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67|回复: 0

顾子明:清退底端产业与跳出拉美化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8 1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天,各路自媒体花式的抨击北京的清退政策,尤其是将北京的清退底端产业,宣传成了清退底端人口,开始制造阶级的对立。

  今天也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政府不能多宽限宽限,先熬过这个冬天。

  看到这些北漂们的撤离的背影,政事堂也很心酸,不过,如果多读新闻,就知道北京低端产业的清退工作,是2013年年初的时候就开始了。

  政府不是没有给宽限,反而是足足给了五年。

  但是宽限之下的清退结果怎么样呢?

  各街道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不仅没有劝退多少,新聚集在北京的低端产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反而越来越多,地下室里面塞得越来越满。

  而11月18日大兴十余人丧生火海的惨案,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近些年大量务工人员涌入而清退不力的结果。

  上过大学的我们都应该知道,倘若没有学校的管制,各种违章电器我们能玩出花来。更不要说文化水平较低的务工人员,谁能管得住他们的违章用电?

  这么冷的天,总不能指望他们用爱发电供暖吧?

  而此次倘若不进行一刀切的强制清退,部分的清退只会导致廉价的地下室,聚集比以往更多的人,而随着天气越冷,用电加热必然增加,出现事故的概率反而更大。

  现在仅仅是初冬,天气还不算太冷,搬迁和回乡也还容易,真要是到了深冬,再烧几场更大的火灾,怎么办?谁来负责?

  这让政事堂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则成语:讳疾忌医。

  扁鹊去见蔡桓公说你有病,蔡桓公不信。

  过了很久扁鹊又去,说你病很重了,蔡桓公还不信。

  再过了很久,扁鹊看到桓公,回身就走,留下了著名的扁鹊三连:
  北京需要清退的底端产业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清退必然会有阵痛,但是,清的越晚痛的越深,最后一直拖着不治,最终就会积重难返,无法再治。

  很多朋友认为,底端产业对北京没啥影响,反而能给北京提供廉价的消费服务。但其实大家想一想,如果不清退底端产业,那么底端产业提供的就业和与北京低廉的生活成本,在市场经济的自发运作下,必然使得全国的民众向北京集中,最终,低端产业链和贫民窟将连成片。

  因此,“看不见的手”必然会使得北京的黑公寓和地下室越来越猖獗,而猖獗的极致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对比,巴西庞大的贫民窟,与高楼豪宅仅仅一墙之隔。
  大量的底端产业和劳动力涌入北京,看起来没啥,但是从经济学上将对我国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要知道,我们国家已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之上,随着发达国家普遍右转,中国向发达国家的工业出口将越来越困难;而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缅甸甚至孟加拉这些人口规模上亿的不发达国家,又都在积极推动国家的工业化。

  而新兴国家工业化的结果,就是低廉的劳动力横扫全球市场,迅速提升全球原材料的价格,降低工业制成品的利润。

  嗯,就像十多年前中国进入WTO后,西班牙意大利等曾经的西方列强,手工业在中国商品的冲击下变成了“欧猪五国”,中东的手工业者更是纷纷失业,走上街头搞起了阿拉伯之春。

  而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北京从事落后产能,就使中西部城镇无法承接这些对于北京来说的落后产能,现实中,近年来很多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产能而不是我国中西部,一部分原因就是当地的青壮劳动力几乎被一二线城市榨干了。

  真等到落后产能不由我们主动转移至中西部,让西部发展起来,而被动由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承接,那么很多中西部乡镇就将被工业化进程所抛弃,欧猪五国和动荡的中东,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相比于北京的清退落后产能,近年来深圳的手机、笔记本等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已经向重庆和深圳周边转移。嗯,这本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

  倘若不进行北京的低端产业清退,那么这些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就无法转移回贫困地区,被关心的困难群众就始终生活在地下室,我们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富裕。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对吧?

  而另一个角度来看,低端产业和其附着其上的廉价劳动力,就像牛皮癣一样贴在首都,阻碍一线城市主动去进行科技创新。

  除了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廉价幼教老师冲击市场外,廉价的劳动力也大幅降低了北京的各类用人成本。

  而没有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威胁,资本自然就不愿意加大投入对科技的提升。

  譬如,当京东算下来,无人机快递的油钱比月薪两千快递员还贵,当百度算下来,无人驾驶系统比雇佣月薪两千的司机还贵,当阿里算下来,无人店系统比雇个月薪两千的店员还贵的时候。

  很多创新自然就会慢下来。

  同样,只有当政府面对劳动力紧缺与服务提供不足时,才更愿意对创新开放更多的绿灯,对打破旧有的利益体系给予更多的支持。就像缺出租司机的城市,会严厉打击网约车吗?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线城市累计了大量的资本与技术,而未来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对发达国家的反超,依靠的就是一线城市的创新能力。

  就像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基本是依靠对实体经济吸血一样,目前北京的经济状态,就是北京人享受着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廉价服务,而外来务工人员则享受着北京对周边城市吸血所带来的福利与低廉的生活成本。

  所以,无论是写字楼里面的白领精英还是地下室住的务工人员,活的都很开心,一个能忍受高房价,一个能忍受地下室,因为他们都在享受着北京对其他城市的抽血。

  譬如山西河北都缺水,但是都得优先供应北京,廉价的粮食蔬菜猪肉,都需要运到北京的菜市场去拉低CPI。更不要说,全国土地最贵的北京,却能享受全国最便宜的地铁.....这还不是靠财政补贴吗?

  本来一线城市应该是依靠创新优势,为周边城市造血的,结果北京周边的劳动力和产能无论好坏都向北京汇聚,导致伟大首都的周边,在过去几十年不停的吸血之下,围绕着39个国家级贫困县......更不要说惨不忍睹的人均GDP了。
该数据由搜狐统计

  所以,换句话说,只有清退了北京的落后产能,才能避免北京向周边吸血,让北京自己造血创新,也才能让周边的乡镇在京津冀一体化之中,在北京的带领下实现造血能力。

  虽然清退使得很多人流离失所,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国家目前的重心,是如何跳出向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没跃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陷阱,也就是防止南美化。

  近年来,很多经济学家提醒我们避免被美国剪羊毛的时候,都喜欢用日本这个邻居作为比较,可是,他们很多人都不明白,当时日本已经全国都实现了工业化,人均GDP已经超越美国了。

  而我们现在,除了长三角和广东部分地区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其他地区距离发达国家还很远呢,甚至中西部有的地方也没比非洲强多少。

  我们的经济依靠的是人口基数大,单纯拿经济质量来说,我们并没有比90年代的日本要强。

  所以,政事堂挺排斥说中国能挑战美元霸权的,说白了,单纯看经济质量和金融技术水平,咱么还没跳出新手村呢,现在就去考虑挑战终极大Boss,想的有点多了。

  现在我们真正要参考的,是八十年代阿根廷、巴西,这些一只脚踩进去发达国家,最终又退出发达国家的南美国家,我们要去避免他们走过的老路。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而南美国家则普遍实施赤字财政、负债增长的战略,不但轻松避开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衰退,还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引领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负债发展的基础,是低息借入了大量的美国债券以及大量的美元资本流入。但是大规模基建在刺激了国内需求的同时,使得进口急剧扩张,加速了外汇的流出。

  而此时,南美国家央行趴着的外汇储备,看起来很美,但都是美国投资进来的钱,南美国家并没有利用外汇去创新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反而是在福利的支持下,把城市的贫民窟搞的越来越大。

  而当美国在南美的经济刺激之下,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来,开启加息周期之后,储存在南美国家的美元迅速出逃,直接就打爆了南美各国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嗯,这画面熟悉不?.......前几年疯狂将国内资产内保外贷,去置换美国资产的那帮大佬们,心里会没有这点B number吗?

  而且,倘若靠负债拉动GDP以实现经济增长如果没有副作用,岂不是全球早就消灭贫困了?

  所以,这些年享受着投资拉动和廉价美元供应的我们,得记得,要感恩,也要记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最后,政事堂建议大家想一想,为了跳出拉美陷阱,对困难群众的清退落后产能都如此冷酷决绝,明年开始清退资本市场的金融杠杆又会搞出什么动作呢?

  嗯,大家自求多福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1 01:38 , Processed in 0.4848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