假期返回白宫,并很快下了出兵决定。

  因为朝鲜半岛和台湾,对美国太重要了。

  当时的中苏争霸,已具雏形,美国主要是在欧洲遏制苏联势力,在东亚的势力范围有日本韩国与台湾,其中日本为重中之重,有着最多的美军基地和美军人员。

  而在美国看来,5月份发生了中朝会谈,6月份发生了朝鲜攻打韩国,7月份大陆将攻打台湾,几乎同一时刻,朝鲜半岛和台湾发生异变,美国几乎可以肯定,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在东亚发动针对美国的攻势。而如果半岛和台湾都落入共产主义手里,日本就成了独悬海外的孤城,地缘安全丧失殆尽,美国在东亚将无无从立足。

  朝鲜与台湾的第一次联动,就是这样发生的。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挑战,美国动作很快。

  美国对台湾冷落的态度来了180度转变,朝战爆发的第三天,6月27日,第七舰队奉命进驻台湾海峡,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宣布:“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对当时还没有足够海上力量的解放军来说,美军对台湾的横插一脚,几乎宣告了台湾的不可收复。

  除了台湾,美国还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起决议,要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朝鲜,而当时安理会中国的席位是国民党,苏联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苏联能在安理会投一票否决,美国都无法打着联合国的名义出兵。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苏联,没有在联合国否决美国。

  斯大林为什么放弃否决美国的机会呢?

  因为斯大林就是要美国在东亚打起来。

  斯大林算计的十分完备。

  在他支持下武装的金日成,打败韩国,十拿九稳,金日成也的确对韩国势如破竹,苏联担心的只有美国是否会参战。

  如果美国不参战,继续将力量放在欧洲遏制苏联,那么朝鲜半岛统一后,不仅社会主义阵营将在东亚取得压倒性胜利,而且,朝鲜半岛的元山、仁川、釜山和济州岛,这四个天然良港,将作为金日成回报苏联的礼物。

  中国在中苏谈判中,向苏联要回了旅顺港的主权,但有了这四个港口,苏联在太平洋依然拥有出海口。

  如果美国参战,金日成必然败北,虽然社会主义阵营在东亚受到了损失,但苏联在欧洲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而且半岛临近的是中国的工业重镇东北,中国比苏联更担心美国对半岛的渗透。

  然而中国刚刚建国,又要在南方收复台湾,将无力消除美国对东北的威胁,所以,中国必然要恳求苏联的帮助。

  只要美军打败金日成,威胁中国东北,那么中国必然无法收复台湾,而且毛泽东必然向苏联低头求救,中国就必然要对苏联让步国家利益,旅顺港也好,长波电台也罢,中国只能选择保无保留的接受苏联提出的条件。

  是的,支持金日成开战,不管后续如何发展,亏的都是中朝,利的都是苏联。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布局了,也能解释下面这么多问号了。

  1、在中苏谈判开始后,斯大林为何转变对朝态度,支持金日成开战?

  2、斯大林为何要金日成秘密访问苏联,不对中国透露任何信息?

  3、金日成为何不顾中国意见,在中国攻台之前,不宣而战地对韩国开战?

  4、斯大林为何放弃在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让美国顺利以安理会名义出兵半岛?

  这四个问号,都能解释了——

  因为,一切都在斯大林的算计当中。

  毛泽东向斯大林挥手告别,转身后,毛泽东长舒一口气,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了。

  然而,毛泽东没有看到,刚刚洋溢着热情笑容的斯大林,望着毛泽东背影

  闪出了两道凶狠的目光……

  而局势的走向,也完全如斯大林的所料。

  台湾方面,粟裕面对美国的第七舰队,完全束手无策,收复台湾最好的时机彻底丧失,台湾问题成了中国的睾丸,被美国捏到了今天,国人每每想到此处,未有不痛彻心扉者。

  朝鲜方面,为了新中国稳定的外部环境,毛泽东不可能对朝鲜坐视不理,他力排众议决定出兵,然而,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美军,新中国在空军和后勤方面很是吃紧,大国尊严心再强的毛泽东,面对现实,也不得不让周恩来出访苏联,请斯大林伸以援手。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在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的同时,派周恩来总理秘密访问苏联,商谈苏联给予中国军事援助和向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等问题。

  周总理是把事情谈好了,但没有人知道,在中国请求军事援助的背后,苏联向中国开出了什么价码……

  三、朝鲜战争的小结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虽然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让台湾直到今天都是中国的心病,痛苦不可谓不深。

  然而,我们必须正视中国抗美援朝的意义。

  也如同美国将军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的一般:“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是的,这个以武器落后几代的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的国家,叫中国。

  这个刚刚百废待兴却让世界第一强国屈服的国家,叫中国。

  这个爆发出惊人力量的让世界重新审视的国家,叫中国。

  这个中国,在一百年前,被白人用大炮打开了国门。

  这个中国,在一百年前,被世界称为东亚病夫。

  这个中国,在一百年前,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

  中国人,在这沧桑巨变的一百年里,发出过绝望的呼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中国人,在这沧桑巨变的一百年里,迸发过誓死的反抗:“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中国人,在这沧桑巨变的一百年里,向世界宣告过豪迈的宣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抗美援朝,就是这句宣言最好的注脚!

  这里,向在抗美援朝的将士们,向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致以最高的敬意!

  百年风雨荡腥尘,神州万里一虹横。

  东方龙鸣惊寰宇,站起来了中国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5:5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