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6|回复: 0

叶之秋:金箍棒何等沉重,哪个凡人可以随手拿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2 0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悟空的金箍棒确实很重,但并非重得除了孙悟空无人可以拿得动。

  事实上,除掉孙悟空,在西游世界还有不少仙、妖可以拿动金箍棒。比如说盗走金箍棒、九齿钉耙、降妖宝杖的黄狮精。比如说,以金刚琢收走金箍棒,并把金箍棒放在宝库中的青牛精。其他如黄眉怪、赛太岁乃至猪八戒、沙和尚,他们都完全有力量拿起金箍棒。

  至于说凡人拿动金箍棒,这怎么可能?

  或许有人会说,确实有凡人拿动了金箍棒啊。那就是金箍棒原来的主人大禹。

  确实,西游记原著明确提到那金箍棒本是大禹治水时所用的一个定子——即测量海水深浅的一个棒子。既然要用金箍棒测量海水,肯定要手拿金箍棒,并且施展如意变化,变大变小等等。

  我对大禹能拿得起,并如意使用金箍棒没有任何异议。我否定的是大禹是凡人这个观点。

  大禹根本就不是凡人。

  在传统神话中,讲到大禹治水时会在夜间无人时变身百丈巨熊,以巨力撞开挡住河川的山峰,挖开堵塞的河道。当然,在《西游记》中并没有提到大禹的这个神通变化。

  不过,书中明确说到了那金箍棒乃是大禹从太上老君处借得。

  原文说:“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大禹若是凡人,怎么可能见到三清道祖太上老君,并且从老君那里得到如意金箍棒这种神兵利器?

  在七绝山故事中,孙悟空说:“你等又不是大禹的神兵,那里会开山凿路!”

  我们从孙悟空话语中可以得知,不但大禹是神仙,就算是大禹的部下小兵,那是也神仙。

  在原著八十八回说:“鸿蒙初判陶熔铁,大禹神人亲所设。”

  孙悟空亲口说出金箍棒乃是神人大禹当年使用。

  其实早在原著第一回时,作者通过通臂猿猴的口告诉我们,世上有三种人可以超脱轮回,分别是“仙、佛与神圣”。

  如何理解这里的三种人呢?仙、佛与神圣又有什么不同呢?

  修道有成者为仙,修佛有成者为佛(此处的佛包括佛、菩萨、罗汉、揭谛等多个级别的修者),修儒有成者为圣。

  虽然在历史上大禹并非是儒家修者,但是在许多小说中把三皇五帝、尧舜禹等上古时期的帝王,都称之为圣人。他们既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而是在人间广施恩泽,靠着功德成就圣人不灭之身。这入世精神,和儒家还是很接近的。

  外一篇:唐僧师徒取经没有导航为何没有迷路?

  在凡人看来,从大唐长安到西天灵山路途遥远,足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其中要历经千山万水,行走其间,确实很容易迷路。

  不过,在神仙,尤其是高等级的仙人眼中,那十万八千里也就是两三天,甚至三五个小时的事情。

  观音菩萨为唐僧选择的三个大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三人在天庭的地位都比较高,腾云术也都比较厉害。

  当然,仙人们飞行走的是云路,唐僧取经走的是陆路。书中对于猪八戒和沙和尚,就没有特别说明,不过,却一再强调了孙悟空早就走过西方道路。

  从大唐长安到两界山附近,都有官府护送。在两界山上,有大唐猎户护送。之后,唐僧遇上了孙悟空。

  在途径某地时,唐僧听得水声,于是询问悟空此处是何地。孙悟空回答说:““我记得此处叫做蛇盘山鹰愁涧,想必是涧里水响。”

  孙悟空早年从南赡部洲前往西牛贺洲拜师学艺,曾经在西牛贺洲有一段寻仙访道的时间。应该就是那时,孙悟空来到过鹰愁涧。

  在降伏猪八戒之后,唐僧师徒来到浮屠山,遇上了乌巢禅师。乌巢禅师曾经留下一段偈语,最后说:“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在我的系列解读中,乌巢禅师是佛派高人,天尊修为,知道取经真相,又传给唐僧、孙悟空《多心经》这种佛门顶级功法。此人当是燃灯古佛化身。

  不管乌巢禅师到底是不是燃灯古佛,至少乌巢肯定地告诉我们,孙悟空是知道西去的道路的。

  也就是说,有孙悟空领路,唐僧至少是在取经最开始的那几年不至于迷路。

  随着时间流逝,孙悟空不认识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不过不要紧,从鹰愁涧开始,唐僧身边就有着39位护法暗神。他们会一路托梦给当地民众,暗示或明示孙悟空,指出或修正唐僧师徒的前进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8 09:09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