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95|回复: 0

云石:印度为什么这么讨厌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0 16: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印洞朗纠纷的持续发酵,让印度又一次成为中国舆论的焦点。

  关于印度挑起洞朗纠纷的原因和用意,云石君已在最近一个月的多篇文章中详尽分析,此处不加累述。而抛开洞朗这个具体案例,印度自建国以来,就屡次三番的挑起对华纠纷,从62年的边境战争算起,到现在,足足半个世纪过去,尽管中国对印度从未施以重手,甚至还多次释放善意,但印度却始终不领情,对中国的敌意和憎恨几可以用不加掩饰来形容。

  印度的这种以怨报德,在引发中国人无比愤慨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难道咱中华家真招惹过它印度?这帮阿三咋就如此热衷于跟中国作对?

  这个还真是问倒咱了!查阅历史,中国还真没主动挑衅过印度。历史上,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一个位于东亚大陆、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二者之间隔着青藏高原,以农耕时代的文明发展水平,无论是华夏中原王朝,还是次大陆的古印度各帝国,都没有能力跨越世界屋脊,对对方直接施加影响,所以二者之间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积怨。上世纪40年代,印度正式建国,新中国也于不久后成立,在50年代,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度比较亲密。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度挑起西藏问题,最终引发1962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才反目成仇。

  而即便是这场中印边境战争,本身也没道理成为印度敌视中国的理由。首先,这场战争是印度一方挑起的,且不说西藏本身就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即便退一万步,按照印度的观点,认为西藏不应由中国中央政府直辖,那也和它印度半毛钱关系没有。而从战争的结果来说,虽然军事上印度大败亏输,但整体而言,印度还是占到了便宜的——藏南这块中国传统领土,被印度事实占据。对此,中国虽然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拒绝承认,但现实中也并未再次强行改变现状。至于锡金、不丹这两个传统汉藏族系民众聚居,信仰藏传佛教的国家,一个被印度直接吞并,另一个被印度高度钳制,中国对此也予以默认。

  当然,如果非要说中国有什么和印度不对付的,那就是对印度死敌——巴基斯坦的力挺。但话又说回来,巴基斯坦当年可是美国盟友,与中国互相敌视,直到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两国反目成仇,中国才出于制衡印度的目的,大力援助巴基斯坦——从这个个角度说,之所以中巴会成为铁哥们,那也都是印度自己作的。至于1962边境战争之后,虽然中印再未爆发什么大的冲突,但小摩擦却时不时就有,而印度更是在国内大肆渲染对华仇恨,一副将中国视为生死大敌的势头。

  那么,为什么印度这么讨厌中国呢?在云石君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拥有青藏高原的中国,在战略层面对印度的强势地缘压制。

  关于这一点,云石君在之前关于中印关系的文章中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曾经几乎彻底阻断了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直接交流。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工业化后的人类文明,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青藏高原海拔的限制。这种格局下,青藏高原的地缘价值被逐渐激活。而青藏高原归属中国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可以以此为依托,居高临下的对北印度这个印度文明核心区予以重创。

  而反之,印度面对西藏,不仅处于地缘格局上的被压制状态,而且考虑到西藏本身荒无人烟,所以即便印度可以对西藏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击,其对中国国力造成伤害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如果西藏是独立的国家,那倒也罢了。西藏高原的海拔,决定了它天然不具备孕育强大现代文明的基础,不足以对印度构成实质性威胁。但西藏归属于中国的现实,意味着一个比印度被一个地缘实力,现实国力都远远强于自己的国家死死压制。

  这对印度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印度一向以大国自诩,可中印现有格局,以及二者的实力差距,决定了只要中国愿意,单纯从军事角度看,它随时可以将印度这个国家摧毁——而印度却严重缺乏对等的反击能力。这样一个天然受制于人的国家,有什么资格自言大国?甚至连国家基本安全,都完全没有保障!

  所以,印度要实现国家崛起,成为所谓“有声有色的大国”,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夺取西藏——至少也得让西藏从中国手中剥离,只有这样,才能去除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自己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地缘安全。

  基于这种逻辑,印度对华之不逊就能够解释了。这是一种基于地缘而形成的国家根本利益冲突,除非中国放弃西藏,或者印度自己重回分裂,否则这个南亚大国对此不可能放手。在现有地缘格局下,印度对华的敌视和厌恶,是不可能清除的。

  而除了地缘层面的国家根本利益冲突。印度大肆煽动反华情绪的另一个动机,就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需要。

  这一点,可能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未曾想到的。但仔细一琢磨,这个又颇有道理。以1962年边境战争为例,在中国,这场战争的影响力可以说十分之弱——如果不是印度挑事,中国主流舆论场几乎都不怎么谈论到它。

  但在印度,这场五十年前的边境战争,却闹的几乎举国皆知。

  按理说,这是不合情理的。毕竟这场仗本身规模并不大,为时也不长,而且在战场上,印军可以说是丢尽了脸面,印度的国际地位也曾因此大降——无论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

  但政府到媒体却对这场战争几十年如一的大肆渲染,而且特别突出“国耻”意义。

  这就很奇怪了——拿一场自己打的溃不成军的仗做宣传,印度这不是自己抽自己耳光吗?

  其实并不是。印度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炒作中印边境战争,除了煽动对华仇恨,以为有朝一日窃取西藏做铺垫外,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借此增强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

  作为南亚次大陆的天然主宰者,印度有着与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相媲美的悠久历史,并建立了延续千年的璀璨文明。但与其他拥有相同体量的古老文明不同,在印度文明的扩张史中,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稳定政治格局。中国、罗马、阿拉伯等古典文明,在其发展壮大后,纷纷迈向帝国体制。而印度文明却始终处于邦国林立的分裂状态,即便偶有统一,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当然,随着现代国家的成立,印度完成了形式上的政治统一。但这种表面的一统之下,各地土邦都保留有极大的自主权,联邦政府对此不能干涉,国家政治体系依然十分松散。

  而更要命的是,除了政治上的支离破碎,在文化上,印度也同样是四分五裂,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之多。关于这一点,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光是宪法规定的联邦官方语言,就有18种之多。而作为本土使用最广泛语言的印地语,使用人数尚不足半数——以至于印度各地精英阶层之间,不得不用英语这个外来语言作为交流工具。

  政治和文化的极端分裂,使得现代印度人的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严重缺乏。面对这种困局,印度必须有所作为。

  但这种整合之事,想从内部着手又很麻烦。首先,印度的分裂传统是历经千年形成,可谓根深蒂固。其次,印度在建国之初,为了争取各邦的入伙,不得不在法律层面承认了各邦的高度自主权。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的任何同化计划,都会被各邦视作对自己的打压,所以很容易招致民众的反感和抵制,甚至引发分离主义暴乱。

  既然内部不好办,那就只有从外部入手了。而渲染中印冲突,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以中国这样一个身在其侧,实力和地缘格局上都碾压自己的对手为假想敌,能够有效激发国民的同仇敌忾,而渲染1962的惨败,将它上升到印度整体层面的奇耻大辱,这样更容易煽动起民众的情绪。通过这种办法,让本来一盘散沙的民众,基于对中国的仇恨,进而形成一条共同的认同纽带——这对民众形成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大有好处

  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印度才对那场规模不大,自己却丢人到家的战争,却死捧着不放手。而且还在自己明显不是中国对手的情况下,接二连三的发起挑衅,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说到底,就是在国家凝聚力薄弱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塑造共同敌人的方式,来构建国民的国家认同。

  而印度讨厌中国的最后一点原因,则是现实利益需要。

  作为东亚大陆这个世界一流地缘板块的拥有者,中国天然具备世界级大国的地缘潜力。对任何一个现有的世界级大国来说,这样的对手都是不得不防的。这种情况下,印度这个体量尚可,且与中国有着结构性冲突的国家,就成为列强制衡中国的最好工具。

  而印度也十分乐意扮演这个角色。地缘冲突以及构筑国家认同的需要,决定了印度铁定跟中国不对付。而印度自身不大不小的体量,以及偏居印度洋,远离美俄欧三强的地缘格局,决定了它也不会对列强造成太大威胁。这种情况下,印度通过展现对华敌视姿态,可以争取到列强对它的支援和接纳:

  冷战时,美苏两大超级帝国,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都曾对印度大加支持;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印度又成为美日眼中制华则不足、牵华则有余的可扶植对象;甚至俄罗斯,虽然因为国家实力的下降和国际格局的变化,自身对华关系大幅缓和,但基于对这个强大邻邦崛起的恐惧,也依然对印度颇为看重,希望借其之实力,对中国有所掣肘。这种列强对中国这个地缘大国的天然恐惧,决定了印度的坚定反华态度,确实能够为其从外部谋取到不错的现实利益,甚至实现除中国外的的全球列强通吃!

  而且,中印在经济视角下趋于同质化的禀赋特质,也让印度乐见中国倒霉。中印是全球唯二的人口过10亿国家。二者的人口规模,以及后发国家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发展制造业,成为两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且二者中任何一国,要想实现自己的大国崛起,就必须将各种工业门类广泛吸纳,否则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人口体量的现代化转型。

  所以,中印的工业化,都必然带有严重的吞噬效应,一旦其中一国取得重大突破,其规模足以将全球工业份额吞噬大半。

  而现实中,中国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上风,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并将世界常规工业市场份额中的最大一块收入自家囊中。至于剩下的那些零零碎碎,喂饱一些中小型国家或还可以,但对印度这种同样10亿级别的国家来说,根本就足以支撑其之现代化转型。

  这就让印度很无语了。一定历史时期内的蛋糕统共就这么大,你中国已经吃了一大口,剩下的还要被其他后发国家疯抢,这么分下来,还有多少能轮到咱——要知道,印度也不是小国,他也有10亿张嘴哪!

  总而言之,当中国大幅工业化后,其他中小国家因为身板较弱,需求较小,或还有翻身可能,但轮到印度这个大块头,就真有点不敷所需了!而自身的全方位落后,又决定了印度很难有实力跟中国正面争夺,最多只能接纳一些中国淘汰的落后产能——这种残汤剩水,别说印度要的憋屈,就算是忍辱而受之,所创造的财富也不足以填饱其胃口!

  既然堂堂正正的竞争,已经很难拿到满意的份额,那印度就只好使阴招了。通过与反华势力的合作,对中国形成围堵进逼之势,消耗中国的国家资源,阻滞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如果中国的工业化能因此放缓,甚至中断乃至回调,那印度就有足够的翻身之机,可以抢得更多的原属于中国的市场份额,用于满足自身需要。

  综上所述,地缘格局的冲突、国家凝聚力的需要,以及现实利益的碰撞,这三大原因,共同铸就了印度的反华基因。这种逻辑下,印度举国上下的反华狂热,也就在所难免!

  只不过,打铁还得自身硬。印度纵然机关算计要绊倒中国,但自身没有实力也是枉然。甚至“反华”这种情绪本身,就是自身弱势心态和处境的一种折射。至于将来,如果中国果真由盛转衰,那印度或还可以赚些便宜,可如果中国不受其掣肘,依然步步向前,那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印度的这种对华敌视,反而会对其自身行程掣肘,甚至国际空间也因此受到压缩。最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具备高度基因的西式民主国家,印度的中枢强权天然薄弱,所以到时候,就算精英阶层发现反华已越来越弊大于利,想调转枪头,然受制于多年行程的反华国家氛围,估计也一时半会儿难以回头。这样一来,印度的国家发展,反倒会因此大受其害。真到那时,印度真就是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本文为云石海(境)外风云系列1743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6 14:11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