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37|回复: 0

王诚:美国大学在歧视华裔学生 我们却将白人留学垃圾当贵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8 10: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一条新闻辣人眼睛,美国司法部宣布,由于哈佛等数十所美国名校在招生过程中涉嫌歧视亚裔学生,将对此展开调查,如果证据确凿将提起诉讼。这是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最高法院作出有利于少数族裔的判例以来,首次因为肤色问题而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在今天的美国,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如果你是一位黄皮肤的亚裔学生,要想进哈佛等美国名校的话,至少需要比白人高考多高140分。这种肤色带来的种族歧视事实上比中国的地域差别大得多了,北京的学生与湖南的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绝无可能有这么大的差距。而且在美国西班牙裔、黑人和华人各有优势和福利,华的福利其实不能算是福利,那就是华人读书厉害,可以通过学习实现社会阶层的进步。如今,华人的这最后一点点权利也要被剥夺了,如果美国大学可以按分数录取学生,那对华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而与华人在美国和欧洲遭遇歧视相反的是,中国的大学却将来自欧美的白人学生视为享有特权的贵族,他们不但不用交一分学费,而且免除住宿费,公寓楼也要比中国学生条件好得多,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拿到中国政府每个月1200美金的生活费。如果这些学生也像中国海外留学生那么优秀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白人学生都不是考过来的,而是莫名其妙地招过来的,基本上报名就能来,来了不上课也没有人管,成绩再差也能毕业,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在中国还可以享受各种优待,比如北京的夜店、酒吧,基本上对他们免费开放,不但门票不要,而且还酒水免费,在其它各种场合也能享受到优待。时至今时今日,中国的教育精英,还跪在白人的面前,简直令人发指。网络上盛传的我们各种汉语考题,考坏老外的段子并没有发生。这种自轻自贱的逆向种族主义和洋奴哲学必须从我们的大学里请出去,中国还很穷,请用资助一个白人留学垃圾的钱资助十名优秀的中国贫困大学生吧!

  A、“平权法案”还是“歧视法案”?

  最近美籍华裔学生奥斯丁在美国非常火。原因在于他在2015年高中毕业时向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美国顶级大学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被其中一所学校录取。但是尽管奥斯丁学业优秀,多才多艺,在美国“高考”SAT考试中的分数更是接近满分,按理本能获得“常青藤”高校的青睐,却最终未能如愿。

  最让奥斯丁难以理解的是,许多非亚裔学生虽然成绩不如他,却能进入那些将他拒之门外的大学,他感到非常失望。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上访之路,和奥斯丁有类似经历的亚裔学生不在少数,他们质疑美国高校系统性地限制亚裔学生入学,涉嫌种族歧视。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一直在为教育公平而斗争,奥斯丁的遭遇受到了他们的重视,他们联合其它一些维权团体和亚裔学生将哈佛大学、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以及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等美国著名高校告上法庭。这才引起了美国司法部的重视。

  我们所有人都对杰弗逊在美国《独立宣言》的话语所打动:“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但是广告宣传是美好的,现实是灰暗的。美国的种族平等永远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虽然我们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像毛爷爷那个时代那么平等了,进入了拼爹的时代,但是我们好歹不用拼肤色啊。

  其实美国高校针对亚裔学生(主要是指华裔,因为被歧视的绝大多数是成绩优秀的华裔学生)的歧视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5月,包括华裔在内的64个亚裔团体组成的抗议联盟提出申诉,指控哈佛在招生时涉嫌歧视,对亚裔申请者设置了比非裔、拉丁裔申请者更高的标准。

  这些团体提交的申诉书里说:“许多亚裔学生都拥有接近满分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GPA高居前1%,获得过许多奖项,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中也展示出了领导力,但是仍然被哈佛以及其他常青藤盟校拒之门外。”“相反,拥有同等条件的其他族裔学生却能顺利被录取。而且,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哈佛发言人麦乐迪·杰克逊则辩护称,该校的录取政策是公平的。他们将每个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遵循了最高法院确定的标准。当然除了哈佛,其他许多美国名校也有歧视亚裔的倾向。2016年5月,亚裔团体联盟就对3所大学提起诉讼,要求审理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歧视亚裔申请者的情况。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核心争议在于,以哈佛为首的部分美国名校,是否在录取过程中按照“种族配额”这一标准,对每年录取的非裔、拉丁裔、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比例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了事实上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

  其实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话题,2014年,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就向马萨诸塞州的联邦巡回法庭提起过诉讼,指控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存在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而美国大学的种族歧视的依据则来源于所谓的种族配额制度。“种族配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平权法案,美国为保护少数族裔机会均等和族裔平衡,将教育资源的天平向少数族裔倾斜。然而如今,这一平权法案却为亚裔学生带来了“逆向歧视”。定居美国的中国丝路旅行者联合创始人崔依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名校认为按照比例分配这些资源就是公平,但是,亚裔的成绩在美国各类族裔中是相对较高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反而抹杀了一些亚裔学子进入名校的权利。

  这种不公平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国大学不会告诉我们,他们不会明确地规定哪个族裔的录取分数是多少,但是事实上,想要被这些美国名校录取,亚裔学生往往需要比其他族裔的学生获得更高的SAT分数。

  早在199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托马斯·埃斯彭谢德教授便有过分析,在同等分数段下,例如1200-1399分,(美国高考成绩叫SAT,满分为1600分),亚裔学生的申请通过率(最终录取人数/申请人数)都是所有族裔中最低的;亚裔学生若要在申请通过率上与其他族裔学生平起平坐,其SAT成绩需要高出白人140分,高出拉丁裔美国人270分,高出黑人450分。这也就是说所谓的平权法案成了专门针对亚裔的歧视法案。

  当然这种歧视的程度每个高校是不一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2011年,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研究了密歇根大学的情况后得出现结论,普通亚裔学生若要进入密歇根大学(公立),其SAT成绩要比白人高50分,比拉丁裔美国人高140分,以及比黑人高240分。虽然程度较普林斯顿大学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歧视是显而易见的。

  就这些不公平的现状,美国主流社会的解释是:美国大学招生过程不只看SAT分数,还会全面考量运动能力、遗留地位(家人是否读过该校)、申请信或推荐信的质量等。也就是说,申请这些名校的亚裔学生,虽然SAT分数远超其他族裔学生,但其他方面的素质却过于同质化,缺乏创造性或领导力等抽象的品质,未必就符合学校的其他招生要求。这种解释在中国也很有市场,甚至中国的许多教育改革者希望取消高考,不要看分数,按美国的方式来录取学生。

  但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事实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犹太人在几代人的时间里一直被污蔑为缺乏创造力,贪婪,一心追求名利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里那个贪婪的犹太商人)式的人物。这种反犹主义的无端攻击,直到二战之后才渐渐绝迹。而亚裔,尤其是华人虽然在收入和受教育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却在在美国不少人眼中缺乏个性的印象,似乎和当时犹太人面临的情况并无二致,是一种很明显的种族歧视。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几乎从来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上述说法的真实性,针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超过10万名申请者的研究发现,种族和课外成就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

  真正把优秀的亚裔学生挡在常青藤之外的,并不全是学校当局或某些人的主观种族歧视,而是过时了的《平权法案》带来的后果。换句话说,华裔学生受到了明显的“事实歧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例子能够证明,向黑人与拉丁裔倾斜的“平权法案”,才是亚裔学生利益受损的罪魁祸首。

  华人学生在美国大学招生中是如何被歧视的呢?其一是成绩,根据美国教育部门2009年的统计,华裔学生的入学成绩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拉丁裔高270分,比黑人高450分。这是很吓人的。其二是素质问题,夸张渲染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例如千篇一律无个性、除了成绩和钢琴小提琴其他啥也不会、缺乏创造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其三是多元化的借口,美国是多元化社会,校园也应该多元化,需要除了华裔以外的非裔和西裔等等。反正,要找借口是很容易的。

  不管哈佛等大学是否承认有无隐形配额,近年亚裔在这些高校的录取一直在20%左右浮动,也就是说到天花板了。而在加州,在大学招生中去除族裔因素的209法案生效后,以2017年为例,在加大九所分校中,亚裔保持了两项第一:录取总人数23,907人,平均录取率34.2%。尤其是在南加州的六所分校中,除了位于西裔居住区的Merced分校外,其余五所分校亚裔录取人数均排名第一。其中录取亚裔超过40%的有三所,加大尔湾分校(UCI)亚裔录取率最高,为46.8%,洛杉矶分校(UCLA)达39.5%,也接近40%。

  也就是说,剔除种族因素以后,华裔在美国名校当中的录取比例将会大大上升。我们知道加州是美国最大的州,也是华人聚集的一个州,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华人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但是华裔在学习上的优势,引发了其它族裔的恐慌。2014年,拉丁裔参议员赫南兹提出SCA-5号提案,简言之,就是意图修宪,删去209法案中“公共教育”的文字,以平权法案为借口,达到允许公立大学录取时考虑种族因素,从而增加拉丁裔学生的录取率的目的。此案如果通过,华裔学生的录取率必将骤减。

  这个法案的出台,引发了第一代华人新移民的激烈反对,此前不关心政治的华人为了子女的前途空前团结起来,成为加州乃至全美华人参政热情高涨的导火索,华人们组织起来,通过各种活动,手段,制造强大声势,最后迫使对提案投票赞成的几名华人议员转变立场,成功阻止了SCA-5提案。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特朗普能够当选总统,除了白人的支持,华裔的大力支持也是重要的因素,因为民主党当局企图剥夺华裔的公平入学权利,实际上是对亚裔征收“亚裔税”,而特朗普整体而言更为反对拉丁裔和黑人非法移民,这是华裔支持特朗普,而同时美国司法部介入调查哈佛等高校歧视华裔调查的原因。

  这个事情说明华人必须团结起来,坚决地与歧视华裔的行为做斗争。华裔在加州取得的教育公平机会,这个胜利来之不易。而奥斯丁的遭遇,华裔要在全美消除种族歧视,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团结起来,做长期的斗争!

  B、中国大学将白人留学垃圾奉为贵族

  我想念过大学的小伙伴们都有过不少吐槽母校的经历,其中必定会有住宿条件太差,考试太严,伙食太差,学费太高等等。但是现在有人告诉你,有一类白人留学生在中国名牌大学上学,不仅不需要入学考试,上不上课也没人管,成绩再差也照样能毕业,而且待遇还超级好,免学费,免住宿费,住宿条件还超好,像北大这样的学校,研究生住四人间,博士生住双人间,而白人留学生则可以住一居室。更离谱的是,中国政府还给他们每人一个月1200美元的补贴,按照人民币来算的话就是八千多一个月。这待遇可比中国大多数名校毕业生的待遇还要好多了!我想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都要羡慕嫉妒恨的,对不对?

  我们中国人到了美国要跟白人、黑人、拉丁裔人拼肤色,现在到好,我们在自己的祖国,还是要跟白人、黑人、拉丁裔人拼肤色。简直没有天理了,没有王法了,真不知道制订这些政策的都是些什么人,垃圾中的垃圾,败类中的败类!

  下面的几个小故事能让你有更具象的体会:

  Ashton,25岁,德国留学生,市场营销专业

  2015年,我去中国做交换生,学习了半年。在中国大学里,我真的一点束缚都没有。

  迟到了?没关系。

  想推迟考试日期?没问题。

  “在德国,我们都这样。”这简直是万能借口。在中国念书实在是太容易了。

  试过在德国或者荷兰申请大学硕士学位,但因为我成绩太烂,根本申请不到。我就问之前做交换生的中国大学,能否让我继续念研究生,他们表示:“当然欢迎,我们还会给你奖学金。”除此之外,我还不用付房费和学费,每个月还有津贴拿。那我干嘛不去中国念书呢。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幸运。我在一个社交软件上找到了同样申请这所大学的群组,群组里一共四十多个人,但只有3个西方国家的人收到了录取通知,其他来自非洲、缅甸或者是巴基斯坦的学生都没有。

  去中国以前,我只听说过夜店里都特别欢迎老外,但没有意识到这也分肤色人种的。我前女友是在夜店拉人头的,在她的工作圈里,非西方国家的老外最不值钱,值钱的是西方老外,最值钱的是漂亮西方姑娘。如果你是白人,基本一晚上都能白喝酒不付钱。

  对于黑人来说,进夜店就不那么容易了。我有个来自非洲莫桑比克的朋友,有一天我们提前订好位子去那家夜店。到了门口,我的朋友却被拦下,说道:“不好意思,您不能进。”给出的理由是,我朋友看起来太危险。这简直就是屁话。

  我们吵了15分钟左右,最后我威胁说,如果再不让我们进去我就会发朋友圈说你们家夜店很烂有种族歧视,他害怕影响生意,才让我们进去。

  Sami,25岁,芬兰留学生,法学专业

  我之前带爸妈一起去一家略有档次的餐厅,没有提前定位,只能等位。我们可能得等俩小时,我和爸妈都觉得没什么,等就等会儿,我们可以先去别的地方转转。但当我们要走的时候,一个服务员过来和我们说:“稍等,我们这马上就能有一张空桌。”整个用餐期间,有四个服务员围着我们桌子,还有人不停地在拍照,这种感觉太诡异了。

  如果你是外国人,别人就会觉得你很有钱。这种贴标签的行为,真的很烦人。因为我们许多人来中国也都是奔着奖学金来的,我们在国内也得贷款念书。

  几乎所有我从北京留学回来的朋友都拿到了1,200美金的奖学金。我当时反应就是:“沃特?!什么鬼!”而且,这种奖学金并不需要很高的绩点,哪怕你的绩点连60%都没达到,烂到爆都能拿到这钱。

  此外,到了中国的大学里,还能有免费酒喝,不用买票就能进夜店,老师们也不会管你上不上课, 毕竟探寻偌大的紫禁城可比在教室里听讲座有意思多了。

  Edson, 21岁,非洲交换生,会计学专业

  我们整个大学只有俩黑人,这简直太尴尬了。我得交朋友啊,每次我跟班上的同学说,咱们去夜店玩玩儿?或者说,咱们去喝一杯怎么样?这种合理科学且毫无任何它意的橄榄枝总会被无情折断。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会跟我说,他们要去图书馆。

  我想和他们做朋友,但他们总是拒绝我。最后,没辙,我只能和一些欧洲学生们一起玩儿。所以,我也很少去上课了。我的老师也从来不会在课业上苛责我什么,他们总觉得我很难适应这个环境。我想干嘛就干嘛。这样一来,我就和那些欧洲白人留学生待遇差不多了。所以,你读懂了这个,你就明白为人为什么中国的女大学生宁愿找黑人谈恋爱,也不愿意找一个中国才子了。

  我想中国的大学之所以这样做,大约是为了全球化, 国际化,为了打造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搞全球化,建世界一流大学,那就跟砸自己的牌子无异了。试想如果苹果手机不要钱,还倒贴,那就要烂大街了,谁还会觉得苹果手机金贵啊?如果林志玲天天追着你跟你上床,你也会反胃的吧?这些人表面上看是在发展中国的大学,实际上是在糟蹋中国的大学。就像前段时间清华出台的外国留学生可以不经过考试可以进清华入学,就被中国的网民们骂个要死,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清华的错误决策。这些人到底是在帮助清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在摧毁清华的国际声誉呢?

  对于这一切,我只想说,中国现在还很穷,中国的教育精英,大学官僚真的没有资格拿国家的钱来败家,养一个垃圾留学生的钱,足以供十个中国贫困大学生上学了。我想问一下,你培养了一个留学垃圾对中国能带来啥效益?你培养了一个贫困大学生,能够给中国带来多大的效益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公平问题,这种逆向种族主义,是对所有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亲们的不公平,是对所有努力学习的中国学生之莫大的侮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3 09:57 , Processed in 0.4543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