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53|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第9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1 12: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338年 癸未
周显王 三十一年

  【原文】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白话】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赢驷即位。因公子赢虔的党徒们指控商鞅谋反,便派官吏前去捉拿。商鞅逃往魏国,魏人拒不接纳,又将其遣返回到秦国。商君只好与其门徒来到封地商於,发兵北上攻击郑县。秦国军队进攻商鞅,将其杀死,之后又将其尸体车裂以示众,全家老小也全部被灭。

  【原文】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①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赵良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②,一救荆祸③。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④,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

  【白话】起初,商鞅在秦国做宰相时,执行法律极为严酷。他曾经亲临渭水处决犯人,整条渭水都被染红了。在秦国担任宰相的十年间,商鞅遭到许多人的怨恨。有一次,赵良来见商鞅时,商鞅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贤明?”赵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还不如有一位士人敢于直言不讳。请允许我坦率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必遭到杀身之祸,可以吗?”商君道:“当然。”赵良道:“五羖大夫,原本是楚国一个身份卑微的平民,秦穆公将他由放牛人提拔至万民之上,整个秦国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在秦国做了六七年的宰相,期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协助晋国立国君,一次挽救楚国的危难。他做宰相的时候,身体劳累也不坐车,夏天炎热也不打伞盖。他在国内视察时,没有前呼后拥的车辆跟随,也没有操持干戈的卫士护驾。五羖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痛哭流涕,孩子不再唱歌,舂米的人也不再举杵。如今反观您在秦国做宰相,最初是通过君上的宠臣景监引荐才得以进身,执掌大权后又凌辱公室贵族,残害平民百姓。公子虔被您逼得八年没敢出门,又杀死祝欢,给公孙贾施以面部刺字的刑罚。《诗经》中说:‘得人心者兴旺,失人心者灭亡。’上述这几件事,可算不上是得人心啊!每次您出行的时候,后面都会跟随许多车辆和甲士,要有勇武有力的侍卫在旁边护卫,还要有持矛操戟的武士在车旁趋驰。这些配置只要缺了一项,您就绝不出行。《尚书》上说:‘依靠仁德者昌盛,凭借暴力者灭亡。’上述这几件事,可算不上依靠仁德啊!您现在所身处的险境,就如同清晨的露水,可您却还在贪恋商於之地的富庶收入,还在专擅秦国的政权,还在积蓄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去世,届时秦国想要收拾您的人,难道还会少吗?”商鞅不听。五个月后,商鞅便遭此大难。

  【姚注】

  ①五羖大夫:即春秋时辅佐秦穆公称霸的百里奚。百里奚最初是虞国大夫,晋献公以假道伐虢之计先后灭了虢国和虞国,百里奚便与虞君一起做了俘虏。晋献公将女儿嫁给秦缪公做夫人时,百里奚被当作陪嫁的奴仆送到秦国。之后,百里奚不甘屈辱,逃离秦国跑到楚国的宛地(今河南南阳),被楚国驻守边境的人捉住。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能,本想用重金将他赎回,又担心楚国不给,遂派使者对楚人说:“我国陪嫁的奴仆百里奚逃到这里,希望能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将其换回。”楚人同意,释放了百里奚。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秦穆公解除其身上枷锁后与他讨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道:“我是个亡国之臣,哪里值得您来询问呢?”秦穆公道:“虞国国君不任用您,所以才会亡国,这不是您的罪过。”坚持向他请教。如此谈论三天,秦穆公非常高兴,将国政委任于他,号其为“五羖大夫”。羖,音gǔ,黑色公羊之意,因百里奚是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换来的,故有此号。

  ②三置晋君:即晋惠公、晋怀公和晋文公,皆为秦所立。

  ③一救荆祸:据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的记载:“救荆之事未详,可能是指前632年楚国在城濮之战败于晋国后,秦穆公对楚国有所支持。”

  ④不从车乘:古时乘车通常都是站立在车厢,唯有一种特制的“安车”是可以坐着的,专供老弱、妇女或贵族使用。此处说百里奚“不从车乘”,当是指百里奚出门乘车时,不坐特制的安车,而是与普通人一样站在车上。

  【姚论】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其功绩主要在具体事务。商鞅辅佐秦孝公称霸,其功绩不仅在具体事务,更在于制度改革。因此,在百里奚和秦穆公相继去世后,秦国势力日渐衰落,乃至河西之地全部被魏国夺走。而在秦孝公和商鞅相继去世后,秦国势力仍然是蒸蒸日上,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这就是商鞅比百里奚伟大的地方。赵良说商鞅因执法严格而得罪权贵,在秦孝公去世后可能会遭到报复,这固然是有先见之明。然商鞅此举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树立法制的尊严和权威。商鞅未必不知道得罪权贵的下场,只是为实践理想,不得不如此坚持。商鞅虽不得善终,却正因其为殉道而死,而愈加显得光芒万丈。列国变法,远如春秋时的管仲在齐,近如战国时的李悝在魏,吴起在楚,申不害在韩,虽一时富国强兵,却终不免人亡政息,皆是由于变法者只能改革部分人事,而不敢触动整体制度,故毛泽东称商鞅为“四千年来首屈一指的政治家”是有道理的。姚尧不禁再次想起了商鞅曾经的领导、魏国宰相公叔痤。公叔痤谋身远胜于谋国,故而一生荣宠不断,留下的却是日益衰落的魏国。商鞅谋国远胜于谋身,故而虽然身死家灭,留下的却是日益强盛的秦国。商鞅心胸之博大,志向之高远,品格之坚毅,岂是赵良等辈所能理解?

公元前337年 甲申
周显王 三十二年

  【原文】韩申不害卒。

  【白话】韩国宰相申不害去世。

公元前336年 乙酉
周显王 三十三年

  【原文】宋太丘社亡。

  【白话】宋国设立在太丘(今河南永城北)的祭祀神坛崩塌。

  【原文】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①,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白话】邹国人孟轲进见魏惠王,惠王问道:“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能给我们魏国带来什么利益?”孟轲说:“君上您何必谈利益,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您作为国君,想的是对国家能有什么利益,那么您的士大夫想的就是对他的家族能有什么利益,士人百姓想的就是对其自身能有什么利益。这样上上下下只知道追逐利益,国家就危险了。从来没有仁者,会抛弃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义者,会将君主弃之脑后。”魏惠王道:“有道理。”

  【姚注】

  ①孟子生于前372年,当年36岁。魏惠王生于前400年,当年64岁,长孟子28岁。魏惠王称呼孟子为“叟”,是为对有德者表示尊敬。

  【原文】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白话】起初,孟子拜子思①为师,曾经向他请教治理百姓当以何者为优先。子思回答道:“首先应当让百姓获得利益。”孟子道:“君子教育百姓,只要谈仁义就足够了,何必要谈利益?”子思道:“施行仁义的本质就是为了带来利益啊!在上者不仁,在下者便居无定所;在上者不义,在下者便坑蒙拐骗,这就是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上说:‘利,就算义的和谐统一’,又说:‘通过利来安顿自身,来弘扬道德’,这些都是最大的利。”

  【姚注】

  ①子思:即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子思去世于前402年,三十年后,即前372年,孟子出生,故孟子向子思请教问题,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孟子真正拜师的对象,是子思的学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上说:“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原文】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白话】臣司马光认为:子思和孟子所说的话,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只有仁者才能懂得,仁义就是最大的利,不仁的人是不知道的。故而孟子在面对魏惠王时,直接宣扬仁义,而闭口不谈利益,这是因为谈话对象不同的缘故。

  【姚论】子思和孟子所说的,当然不是同一个道理。子思是把义与利合起来看,孟子却是把义与利割裂来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上说:“(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可见,魏惠王虽然经常看人不准,但在看待孟子这事上是没有走眼的。或者反过来说,连经常看人走眼的魏惠王都认定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亦可看出孟子迂腐偏执到何种程度。子思的观点是正确的,仁义的本质就是利益。当人民遭灾时,君主最大的仁义就是开仓放粮、兴修水利。当人民贫困时,君主最大的仁义就是发展经济、修路致富。当人民愚昧时,君主最大的仁义就是普及文化、兴办教育。否则,嘴巴上整天挂着仁义二字,实际上却不能给老百姓任何利益,这就叫口惠而实不至。人民要这种只会空谈仁义的君主,又有什么用呢?

公元前335年 丙戌
周显王 三十四年

  【原文】秦伐韩,拔宜阳。

  【白话】秦国进攻韩国,攻克宜阳(今河南宜阳)。

公元前334年 丁亥
周显王 三十五年

  【原文】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①。

  【白话】齐王与魏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会盟,互相尊称为王。

  【姚注】

  ①据《战国策·魏策二》记载,魏惠王在马陵之战惨败于齐后,曾对宰相惠施说:“齐国,是寡人的仇敌,深仇大恨我就是到死了也不会忘记。魏国虽然小,但寡人还是经常想举全国之力而进攻齐国,你觉得怎么样?”惠施回答道:“不可以。臣听说,成就王业者合乎法度,成就霸业者善用计谋,而刚才大王对我说的话,既不合乎法度,也谈不上计谋。大王最初是与赵国结怨(桂陵之战最初是与赵国结怨,马陵之战最初是与韩国结怨),之后才会同齐国交战。如今交战兵败,国内没有做好攻防的战备,大王又想动用举国之力讨伐齐国,这就不是臣所谓的法度和计谋了。大王您真的想要报复齐国吗?那还不如脱下君主的服装,降低身份去朝拜齐国。这样一来,楚国必定会勃然大怒。此时大王再派人挑拨齐、楚两国的矛盾争端,则楚国必定会进攻齐国。以修整过的楚军对付疲劳的齐军,则齐国必然会败于楚国,这就相当于是为魏国报仇了。”魏惠王采纳惠施的建议,遂派使者向齐国报告,表示愿意以臣子之礼前来朝拜。

  前334年,魏惠王魏罃与齐威王田因齐在徐州会盟,尊田因齐为齐王。田因齐不敢独自称王,遂亦承认魏罃为魏王,故史称“徐州相王”。严格来说,魏惠王魏罃在此之前称为魏侯,到此刻才称为魏王;齐威王田因齐在此之前称为齐公,在此刻才称为齐王。至于“魏惠王”、“齐威王”的称呼,那都是死后才有的谥号。

  【姚论】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惊天动地的标志性大事件。事实上,按照司马光的逻辑,真正惊天动地的标志性大事件应该是“徐州相王”。因三家分晋只是周天子将比自己低二级的政治集团的地位提升至比自己低一级,名义上并不影响周天子对天下的领导权。勉强以今日之事做类比,三家分晋就相当于原隶属于广东省的海南分离出来后独立建省,相当于原隶属于四川省的重庆分离分离出来后设直辖市,虽然晋升后成为一级行政单位,与原主管行政单位平起平坐,但在遵守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问题上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徐州相王则不然,这是两个诸侯国在并未知会周天子的情况下互相承认对方为王,这就相当于海南和重庆在未知会中央政府的情况下,互相承认对方是主权独立的国家,那还如何得了?又岂非惊天动地?在此之前,虽有楚、吴、越三国在春秋时期称王,但三国都是不受中原诸侯待见的蛮夷。中原诸侯甚至将三国称王视为不受待见之后的泄愤之举,对其只有鄙视,而没有重视。可是徐州相王,则是由两个政治地位极其重要,深受周天子器重的中原大国称王,其意义就大不相同了。这标志着周王室不仅在实力上早已无法与诸侯相抗衡,就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已经彻底丧失。自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以来,所打的旗号都是“尊王攘夷”,即通过尊崇周天子来号令天下诸侯,而自从徐州相王之后,周天子连作为旗号的价值都没有了。

  【原文】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①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②者也。故曰不时。”

  【白话】韩昭侯修建了一座高大的门楼,屈宜臼对他说:“您肯定是走不出这座门楼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不对。我所说的时,并非是指时日(而是指时运)。人生在世,都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过去您也曾有时运顺利的时候,那时您没有修建高门。可现在,去年被秦国攻占了宜阳,今年国内又遭遇了干旱,您不在此时抚恤百姓的急迫,却反而更加奢侈挥霍,这就是所谓的越穷越乱花钱。所以我说时不对。”

  【姚注】

  ①屈宜臼:楚国大夫,当时正在韩国。按《史记·韩世家》记载,屈宜臼不是当面对韩昭侯说,而是听说此事后与他人议论韩昭侯。

  ②时诎举赢:诎,音qū,穷尽,匮乏;赢,盈余,多余;意指在穷困的时候做有富余时才能做的举动。又,诎通屈,弯曲收缩之意;赢,有前进伸张之意,故亦指在本该收缩的时候采取扩张的举动。

  【原文】越王无强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

  【白话】越王姒无强攻打齐国。齐王派出使者游说,言伐齐的好处不如伐楚更大。于是,越王出兵攻打楚国。结果遭到大败。楚国乘胜追击,将当初被越国占领的吴国旧地也全部吞并,势力一直向东扩张到浙江(即钱塘江)。越国至此分崩离析,各王室贵族竞相争权,有的自立为国王,有的自立为国君,分散于沿海一带,皆臣服于楚国。

  【姚注】先秦时期,长江以南的诸部落合称为“百越”,也称“诸越”,但彼此之间不具备统属关系。其中,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一带的越人称为“于越”,分布在今浙江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为“东越”,分布在今福建福州一带的越人称为“闽越”,分布在今广东一带的称为“南越”,分布在今广西一带的称为“骆越”。越王勾践就是于越的领袖,巅峰时期曾控制于越、吴越和闽越,之后灭掉吴国,进军江淮,一度称霸中原。战国初期,位于五岭以南的南越和骆越为楚国宰相吴起所灭,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此次越国被灭,则于越、东越、和闽越亦尽数被并入楚国的势力范围。

公元前333年 戊子
周显王 三十六年

  【原文】楚王伐齐,围徐州。

  【白话】楚威王攻打齐国,围困徐州。

  【姚注】此为楚王因忌恨齐、魏徐州相王而出兵报复,果如惠施所料。

  【姚论】按照司马光的逻辑,徐州相王当然是乱臣贼子的悖逆之举,理应遭到天下各国的讨伐。然而讽刺的是,真正出兵讨伐齐国的,只有那个三百多年前就已自立为王的楚国。楚国讨伐齐国,显然不是如司马光所期望的那样维护周天子的王权,而是愤慨于魏、齐居然也配像自己一样称王?至于西边势力日益强盛的秦国,没有基于愤慨而出兵讨伐魏、齐,而是在九年之后(即前325年)也跟着称王了。又过了两年(即前323年),韩国和燕国称王,七雄中只有赵国因自觉实力不济而决定暂不跟进。又过了五年(即前318年),连宋国这样的中等国家也按耐不住性子,开始称王了。

  【原文】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白话】韩国的高门楼修建而成。韩昭侯去世,其子即位(名不详),是为韩宣惠王。

  【姚注】印证屈宜臼去年的预言。

  【原文】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①,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白话】起初,洛阳人苏秦游说秦惠王,献上兼并天下的策略,秦惠王拒不采纳。于是苏秦离开秦国,前往燕国,游说燕文公道:“燕国之所以能够免遭军事攻击,是因为有赵国在南面做屏障。况且,秦国要想攻打燕国,是在千里之外作战,而赵国要想攻打燕国,是在百里之内作战。不去担心百里之内的忧患,反而重视千里之外的事情,这可算是最不妥当的想法了。希望大王能与赵国结为亲密盟邦,南北合纵为一体,则燕国就可以免于祸患了。”

  【姚注】

  ①从,通“纵”,与“横(衡)”相对。《韩非子·五蠹》上说:“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意思是说:合纵,即是联合众多弱国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土地被强国兼;连横,即是侍奉一个强国,与其一起进攻其它众多弱国,以兼并弱国的土地。在各大国之间游走,游说各国采取合纵或连横策略的说客,便称为纵横家。

  【原文】文公从之,资苏秦车马,以说赵肃侯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秦之所害亦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中于赵矣。臣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其身富荣,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以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诸侯,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为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诸侯从亲以摈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约于诸侯。

  【白话】燕文公听从了苏秦的建议,资助他车马行装,派他到赵国去游说赵肃侯。苏秦对赵肃侯说道:“当今之时,崤山以东的国家中以赵国最强,秦国最忌惮的国家也是赵国。然而,秦国之所以不敢举兵攻赵,怕的是有韩国和魏国在背后算计。如果秦国先出兵攻打韩、魏,则由于两国缺乏名山大川作为屏障,是以秦国只要蚕食一部分领土,兵锋就能很快逼近韩魏的国都。韩、魏若不能抵挡秦国,就必定会对秦国俯首称臣,而秦国一旦缺少韩魏作为牵制,战祸就会很快蔓延到赵国头上。请允许我比照天下地图来做分析,各国土地面积之和是秦国的五倍,估计士兵数量之和相当于秦国的十倍。倘若六国能够结成一体,共同向西进攻秦国,则必定能攻破秦国。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希望将各诸侯国土地割让给秦国。一旦秦国成就大业,这些人就能够跟着荣华富贵,而对于各诸侯国面临秦国侵略的危害,却从来不去担忧。因此这些主张连横的人日思夜想的,就是利用秦国的权势来恐吓各诸侯国,以迫使各国割地,希望大王在此事上一定要审慎思考。如果是我来为大王筹划,则最好的办法就是由韩、魏、齐、楚、燕与赵国合纵结为盟国以共同抗秦,让天下的将相在洹水(今河南安阳北)举行会盟,通过交换人质的方式缔结盟约,约定:‘如果秦国攻打其中一国,其余五国就都要派出精兵,或者牵制阻挠秦国,或者救援被攻击国。如果其中一国不遵守盟约,则其余五国就共同讨伐它!’只要各诸侯国合纵结盟以对抗秦国,那么秦国就再也不敢出函谷关来侵害山东六国了。”赵肃侯闻言大喜,厚待苏秦,给他很高的地位和封赏,让他去联合各诸侯国。

  【原文】会秦使犀首①伐魏,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白话】恰逢此时秦国派犀首领兵攻打魏国,大败魏军四万多人,擒获魏将龙贾,攻取雕阴(今陕西富县),接着又要引兵东进。苏秦担心秦兵下一步会攻打赵国,从而导致其合纵战略遭到挫败,又感念自己身边没有能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于是故意激怒张仪,使他前往秦国。

  【姚注】

  ①犀首:即公孙衍。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与张仪不善。”

  【原文】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①,苏秦故召而辱之②。仪恐③,念诸侯独秦能苦赵,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白话】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与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合纵连横之术,苏秦自认为才能不及张仪。张仪游说各诸侯国,没有受到赏识,在楚国又遭逢困顿,故而苏秦将他召来,再次进行羞辱。张仪被激怒后,心想各诸侯国中,只有秦国才能让赵国吃苦头,遂前往秦国投奔。苏秦又暗地里派门客赠送钱财资助张仪,使张仪得以见到秦惠王。秦惠王对张仪非常赏识,任命他为客卿。此时苏秦派来的门客向张仪告辞,对他说:“苏秦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这会挫败诸侯合纵的计划,认为除了您之外没有人能操纵秦国,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暗中派我来给您提供资助,这些都是苏秦先生的计谋啊!”张仪感慨地说:“哎呀!我已落入别人的计谋之中还不自知,可见我的水平不如苏先生,那是显而易见的了。请您代我答谢苏先生,只要苏先生在世一天,我张仪就绝不敢有二话!”

  【姚注】

  ①困于楚: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学成之后游说诸侯,曾陪同楚国丞相饮酒,不久楚相的玉璧不见了,门客们都怀疑是张仪偷的,理由是:“张仪贫穷,品行不端,肯定是他偷的。”于是众人一起把张仪抓起来打了几百下竹板,但张仪始终没有招任,众人也就只好将其释放。张仪的妻子见到张仪的惨状后,说:“哎,如果你没有去读书游说,又何至于遭受今天这样的屈辱?”张仪对其妻道:“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其妻笑着回答:“舌头还在。”张仪道:“这就足够了。”

  ②苏秦故召而辱之: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苏秦先是派人暗中引导张仪,说:“你当初和苏秦关系很好,现在他已经功成名就,你为何不去投靠他,以实现自己的功名呢?”于是张仪来到赵国,呈上名帖后请求拜见苏秦。苏秦却事先通知门房不给张仪通报,又设法使其连续几天不能离开。不久,苏秦接见张仪,把他安排坐在堂下,吃丫鬟仆人们吃的饭菜,并多次责备他道:“以你的本事才能,何至于把自己搞到如此穷困屈辱的地步?我当然可以推荐你,让你获得富贵,只是你不配。”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

  ③仪恐:《史记·张仪列传》记作“怒”,应更合理。

  【姚论】据史书记载,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皆在鬼谷子门下求学。孙膑和庞涓是同学,庞涓发迹后,因自认为能力不及孙膑,遂暗地里将其召至魏国,而后看砍断他的双脚,又在他的脸上刺字。如此丧心病狂、残酷迫害同学的结果,是迫使孙膑逃到齐国,率领齐军先后在桂陵和马陵大败魏军。庞涓被逼无奈下自杀,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孙膑虽然青史留名,但终究是身体遭到了重大创伤,与庞涓可谓是双输。反观苏秦和张仪这对同学,苏秦同样是自认为能力不及张仪,也是暗地里将其召至赵国。可苏秦对待同学的做法,却是一方面用屈辱来激励张仪去秦国游说,一方面又用金钱来资助张仪游说成功。张仪成功之后,对苏秦感恩戴德,保证了两人一生的荣华富贵,可谓是双赢。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着实是令人扼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17:35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