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6|回复: 1

玉名:外资抛售银行股的真正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5 15: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高盛抛售工行后,再度引发了市场对银行股的担忧,本次操作前高盛已先后6次出售所持工行股份,最近12个月高盛3次出售所持工行股份。粗略计算,高盛投资工行7年累计套现103.1亿美元,获利77.3亿美元,那么这样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玉名认为银行股每一次的启动或者说被大资金抛售,往往会引发整个市场的热点转型的思考。在1949点行情中银行股是整个市场反弹的主力,但从2013年2月初至5月中,银行板块调整幅度达15%,而同期创业板、中小板俨然步入牛市,两个走势简直是天差万别,这显然不是偶然,需要我们思考更多。

  首先,今年来银行股屡遭外资投行“唱空”。摩根大通以报告形式,将中国股票评级降为“减持”,同时还建议购买看空中国四大行的金融衍生品;著名沽空机构浑水研究质疑渣打的内地贷款质量后,近日也开始唱空银行股。唱空的同时,摩根大通抛售4235.77万股的农行H股,花旗出售了9259万的农行H股,美国基金The Capital Group场内减持1亿股农行H股,淡马锡减持了建行16.11亿H股。股民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外资要抛售银行股呢?玉名总结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中国银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再想维持目前高位可能性不大,从资本市场来说目前股票价位应该是高点区域(尤其是经历过了1949点反弹后),从这几年来看已经实现了入股中资银行的盈利目标,到了就此抽身走人的时候。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凸显,也是外资离场走人的原因之一。

  其次,单纯从高盛抛售还能看出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2005年到2010年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在港上市。除农行外,建行、中行和工行改制重组上市的一大特点是引进高盛等国际投行以及金融财团。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引进外海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资本,弥补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进国际投行和金融财团的管理经验,实现战略投资的目的。而目前来看,玉名认为中资股本身因外资投资而得到的东西很少,汇丰清空15.6%平安银行股权,美国银行也在去年底出售建行的大部分股份,每一次外资撤离都是那么地干脆,所谓帮助中资银行引进先进国际管理经验,实现战略投资的目的,履行得并不到位。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外资每一个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他们当时就是以折价、低价的方式购买的,这也是需要股民注意的,单纯做多模式,介入大大盘银行股很多时候往往很难有好的利润。

  总结来看,当前市场正逐步从“政策市”过渡到“经济市”,接下来的经济走势才是决定指数运行方向的重要变量。目前来看,在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放松的背景下,管理层对经济主动减速进而为转型创造空间的认知已逐步达成共识,短期来看,大规模刺激政策或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市场不大可能会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在此背景下,玉名认为与经济周期敏感度极高的周期板块,后续仍将受制于整体经济的复苏乏力,因而其盈利改善空间将有限;即便周期股出现反弹,或许只能定性为昙花一现的“超跌反弹”,因此市场风格很难由小向大真正切换。所以今年春节过后创业板的爆炒也是源于资金从大权重股撤离(1949点第一波反弹行情中金融和地产是最赚钱的板块,随后赚钱效应消失,资金必然有流出),挖掘新热点所致。而进入到5月中旬,又出现了部分资金撤离创业板和大权重股,而转投新的热点,即近期反复活跃的汽车、页岩气、光伏产业、环保等二三线股的活跃都是这个要素。其实外资撤离中资股,也是为了处于机会成本要素,投资进入到更赚钱的行业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6 1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没能分析到内在,这水平一般般,其实这是美帝金融攻击中国的前奏而己,后面跟上的是欧盟.现在的关键是打断的他们的进度.习李四面出手这才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6 01:41 , Processed in 0.0781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