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26|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第8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4 0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350年 辛未
周显王 十九年

  【原文】秦商鞅筑冀阙①宫庭于咸阳②,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③。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④。废井田⑤,开阡陌⑥。平斗、桶、权、衡、丈、尺⑦。

  【白话】秦国的商鞅在咸阳修建宫殿,将都城迁到这里。下令禁止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同室休息。将一些小的乡镇合并成县,每个县设置县令和县丞,共三十一县。废除井田制度,重置田间小道。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计量单位。

  【姚注】

  ①冀阙:古时宫廷门外左右相对的两座高建筑物,是公布法令的地方。

  ②咸阳:古人在给地方命名时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秦之新都位于九嵕(音zōng)山之南,渭水之北,从山和水的角度来说都是阳,故名咸阳。

  ③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后人论及商鞅的这项政策,多是从伦理风俗的角度出发,言其目的在于革除戎狄残留之风俗,代之以中原文明之教养。这固然是不错,但商鞅的用意却远不止于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过去需要大家族才能完成的生产耕作,已逐渐能由小家庭来独立完成。若此时继续维持大家族的生产方式,则既会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亦会导致大家族内部因矛盾摩擦而破坏稳定。商鞅将大家族拆解成小家庭,一方面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最大程度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君权对于社会的控制,使得宗族势力无法与政府权力相抗衡。

  ④郡的设置,始于春秋时的秦穆公。县的设置,始于春秋时的楚武王。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则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日后秦始皇废分封而立郡县,即是将商鞅变法形成的秦制推广到天下。在《商君书·垦令》中,商鞅写道:“百县之治一形,则徙迁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迁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官无邪,则民不敖;民不敖则业不败。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则农多日。农多日、征不烦、业不败,则草必垦矣。”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各县的政令必须一致,这样官员离任或升迁时就没有办法粉饰自己的政绩,继任的官员不敢更改已有的制度,犯错误被罢官的也无法隐瞒自己的错误。错误的行为无法隐藏,那么官员中就不会有心术不正的人。升迁的官员不粉饰政绩,继任的官员不更改制度,则官员的从属人数就会减少,人民的负担就不会过重。官员中没有心术不正的人,人民就不用背井离乡。人民不用背井离乡,则农业就不会衰败。官员的从属人数少,则征收的赋税就不会多。人民的负担不重,则干农活的时间就多。干农活的时间多,税负不沉重,农业不衰败,则荒地就一定能得到开垦了。

  ⑤井田:即井田制,中国古时的土地制度。《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意指将九百亩土地作为一单位,中间又以阡陌将其划分为九块,每块为一百亩,中间的那块是公田,其余八块为私田。因形状如同“井”字,故称“井田制”,而之所以每块土地面积一百亩,是因为在西周时期,这正好与一家农户的生产力相适应。按照井田制,这九百亩土地由八家农户共同耕种,农户们首先耕作中间的公田,公田的农事完成后再来耕种自己的私田。然在社会实践中,农户总是在耕种公田时迟缓怠惰,耕作私田时高效勤劳,即《吕氏春秋·审分》中所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井田制必定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被废除是迟早的事。至春秋晚期,已有不少国家对井田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惟此次商鞅变法的力度最为彻底。商鞅废除井田制,一方面确立了土地的产权私有,一方面确立了土地可以流通,这极大刺激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此外,井田制原是与西周封建制相配套的,井田制中公田的存在,即是世袭贵族赖以维持其既得利益的经济基础。故有井田则有封建,无井田则无封建,随着井田制被废除,则世袭贵族亦不得不参加劳动,这与商鞅奖励耕战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⑥阡陌:即田间小道,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所谓“开阡陌”,就是指拓宽农户耕作土地的面积。据杜佑《通典》记载:“按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夫力余,地利不尽,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由此可见,商鞅变法后秦国一亩地的边长是之前的2.4倍,则面积是之前的5.76倍。公元前六世纪,即春秋晚期,中国发明了铸铁冶炼技术。公元前五世纪,即战国初期,中国又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正是由于这两项冶铁技术的重要发明,使得铁制农具得以在战国中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商鞅扩大农户耕作土地面积的政策,使得这项当时最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因为规模经济而得以更加广泛的普及应用。可以说,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农业政策,奠定了秦国日后统一天下的经济基础。

  又,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兵圣孙武的著作,包括著名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以及另外一些亡佚的文献。这里面有一篇叫作《吴问》,记载的是吴王询问孙武,晋国六卿中谁会较早灭亡,谁会最后成功。孙武的回答是范氏和中行氏最先灭亡,接下来轮到智氏,再接着轮到韩氏和魏氏,赵氏最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对此,孙武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范氏和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为一亩,智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一亩,韩氏、魏氏以二百步为一亩,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且赵氏“公无税”,而其余五卿“伍税之”(抽五分之一的税),故而孙武断言,只要赵氏不改变其既定国策,就会最终统一晋国(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以事后的眼光来看,孙武与吴王这段对话约在前500年左右。前490年,范氏与中行氏被灭,孙武的第一个预言完全准确。前453年,智氏被灭,孙武的第二个预言又完全准确。其所未能预料准确的,仅晋国为韩赵魏三家所分,而三家日后皆为秦所灭而已。然孙武能准确预料五十年之后的事情,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更何况,孙武在预测晋国发展时曾说:“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孙武不可能知道,一百年后魏国会有个伟大的君主叫魏文侯,魏文侯任用伟大的政治家李悝变法,而李悝变法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地力之教。”孙武更不可能知道,一百五十年后秦国会有个伟大的君主叫秦孝公,秦孝公任用伟大的政治家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不但完全吸收了李悝变法的精华,在农业政策上更是完全照搬并推广了赵国当年的二百四十步的亩制。由此观之,孙武当年的神机妙算真无愧于“兵圣”的称号。

  ⑦统一度量衡,不仅有助于在经济领域发展商业,稳定赋税和财政,在政治领域亦有巩固统治和权威之效,因度量衡本身就是国家法权的象征。《管子·七法》中就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商君书·修权》则说:“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先王县权衡,立尺寸,而至今法之,其分明也。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意长短,虽察,商贾不用,为其不必也。故法者,国之权衡也。夫倍法度而任私议,皆不知类者也。”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世上治理国家的人,大多数都已抛弃法度而听凭私人意见,这就是国家之所以会混乱的原因。先王制定秤砣(权)和秤杆(衡)的轻重,确立尺和寸的长短,这些我们至今都仍然在沿用,是因为度量的标准非常明确。如果抛开权衡而判断轻重,废弃尺寸而估计长短,就算猜得很准,商家也不会这么干,因为它不精确。因此,法度就是国家的权衡。如果违背法度而听凭私人意见,那就都无法推知事理了。

  又,据《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一百年后,蔡泽对时任秦国宰相范睢说:“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

  【原文】秦、魏遇于彤。

  【白话】秦军和魏军在彤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南)发生遭遇战。

  【姚注】前354年,秦国在元里大败魏军,斩首七千人,随后北上攻取少梁。前352年,秦大良造商鞅围攻魏国安邑而降之,前351年,商鞅又围攻魏国固阳而降之。此皆是趁魏国在东边与赵、齐交战,无暇西顾之时机。前351年,魏国被迫归还赵国的都城邯郸,并与赵国在漳水会盟讲和。本年,魏军与秦军在西河之彤地遭遇,当是因魏国东和赵、齐之后,调兵西征反攻秦国。

  【原文】赵成侯薨,公子绁与太子争立;绁败,奔韩。

  【白话】赵成侯赵种去世,其子赵绁与太子赵语争夺君位。赵绁失败,逃奔韩国。

公元前349年 壬申
周显王 二十年

  本年无记载。

公元前348年 癸酉
周显王 二十一年

  【原文】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白话】秦国商鞅改革赋税法,并颁布实施。

  【姚注】据杜佑《通典·食货四》记载:“夏之贡,殷之助,周之藉,皆十而取一,益因地而税,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又据马端临《文献通考·田赋考一》记载:“秦坏井田之后,任民所耕,不计多少,已无所稽考以为赋敛之厚薄,其后遂舍地而税人。”皆指商鞅在农业政策上废除周的井田制后,亦在财税政策上废除周的“因地而税”,而改成“因人而税”。当时秦国地广人稀,若仍按照因地而税的旧法,即多垦荒地者多纳税,则势必会挫伤农民垦荒的积极性。现执行因人而税的新法,不论开垦荒地面积的多寡,只以人数课税,则可极大刺激秦人开垦荒地的积极性。且贵族士大夫因收入丰厚而豢养食客,这既不利于中央集权,也不利于农业发展。商鞅将因地而税改成因人而税后,增加了贵族士大夫豢养食客的成本,使得这些食客再也不能靠寄人篱下混饭吃,必须去参加务农,从而有利于农业发展。不仅如此,与秦国毗邻的三晋之民长期饱受地狭人众之苦,因缺乏足够多的土地资源以发展农业,只好被迫从事商业投机。现在秦国推行鼓励开荒的政策,使得大量三晋之民移居到秦国,为秦国发展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又削弱了作为秦国敌人的三晋的实力。

公元前347年 甲戌
周显王 二十二年

  【原文】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白话】赵国公子赵范袭击邯郸,未能取胜,被杀死。

公元前346年 乙亥
周显王 二十三年

  【原文】齐杀其大夫牟。

  【白话】齐国杀死其大夫牟。

  【姚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作“杀其大夫牟辛。”

  【原文】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白话】鲁康公姬毛去世,其子姬偃即位,是为鲁景公。

  【原文】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白话】卫国将自己的爵位由公降低为侯,臣服于韩、赵、魏三国。

  【姚注】此事发生在前356年,《资治通鉴》误记于本年。

公元前345年 丙子
周显王 二十四年

  本年无记载。

公元前344年 丁丑
周显王 二十五年

  【原文】诸侯会于京师。

  【白话】诸侯在京师(今河南洛阳)会盟。

公元前343年 戊寅
周显王 二十六年

  【原文】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白话】周显王封秦孝公为方伯,各诸侯国都前来祝贺。秦孝公命令公子嬴少官率领军队,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与诸侯举行会盟,而后朝见周显王。

  【姚注】这条记载当是来自《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据此,则天子致伯发生在前343年,而诸侯贺秦与使公子少官帅师会于逢泽都发生在次年,即前342年。

  前362年,二十一岁的秦孝公继位时,各诸侯国皆视秦国为没有开化的夷翟,对其鄙视排斥,不准许其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盟。对此,秦孝公深以为耻,故发愤图强,修行德政,力图让秦国强大起来。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文中提到先祖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又提到父亲献公“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如今秦国再次迎来了“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且首次得以参加中原诸侯国的会盟。经过近二十年的生聚教训,秦孝公终究是实现了当年的志向。

公元前342年 己卯
周显王 二十七年

  本年无记载。

公元前341年 庚辰
周显王 二十八年

  【原文】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

  【白话】魏国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道:“是早救好呢,还是晚救好呢?”成侯邹忌道:“不如不救。”田忌道:“如果不救,则韩国就会灭亡而被魏国吞并。不如早点出兵相救。”孙膑道:“现在韩魏两国的军队都还没有到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们现在出兵相救,那是替韩国来承受魏军的攻击,到头来反而还要听命于韩国了。况且魏国这次出兵,有彻底吞并韩国的野心,等到韩国感到自身亡国在即,必定还会再次派使者东来恳求齐国。我们可以先告知韩国肯定会出兵援救,以此加强与韩国之间的亲密关系,却等到较晚的时间再来出兵,以攻击魏国的疲惫之师,这样就可以名利双收了。”齐威王说:“有道理。”于是,齐国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请求,并让他先行回国。韩国以为有齐国的支持,故而奋力与魏国交战,结果连续五次大战都无法获胜,只好向东归附于齐国。

  【原文】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白话】于是,齐国这才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出兵前去援救韩国,直袭魏国都城。庞涓听说后,立刻放弃韩国而回师魏国。与此同时,魏国集中全部兵力,以太子申为统帅,抵御齐国军队。孙膑对田忌说:“三晋的军队向来彪悍勇猛,看不起齐国的军队,觉得齐国的军队非常胆怯。善于作战的将领,就要懂得如何因势利导。《孙子兵法》上说:“以百里的速度急行军,会使其上将栽跟头;以五十里的速度急行军,最终只有一半士兵能够抵达目的地。”于是命令齐军进入魏国地界后,做饭时修建十万个炉灶。第二天,炉灶数下降为五万。第三天,炉灶数下降为两万。庞涓率领军队走了三天,大喜道:“我早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兵就已经逃亡过半了。”于是抛下步兵,亲自率领轻骑兵,以加倍的速度追击齐军。孙膑估算魏军的行程,差不多当晚就将抵达马陵(今山东郯城马陵山)。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旁边又有许多险阻关隘,是打埋伏的好地方。于是砍下大树,削去树皮,在白树干上写下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上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天黑后见到有火把的光亮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间赶到那棵被砍的树下,看见白树干上有字,便命人举火把来照看。字还没有读完,便遭到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四下奔逃失散。庞涓自知智术已经用尽,败局无法挽回,遂拔剑自尽,临死前道:“现在成就你小子的名声了!”齐军乘胜大破魏军,俘虏了太子申。

  【姚论】前353年,孙膑用围魏救赵之计在桂陵击败庞涓。十二年后,孙膑又用围魏救韩之计在马陵击败庞涓。这两次战役,历来多被用以从正面解读孙膑的军事天才,而我们同样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庞涓错在哪里,庞涓有没有可能不输?姚尧以为,庞涓至少做错了这三点:

  第一,庞涓在领兵攻打韩国之前,就应该想到日后齐国会出兵干预。《孙子兵法·始计》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十二年前,庞涓与孙膑交手时就因其围魏救赵而吃过大亏,怎么这次还是如此不长记性?

  第二,在采取重大战略决策时,若非到了必须破釜沉舟的生死存亡之际,则一开始就不应该倾巢而出,致使国内空虚而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且魏国本身位于四战之地,东边的齐,西边的秦,和南边的楚,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孙子兵法·九变》中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庞涓怎可不为敌国的突袭预作准备?试想,如果当初庞涓在魏国留下足够兵力,又何至于害怕齐国的进攻。既然韩国都可以抵挡住魏国的狂攻,则魏国理应也能抵挡住齐国相当长时间的狂攻。待到庞涓灭了韩国,再回头与魏国守城军队内外夹击,必能在大梁城下击败师老兵疲、粮草不济的齐军。

  第三,当庞涓不得已从韩国撤兵时,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此前在战略规划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从原来的灭韩,到后来的抗齐,发生如此重大的战略转折,庞涓理应作出更加谨慎周密的规划。其实齐军远道而来,远道而来的军队才想要速战速决,本土作战的军队是完全可以打持久战的。更何况,魏国已经动员全国兵力,由太子申率领前来御齐了。为庞涓计,他本可令太子申在正面战场与齐军纠缠,自己则绕道去抄齐军的后路,如此必能大获全胜。可是,庞涓根本未曾进行战略上的审慎思考,仅凭炉灶数量日益减少这样的细节,就贸贸然孤军深入去追击齐军。《孙子兵法·九地》中说:“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可惜的是,这四五个“不能”,庞涓几乎全都犯了,其兵败身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至于就人品角度而言,庞涓背信弃义残害自己的同学孙膑,却直到临死前也未曾有过一丝反省悔过,仍在诟骂孙膑是“竖子”。庞涓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卑鄙小人,其死不足惜。

  【原文】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白话】成侯邹忌嫉恨田忌,命人拿着十金去集市卜卦,道:“我是田忌的手下。我家将军领兵作战三战三胜,现在想要做一番更大的事业,你觉得可以吗?”待到卜卦者出来,邹忌就教人把他抓住(准备以此陷害田忌)。田忌无法自证清白,便率兵攻打齐国都城临淄,希望能够抓住邹忌。无法攻克之后,只好逃往楚国。

  【姚注】邹忌陷害田忌之事,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和《战国策》中均有记载,但《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只有后半段。前半段说的是:邹忌在齐国为相,田忌在齐国为将,两人关系交恶。于是,公孙阅向邹忌献策道:“你为什么不建议齐王攻打魏国呢?只要齐国出兵攻打魏国,就一定是由田忌挂帅。如果打赢了,那是您的策略正确。如果打输了,则田忌要么就是死在前线,要么就是撤回国内,无论如何命运都掌握在您的手中。”邹忌依计而行,齐威王果然任命田忌领兵伐魏。没想到田忌此次出征三战三胜,其凭军功所获得的名声和威望远胜过作为策划者的邹忌。于是,公孙阅再次献策邹忌,用派人街头算命的办法诬陷田忌。

  【姚论】

  在中国几千年的权力斗争中,诬以谋反可谓是最有效的终极解决手段。通过其它方法扳不倒的政敌,通过诬以谋反往往能立刻收到奇效。盖因对君主而言,其它罪过都可以原谅,唯有谋反不能原谅;其它罪过都可以用功劳抵偿,唯有谋反之过无法用前功抵偿。更可怕的地方在于,谋反罪成立的关键,并非当事者是否有谋反的确凿证据,而在于君主是否相信你会谋反。对于每一位功高震主者而言,想要证明自己没有谋反的企图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一旦君主起了疑心,则臣子越是功勋卓著,越是德才兼备,越是得到同僚和民众信任,越是有众人为之分辩求情,反而就越加重了君主的猜忌之心。正是由于这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使得贤能之臣在建立功勋之后,只有通过辞职或自污两种方法来逐渐打消君主的警戒心,否则终将难以逃脱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邹忌并非只是纯粹的奸佞小人,他曾为辅佐齐威王建立霸业立下过汗马功劳。《战国策·齐策》中有一名篇,叫《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是邹忌身材八尺,英姿挺拔,容貌俊秀。有一天,他穿戴好衣帽后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妻子说:“你这么美,徐公怎么能跟你相比?”邹忌不大自信,又问小妾,小妾也说:“徐公怎么能和您相比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坐下来交谈后,邹忌问客人:“我与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亲自前来拜访。邹忌仔细端详后,觉得自己比不上徐公。又再去照镜子,发现自己跟他比实在相差太远了。晚上,邹忌睡觉时思考此事,认为:“我的妻子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爱我。我的小妾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怕我。我的客人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时说:“我知道自己真的是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爱我,我的小妾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更美。如今的齐国方圆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宫中的妃嫔和侍从,没有人不爱大王。朝堂上的大臣,没有人不怕大王。国境之内的百姓,没有人不有求于大王。由此观之,大王您被蒙蔽得相当厉害啊!”齐威王说:“有道理。”于是下令:“所有大臣官吏和平民百姓,能够当面指出寡人过失的,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寡人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之后传到寡人耳中的,受下等奖赏。”政令刚宣布时,群臣都赶来进谏,以至于门庭若市。几个月后,偶尔还会有人来进谏。一年后,虽然很多人还想进谏,但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此事后,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由此可见,邹忌本是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提拔人才,并最终辅佐齐威王成就霸业的名臣。可即便是邹忌这样的名臣,到头来也干起了为争权夺利而三番五次用卑鄙手段陷害忠良的勾当,这岂不值得后人三思?究竟是对权力的欲望使得邹忌品德变坏了,还是邹忌原本就有双重人格,抑或邹忌只是在执行齐威王的政策?否则以田忌关系之亲,权力之大,功勋之著,何以在得知邹忌构陷之后不敢入朝分辩,反而直接领兵攻打临淄,这岂非坐实了邹忌说他有谋反之心的指控?为什么田忌自始至终不对齐威王报以任何希望?要知道,齐威王同样不是昏君,而是位励精图治的有为之主。

公元前340年 辛巳
周显王 二十九年

  【原文】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御之。

  【白话】卫鞅对秦孝公说:“秦国看待魏国,就像是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为什么这么说呢?魏国居于险厄山岭之西,建都在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国势强盛时,便向西入侵秦国,国势困顿时,便向东收缩以自保。如今,秦国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实力强盛,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各诸侯国背弃与其之间的盟约,我们可以趁此时机攻打魏国。魏国无法抵抗秦国,必定会向东迁徙。届时,秦国据有黄河和群山的险要,向东制服各诸侯国,这真是帝王之业啊!”秦孝公听从其建议,派卫鞅率兵攻打魏国。魏国则派公子卬为将,领兵前来抵抗。

  【原文】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因攻魏师,大破之。

  【白话】两军在前线对阵,公孙鞅给公子卬写信道:“想当初,我与公子交情极好。现在,我们分别担任两国的大将,真是不忍心互相攻杀。我期待能与公子见面,共同宣誓结盟,畅饮之后罢兵回国,让秦魏两国人民能够安心。”公子卬信以为真,便亲自前来赴会。双方盟誓结束,正在饮酒时,卫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冲出来,俘虏了公子卬。卫鞅乘势攻击魏军,魏军大败。

  【原文】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白话】魏惠王听到兵败的消息后非常惊恐,派使者向秦国献出河西之地以求和。于是,魏惠王离开安邑,迁都至大梁①,这才感叹道:“我真后悔当年没有听公叔痤的话!”

  【姚注】

  ①魏惠王迁都大梁之事发生在前361年,其原因不是为躲避秦国锋芒,而是主动与韩、赵、齐、楚在东方诸国争雄,详见前352年注。

  【姚论】

  在东线的马陵之战惨败于齐国之后,紧接着又在西线惨败于秦国,使得魏国彻底从战国初年的天下霸主沦为二等国家。因此,魏惠王的悔恨感叹应该是发自肺腑、痛彻心扉的,只是我们不确知他所说的“恨不用公叔之言”,指的是恨不用公叔之言重用商鞅,还是恨不用公叔之言杀掉商鞅。但无论是杀是用,即便时间可以倒流再来一次,魏惠王依然还是会有今日之败。

  前319年,魏惠王在接见孟子时,对他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孟子·梁惠王上》)这一年,也是魏惠王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不久后便去世了。他本是长寿之君,活到八十一岁,执掌魏国之政长达五十年之久,却眼睁睁地看着当年“天下莫强”的魏国在东、西、南三个方向都遭到失败的耻辱。为什么会搞到这步田地呢?

  前317年,即魏惠王去世两年后,张仪为秦国做说客,在面见魏襄王时说:“魏国的领土面积不到千里,士兵人数不超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处在与各诸侯国四通八达的中心,又没有高山大河的隔绝。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两百余里的路程,无论是驾车还是步行,不用花费多少力气就能到达。魏国南面与楚国接境,西面与韩国接境,北面与赵国接境,东面与齐国接境,为了在四境派兵布防,仅驻守边塞堡垒的士兵就不少于十万。魏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本来就是个天然的战场。如果魏国向南与楚国交好而不与齐国交好,那么齐国就会从东边发起攻击。如果魏国向东与齐国交好而不与赵国交好,则赵国就会从北边发起攻击。如果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就会攻击魏国的西面,如果与楚国不亲,那么楚国就会攻击魏国的南面,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

  张仪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指出魏国所处的地理劣势,这固然是有一定道理,但却非必然因素。否则当年魏文侯同样是以这块地方起家,何以能够成为天下霸主?更何况魏武侯即位之初,还对吴起沾沾自喜地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当年吴起所说的“在德不在险”,亦是后来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魏文侯在位期间,只有两次对外用兵,一次是向西夺取秦国的西河之地,一次是向东灭了中山国。且中山只是个中等国家,故真正对大国用兵只有伐秦这一次。用兵期间,齐、楚并未对魏国制造任何麻烦,韩、赵还为魏国提供了各种援助。反观在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除了北部的燕国之外,齐、楚、韩、赵、秦五国都与魏国轮番大战过多次,且每次都是魏国主动出击临近的韩、赵,结果被齐、楚、秦三大强国突袭后路。前383年,魏军围攻赵国旧都中牟,遂有吴起率楚军北上,饮马黄河。前354年,魏军围攻赵都邯郸,遂有秦军在元里击败魏军,进而北上攻占少梁。之后孙膑以围魏救赵之计,率齐军在桂陵在大败魏军。前341年,魏军围攻韩都新郑,遂有孙膑以围魏救韩之计,率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之后又有商鞅在西河大败魏军。魏文侯执政时期,近安韩、赵,远和齐、楚,故对外用兵时全无后顾之忧。可是魏武侯、魏惠王时却总想着吞并韩赵,统一三晋,遂把自己的虚弱面完全暴露在齐、楚、秦三强面前。可见,魏国衰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地理,而在于统治者缺乏战略眼光,不懂得如何应对利用地理。

  至于军事层面,魏文侯伐秦用的是吴起,伐中山用的是乐羊,皆名将之才。反观魏惠王,即位初期用的是公叔痤北伐西征,结果兵败被俘。前341年,东边御齐用的是太子申挂帅,再次兵败被俘。前340年,西边御秦用的是公子卬挂帅,结果又是兵败被俘。除了那位人品卑劣的庞涓外,魏惠王所任用的统帅全是皇亲国戚。这也是姚尧认为魏惠王所谓“吾恨不用公叔之言”,说了也是白说的原因所在。因为魏惠王注定不可能重用商鞅,这是由其自身素质所决定的。至于说杀掉商鞅,那也同样无济于事。截止前340年,商鞅给魏国带来的损失基本上也就是“西丧地于秦七百里”,至于“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南辱于楚”,这可怪不得商鞅。况且,秦国若没有商鞅,或许未必能成为超级强权并最终统一天下,但以秦孝公的雄才大略,难道不会趁魏国在东边和齐、赵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出兵收复河西之地吗?因此,魏国的衰败不仅是因为魏惠王没有听公叔痤的临终遗言,亦不仅是因为魏国所处的是四战之地,关键还在魏国自文侯去世后的历任君主皆不懂得珍惜人才、善待人才、延揽人才、重用人才。正如前文所述,魏文侯以贤才为宝,魏武侯以山河为宝,魏惠王以珠玉为宝,真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魏惠王死后,其子襄王继位,素质比惠王还要差。孟子见到魏襄王后,对他的评价是:“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于是,孟子对魏国彻底失望,遂离开前往齐国了。

  【原文】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白话】秦国将商(今陕西丹凤)、於(今河南西峡)之地的十五座城邑封赏给卫鞅,号为商君。

  【原文】齐、赵伐魏。

  【白话】齐国和赵国攻打魏国。

  【原文】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白话】楚宣王去世,其子芈商继位,是为楚威王。

公元前339年 壬午
周显王 三十年

  本年无记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11:53 , Processed in 0.1093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