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32|回复: 0

树神彧:用三个问题,解答你困惑的如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3 05: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嗯。

  这则消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小树从不关注这些的朋友,也纷纷在谈论,虽然前些日子已为这两日的热度做足了铺垫。是的,人们的态度各异、分化清晰,可始终笼罩在所有情绪上方的,却是鲜明的困惑——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呢?

  小树是要写些什么了。这既是对读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今天的开头,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一个看似与话题无关,一个从来被人们忽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世界上所有国家之中,所信仰的宗教纯粹发源自本土的有几个?

  答案只有两个,以色列、印度。

  基督教、伊斯兰教脱胎于犹太教,佛教则是起源自印度教。他俩之外,全球近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所信仰的主流宗教全都不是本土的(一些因为地理隔离而存在的少量自然崇拜例外,如神道教、巫毒教等)。

  仔细再去想想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可思议。为什么近乎全球的人民,都臣服在异族宗教的脚下呢?他们为什么不排外地只信仰自己的神祇呢?就连无神论占据绝对主流的中国,几乎所有人都有去庙里叩拜金身所塑的印度人、在12月25日庆祝一个犹太人的生日的经历,除开他们,再无异族之人能在我国享受如此顶礼膜拜。这是为什么?

  因为新月沃土和印度河流域诞生了第一缕人类文明的曙光。

  近万年前时的以色列和西北印度,综合地理禀赋和方位堪称全球最优,因而能够依靠生产力的积累,点燃了文明的光芒。宗教,作为人类最朴素、最基础政治制度和哲学体系(可以统称为组织术),自然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化。

  由于这两处文明的开端实在太早,以至于其他文明对他们所积累的先发优势心悦臣服,心甘情愿地将其组织术拿来,经过本土化后即为己所用,并自发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诞生各种亚版本。正如鼎盛之时耀冠寰宇的大唐帝国,仍要派出玄奘法师向天竺一堆支离破碎的羸弱小国中取译真经,助力佛家盛世绵延至今——这就是历史深度的力量。

  接下来,小树要问出第二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与上面那个问题同等重要:为什么近代是欧洲人殖民非洲,而不是非洲人去殖民欧洲?

  地理禀赋与历史深度关系密不可分,同时又是历史得以延续和拓展广度的必要条件。新月和哈拉帕因气候变迁而逐步退化,失去了世界文明中心的地位,进步的步伐变得沉重而迟缓,与此同时,亚欧大陆开始以一个整体,登上文明的舞台。

  而老生常谈《枪炮、病菌与钢铁》等新人类学著作,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亚欧大陆,尤其是欧洲部分,这几千年来因为其优越的综合地理禀赋,不断培植起生产力的优势,继而加速文明的进化,迸发出了工业革命。

  至于非洲、美洲、东南亚呢?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多变、疾病横生又存在着生物资源短板,他们的技能点卡在了农业上头。没有农业,就谈不上组织水修建利工程和分配仓储中的公共财产等,就没有稳定的政治制度的研习;没有成功驯养的牛、马,就难以实现小型文明间的互通有无、产生规模优势,也无法获得农业产量上的突破,等等等等,以至于无法输出稳定的历史。具体案例不胜枚举。

  而另一方面,通过机器突破生产力枷锁欧洲人,在地理优势上又逞了先机(地理优势当然也是地理禀赋中的一种哦),用殖民和掠夺完成了一轮轮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马太效应不断巩固自身的文明成果,继而在工业、科学、商业等对其他文明形成了碾压式的优势。清末时的夫子们就算是再闭目塞听,也无法阻止西洋人的船坚炮利,也无法阻止后生们对西方文明趋之若鹜的向往。如今的中国,咱们生活中的几乎所有方面,全都是学习自西方的,我们用着西方人的历法,学着西方人的科学,住着西方式的楼房,使用着西方人的体制,看着西方人发明的手机,等等等等……

  综上所述,地理禀赋能促进历史的加速进步。

  现在,我们终于切入正题了。最后,我们要提出第三个衔接了逻辑的问题:为什么苏维埃失败了,中国却越来越成功呢?

  如今,地理禀赋的差距,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一个文明影响如此巨大了。科技的力量能为干旱的戈壁引入现代化水渠,能为泛滥的低地筑起了连天大坝,等等等等。可这百年、千年里某些国家所积累的地理禀赋优势,已是将其塑造的历史铸就成了些看似牢不可破的秩序——

  纵观近代史,一百多年前哪些国家是先进国家(用列强、发达国家等称号好像都缺一些准确性),如今它们还是先进国家,一百年前哪些国家是穷国,如今它们大都也没几个能站起来。国际秩序似乎在这百年来从未动过。

  其中有两个颇具代表性的特例——俄国和我们,尤为值得一说和用作比较。

  如果咱从地理禀赋和历史积淀的角度入手,其实就可以较为通顺地解释,为何俄罗斯自十八世纪以来,国际地位像是在坐过山车,先升后降,而这近四五十年来,其下滑的趋势似乎直到今日也尚未停歇。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黄金地段的边缘,又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民族,它近百年来的疯狂膨胀本就是反文明积累也是反历史的,苏联的崩塌亦是命中注定。如今俄罗斯二流国家的位置(2017年其GDP总值甚至不如韩国),其实和它自身的地理和历史的发育与积累其实是相符的。

  用大白话说,就是俄国颇次的地理禀赋导致历史太短,近代一直是靠蹭欧洲邻居的文明成果才长大的,其本质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伟大的国度。

  为什么苏维埃倒闭了,中方这却越活越加精神得劲,还带领着庞大的中国,成为地球上极少数能突破一百年前的国际秩序的国家呢?答案已经昭然若揭,却又看似又过度宏大,那就是——中国虽然因为地理禀赋原因导致历史发展速度暂时落后于欧洲,但其本身的历史积淀非常深厚。

  如同马拉松,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地理禀赋差异),但比起速度来说,赛程的长短本身更为重要(深度代表一切)。有的人从半程才开始插入,看似能与其他选手谈笑风生,可看过的沿途风景、练就的腿肌耐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你对历史的理解深度,决定了你对当下的理解深度,历史虚无主义者不配活在当下,因为当下是相对于过去而言的。(姬轩亦)

  翻译一下,即,中国的历史因为足够长,现代发生的那些破事儿在自己族谱上都能找到深刻教训(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是真的经历,借鉴他国历史是无效的,因为不具有本土特色,除非是深度嫁接,比如韩国、日本)。历史越长,这种内生的拨乱反正的力量就越强烈,譬如俄国自己可没有这些血泪凝就的好东西,一旦犯了错,很容易就积重难返。

  并且,中国相对于欧洲的这份地理禀赋优越性的“不及”,其实并没有相差很多,虽然在近代因为被马尔萨斯陷阱(即粮食的增产跟不上人口的增量)掐住脚脖子掉了队,可只要有其他文明的援手伸出,中国历史底蕴就会重新焕发生机,在马拉松上得以加大步伐之速,回归其历史底蕴对应的国际地位是迟早的事。

  第二种叙事,代表人物是我的精神导师的不成器的弟子福山。

  这种叙事试图超越文明和民族,提倡政治体制和商业模式的优胜,

  而这种叙事之所以二十年后也玩了,而且是在西方没有什么真正挫折的情况下乙烷,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种叙事的历史根基太薄弱了。他试图抛弃大一统的东正教世界俄罗斯,试图大一统的天主教叛徒法兰西,名分上大一统过的德语世界及其外围,塑造一种构建于英美式民主之上的历史先进性,当然幸灾乐祸的话也不用我们自己来说,毕竟福山已经认栽了嘛。(姬轩亦)

  小树翻译一下,即,英美的牛逼是在近代占了优越地理禀赋的便宜,历史的发展加了速,可想强行解释为谁现在走得快意味着谁才走对了路,那必然要见笑的。

  有读者此时就提出疑问了,小树你的意思是谁的文明长谁今天就牛咯,那么为什么南亚、中东那旮旯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很好回答,1、它们的文明被外来民族多次彻底打断,伤筋动骨。2、气候的变迁在很多年前就使得它们的地理禀赋优势不在,难以补课。

  又有读者提问了,从小树你的分析来看,中国现在能牛起来是因为历史上就很牛,那么国民党要是如今依旧在大陆执政,也能带领中国伟大复兴咯?也很好回答,中国文明内生的拨乱反正力量没有给国民党这个假设,是历史选择了中……哎,敏感词。

  最后让我们复习一下权威人士的论文,并阅读其中的文眼句:

  坚定不移地加入国际社会,在融入国际生产分工环节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增长。

  这就是在“承认历史的价值”的基础上的两层过去。

  现存国际秩序发源于欧洲,在欧洲列强的斗争和妥协过程中扩散到全世界,并且毫无例外地碾碎了一切在生产力和组织术层面双重弱智的民族和文明,

  然而当这个秩序扩散到远东时,组织术早熟的天朝奋发有为,最终成为了现存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捍卫者,在和滚滚而来的国际秩序斗争和合作的过程中,天朝不但成全了国际秩序的逻辑,还成全了自身历史的逻辑,并将这一切都推向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未来——这段绕口令请多读几遍。(姬轩亦)

  嗯,姬喵讲的是历史和未来,空间要广阔得太多,小树讲的仅仅是历史和天命,所以短得多,也浅显得多。

  而我所为大家梳理的就是,中国的历史就是它的天命。如今的决策,也许会让你我心中都抱有困惑,但你是否有想过,十四亿中国人凭什么能打破一百年前西方人依靠近代的飞跃累积出的强大优势而制定的国际秩序,成为突破天花板的刺儿头呢?

  视角再宏大一些,对自己历史多点自信,对未来也就能多点自信。或者用姬喵的话来说,历史总是公正的,咱要始终做一个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14:16 , Processed in 0.1719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