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84|回复: 0

郭松民:与毛泽东主席“切割”就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3 1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松民按】

  本文曾经被删除,理由不详。

  之所以选择重发,是因为看到一条新闻:一个地方的农民群众为毛主席建了一尊铜像,但在当地官方的压力下却被迫连夜拆除。

  有官员居然声称“立谁的像都可以,就是不能立毛主席的像”。

  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人民共和国居然无处安身,这种现象,既令人伤感,又预示着某种不详。

  与毛泽东主席切割是不详的,很多官员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反复提醒。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史,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但症候却有很多。

  用历史碎片遮蔽、否定历史的大是大非是一种;刻意与毛泽东主席“切割”,回避他、避免提到他,仿佛在党史、军史上不存在这么一个人,是另外一种。

  这种刻意的、回避的“切割”,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甚至带有某种乱认祖宗的意味。

  为什么要与毛泽东主席切割?难道他不是党、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吗?

  不错,今天的政策和毛泽东时代有很大不同,但是,难道仅仅是因为政策转向就可以不认党、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吗?

  政策可以选择,党、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可以选择吗?

  无论从中国历史上看还是从世界范围内看,与开国者切割都是不同寻常的。

  以中国的西汉为例,刘邦在经历白登之围后,对匈奴改取和亲政策。这一政策执行了70多年,到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大,对匈奴一变而为征伐政策,甚至派出强大的骑兵军团远征漠北。虽然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换,但汉武帝并没有因此宣布刘邦“犯了错误”,也没有因此不再尊重汉高祖。

  以美国为例,开国总统华盛顿是奴隶主,而统一美国的林肯总统是主张废奴的,但林肯并没有因此就取消华盛顿的国父称号,更没有说华盛顿“犯了错误”。

  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美国,他们都选择了替开国者辩护,而不是切割。

  为什么?

  因为切割只会使自己受伤,却不能让自己免于受到攻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切割是一种弱者的心态,是在乞求对手宽恕,是“被告在为自己撇清”。与党、国家和军队的缔造者切割,等于是公开宣布自己是有前科的,这在政治上极其愚蠢,相当于太阿倒持,授人以柄。

  从实际政治效果的角度看,与毛泽东主席切割,会让对领袖和人民共和国有感情的爱国群众心灰意冷。政治,尤其是现代政治,从来都是一种感情。

  而对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改旗易帜的某些人和西方势力来说,他们要的是中共下台。

  因此他们疯狂的造谣、污蔑、反对毛泽东主席;因为他们真正明白,毛泽东主席才是中共、人民共和国的脊梁与支柱,颠覆了毛泽东主席,也就颠覆了中共,颠覆了人民共和国。

  所以,与毛泽东主席的切割等于向他们敞开了一个没有缝合的伤口,反而便于他们随时攻击,动辄摆出一副教师爷的面孔指责“改革倒退”、“文革卷土重来”、“文革余孽”。

  与毛泽东主席切割,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泛滥预留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对那些政治倾向不明显的中间派群众和80后、90后青年来说,一个符合逻辑的思考就是“为什么不提呢?一定是有问题。”结果就更容易相信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的种种谣言。

  与毛泽东主席切割,使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看上去成了中国最奇怪的政治建筑:它是中国最神圣的政治建筑吗?如果是,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来不去(仅仅每隔10年敷衍一次)?如果不是,为什么建在中国最神圣的政治中心?为什么每天总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民自发前去缅怀?

  中国领导人出访,到印度会被安排给甘地墓献花,到南非会给曼德拉献花,到美国会去瞻仰林肯纪念堂……这类活动传递的信息是:国父伟大,所以国家伟大。

  但似乎从来没有看到中国安排来访的外国领导人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似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不值得尊敬的(那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又如何值得尊敬呢?)——但如果他真的不值得尊敬的话,为什么在他逝世四十多年之后,每天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民自发到毛主席纪念堂缅怀祭奠?为什么在他的诞辰和忌日,成千上万的人民自发以各种形式思念呼唤毛主席呢?

  与毛泽东主席切割还使得这些年宣传的所谓传统文化复兴显得虚伪可笑,难道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不尊重祖先的内容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可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左传》就确定的原则!

  每年国庆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的仪式,想表达的感情主要应该有两种:一是感恩,再一个是自豪。但由于与毛泽东主席切割,这种感恩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虚伪的,这种自豪是大打折扣的,甚至是灰不溜秋的。

  举行这种仪式政治上的效果,大概是想增进全国人民的团结,但对毛主席纪念堂“过门不入”与几十年来广场上从不间断的瞻仰人流,形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反差。

  不改变与毛泽东主席“切割”的态度,就永远不能战胜历史虚无主义,因为这种切割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05:20 , Processed in 0.1562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