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04|回复: 0

公方彬:中国到了由反帝反封建向反封建聚焦的时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9 15: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便肩负起“反帝反封建”两大历史使命,并为此付出巨大牺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更新,历史任务需要作出调整。即,通过聚焦于反封建,推动一场中国版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为中华民族人文品质改善,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创造坚实基础。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两大运动原本就处于不断调整中,特别是反帝运动。最早的反帝是反殖民,抗日战争时期,因为与美国走到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上来,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反帝让位于反法西斯,进入冷战时期,反帝走向反霸权,并逐步转向政治制度对抗,美苏争霸时期我们曾经联苏反美,冷战结束后,“反帝”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随意识形态斗争的变化而变化。

  真正开启新思维在当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产生出来,“命运共同体”、“跳出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尤其是“中国方案”强调非颠覆现有秩序(帝国主义主导建立),而是修正和补充,直接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价值判断。这是科学而又合逻辑的,因为拘泥于旧的意识形态,将无法解释世界,更不能引领世界。特别是中国正在崛起于世界,有些人开始怀疑和指责中国是“新帝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逻辑虽然清晰,道理亦不难理解,但对于情感重于逻辑,怀旧强于拓新,仍然需要花气力作出更加深入的解晰。当然,更根本的还是弄清原理后的自我更新。为什么西方有人曲解中国梦是“中国要占领亚洲,践踏欧洲,拖垮美国”,除了冷战思维作祟,就是抓住“命运共同体”与“社会主义消灭资本主义”不兼容。

  如何避免马克思主义精神大厦受到过大冲击的同时,跳出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这决定于政治观或政治路线的突破,从技术层面看,继续推进反封建是首选,因为这带来的是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相吻合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

  强调反封建是路径和突破口,有其逻辑性和历史必然性。在鲜明度和彻底性上,反封建远不如反帝,后者不仅对象明确,并且还有物理边界,而反封建主要是围绕本土儒家文化展开,而这种文化又渗入于民族血脉中、骨子里,影响到思想和生活全方位,如此便很难似反帝运动那样开展。所以,近代反封建大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满足特定阶段的政治需要,比如“批孔”与“破四旧”。由于缺少对文化血脉与内在肌理的深刻剖析,终于未形成欧洲那样的文化启蒙成果。

  开展一场以反封建为核心的文化启蒙运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至关重要。

  第一,由此厘清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标定中国大国路径。文化自信是强化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跃升之根本而又强大的力量所在,文化自信奠基于两大基础,一个是弄清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优秀品质,为道路选择奠定坚实基础,或者说,继承和繁荣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成分和元素,反映着执政集团乃至民族的价值选择和历史走向。另一个是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由突出政治文化转向创造更具世界意义的普适文化,这是发挥世界引领作用,支持大国崛起的根本所在。

  强调厘清文化基因,在于“五千年文明史”中良莠杂陈,需要作出时代性鉴别,由此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同文艺复兴,所以能够将欧洲由愚昧带向文明,并且数百年引领世界,就在于选择了神学统治千年之前的古希腊文明。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没有切断过的古文化,体系宏大,内容繁杂,但究其根本,更值得继承发展的是四大文化品质(精神品质),并成长于四个主要朝代:春秋的思想,汉代的开拓,唐代的包容,宋代的人文。元代至清代近700年间,走的是近似欧洲神学统治的道路,至少在思想、文化、科技几个主要领域是如此。更可悲的是严酷的思想和人身控制,直接瓦解民族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消蚀了原有的人文品格和血性。为什么二战期间中国成为唯一叛国者超过侵略者的国家?与元代切断中华古典文化血脉有关。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当我们真正把民族古典文化的四大品质重新繁荣起来,民族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必发展发生根本变化,文化引领世界的能力因此大大提升。

  第二,借此找到民族精神力量新的增长点,实现代际转换。政党或民族皆着力建构各自的精神大厦,因为精神力量决定的是强大与否。有人形容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军队,进入集中营后官兵表现迥异,德军会选择挖地道逃跑,日军会选择集体自杀,意军即使打开集中营的大门也不会逃跑。差异背后全在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得已成功,在于生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之源来自“阶级仇,民族恨”。因为这一力量之源奠基于对阶级关系的深刻揭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不再以激烈,整个世界开始由阶级对抗、制度对抗转向文明的冲突、文化的冲突,这种情况下精神力量仍然借助“反帝”来激发,既不现实,更无可能。

  如此便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逻辑上讲,不是也不应循冷战思维“重新寻找敌人”,只能通过创新文明,在引领世界前行的作用发挥中实现。这的确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转型,搞得好是华丽转身,搞不好会因打破百年成长逻辑,而瓦解精神大厦和价值系统。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应当选择反封建道路,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辅相成,且因占领道义制高点而内生不竭精神力量。

  第三,籍此清除思想文化羁绊,塑造大国国民应有的现代思维和价值观念。伴随人类文明进步,“铁血道路”已经被摈弃,这必将民族人文品质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换言之,缺少大国思维、大国意识、大国胸怀,满脑子封建思想,只能是大国小民,这样的人文品质不会把民族推向世界。

  现实告诉我们,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继续羁绊着民族前行,不打破之,很难提升引领世界的能力。以对大众影响最大最普遍的影视剧为例,就充斥着大量封建主义的东西,几乎每一部宫廷戏都在贩卖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等级和皇权思想,一个民族反复接受向权力、权威下跪的思想。

  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当今社会有何种程度存在?有一个现象或许能够说明。自视为主流精神弘扬者的“红二代”,应当从父辈那里继承与封建主义决裂的思想和精神,事实并非如此。有位“红二代”撰文自省:但凡“红二代”聚会,发言和座次皆以父辈官位排定,满脑子“打天下坐天下”的腐朽思想,这不仅背离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甚至落后于百年前民主资产阶级的思想。

  凡此种种,都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层面影响着民众,若不下力气解决,民族智慧就不会显现于文化和文明的创新创造,甚至有可能异化为内部倾轧或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空耗民族智慧和力量。怎样实现根本突破?根本在执政党的自我超越,特别是革命思维转向执政思维,期间带有基础性和具有突破口性质的,是挖掘最能关照时代的民族优秀文化品质,这需要借助反封建来实现。这也是笔者强调历史任务向反封建聚焦的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2:01 , Processed in 0.2980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