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49|回复: 1

崇山晖兔:说说文化自信之 “华夷之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8 06: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是越来越强大了。虽然这是一段非常诡异的路程:一路伴随着“中恐崩”和“中威论”这两种实际上完全矛盾的声音,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今天。而作为爱国者,我们更愿意说,中国和平崛起了。虽然中国还在强调: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我们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实际是:我们还想发展的再远一点。

  能发展到多远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信心。用习大大的话说,我们得有点自信。这个自信包含的内容很多,有那么一项就是文化自信。那我们就慢慢来聊聊文化自信那点事儿。比如说,先聊聊这华夷之辨!

  近年来,“华夷之辩”一词又重新被人提起,主要观点是:中国人应当有文化自信,华夏文化高贵纯良、优秀无比,古时的中国蛮夷文化和现在的所谓西方文化相比之下都是垃圾,中国以外的国家,就算经济再发达,在文化上也都是野蛮、不开化的“夷”类;而当今的中国文化也是受到了长时期的、极大的污染,应该重返传统文化本源。

  历史上的“华夷之辨”真是这样的吗?“华夷之辨”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吗?

  “华夷之辨”的问题说起来有点复杂,因此笔者将用一个系列文章来阐明观点,本篇首先来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之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先来看看最初的“华”和“夷”指的是什么?

  “华”就是指“华夏”,古时候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先民自称“华”、“夏”(“华”、“夏”是当时较大部落的名称,其具体来源说法不一。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之后,并入山东境内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唐朝学问家孔颖达考证后说:华就是夏,华和夏,在上古的时候是同音同义的);而“华夏”以外的部族,统称为“夷”(夷的本义,通常认为是《说文》上的解释:夷,东方之人也。本泛指东方的各民族,后来逐渐成为对中原以外民族的蔑称,“华夷之辨”中的夷即为蔑称)。

  二、“华”、“夷”的区辨标准是什么呢?

  古时候,华夏族群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经济相对发达,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是当时人们活动所到达的地域范围内的文明中心,中原周边的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比较落后,所以华夏族在各方面与其他各族(那时的族是指“族群”,与现在的民族的含义是不同的)的区别越来越明显,就逐渐产生了华、夷的区辨。因而华夷的区辨标准是包含族群(血缘)、地域、文明礼仪三个方面的,就中国典籍上的记载来看,也是这样。在先秦时期以后,华、夷的区辨主要以文明礼仪为衡量标准,但族群和地域的衡量标准并没有消失,尤其是在华夏面临严峻威胁、遭遇严重入侵时,族群和地域衡量标准又会被重视起来。所以“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虽以文明礼仪为主,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文明礼仪,“华”是中国人、中国地域、中国文化三者的统一。

  三、那么,“华夷之辨”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呢?

  对华夷之辨的内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从中国历史和现今被广泛接受、已形成思维定式的内容来看,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华夷有别”,华、夷是不同的群体,必须加以区分;

  其次是“华贵夷贱”,华夏文明是先进高贵的,蛮夷文化则是落后野蛮低贱的;

  第三是“华夷大防”,要保持华夏文化本质的纯正,防止被蛮夷文化所侵染和改变;

  第四是“以华变夷”,以先进高贵的华夏文明去影响、化育蛮夷文化。

  华夷之辨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华夷之辨,表面上看是文明礼义以及族群、地域的区辨,但其根本还是经济因素,是因生产力水平差异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各部落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是人人因循天道的原始“大同社会”。华夷之辨出现的时期,正是中国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社会走向私有制社会的时期。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诸夏与夷的区别其实主要是农耕的城邦和游牧的山野牧民的区别。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华夷之辨思想更加明确和盛行。

  管仲有一句非常深刻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当年,华夏族群之所以先进文明,是因为占据了温带平原地区的农耕地,生产力相对发达;夷人之所以落后野蛮,是因为居于只能游牧的蛮荒之地,经济长期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讲究衣服的华美,饮食的精致,日常的礼仪;随着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统治者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制订礼仪教化。中华文化中的天文、地理、科技甚至哲学思想等很多方面,都是来源于服务农耕的需要。所以,正是“仓廪的实与不实”导致了“礼节的知与不知”,农耕的平和与游牧的粗犷,也塑造了不同的性情,而并不是这两个族群的人本来就有智愚、贵贱和文明野蛮之别(现在也是一样,西方社会看起来富裕文明,也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智慧、高贵,而是西方较早进入了工业社会,一段时间以来生产力相对中国发达)。若这两个族群换一下居住地,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可能情况就会相反了。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野蛮也是会逐渐文明的,这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验证。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礼仪教化的制订,人开始分三六九等。拿周朝为例,周王室居于最核心层,分封给近亲和功臣的诸侯国,称为“诸夏”,认同周礼并同意向周王室进贡的族群,称为“朝贡国”,其他所有族群都是“夷”。而周朝统治集团和各诸侯国内部的人,也是等级分明。此时的“华夷之辨”,包括文明礼仪,越来越带上浓厚的等级烙印。秦朝以后,华夏政权率先建立的封建制度成为最先进的社会制度,随着封建制度不断由华夏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华夏的文明礼仪也随之传播、化育。
  所以,历史上的华夷之辨思想的实质就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进入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的族群,因其相对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文化、礼仪服饰等,对相对落后的其他族群和文化的一种优越思想。

  (而延伸来看,近代史上,西方的族群兴起,先一步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并开始全球殖民的过程中,也是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华夷之分”,即白人优于其他肤色族群的优越思想,并由此产生了战后的霸权思维及政治格局。)

  四、华夷之辨的历史作用

  在中华大地上,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封建制度和华夏文化始终都是先进的,因而华夷之辨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有其正确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其所起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

  在中国历史上的和平时期,“华夷之辨”把文化落后的四夷边民统一在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中,是凝聚共识、实现天下一统的有效手段,少数民族对富裕生活、先进文化的向往和积极靠拢,增强了中国各民族间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国各民族大融合;当中原政权不稳,遭受入侵之时,“华夷之辨”又成为中原政权和华夏文化用来抵御防卫的强大思想武器,避免了屈从和倒退苟安;当少数民族主政中国,先进璀璨的华夏文明使他们无法征服,甚至无法拒绝,以及人们对于华夏文化的执着坚守,使华夏文明顽强地延续下来,并实现了对少数民族从文化到族群的同化。

  可以说,华夷之辨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保持华夏文化的特点和本源,促进整个中国各民族及地区的发展,强化国家的大一统态势,并最终形成今天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从更深层次来看,"华夷之辨"观念促成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成了一种维护华夏尊严、捍卫华夏文化、维系华夏生存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催生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感人事迹,并成为今天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源泉。
  华夏文明也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边国家接受中华思想,又常自称"华夏"、"中国",这被称为小中华思想。中国和这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称为中华世界。由于中华世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儒家社会,儒家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因此这些地区又称儒家文化圈。所以华夷之辨对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影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华夷之辨的局限性

  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站在当代的历史高度,当我们回过头去,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时,也不得不承认,华夷之辨也有着必然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华夷之辨是封闭地域基础上的狭隘的文明中心论。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虽然也曾经有一段时间(比如明朝),意识到除中国以外,世界很大,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以中央帝国自居的,认为中原或中国是“华”,其他的都是“夷”。而从中国当时势力所及的地域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因而华夷之辨的局限性之一就在于,因识见的原因,以世界唯一的文明中心自居,这就如当年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一样,是知识的局限造成的。

  鸦片战争之后,当中国直面强大的西方工业文明时,华夷之辨的狭隘性就暴露了出来,遭遇了历史性的尴尬。

  其次,华夷之辨是私有制社会中统治阶段和特权阶级的思想,是所谓富贵人的优越心理的体现,类似“主仆之辨”。

  区分自己和他人,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华夷之辨”是有阶级性、歧视性的。华夷之辨思想居高临下,致使先进和富裕的一方歧视相对落后的一方,轻视其他文化,轻视“贫贱”之人,甚至轻视“夷人”的一切。这是特权阶级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优越心理,实际上是违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圣人以天下心为心”和“一视同仁”思想的。

  崇尚华夷之辨的人,往往偏执地要通过寻找差异来确定自我,通过贬低他者来抬升自我,也必然导致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对待和学习其他民族和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比如视“夷人”的勇武刚猛为野蛮,把先进技术斥为“奇技淫巧”),这也是导致中原地区历史上几度被少数民族征服的直接原因。

  第三,华夷之辨不能正确看待民族关系,导致民族矛盾加剧。

  华夷之辨思想一方面对落后的一方形成事实上的精神压迫,并导致仇视和对立,是加剧民族矛盾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天朝上国的富庶和宽容,又往往对少数民族过度安抚、厚待,导致其骄纵为患。在唐、明时期,统治者受华夷之辨思想影响,把“以华变夷”想得过于理想化、乐观化,过于优待、纵容归顺的北方少数民族,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和满清入关。到底是应该区防,还是可以教化?中国历史上,人们的观念往往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和“礼仪教化,以华变夷”的矛盾中徘徊反复。而各民族之间,也一直在这两者之间徘徊,不停地相爱相杀。

  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华夷之辨”思想是否还适用?是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呢?我们将在下一集中继续详细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23: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上集分析了什么是“华夷之辨”以及其历史作用和局限性。那么,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演进,在今天的中国,“华夷之辨”思想是否还适用呢?“华夷之辨”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呢?本集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先来分析一下中国现在的各民族是否还应该有华夷之分。

  我们先来回顾历史,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华、夷族群范围的演变。

  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居住在中原部分区域的部落联盟为“华夏”,居住在其他地区的族群为“夷”。

  后来,随着各部落之间的兼并、联盟,华夏族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到夏朝建立时已扩大到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现在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北五省的大部分,都属于“华夏”范围。一些著名的先圣甚至都不是最初的华夏族出身,比如据史料记载:“舜为东夷之人”、“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西夷”。(《孟子·离娄下》第一章,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

  在西周初期,周王室和它所建立的诸侯封国,都属于“华夏”,称为“诸夏”,其他所有族群都是“夷”。(《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灭国十五有余,独先诸夏,鲁晋俱诸夏也。”)现在的山东及河北一带的部分族群本来被称为“东夷”,后来周武王分封诸侯,把山东北部封给姜尚,叫齐国;山东南部封给周公,叫鲁国,这些地方受姜尚和周公的教化,就从“夷”变成了“诸夏”。而楚国的先祖本是华夏族的分支,之后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因为不推行周礼,就被视为蛮夷了。后来到了春秋时期,楚国重新推行周礼,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实力日益强大,中原诸侯纷纷与楚国会盟,就不再以蛮夷身份看待楚国了;而郑国本为诸夏,却因为其行事风格不符合仪礼,也被各国视为夷狄。那时的人们认为接受中华文化融入的异族就可以成为华夏,不接受的就判定为夷类。(本段的史实源自《史记》和《孟子》的相关记述)

  在汉朝,华夏族和部分夷族融合,称为“汉族”。在“和亲”政策的引领下,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不断交往、通婚,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大量少数民族人被汉化。汉族本身就是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融合而产生的,又经过长期与为少数民族的交往、融合,所以现在的汉族人,谁是真正当初的华夏族后裔,谁是早先夷族的后裔,恐怕多数也已经无从考证了。而在汉朝以后,“华夷之辨”的三种衡量标准,也渐渐地演变为汉族、汉族聚居区域和汉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此时,“华”与“夷”所代表的意义也已经与最初的时候不一样了。

  汉代以后,尤其是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元、清时期,各民族大冲突、大迁徙并进一步大融合,族群生生灭灭,经济、文化、血统都相互交融,华夷的区分更不象此前那样分明。一方面,纯正的华夏族血统的人已经极少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向往学习华夏文化,主动融合,最典型的是满清王朝虽然逼迫汉人剃发易服,但在更深层次的文化方面则采取了近乎全面汉化的政策,到最后,满族文字、语言已经接近灭绝,满族人也与汉族大范围深度融合。

  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在1905年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提出:中华民族自始并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提出,全中国范围内的各民族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亲如兄弟的一家人。

  通过回顾以上这些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上,随着各族群的发展变化和文明礼仪的演进,所谓华、夷族群的范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各民族大融合是主线。

  在当代,从华夷的本义和华夷族群的演变来说,“华夷之辨”的三种衡量标准都无法真正站得住脚了。在族群血统方面,各民族相互交融,已经“华”、“夷”难辨;在国家地域方面,各民族“同处一室”,共同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地上;在文明礼仪方面,各民族虽然也保持了一定的本民族文化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但都共同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融入了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创造。

  所以,在中华民族已经形成的今天,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是没有华夷之分的。

  二、中国和其他国家是不是华夷的关系呢?

  在古代的中国,真正的密切联系交往的其他国家,是中国周边的国家,基本可以说都是中华文化圈的国家,而与欧洲国家、南亚国家、阿拉伯国家等等,仅仅是古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和一般的文化交流,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情况并不真正了解,也没有大的影响,总体上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所以虽然中国古人以中央帝国自居,认为除中国以外都是“夷”,但中国历史上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华夷关系,就是指中国与周边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到了明朝,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往来的增多,一些知识分子已经确切地认识到中国不过是世界许多国家中的一个。部分有识之士已经明确地将华夷之辨限于中国及周边了,已经不认为整个世界除中国以外都是“夷”了。(比如,王廷相说:"天,一也;天下之国,何啻千百,天象之变,皆为中国之君谴告之,偏矣。" 孙瑴说:"近世有利玛窦,自欧巴罗国越八万里泛海而来。其言海外大国猥多,而西视神州,目为大眀海,居地才百之一,则瀛海之外,岂遂无方舆哉!" 瞿式谷说:"尝试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而这种心态在明代的主流知识分子中是相当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明末著名反清志士朱舜水说:"世人必曰'古人高于今人,中国胜于外国',此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语。")

  现代国家建立以后,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各国之间都是主权独立、地位平等的国家关系,中国不仅与历史上受中国影响不大的国家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且与周边的所有国家之间,也都是相互平等、和平共处的国与国关系,所以中国与其他所有国家也决不能以“华夷关系”来看待了(有的人可能在潜意识中仍然不愿意把朝鲜视为独立自主的现代国家)。

  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不是适用于华夷之辨呢?

  就其产生的源头来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源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从属关系和彼此的影响;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和融合,但总体上是属于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

  从大的文明发展方面看,中西文明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因中西文明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确实存在着相对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也是相互交替的,比如:在明朝以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文明是领先世界的;之后,率先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文明就逐渐超越中国了;现在,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迅速拥抱工业文明的中国又走在了重回世界巅峰的路上。

  除去“文明”之中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因素,单从纯粹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各有特色、各有精华和糟粕、谈不上先进与落后之分的。比如:相对来说,中国文化更为注重整体和综合性,西方文化则偏重个体和分析性;中国文化重道,西方文化重器;中国文化重义,西方文化重利;中国文化重辩证思维,西方文化重逻辑思维,等等。不同的文化特色,开出了不同的花朵,结出了不同的果实,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就拿医学来说,西医治病,通常是把人一点点地解剖开来“精准”治疗,头痛则医头,脚痛则医脚;中医则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辨症施治,有时通过脚上的经络来治疗腹部的疾病。

  至于西方国家近代以来所体现出的强烈的侵略性和霸权主义,更多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导致的,就象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尊卑观念和对人的压制、歧视,对工商业的抑制,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的体现,并不能完全归于文化范围,并对中国文化的整体下一个负面的定位。对于文化中的宗教因素也应该辩证地去看,评价文化要看总体,不能只因为一个或几个点,就去否定整体,而更多的要看内核。

  中西文化本身不存在本质上和整体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也就不存在“华”、“夷”的区辨问题,只存在中、西之别,所以不适用于“华夷之辨”。对西方文化,也要本着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其精华部分充分重视和吸收,让中华文化更上一个台阶。

  四、现在仍坚持“华夷之辨”是文化自信吗?

  前文说过,历史上的华夷之辨的区辨标准是血缘(民族)、地域(国家)、文明礼仪(文化)。既然目前无论从民族、国家、文化这三者的任何一个角度看,无论是国内民族关系还是国际关系及中西文化关系,华夷之辨都是不适当的,那么,“华夷之辨”也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应该进入历史的档案馆中了。

  那现在还坚持华夷之辨,是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答案也就明确了。

  “华夷之辨”本来就是中国特定时期出现的、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一种思想,而把这种已经作古的、失去了现实意义的思想从故纸堆中翻出来,借尸还魂,人为地赋予其“特定的含义”(即本系列开篇提到的:中国人应当有文化自信,华夏文化高贵纯良、优秀无比,古时的中国蛮夷文化和现在的所谓西方文化相比之下都是垃圾,中国以外的国家,就算经济再发达,在文化上也都是野蛮、不开化的“夷”类;而当今的中国文化也是受到了长时期的、极大的污染,应该重返华夏文化本源),既是对历史事实的不尊重,也根本不是什么文化自信。这种思想无视历史发展进步,渺视和排斥其他文化,貌似坚守华夏文化,但其实并不符合华夏文化的核心精神。

  真正的华夏文化从不僵化保守、固步自封,从未认为自己血统高贵、不可染指、居高临下,而是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核,一直在兼收并蓄,包容融合,包括对佛教,不是排斥,而是将它中国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正如上善之水,川流不息,厚德载物,汇百川而成大海。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华夷之辨”的狭隘性所无法企及的。

  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如饥似渴地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文化,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吸纳全球优秀文化、以全球视野审视自己的难得机遇期,以中华文化坚定优秀的精神内核、兼收并蓄的包容品质、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进取风格,必将很快实现自身新的跃升,怎么还能走僵化复古的保守老路呢?

  任何文化都需要保有自己的特色,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和区别,但华夷之辨并不是正常的文化区分,而往往带有强烈的“华优夷劣”的成见,这会使中国文化在飘飘然中止步不前,遭受“捧杀”。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地坚持文化自信呢?我们将在下一部分中继续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04:3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