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1|回复: 0

后沙月光:霍去病同志光辉的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5 0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媒体说新版初中历史课本之中,关于霍去病,卫青的部份被剔除了,大家都很意外和不满。

  多方面了解了一下2017新版的部编本初中历史课本,发现它的确对旧版教材做了一些调整,所谓调整就是改,增,删三种方式。

  几乎每一年教材都会根据时代和教学需要做一些微调,但基本的原则和架构不会改变。这次调整涉及比较广,教材容量就那么大,必须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负荷能力,有增必有减,有减必有增。

  像第2课增加了良渚文化,第3课增加了黄帝传说,华夏民族形成的思考,15课增加了戚继光抗倭事迹等等,这些皆无异议,大家是支持的。

  争议集中在上册第8课删掉了屈原,扁鹊,第11课删掉了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以及王昭君出塞。尤其是第11课的调整使得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名将跟小朋友们说白白了。

  隋唐英雄好汉的传说,需要从课外汲取,而卫青,霍去病可决不是传说,而是史实。他们抗击匈奴,捍卫家国的丰功伟绩,就是他们名留青史,两千多年来代代相传的最大原因,记住他们,更是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的体现。

  各国的历史学科都是一门隐性德育课程,历史教材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熔为一炉。小学生与大学生所学到的东西,主旨不会改变,只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区别。

  教材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提炼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线,再根据这条主线,由浅入深的向学生阐述,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及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和拼搏。,激发起学生的自豪,自强,自尊,

  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等人抵御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犯,表现出汉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戚继光,郑成功抵抗外侮,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国家的演变往往要经历家族,氏族,部族,民族,国家的过程,古代国家观念与现代国家观念也不并相同。如果剥离历史客观条件,去否定岳飞是民族英雄,自以为研究出什么新的学术成果,自鸣得意。不但令岳飞变成面目不清,而且会使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变成一个矛盾体,那么散播这种观点,显然是在制造矛盾,一个根本不必要的矛盾。

  封狼居胥

  读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人都知道这句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的典故就是来自霍去病。公元前119年春,他率五万骑兵作为东路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得胜之后,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直逼瀚海(贝尔加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西路军由他的舅舅卫青率领,从定襄北进一千多里,在赵信城与匈奴单于军队相遇,同样大胜而归。

  从此西汉基本解除了来自匈奴武装的威胁。

  匈奴以前叫猃允,秦朝时称匈奴,大将蒙恬将时常骚扰掠夺的匈奴赶至河套以北,秦末,匈奴卷土重来,重占河套地区。匈奴的兴起,对刚刚建立王朝的西汉来说,是极大的外部威胁,也是西汉人民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200年,高祖刘邦亲征匈奴,当时,匈奴已经打到了晋阳,西汉军队在情报失误情况下,贸然进军。结果高祖被围在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外有四十万匈奴骑兵,内无粮草为续。天寒地冻,陷入绝境,幸有陈平买通单于夫人阏氏,刘邦才得以逃脱。史称“平城之围”。

  此战之后,西汉深知自己国力尚弱,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生产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对异族进犯,只能采用和亲之策,赠金送银,争取时间。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也是这一路线的延续结果,和亲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西汉经过几十年做准备,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上已经相当富足了,“仓库有粮,府库有钱,街巷有马”。

  这样才有反击匈奴的三次大战,分别是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当然汉武帝也不仅仅是军事的反击,还有外交上远交近攻,公元前138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说服大月氏出兵夹击匈奴。

  霍去病,卫青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任务不是寻找军事同盟,而是拓展经济和文化交流,保护西汉商人与西方商户的往来贸易。

  打败了破坏者匈奴,中西交通变成顺利起来,贸易量不断增加,所达之处,也到了当时交通条件下的最远端。

  西方人穿的毛织品又粗又厚,而中国丝绸华丽漂亮,又轻又软,西方人对丝绸的渴望不亚于黄金,所以,一两丝绸与一两金子等价交换。古罗马恺撒大帝穿一件丝绸外袍去看戏,轰动整个罗马城,那时中国是罗马贵族心中的天堂,有点像今天慕洋犬向往欧洲贵族。

  到了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道路称为“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全球得到了一致公认。

  天下太平后,汉武帝又派人到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联系,建郡设县,统一管理,铁血与怀柔政策并举,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带来了民族融合。

  无论是外交,经济,生产,军事,贸易,文化等等方面发展,都离不开霍去病,卫青这几场胜战。

  要对小孩子讲中国历史,到了西汉这一段辉煌时期,你删掉霍去病,卫青,王昭君,怎么讲得通?难道西汉无缘无故就繁荣发展了?

  不让小朋友知道这前因后果,是愚蠢之举,提倡民族融合是正确的,但回避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非但无助于融合意识,反而误导了学生。

  光讲古丝绸之路繁荣,却不讲它的安全保障从何而来?这样的教材选择非常片面,历史有两面性:温情和残酷。需要辩证地看待。尤其对初中生而言,更不能过于偏颇。需要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以军事实力做为保障的。

  爱国主义

  霍去病同志生于前140年,逝于前117年,年仅24岁。

  民族: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

  先后担任过嫖姚校尉,骠骑将军,大司马等重要职务,封冠军侯。

  他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屡建奇功。

  元狩六年,霍去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家中去世,年仅24岁(虚岁)。

  朝廷追谥其为景桓侯。

  霍去病同志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获全胜,歼敌11万之多,降敌4万多人,消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霍去病同志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虚心学习,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武帝曾因其战功卓著,欲赐豪宅良田,美女名车,霍去病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也是他人生座名铭。

  霍去病同志永垂不朽!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极为推崇霍去病,因为对以劫掠为目的的匈奴进行征讨的正义性是有共识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流传于世间。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还能看到屈原的“上下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顾炎武的“兴下兴亡,匹夫有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一直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中国历史是有几千年脉络的,我们需要传承的是保家为国的精神,抵御外侮的勇气,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编撰教材时,编撰者必须想到教材面对的是下一代中国人,如何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最基本的德育功能。

  教材决不能以编撰者个人的口味和喜好来决定取舍,你今天的投机取巧,阳奉阴违,带来的恶果可能会在二三十年后出现。

  霍去病从历史课本中消失,我不想做更多的阴谋论推测,但的确有舆论环境背景,有教授主张用“人道”精神去看待匈奴,西汉太残酷了,害得他们不能在河套以南生存。一场对两千年前保家卫国战争悲天悯人的表演,鬼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然而这几年教材产生的争议,不仅仅是在历史课本。

  语文课本也是如此,吉米,汤姆,玛丽都是好孩子,有缺点的尽是小明,小刚,小丽。这摆明是编撰者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这种潜意识说白就是崇洋媚外,自我作贱,再这样下去,会不会还有:智勇双全优素福,拾金不昧赛义德?

  课本里的人物对小孩子有潜移默化作用,他们的行为准则,思想根源就是从课本晨慢慢萌发的。

  日本历史教材中大讲镰仓武士抗击元军事迹,连神风也讲,为什么?就是要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回避了这些,日本还剩下什么?

  霍去病,卫青应当留在历史课本之中,他们是中华民族强盛的精神支柱,是中国人奋发进取的催化剂。

  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英雄更不能在这时从课本中消失。

  大人编书给小孩子看,大人要有个大人样,要有责任心,不能老干小孩子的事情。删掉霍去病,难道不是因为软骨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12:20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