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10|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27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09: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260年 辛丑
周赧王 五十五年

  【原文】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数战不胜,止一裨将、四尉。

  【白话】秦国派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上党,予以占领。上党百姓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接应上党方向逃来的百姓。王龁率军伐赵,赵军数次与秦军交战皆不能胜,损失了一员副将和四名都尉。

  【姚论】如前所述,上党地域非常辽阔,王龁所占领的并非整个上党,而只是韩上党的部分县城。值得玩味的是,此次率军伐赵的不是白起,而是王龁。在决定接收上党前,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商议由廉颇防守以拒白起,可现在秦军统帅不是白起,而是名气不大的王龁,那还有必要只防守、不出战吗?因此,以王龁取代白起挂帅,很可能是秦昭王的计策,目的就是打乱赵孝成王的战略部署,诱使他下令主动出击。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了王龁与廉颇的交战过程:“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斥兵,即侦察兵;鄣,堡垒。四月,赵军士卒与秦军的侦察部队发生了一场遭遇战,秦军斩杀赵军副将茄。六月,秦军再次击败赵军,攻取两座堡垒,斩杀驻守堡垒的四名都尉,这就是《资治通鉴》所记之“一裨将、四尉”。一方面,赵军在秦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连连败退;另一方面,秦军虽然在战役上节节胜利,但却并未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秦、赵两军都缺乏奋起一搏将对方置之死地的实力,他们就像两只伤痕累累的野兽,身体正在流血,眼神充满疲惫,却也只能硬撑着死盯对方。因为双方都明白,谁先撑不住倒下,就会立刻成为对方口中的猎物。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考验的不仅是军队士卒的战斗力,更是军队统帅的意志力;不仅是前线指挥官王龁和廉颇的意志力,更是坐镇后方的最高统帅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的意志力。

  【原文】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①。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朱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

  【白话】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商议,楼昌建议派出重要使臣前往秦国媾和。虞卿道:“现在能不能媾和,主动权在秦国手中。秦国是必定要破赵军的,即便我们派人前往媾和,秦国也不会同意。我们不如派出使臣以贵重的宝器拉拢楚国和魏国,楚国和魏国接受我们的宝器后,秦国就会担心天下诸侯会结成合纵联盟,这样我们与秦国的媾和才能够谈成。”赵孝成王不听,派郑朱前往秦国媾和,秦国接受了。赵孝成王对虞卿道:“秦国接纳郑朱了。”虞卿道:“大王肯定见不到媾和成功而赵军就会被攻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各国都已派驻使者在秦国祝贺胜利了。郑朱,是政治地位很高的人,秦昭王和应侯必定会将郑朱前来求和的事昭示各国,各国见赵国已经派人前往秦求和,便不会再考虑出兵援赵,秦国知道不会有别国出兵援赵,就更不可能与赵国媾和了。”不久,秦国果然大肆宣扬郑朱前来求和之事,而不与赵国讨论媾和。

  【姚注】

  ①媾:音gòu,《说文》记:“媾,重婚也。”“媾”的本意是指夫妻反目之后又重归于好,故用来比喻国家外交,即两国结束战争状态,重新缔结友好合约。

  【姚论】

  在比拼意志力的关键时刻,率先沉不住气的是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和《战国策·赵策三》,但在转载时同样删去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

  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

  束甲,即卷起甲衣。当初接收上党时,赵孝成王与平原君是考虑过秦军来伐的问题的,他们商定下来的策略是由名将廉颇前往驻守以抵抗秦军,盖因廉颇野战虽未必能战胜白起,但防守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战争刚有不顺,赵孝成王就想改变既定策略,派军队轻装快速突进,主动攻击秦军,足见其完全缺乏战略定力。与那位在太后和穰侯的专擅掣肘下隐忍了四十二年的秦昭王相比,赵孝成王的抗压能力实在是太脆弱了。

  不仅如此,当初在讨论接收韩上党之事时,赵孝成王找的是平阳君和平原君商议,此次讨论退敌之策时却不再找他们了。原因当然也很简单,就是面子上挂不住,尤其是没脸见平阳君。可是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这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赵孝成王实在是太过意气用事了,而这对于领袖来说是犯了大忌。

  史书没有记载赵孝成王采纳楼昌之与秦媾和而否决虞卿之合纵楚魏建议的原因,姚尧以为,这是因为赵孝成王内心压力太大所导致的。以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派出使者前往楚魏需要超过半个月时间,再加上各种谈判,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秦、赵两国已经在长平前线堆积了五六十万军队,楚、魏即便答应出兵援赵,至少也需各自调集十万以上的军队才能济事,而这十万军队从开始征发集结,到供应军需,再到开赴长平前线,又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即便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三个月才能等到楚、魏军队开赴前线,而赵国的后方供应已经很难支持三个月了,尤其是赵孝成王的内心也很难再忍受三个月的煎熬了。他只想早点结束这场噩梦,哪怕是需要付出一定割地赔款的代价,他也认了。于是,他选择了最直接简单的方法,直接派重使前往秦国求和,而显然这又是个大昏招。如果说当初接收上党注定了赵军战略上的必败,此次赴秦求和注定了赵军战术上的必败,问题不只在于秦昭王利用赵使以绝诸侯援赵之念,更在于赵孝成王通过遣使求和将自己的底牌透露给了秦昭王。如前所述,这是一场比谁能坚持更久的战争,困难的不仅是邯郸城内的赵孝成王,还有长平前线的廉颇和王龁,当然也包括咸阳城内的秦昭王,他们都在死死盯着对方,盼望着对方能够早点倒下。可是现在,赵孝成王主动向秦昭王求和,说“我已经快撑不住了,咱别打了吧!”这等于是给秦昭王注入了最好的强心针,有什么是比对手主动求饶更能增强信心的呢?或许秦昭王此前也有过犹豫彷徨,但从这一刻起,他确信自己必胜无疑,再苦再难,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撑到赵孝成王先倒下。

  【原文】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①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乃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白话】

  秦军屡次击败赵兵,廉颇坚守营垒,不再出战。赵孝成王认为廉颇是因连续失败后更加胆怯,所以才不敢出战的,遂勃然大怒,多次派人责备他。应侯范睢又派人携带千金赴赵国实施反间计,散布流言道:“秦国所真正畏惧的,只是由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主将。廉颇是很容易对付的,他很快就要投降了!”赵王遂用赵括替代廉颇为将。蔺相如道:“大王只因为赵括的名气就重用他,这就好比是把柱用胶水粘住后再鼓瑟。赵括只能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却不懂得随机应变。”赵孝成王不听。最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无人能敌,也经常与父亲赵奢讨论军事,连赵奢都难不倒他,不过赵奢并不认为赵括善于用兵。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道:“带兵打仗,是出生入死的险境,可是赵括谈起来却轻松随便。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用赵括为将,则导致赵国兵败的必定会是他。”待到赵括将要出发,赵母上书赵孝成王,称不能派赵括领兵。赵孝成王问:“为什么?”赵母答:“当初我侍奉赵括的父亲赵奢,赵奢做将军时,亲自捧着饭碗招待的下属有几十位,朋友有几百位。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予赵奢的赏赐,他全部都分发给各将士。自从接受命令之日起,赵奢就不再过问家事了。可是现在赵括刚当上将军,就东向高坐,接受拜见,军官中没人敢抬头看他。大王赏赐他的金银绸缎,他全部都拿回家收藏起来,整日视察哪里有好的良田美宅,遇到能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像他父亲,其实他们的心性是不同的,愿大王不要派他领兵去前线!”赵孝成王道:“老太太你就不要管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赵母道:“如果赵括仗打得不好,我请求不要受其连罪!”赵孝成王同意了。

  【姚注】

  ①胶柱鼓瑟:柱,即瑟上用来调音的短木,将柱用胶水粘住后,便无法再活动调音了。故以胶柱鼓瑟来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姚论】

  赵孝成王昏庸无能,听信应侯范睢的反间之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经验丰富的廉颇,赵括就任赵军主帅后轻敌冒进,遂导致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这大概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长平之战的基本看法。然而仔细推敲之下,却会发现这里面疑点重重。

  秦国对坚壁不出而又善于防守的廉颇感到无可奈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为什么非要指名道姓地要选择赵括呢?长平之战失败后,人们纷纷指责赵括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但当时的秦国人是怎么知道的?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无人能敌,讨论起军事问题来,连其父赵奢都难不倒他,不过赵奢并不认为赵括善于用兵,因为赵括缺乏实战经验,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太简单。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在赵括就任赵军主帅之前,唯一一句直接指出赵括为什么不能担任主帅的原因。但问题在于,这话是赵奢对赵括的母亲说的,或许还跟蔺相如说过,可是秦国间谍如何会知道?赵括不是没有实战经验吗?秦国间谍对他的了解从何而来?再说,缺乏实战经验就一定会坏事吗?韩信在当大将军之前也是饱读兵书,但没有实战经验,怎么一当大将军就战无不胜了?其实,赵奢自己原来也没有实战经验,他只是个负责收租的低级官员,却能在廉颇、乐乘等名将都不敢与秦军交战的情况下毅然请命出战,结果在阏与之战大破秦军,那又该如何解释?万一,秦国间谍煞费苦心换来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比廉颇更厉害的战神,那岂不是弄巧成拙?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关键是秦国间谍那句“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当时有所谓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两个,秦国是白起和王翦,赵国是廉颇和李牧。既然赵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那么秦国对他应该是相当缺乏了解才对,可为什么秦国会不畏廉颇,不畏李牧,却“独畏”赵括呢?没错,赵孝成王确实是在长平之战中犯了一系列错误,但他的这一系列错误是我们普通人都很容易犯的。我们只能说赵孝成王的对手太强大,自身能力又比较平庸,但不应该把他想象成白痴,连这么明显的漏洞都看不出来。况且,范睢派使者前往邯郸散布流言的时间肯定是在郑朱赴秦媾和之后,也就是已经在七月。以赵括就任赵军主帅的时间,再减去行走于路上的时间计算,赵孝成王以赵括替代廉颇似乎是个瞬间决定,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那么,赵孝成王怎么会那么好骗,一听到流言说“廉颇不如赵括”,就立刻用赵括替代廉颇了呢?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赵孝成王不用赵括替代廉颇,有没有可能打赢长平之战?最初,平原君赵胜认为可以,赵孝成王也认为可以,所以才下决心接收上党郡。后人因为赵括替代廉颇后导致全军覆没,故凭直觉也认为可以。但是,在姚尧此前的论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即便是一直用廉颇驻守长平,赵国也同样是必败无疑。虽然不至于出现改用赵括后的全军覆没,但国力军力也必定会遭到重创,也就是平阳君劝赵孝成王不要接受上党时所说的“得不偿失”。

  当初平原君对赵孝成王说:“廉颇打野战未必能胜过白起,但如果只是防守的话,足以抵御白起的进攻。”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说,平原君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廉颇也确实抵挡住了秦国的进攻。然而,平原君似乎想当然地认为,白起攻不下长平就会撤兵,却根本没考虑过秦军可能会持续进攻,长平之战有可能会演变成持久战,届时比拼的就不再是兵刃,而是拼粮草、拼后勤了。那么,赵国能拼得过秦国吗?事实上,赵国是根本无法与秦国对耗的。

  首先,从人口角度而言,秦国有五百万,赵国只有三百万。

  其次,从地理角度而言,秦国地处关中,易守难攻,所以只要集中精力对付赵国即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各个方向都得派兵把守,很难做到完全集中兵力,譬如李牧就得带着二十万精锐在北方抵御匈奴。

  再次,从经济角度而言,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奖励耕战,奠定了农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绝对核心地位,故而粮食的生产和储备非常雄厚。赵国则有非常发达的工商业和服务业,这在和平年代自然是利润丰厚,可到战时就会面临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因此,一旦战争演变成持久战,赵国是必败无疑,而赵国的最高决策者对此却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直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后,赵孝成王才意识到问题性的严重,故一面派重使前往秦国求和,一面接连派人催促廉颇主动出击,这其实就已经背弃接收上党时所定下的防守战略。或许赵孝成王也在思考,如果领兵攻打长平的是白起,那么廉颇坚壁不出还说得过去,现在秦军主帅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王龁,为什么廉颇还是不敢出战?由此亦可看出秦昭王的老谋深算之处,他始终不派白起挂帅,目的就是要引诱赵军轻敌而主动出击。但廉颇深知自己的军事实力根本不可能在野战中击败秦军,秦军主帅是白起固然不行,秦军主帅是王龁也同样不行,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据险死守,故而一再拒绝赵孝成王令其进攻的命令,君臣矛盾由此越来越大,这才给秦国实施反间计创造了可能。因此,在赵孝成王决定接受上党郡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注定了长平之战必然会失败,与长平守将是廉颇还是赵括无关。

  那么秦国为什么又要费尽心思实施反间计呢?因为持久战对秦国的物资消耗同样很大,如果一直是由廉颇驻守长平的话,秦国耗费的成本太高,会得不偿失;而如果换成愿意主动进攻的将领驻守长平,那么秦国就可以用比较小的成本取得胜利了。换句话说,秦国并不是一定非要赵括出任长平守将,只要长平守将不是廉颇就行。因为廉颇既有经验,又有威望,还有个性,他会坚持己见而一再拒绝赵孝成王要求其主动进攻的命令。可是一旦赵孝成王换掉廉颇,那么新的长平守将就必定会主动出击。

  我们先撇开秦国间谍的因素,只站在赵孝成王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是因不堪忍受持久战的折磨,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带来的噩梦,才下决心替换掉坚壁不出的老将廉颇的。既然如此,赵孝成王必须换一个善于进攻的将领,那么该换谁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换李牧。确实,李牧也是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与廉颇、白起和王翦并列战国四大名将。但李牧当时在北方抵御匈奴,职位也很重要,不能说换就换。再者,李牧抵御匈奴同样是以防守为主,擅长的取胜模式是长期防守后的突然反击,没有太多主动出击的成功经验。另外,李牧抵御匈奴主要是用骑兵,可是秦赵之间的战场主要是山地,李牧过去的打法是否能快速适应长平战场,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站在赵孝成王的角度而言,他最理想中的将领,当然是要善于主动攻击,善于山地作战,最好还有曾经打败过秦国的成功经验的。这样的将领,赵国曾经有过吗?有的,他的名字叫赵奢。赵孝成王立刻想起来了十年前的阏与之战,当时赵国的国君还是他的父亲赵惠文王。在赵孝成王看来,阏与之战和长平之战是多么相像啊!都是对阵秦军,都是山地作战,甚至都是廉颇说不能打!可那一次,赵奢就敢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事实也证明赵奢确实打赢了,而且是速战速决!可惜的是,如今赵奢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过好在他还有个儿子,据说兵法比他爸学得还要好。是的,赵奢的儿子名字就叫作赵括。因此,即便没有所谓的秦国间谍,赵孝成王也自然而然地会找到赵括。

  在赵括接受任命准备出发前,赵括的母亲面见赵孝成王,说不可以令赵括为将。这段话历来被后人赞许为赵母有先见之明,但姚尧却相当不以为然,因为这段话根本就没有说到点子上。赵母反对赵括为将的理由是,赵奢担任将军时,对下属非常尊重客气,不贪图君王赏赐的钱财,全部分发给将士,自接受命令后就不再过问家事。而赵括担任将军后,下属都很畏惧他,拿到赏赐全独吞,只想着可以去哪里买到好的良田美宅。可见赵括与其父赵奢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承认,赵奢的品格确实很高尚,但世上的名将有千万种,并非每个名将都必须要有这么高尚的品格才能打胜仗。更何况,赵括又没有贪赃枉法、作恶多端,只是在下属面前树立权威,用自己合理合法获得的收入去买几套好房子,这算是什么大错?怎么就不能当将军了?因此,赵母的这番言辞,赵孝成王是不可能听得进去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赵母最后所说的“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这句,赵孝成王确实是因为赵奢的原因才想到起用赵括,结果赵母只是从品行的角度来论证赵括不如其父。换句话说,赵母等于默认了赵括的能力不逊于其父,而这就是赵孝成王想要的。赵孝成王只盼望着赵括有能力在长平重现赵奢在阏与时的神勇就好,对于品格方面并无太高的要求,赵母的劝谏反倒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至于蔺相如等老臣的反对意见,赵孝成王就更听不进去了。他们反对任命赵括的理由,无非就是说赵括年轻没经验,可偏偏赵孝成王自己也是个年轻人,年轻人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老臣倚老卖老,瞧不起年轻人没经验。再者说,在赵孝成王看来,廉颇倒是有经验,可那又怎么样呢?他的那些经验只能死守长平,以至于国库空虚,钱粮耗尽,已经没法再供他死守了,这些实际情况他们知道吗?他的那些经验,打不过白起也就算了,连王龁也打不过,这样的经验有什么用?只会拿经验来违抗我的军令,那我要这样有经验的老将有何用?我为什么就不能起用一些听我命令的、有冲劲的年轻将领?更何况,赵奢在阏与之战前有军事经验吗?他同样是没有经验,可不也是打赢了廉颇认为坚决不能打的仗?你蔺相如就因为廉颇当年的负荆请罪,就处处对他维护,究竟是何居心?因此,当赵孝成王认定要用赵括替代廉颇之后,别人越是劝谏,就反而越会坚定他的决心。

  【原文】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白话】秦昭王听说赵括已经担任赵军主将,于是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将王龁为副将,命令军中:“有谁敢泄露白起为主将,斩首!”赵括到赵军后,完全推翻了原来的军令,调换了原来的军官,下令全线出击攻打秦军。白起佯装败退,预先埋伏两支奇兵以伺机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壁垒,因秦军坚守而无法攻入。此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经切断赵军的后路,另外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切断赵军营垒间的通道。于是赵军被切割成两部分,粮道也被断绝。武安君下令派精锐轻军袭击赵军,赵军迎战失利,只好修筑营垒坚守以等待救援。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被断,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全部调往长平,以阻断赵国的救兵和粮草。

  【姚论】

  秦昭王在得知赵括替代廉颇担任赵军主将后,立刻将白起派往前线担任秦军主将,因为他知道,这次赵军易帅后,必定是要更改此前坚壁不出的作战方略,必定是要主动出击的。那么,赵括有可能继续延续廉颇坚壁不出的打法,而不采取主动出击吗?答案是绝无可能,这与赵括本人的军事水平无关。

  首先,赵括很有理想,否则他不可能饱读兵书。其次,赵括很有水平,否则不可能包括赵奢在内的所有人都辩不过他。可是,这样一位既有理想、又有水平的年轻人,却没人看好他,包括他父亲在内。他们不看好赵括的理由,是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可惜没有实战经验,把事情考虑得太简单。可是,赵括对此会服气吗?他当然不服气!他心里想的是:“废话!你们从来都不看好我,从来不给我带兵打仗的锻炼机会,那我能有实战经验吗?辩不过我,就拿经验说事!我鄙视你们!”就在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决定重用他,而且是力排众议重用他,而且是要把整个国家的命运都交给他。如果你是赵括,你会怎么想?这可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知遇之恩啊!赵括会想:我的父亲不看好我,我的母亲不看好我,朝廷重臣们都不看好我,可是大王却如此看好我,我还怎么能不粉身碎骨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我还怎么可能不听他的话,不按照他的指令办事?既然大王想要主动进攻,我还怎么可能不主动进攻?

  不仅如此,赵孝成王还给赵括增兵了。当时廉颇驻守长平时是二十五万人,但赵孝成王又给赵括增加了二十万。如果赵孝成王不是让赵括进攻,又何必给他增加这二十万?廉颇以二十五万人就能守住长平,现在赵孝成王让赵括统领四十五万大军,难道是能只是死守?因此,根本就不是什么赵括轻敌骄兵才进攻,而是赵孝成王在赵括出发前就已经制定好战略,让他去就是为了主动进攻的。

  今天的读者,可能对赵括统领四十五万赵军没什么概念。我们仔细来算笔账,当时赵国的总人口最多只有三百万,打个对折可以得出男性的人数约为一百五十万。假设当时的人均寿命在六十岁左右,又假设适合耕战的青壮年男子年龄大约在十八岁至四十八岁之间,也就是三十年,这样又打个对折,可以大致推算出青壮年男子的人数是约七十五万。李牧还要率领二十万赵军在北方抵御匈奴,扣除之后只有约五十五万。那么再去除跟随赵括驻守长平的四十五万大军,就只剩下十万青壮年男子,如果再去除与其它国家边境线上的驻防,赵国国内还能剩下多少青壮年男子?换句话说,赵孝成王为了打赢长平这一战,已经把整个国家全部押在赌桌上了。更关键的,赵括领兵出征的日期已经是农历七月多,大军从邯郸到长平往返怎么也得一个月时间。换句话说,赵括所面临的处境比廉颇还要艰难得多,虽然人数比廉颇当时多出近一倍,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打持久战的资本,因为赵国国内已经没有男人了。要是再拖下去,秋天的庄稼根本就没有人去收,收了也没有人能运到长平来。赵孝成王将本来可以留在国内收粮食的二十万军队送到长平前线吃粮食,这就逼迫赵括必须速战速决打败秦军,然后把军队带回国内收粮食。因此,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中计不中计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赵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秦军主力决战,时间比什么都重要,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否则的话,即便赵括不是在白起的包围圈里饿死,四十五万大军也得在长平饿死。有个成语叫作“饮鸩止渴”,事实上,不会有人真的喜欢喝毒酒,关键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不喝毒酒就肯定会渴死,所以只好喝毒酒碰碰运气,万一毒不死呢?

  因此,赵括自接受赵孝成王任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必定会是个悲剧。也许赵括真的是一个军事天才,可是历史没有给他展现天才的机会。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伟大的英雄,无论天赋多么出类拔萃,都是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挫折后才最终走向辉煌顶峰的。赵括的悲剧在于,他第一次获得机会就注定了失败,而第一次失败就注定了没有重头再来的可能,只能在历史上留下被人嘲讽鄙视的骂名。

  【原文】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白话】

  齐国和楚国救援赵国。赵国因缺粮而向齐国请求救济,齐王不答应。周子道:“赵国相对于齐、楚而言,是一道屏障,就好像牙齿的外面必须有嘴唇遮挡,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到齐楚头上。对于救赵之事,应该当成捧着漏水的瓦罐去泼烧焦了的铁锅那样刻不容缓。更何况,援救赵国,可以弘扬道义;抵御秦军,可以彰显威名;以道义来援救即将灭亡的赵国,以兵威来抵御强大的秦国。现在我们不致力于此事,却反而只顾爱惜粮食,这样的国家战略是错误的!”齐王不听。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军中士兵都在内部暗中互相残杀以吞吃。赵括情急之下下令进攻秦军壁垒,将军队分成四支轮番进攻,这样直至第五次时仍然无法突围。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上阵肉搏,被秦兵射死。赵军遂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白起道:“当初秦军已经攻占上党,可是上党百姓却不愿意归属秦国而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将他们全部杀掉,日后恐怕会作乱。”于是用诈将赵国士兵全部坑杀,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返回赵国。秦军前后斩杀赵军四十五万人,令赵国大为震惊。

  【姚论】

  《资治通鉴》这段记载源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战国策·齐策二》之记载亦基本雷同,惟《史记》言“齐、楚救赵”、“赵之于齐、楚,捍蔽也”,而《战国策》言“齐、燕救赵”,“赵之于燕、齐,隐蔽也”。《资治通鉴》采《史记》之说,然姚尧以《战国策》的说法为是,盖楚与秦国接壤,且已被秦国蚕食大量领土,又哪里轮得到赵国做屏障?东方六国中只有齐、燕不与秦国接壤,赵国则为其枢纽,故称“赵之于燕、齐,隐蔽也”。《资治通鉴》在转载时还删除了非常关键的一句:“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可见当时秦国亦是强弩之末,都已经做好退兵的准备,可惜所谓的“齐、燕救赵”始终停留在口头阶段,既没有派出军队,也没有支援粮草,遂使得赵括全军覆没。齐、燕没有援助赵国,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战略短视,另一方面应该也与此前赵孝成王派郑朱赴秦时,秦昭王的大肆宣传有关。然赵括在兵困粮绝的不利局面下,仍然坚持固守四十六天,足见赵军战斗力之骁勇,亦可见赵括带兵也确实是有能力的。我们试想,当初虞卿建议合纵楚、魏以伐秦,被赵孝成王否决,否决的理由可能是不愿拖延太久。可是,赵括在兵困粮绝的局面下尚能坚持四十六天,如果当初仍由廉颇驻守长平,则坚持三个月以上毫无问题,亦足以支撑到诸侯援军赶到。可惜啊!正是由于赵孝成王的急躁少智,使得四十五万赵国精锐命丧长平,彻底葬送了赵国的前途,也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向。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虽然偶有几次合纵伐秦,但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秦灭六国的历史车轮。长平之战三十年后,即前230年,秦始皇灭韩,这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长平之战三十九年后,即前221年,秦始皇灭齐,这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灭的;天下遂归于一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12:53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