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0|回复: 0

姚尧:12月29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9 0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20.60点,收盘报3296.38点,成交量为2080亿元,如下图所示:
  今天大盘继续按照一阴一阳的节奏交替运行,刚复盘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的,不仅是因为指数上涨,还因为成交量再次放大。本来我想,年底资金链如此紧张,上涨也就罢了,怎么成交量还能增加呢?到底是谁在买呢?莫非有新增资金入场?可等我把贵州茅台翻出来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上证指数今天成交量是2080亿,昨天是1983亿,多出97亿。贵州茅台今天成交量是86亿,昨天是25亿,多出61亿,再加上对于相关个股的带动作用,差不多也有将近百亿元,因此今天的放量是不那么靠得住的,大家也不用想太多了。我们还是继续保持耐心,以观察事态的发展。

  昨晚的文章,终于是在被删了,通知是今天早上8:10分删的。其实,这事我昨晚就有预期,倒不光是尺度问题,而是有许多读者留言,说帮我转发到很多微信群,我就知道这篇文章估计是要被删了。一般来说,长期关注的老读者,即便观点不同,最多他留言反对,或者取消关注,通常情况下不会举报投诉。但是微信群就不一样,说不清那里面都是些什么人,跟你也没有任何感情,就难保他会做什么事了。所以读者以后看到一些比较敏感的文章,就不要帮我转发了,要转发的话也就私聊,不要扔到大群里去,以免惹来乱七八糟的人。本来,我下午还设置了个关键词回复,输入关键词后即可调出我后台编辑素材的页面,只跟五六个朋友提过这事,准备晚上在公号里说的,结果晚上20:22通知我,说编辑素材也被删掉。现在我自己连底稿都没有,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经此一劫,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会非常识时务地做个良民,保证写的都是人畜无害的东西。呃,算了,我想我还是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我只保证对人无害就好。今后的文章,特别是明天的文章,绝对是你们可以转发的。今天这篇,就讲首诗词吧,有阵子没讲诗词了。王维的名篇《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诗大家应该都听过,意思也很好理解:你从家乡来,肯定知道家乡的事,请问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没?

  你们觉得这首诗好不好?我相信,如果我是当面问你们的话,你们很多人都会说好。因为他是名家写的啊,因为这首诗也很出名啊,因为这首诗流传几千年啊。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首由名家写的,流传了几千年的名篇,你哪敢讲它不好啊!那岂不是彰显了你自己的无知者无畏?我觉得,这种观念也没有错了,当你对一个专业缺乏基本学养的时候,是应该多看、多想、少批评的。不过,事实上也并非所有名家写的名篇都是好诗,譬如我们曾经分析过,骆宾王的《咏鹅》就称不上好诗。我们看王维这首杂诗,似乎平淡如水,就跟我们平常讲话一样,没什么稀奇的啊,这能算是一首好诗吗?我先说结论,这是首好诗,读者可以先品味几分钟,想想它好在哪里,看能不能品出点什么感觉来,然后再往下看。

  事实上,曾经有人说王维这首不但不能称为好诗,而且是首很差的诗。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回到通信和交通都极其不发达的古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就你一个人背井离乡到长安打拼多年,突然遇到一位家乡人,你最想问的是什么?一定是,我的父母亲友还好不好,对吗?可是王维居然什么都不问,就只惦记他窗前的那朵梅花开没开,这岂非是自私冷血?岂非是无情无义?所以,他们就拿王维的这首《杂诗》与稍早前的一位诗人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作比较: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这首诗同样很好理解,意思是说:我在外面漂泊了很多年,岁数大了还不能回乡。突然在门口遇到一位客人,他说是从我们家乡来的。于是,我就和他皱眉握手,流泪喝酒。然后诗人向机关枪扫射一样地询问道:“朋友们还好不好啊,孩子们好不好啊……”就这样巴拉巴拉连续问了十四个问题,然后对客人说,你要理解我这种常年旅居在外的心情啊,有什么东西就赶紧直接跟我说,不要让我猜了,我没那个心情猜,就想赶紧知道答案。

  你们觉得王维和王绩的诗,那首更好。许多人认为,王绩的诗更好,他把那种因整天朝思暮想,故而见到客人就激动追问的心情神态写活了。当然,读者看姚尧的写作口气,大概能猜到我会说王维写得好,而且从名气来看,也该是王维的诗写得好。没错,是王维写得好,可为什么呢?你们先想几分钟,然后再往下看。

  首先,我们必须讲清楚王维的诗肯定不是自私冷血、无情无义。我们都会背王维的另一首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开头两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试问,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怎么可能完全不关心故乡的父母亲友,而只关心窗前的梅花呢?这个无论如何是讲不通的。于是,就有很多人出来帮王维打圆场,呃,帮王维作注解,我们列举几种:

  第一种说法,说梅花是代指,很可能是指他在家乡的妻子。清朝黄叔灿在《唐诗笺评》中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大意是指,这棵梅花树是当年王维和妻子一起栽的,就栽在妻子的闺房前。所以,问绮窗前的梅花其实就是问妻子。你们觉得这种解释好不好?这个我也不能说对错,我们也没有证据说王维当时一定是在想他的妻子,或者一定不是在想他的妻子。只是提供一种说法,采信或不采信皆由读者随意。

  第二种说法,是王维为人心性高洁、清雅脱俗,清朝的赵殿成在评论这首诗时说:“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大意是说,王维对家乡的各种事情当然都很关心,但关心并不一定要写在诗里啊!像王绩那种写法,跟个记账本一样,拉拉杂杂扯一堆,那叫什么事?那就没有诗的味儿,也没有诗人的范儿了。要写就只写梅花这种有味儿,有范儿的东西。

  第三种说法,是说王维对家乡的各种事情都很关心,关心到连梅花开没开这么小的事情都关心的程度,更何况父母身体好不好这种大事呢?如清朝的宋顾来在《唐人万首绝句选》中说:“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大意是说,王维写自己对微小的东西都很关心,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所有事情都很关心,衬托出思乡的情切。

  这三种说法,在分析王维这首诗里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了,你们能想到的差不多也是这样吧?我有次在图书馆晃悠时还看到一种说法,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深刻有内涵,可能才是对王维这首诗最好的解释。这是一个台湾作家写的,国民党部队败退到台湾之后,就和大陆的亲人断绝了联系,直到1987年才逐渐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而且那时候台湾还不能直接到大陆,都是要经香港转到大陆,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当年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老兵之一,要到香港去与他的弟弟见面。我们可以想象,同胞兄弟被分割了四十年,一定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可就在两人见面相拥的那一刹那,他说的第一句问候竟然是“家乡现在有没有电?”这位台湾作者事后自己都觉得很讶异,四十年的骨肉分离,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彼此都遭受了许多磨难,有太多太多重要的问题要问了,怎么第一句话会问“家乡有没有电?”这么个莫名其妙,事先根本没有考虑过,也完全不重要的问题。然后作者经过反思就说,他问“家乡有没有电”和王维问“寒梅著花未”是一个意思。因为年代久远,我已经很难记清作者的完整内容了,下面的分析是我在被作者激发灵感后的思考:显然,作者当然很思念家人,但很怕知道坏消息。我们试想,假设他1949年离开大陆时是二三十岁,现在1987年应该是六七十岁,他的父母就是八九十岁了?还在不在?这肯定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但是他不敢问啊!因为他不问,心里还有个期待,一问,就必须马上面对结果,而且很有可能是坏结果,他很怕听到坏结果,他还没做好准备。前几年,有部热播的连续剧叫《潜伏》,剧情的结尾是男主角余则成前往台湾继续潜伏,女主角翠平怀了余则成的孩子,天天盼望着余则成能回来。当时我有个台湾朋友想拍《潜伏》的续集,就是余则成如何在台湾的白色恐怖的打击下艰难生存,翠平生下余则成的孩子,却不能说孩子的父亲是谁,为此遭到社会的指指点点,还在之后政治运动中遭到迫害,最后两人终于在四十年后重逢了,如何如何。这个曾经筹划的剧,后来当然就没有下文了,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余则成和翠平见面后最想知道的是什么:第一,你还好不好?第二,我们的孩子还好不好?第三,你有没有再嫁(娶)?一定是这样的,对吧?如果你再嫁或再娶了,我会很难受,因为你是我心里的唯一,我不愿意你和别人在一起。如果你没有再嫁或再娶,我也会很难受,因为这些年你一个人过会更苦更艰难。所以,在他们初见的那一刹那,他们是不敢真的问这些问题的,在百感交集之下,必定是随便找个其它的话题先说。等大家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再来问那个心里最想知道的问题。因此,“寒梅著花未”和“家乡有没有电”的本质是一样的,目的不在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而是在内心极度渴望、焦虑、紧张、激动的场合下拿来缓解情绪的托词。他之所以会有这种托词,真是因为他内心极度紧张激动,他之所以如此紧张激动,是因为他心里爱的深沉。所以,王维问“寒梅著花未”和你今天出门在外给家里打电话,问家里的花开没开是完全两回事。你问花,是真想知道花开没开,王维问花,根本就与花无关。那么,王绩问客人时,心里会不会有这种紧张激动呢?我想他肯定也是紧张激动,也有过什么拿来缓冲的托词,但他事后写诗时,把这个托词省略掉了,因为他觉得这个不重要,后面的十四问才是重点。而王维刚好相反,王维的诗捕捉的就是使用托词的那一瞬,以那一瞬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说王维的诗比王绩好。

  其实,我们做投资也是如此,越是你仓位重的东西,你越患得患失,越害怕面对,对吧?我经常想,为什么富人投资赚钱的收益比穷人更多,除了资源、人脉、经验等因素之外,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富人的心态比穷人好。富人因为他本钱多,亏点无所谓,即便股市里的亏光了,他还有实业,还有房产,还有高薪,所以即便被套,他也能够坚定持有,大不了这几年先不看了,过几年牛市就都涨回来了。穷人则不然,本钱就这么一点点,还是靠借来的,就指着在股市赚一把好买房买车的,所以他的心理特别脆弱,特别难以承受股市的震荡起伏,结果能赚到的都是小钱,亏的都是大钱。

  经常有读者留言,问姚尧为什么对心理掌握的如此细致入微,是不是学过心理学?坦白讲,我是想学心理学来着,但一直安排不出时间。不过我很喜欢读中国的诗词和历史,我愿意从这里面去钻研人的心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诸如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投资心理学之类的书,我翻过一些,但感觉都不怎么样,很多都是理论家的想当然耳,比较肤浅表面。我曾经有个心愿,就是用心挖掘中国的古诗词,从那里面分析出人心的特征和弱点,以此来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只是,我这辈子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够用的时间又太少。有些心愿,可能永远就只能是心愿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1 10:16 , Processed in 0.1093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