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71|回复: 3

陈思进: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3 08: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庆档前,《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在国内上映,票房超过7亿,一如既往地显示了好莱坞科幻大片强大的市场吸金能力。同时,史上票房冠军、科幻巨制《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在美国加州开拍,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不禁想起一个“老”话题:为什么中国迄今还出不了这样的科幻影视?进而思考——

科幻作品应该如何定位
——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一)
文/陈思进

  近日,新传智库撰写的《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的科幻电影市场状况,称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历史成绩虽然惊人,但吸金的大多是好莱坞进口片。

  导致中国科幻影片成绩堪忧的外因,主要是进口片争夺市场,内因是自身制作水平拙劣。从更严格的定义而言,尽管中国影科幻电影的“科幻元年”,早已宣称了至少4年,却基本上依然是空白的。正如当有人问“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是什么?”导演张小北的答复是:“正拍着呢”。

  在全球TOP10的电影票房中,有6部是科幻电影,不过,清一色都是好莱坞电影。可以这样说,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的标志。比如,票房第一的《阿凡达》就是科幻电影,其2009年的票房高达28亿美元。如果考虑到这8年来的通胀因素,相当于人民币360亿,超过了中国2016年总票房(近460亿)的78%!

  为什么中国的科幻影视,特别是硬科幻电影几乎还是空白呢?就让我从何谓科幻,何谓硬科幻和软科幻的定义谈起吧。

  什么是科幻作品?

  科幻作品是一种思辨性的文学作品,通常涉及的是想象力的概念,如未来科学技术、太空旅行、时间旅行、光速旅游、平行宇宙以及外星人的生活等。其潜在意义是探索科学和创新,被称为“思想文学”,通常跟超自然,如与梦幻、神怪等相关类型(属于奇幻、魔幻、玄幻等,在欧美称Fantasy)的作品有所不同。

  纵观历史,科幻作品旨在创作故事的时候,首先是基于科学的事实或理论。与艾萨克·阿西莫夫、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三巨头的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认为:“科幻小说的简洁定义,是基于对过去和现实世界的充分了解,对未来世界符合科学逻辑的预测。”

  而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中,对于科幻作品是这样定义的:“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科幻作品属于文学作品吗?

  科幻小说当然属于文学作品,不过它又是特殊的文学作品,即和一般传统的文学作品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举例来说。在科幻的世界里,往往时空的跨度巨大无垠,时间动辄一晃几百年、几千年,一个故事甚至可以跨越几万年;而在空间上,整个银河系还算是渺小的,浩瀚如整个宇宙,甚至多重宇宙、平行宇宙(或称平行时空、平行世界)。因此,有些科幻作品往往不像一般文学作品,需要设计一两个主要人物(所谓男主、女主),来贯穿始终。不过,在硬科幻中(后面再详谈何谓“硬”科幻),必须用至少一个科幻概念贯穿始终。

  比如,号称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小说系列,阿西莫夫的《基地》前后时间跨度上万年,不可能仅以一个人物,或几个主要人物来贯穿始终。阿西莫夫非常智慧地采用了心理史学(注:在心理史学中,未来的历史是完全可以按照科学的计算而得出,量子力学就具有类似的特征,甚至和当下科技热点“大数据”分析也类似)以及“读心术”等,将整个系列故事串起来,给予读者以脑洞大开的盛宴。

  这正是硬科幻作品与一般文学作品最主要的不同点之一。不客气地说,这可能也正是绝大多数中国影视人,迄今还不完全明白科幻作品这一特点的原因所在。要是用对一般文学的标准(如人物、故事、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为第一要素)来要求科幻作品,去塑造人物、产生矛盾冲突、表现人的命运等等,这在那些描写巨大无垠时空的科幻作品中,显然是找不到抓手的。

  而上述这个要点,同时也恰恰是硬科幻和软科幻的区别。这个话题,下次再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20: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题)最近,《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在国内上映。正如预期,又叫好又叫座地登上了票房冠军,一如既往地显示了好莱坞科幻大片强大的市场吸金能力。

  同时,史上票房冠军、科幻巨制《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25日在美国加州ManhattanBeach开拍,且将是史上最庞大昂贵的大片系列,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拍摄时间将会长达6年……

  科幻是全球电影史上最能赢取票房的电影类型之一,占全球市场4成以上的票房,在好莱坞票房中更超过一半儿……

  不禁想起一个“老”话题:为什么中国迄今还出不了《阿凡达》、《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那样的科幻影视?进而思考,为何科幻影视、特别是硬科幻硬是在中国几乎还是相对空白……

“软”科幻和“硬”科幻区别何在
——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二)
文/陈思进

  本栏上篇文章中谈到,硬科幻作品必须至少采用一个科幻概念(或元素)贯穿始终,所有故事必须在这个科幻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即采用这个科幻概念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或更准确地说,硬科幻是以科技及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再以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中的心理史学为例:心理史学发明人哈定·谢顿——按传统文学的标准应该是主角,可谢顿只在前传中短暂地出现过(倒是机器人丹尼尔,非但好似《基地》系列中最后的大Boss,甚至贯穿了《机器人》系列),而心理史学这个概念贯穿了《基地》整个系列的七部小说,所有的故事都是以心理史学为主来推进的。

  而软科幻则往往偏向传统文学,依然以人物、故事、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作为故事导向(即依然着重人文描写),而只是运用一些科幻点来“点缀”,甚至只是说事儿而已。迄今为止,中国已有的科幻影视作品,如果说有的话,基本上都属于软科幻。

  值得注意的是,软科幻只要其中的科幻元素的科学基础不成立(即不被当代的科学定律所支撑),甚至稍微偏离方向,往往就不成其为科幻作品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之一吧。

  以近些年来中国影视中最流行的穿越剧为例:从科学上而言,在同一时空中的穿越,或者时间旅行去到未来的桥段还有可能,但穿越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科学根基,这些穿越剧就只能算作玄幻剧。

  为什么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科幻电影,特别是硬科幻电影呢?

  据统计,中国的科幻作家只有240位,如果在上述那些严格的定义基础上来计算,中国真正的科幻作家更是少得可怜,优秀的科幻作品尤其稀缺。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把文理科分得太清楚了。学理工科的富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文笔不尽如人意。而科幻不仅要有科学基础,还要有讲故事的能力,有“科”无

  “幻”不是科幻作品。而文科生写出来的科幻作品,又往往缺乏科学基础,有“幻”无“科”,也就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了。

  值得庆幸的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是中国科幻的基因突变,达到了世界科幻的一流水准。刘慈欣的科学基础扎实,相对论、量子物理等理论基本上都运用到位,而且非常会讲故事。刘慈欣显然也受到了“黑暗森林”理论的影响,所以《三体》(特别是第二部)比较灰暗和悲观,最后人类的前途很悲惨。《三体》填补了中国世界级优秀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长篇小说的空白。

  然而,为什么科幻、特别是硬科幻题材在中国影视界依然还是空白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小说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影视项目则需要一个巨大的团队合作完成。影视创作需要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主创团队首先就得对什么是真正的科幻,特别是硬科幻,在剧本的改编之前就要达成共识。

  就拿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而言,他从上世纪30年代尾便开始创作这个系列小说了(注:1939年5月10日,阿西莫夫开始写他的第一个机器人短篇小说《小机》),可好莱坞直到上世纪的60年代后期才确认了电视剧的改编模式,开始搬上电视荧幕;甚至在整整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才开始将这个系列搬上大电影。

  不过,从这个视角来看,中国有后发优势,不该再等半个世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09: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幻作品究竟有何意义?
——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三)

  这些年来,在欧美科学家的专访里,最常听到的是他们从小喜爱阅读科幻小说,这奠定了他们追求科学的一生。而所谓科幻,必须是科学“加上”幻想(Science+Fiction),科学是科幻大厦的根基,没有科学根基,科幻无从谈起,科幻的大厦根本无法建造,即科学是皮,幻想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科幻故事的吸引,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少许多科学家。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科幻的意义——科幻是科学的翅膀,因为有了科学的基础,幻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就像人类曾经幻想登陆月球,结果登月早已成为事实——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于是,幻想,在科学的基础上变成了真现实。

  前文提到,真正的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小说,必须有一个基于科学的核心(或元素),如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机器人》系列里“机器人三定律”、刘慈欣《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然后试着去架构一个未来的世界,通过幻想让读者看看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因此,科幻绝不应“只幻无科”——那样的伪科幻是不可能成就科学的。

  也就是说,当代欧美科学家多半儿是科幻小说、漫画故事的粉丝。欣赏科幻作品与思考科学问题非但不对立,反而还相辅相成,形成了共振效应。科幻作品是科学进步的翅膀,驱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带领人类飞上月球、飞到宇宙深处。

  总之,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是生产力,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品的可读性并不会被科学基础(或元素)所限制,可读性取决于科幻作者的写作水平,就好似建筑设计和装修水平,决定大厦能否成为地标建筑……

  这里,再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硬科幻题材在中国影视界依然还是空白?

  尽管赛先生已经呼唤100多年了,可中国社会依然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科学依然还不普及的原因,可能是中国为何除了《三体》,鲜有其他出色的真正硬科幻小说的问题所在(包括影视作品)。

  正如《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因科学基础薄弱,创新力明显不足,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缺乏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所以小说家和影视编剧,都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和表现,而难以下手对硬科幻作品的影视改编(《三体》电影的烂尾就是惨痛的例证),应验了这样一个说法:“中国人擅长拍摄过去的历史,美国人喜爱拍摄未来的历史——科幻”。

  稍稍值得欣慰的是,在《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的最后提到,中国的科幻电影已然前景显现:其一,已成为市场开发的热点,知名IP制作注入活力;其二,特效技术的升级为科幻电影做好了准备。

  不过,想象创新和科学基础依然是需要补充的短板。

  在此,顺便提一句,我正在创作一部硬科幻系列小说,向我最崇拜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基地》——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致敬!力争早日完稿出版,更希望能早日搬上银(荧)幕。

  在下一篇文章里,再详谈当下对硬科幻和软科幻区分的误区,恰恰是为何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09: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上票房冠军、科幻巨制《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25日在美国加州开拍,且将是史上最庞大昂贵的大片系列,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拍摄时间将会长达6年……

再谈科幻的软硬之辨——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四)
文/陈思进,《科技日报》,2018年06月29日

  目前,国内对于科幻作品的普遍认识,似乎是觉得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但我之前提到了,科幻作品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如果在超现实因素中,没有任何当代科学定律做支撑,显然只是有“幻”无“科”,即和科幻无关。

  假如在一个文学作品中,只要含有超现实因素就能算科幻,那么中国四大名著都可以被列入科幻作品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传统上对软硬科幻作品的区分——

  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可定义为硬科幻作品(以《海底两万里》为典型)。

  软科幻: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以《沙丘》为典型)。

  我认为,上述那样的传统分类和定义在当下已然不妥,至少不完整,甚至不准确,容易引起混淆。

  首先,科学本身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软”或“硬”,因为那些只是人为的分类,而不同门类的学科本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是逐渐递进的(这点将另文详谈)。

  再举阿西莫夫《基地》为例,其故事中的科学核心“心理史学”,就揉合了热力学、历史学、数学、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气体动力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电脑、甚至量子力学等方方面面。

  其次,霍金在新著《大设计》的开篇中提及“哲学已死”,意思是世间万物的演化,是遵循一个定律的,即爱因斯坦用其下半生所追寻的“T.O.E.”。

  第三,如果按照传统软科幻的定义,稍一较真的话,那么《山海经》《西游记》《聊斋》等神话、魔幻、奇幻、玄幻等,就都很容易被归类为科幻作品了,这可能也是为何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吧。

  我注意到,近年来,国内的文学评论界就将一些没有科学基础的超现实作品,如将获“雨果奖”的《北京折叠》定位为“科幻现实主义”,令人诧异,不敢苟同。《北京折叠》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是批判阶级固化的,并不存在科学定律的内核。《北京折叠》的定位,用“优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显然更为准确(其实《红楼梦》可算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鼻祖)。

  顺便提一下,其实“雨果奖”就是颁发给科幻或奇幻作品的。

  我认为,硬科幻的定义应修正为:以现实科学理论为依据,合理的构建至少一个以想象的科学事实为核心,所有的故事必须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展开,即采用这个核心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或更准确地说,硬科幻是以科技及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

  软科幻的定义可修正为:偏向传统文学,依然以人物、故事、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作为故事导向(即,依然着重人文描写),而只是运用一些科学点来“点缀”。也就是说,软科幻中基于科学技术的幻想,只是用于辅助情节的展开。但是,这些幻想也必须符合科学的定律。

  之前提到,据统计目前中国科幻作家有240位,但如果由上述修正定义来看,中国真正的科幻作家最多只有40-50位,其中,真正优秀的一流“硬科幻”作家仅有刘慈欣一人——可谓中国科幻作品的基因突变。

  而我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厘清国人对科幻的认知,以帮助改变中国科幻作品(包括影视)的现状,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出现下一个、甚至更多的“刘慈欣”。

  更希望中国早日实现硬科幻影视“零”的突破!

  上述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讨论,甚至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14:24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