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08|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第7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9 07: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359年 壬戌
周显王 十年

  【原文】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①。卒定变法之令。

  【白话】卫鞅想要推行变法,秦国人都不支持。卫鞅对秦孝公说:“对于一般民众,是不能在改革之初与他们商量讨论的,只能是在改革成功之后,再来与他们共享改革成果。谈论最高道德的人,其观点经常与世俗相冲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也不会与众人商议谋划。所以圣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凡事都拘泥于传统。”甘龙反驳道:“不对。根据传统法规来治理国家,官吏非常容易熟悉,百姓也很容易适应。”卫鞅道:“普通人总是习惯于传统的习俗,学者们总是沉溺于所学的知识,这两种人,用他们来当官守法是可以的,但不能和他们讨论法制之外的事。应该让聪明的人制定法则,愚笨的人执行法则;贤能的人革新礼教,平庸的人接受礼教的制约。”秦孝公说:“有道理。”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着手制定变法的政令。

  【姚注】

  ①《资治通鉴》这段记载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在前359年来到秦国游说秦孝公,这是没有疑义的。可是按照《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的说法,秦孝公是在经过此番辩论后就立刻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而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孝公是先让商鞅试用了三年,三年后变法收到成效,才任命他当左庶长(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经考证,《史记·秦本纪》的说法更加准确,即秦孝公在前359年的御前辩论后觉得商鞅的话很有道理,遂在国内尝试推行商鞅之法,但并未形成明确的律令和制度。刚开始时,秦国百姓反感新法;三年后,秦国百姓支持新法。于是,秦孝公这才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变法。

  【原文】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白话】卫鞅下令将民众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否则一家犯法,其余连坐。举报奸谋罪行的,可以获得与斩杀敌首同等的赏赐。包庇奸谋罪行的,将遭到与投降敌营同等的罪罚。战场上立有军功的,可依照标准分别授予上等爵位。私下里寻衅斗殴的,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刑罚。在本业上努力经营,辛勤耕地纺织,以使得粮食布匹丰收充盈的,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从事商业投机以及因懒惰导致贫穷的,全家都被没收去做官奴。宗室子弟中未能立有军功的,不能登记入宗室的名册。明确爵位官阶的尊卑等级,并据此有差别地分配土地田宅、家臣奴婢和衣装服饰。对国家有功勋的,就显赫荣耀;对国家没有功勋的,即便家里再富裕,也没有什么能够炫耀的地方。

  【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白话】法令制订完备后,卫鞅没有立刻公布,他怕百姓对新法不够信任,于是命人在都城的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下令说谁要能把它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金。百姓们觉得此事太过古怪,没有人敢来搬。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人赏五十金。”此时真有一人上来将木头搬到北门,于是当即获得了五十金的赏赐。这样,卫鞅才下令颁布新法。

  【原文】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①。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白话】新法令推行一年后,有上千名秦国百姓前往都城,控诉新法令导致的各种不便。正在此时,太子嬴驷也触犯了法律。卫鞅说:“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行,主要原因就是在上位的人带头触犯法律。”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对他施以刑罚。于是,卫鞅刑囚了太子的老师嬴虔,又在另一个老师公孙贾的脸上刺字。次日,秦国人都小心翼翼地遵从法令。新法推行十年后,秦国出现了路边遗失的东西不会被捡,山上没有盗贼出没的太平景象。百姓们勇于对外作战,却不敢私下里互相争斗,城乡皆得到大治。那些当初指责新法不便的秦人中,又有一些开始称赞新法的便利。商鞅道:“这些全都是乱法之人。”下令将他们全部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法令的是非了。

  【姚注】

  ①根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国君为培养太子,会为其配备傅、师、保作为教师。傅,又分为太傅和少傅,目的是要让太子明白父子、君臣关系的相处之道。其中,太傅的责任是阐明父子君臣之道并身体力行,少傅的责任是将太傅的言传身教详细分析给太子听,以帮助他更好地学习领会。师的责任,是教育太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并用古圣先贤的事迹来作讲解。保的责任,是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太子,使得他的言行能够合乎规范。傅、师、保这些官职并非一定要全套设置,关键是要有真正合适的人选。有合适的人选才设置,否则就宁缺毋滥。

  【原文】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白话】臣司马光认为:诚信,是君主最大的法宝。国家需要依靠人民得以保全,人民则需要依靠诚信得以保全。没有诚信,就无法驱使人民;没有人民,就无法守卫国家。因此,古代成就王业的君主不会欺骗天下,成就霸业的君主不会欺骗邻国,善于治国者不会欺骗百姓,善于治家者不会欺骗亲人。糊涂的人则刚好相反,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兄弟之间、父子之间也互相欺骗。于是,在上者不信任在下者,在下者不信任在上者,上下之间离心离德,最终导致败亡。靠欺骗得来的利益,不足以医治他因此遭到的伤害。靠欺骗获得的好处,不足以弥补他因此造成的损失,这岂不是很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订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原城的土地,魏文侯不舍弃与虞人的约会,秦孝公不废除搬木头的赏金。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虽然算不上完美,尤其商鞅更是以刻薄著称,可在当时那个互相攻击侵略的年代,天下的主流思想正日益趋向于使用诡诈和武力,执政者们尚且不敢忘记树立诚信以养育善待百姓,更何况是天下安定太平时的执政者呢!

  【姚注】

  1912年春,时年19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同年六月,毛泽东以《商鞅徙木立信论》为题参加作文比赛,被国文老师柳潜评为满分头名,柳潜的同事们阅后,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满分头名没有任何疑义。现全文摘录如下:

  商鞅徙木立信论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全文完】

  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我读史书,读到商鞅通过搬移木头来树立威信一事,不禁感叹我国国民的愚昧,感叹执政者的煞费苦心,更感叹数千年来民众的智慧不觉悟、国家几乎走向灭亡的悲惨命运。如果有人认为我是在夸大其词,那就请让我完整地阐述我的观点。

  法令,是替人民谋求幸福的工具。如果法令是好的,那就必定能更多地造福于人民。人民正担心统治者不颁布这样的好法令,或者法令颁布后不产生效力,所以人民必定会尽全力来保障和维护法令,一定要使法令达到其既定目标为止。政府和人民互相依靠,怎么会有不信任的道理呢?如果法令不好,则不但没有幸福可言,反而会让人民产生利益受损的恐惧。于是,人民必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这项法令,即便我想要相信你的法令,又怎么会有相信它的道理呢?就如同商鞅与秦国人民之间,本来两者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却要运用利害关系相反时的做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制定的法令是好法令。如果要在我国四千年的史料记载中,寻找那些造福国家人民的政治家,难道不是应该以商鞅排名第一吗?商鞅所处的秦孝公时期,正值中原局势最混乱,战争最激烈之际,全国上下疲惫,已经达到不可言说的程度。要想在这样的形势下战胜各国,统一中原,不是太困难了吗?于是,商鞅颁布新的法令,这些法令严惩违法乱纪之人以保护人民的权益,鼓励耕织以增加国民的财富,崇尚军功以树立国家的威望,将贫苦懒惰者收为奴隶以杜绝人力物力的消耗。这些都是我国前所未有的重大政策,人民为什么会害怕而不相信呢?一定要通过搬移木头的方法来树立威信,我从中明白了执政者的苦心,也明白了我国人民的愚昧,也明白了几千年来人民心智黑暗,国家几乎走向灭亡惨境,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刚开始出现时,老百姓总是会有恐惧心理。人民是这样的人民,法令是那样的法令,我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我只是担心徙木立信之事,如果被东西方各国中那些文明程度高的国民听到,必定会捧腹大笑,又或者尖锐讽刺。呜呼,我不想再说了。【译文完】

  又,毛泽东此文仅465字,然其师柳潜的评语竟有143余字,亦摘录如下: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精理名言,得未曾有。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柳潜又将该文推荐给时任校长符定一,符定一在文前批注:“传观”。

  【原文】韩懿侯薨,子昭侯立。①

  【白话】韩懿侯韩若山去世,其子韩武即位,是为韩昭侯。

  【姚注】①韩懿侯去世,昭侯即位之事发生在前363年,《资治通鉴》因《史记》之误,记在本年。

公元前358年 癸亥
周显王 十一年

  【原文】秦败韩师于西山。

  【白话】秦国在西山击败韩国军队。

  【姚注】西山,指熊耳山以西地区,就如同将黄河以西地区称“西河”。熊耳山属秦岭东段支脉,位于今河南西部,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东北端可延伸至今河南洛阳,西南端可延伸至今河南卢氏和栾川,与伏牛山相接。

公元前357年 甲子
周显王 十二年

  【原文】魏、韩会于鄗。

  【白话】魏国与韩国在鄗(音hào)县(今河北高邑东)会盟。

  【姚注】《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表》皆记作:“与赵会鄗”,《资治通鉴》此处记载有误。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此处注解:“班志,鄗县属中山郡。此时为赵地,后汉改曰高邑,唐为赵州柏乡县、赞皇县地。”中山郡是在西汉时设置,因战国时的中山国而得名,位于今河北中南部,在赵国之东北、燕国之西南。前406年,魏文侯在以吴起为统帅,西征夺取秦国河西之地后,又以乐羊为统帅,借道赵国东征灭掉了中山国,命太子魏击驻守。

  前383年,赵国在刚平(今河南清丰西)筑城以入侵卫国,卫国向魏国求援。前382年,魏国联合齐国出兵救卫,攻克刚平,然后西渡黄河,围攻赵国的中牟。中牟位于今河南鹤壁市山城区(非为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前423年,赵献侯将都城从晋阳(今山西太原)迁至中牟。前386年,赵敬侯将都城从中牟迁至邯郸(今河北邯郸)。此时正值迁都邯郸后不久,中牟的政治军事地位依然非常重要,赵国不容其有失,遂向楚国求援。前381年,楚国出兵援赵,前锋快速北渡黄河,抵达州西(今河南武陟西南)与魏军交战,主力部队则经大梁(今河南开封)北上,饮马黄河,切断魏国的河内与河东之间的联系,使得魏国立刻陷入战略险境。赵国则趁机反攻,相继攻占魏国的棘蒲(今山东魏县南)、黄城(今河南内黄西)等地。此次率领楚军北上救赵攻魏的,就是楚国宰相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吴起在楚国任相后“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其中“却三晋”就是指这次救赵破魏之战。此次中原混战的结果,是魏、赵、卫诸国皆遭到重创,唯有楚国成为最大赢家,是以“诸侯患楚之强”。可惜就在同年,楚悼王去世,吴起被楚国贵戚射杀。

  与此同时,正是由于魏赵遭到重创,使得被灭国达二十五年之久的中山得以复国,他们在中山桓公的率领下,先是驱逐了魏国统治者,紧接着又对赵国构成强大威胁。前377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前376年,赵与中山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据西晋时人张曜《中山记》所载,“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此即为中山国名之源)。前369年,中山修筑长城以抵御赵国。魏惠王与赵成侯于本年(前357年)所会盟的鄗,就位于前377年赵与中山交战的房子附近,两人在此会盟,应是商讨解决中山国之事。

公元前356年 乙丑
周显王 十三年

  【原文】赵、燕会于阿。①

  【白话】赵国与燕国在阿地(今河北高阳北)会盟。

  【姚注】阿:此处的阿,又名“安”或“葛”,在今河北高阳北。与前370年所载之“齐威王烹阿大夫”的阿非为一处,那个阿是在今山东东阿。

  【原文】赵、齐、宋会于平陆。

  【白话】赵国与齐国、宋国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会盟。

  【姚注】这一年,商鞅拜左庶长,《资治通鉴》误记在前359年。这一年,卫国将自己的爵位由公降低为侯,《资治通鉴》误记在前346年。

公元前355年 丙寅
周显王 十四年

  【原文】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白话】齐威王与魏惠王约在郊狩猎。魏惠王问:“齐国也有什么宝贝吗?”齐威王答:“没有。”魏惠王说:“我们魏国虽然小,但还有十颗直径长达一寸、可以照亮前后十二辆车子的大珍珠。以齐国这么大,怎么就没点宝贝呢?”齐威王道:“我对宝贝的定义和大王您是不一样的。我的大臣中有一位名叫檀子,我派他镇守南部边境,则楚国不敢前来进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君都前来朝贺。我的大臣中还有一位名叫盼子,我派他镇守高唐(今山东高唐东),则赵国人怕得不敢东向到黄河边来捕鱼。我的大臣中还有一位叫名叫黔夫,我派他镇守徐州(今河北大城,地处齐、燕、赵三国交界处,非今江苏徐州),则燕国人来到徐州的北门焚香祈祷,赵国人来到徐州的西门焚香祈祷,恳求能准许他们移民过来的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还有一位名种首,我派他防备盗贼,则齐国因此出现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的光芒,足以照耀千里,又岂止是照亮十二辆车子而已!”魏惠王听后面有惭色。

  【姚论】魏文侯以贤才为宝,魏武侯以山河为宝,魏惠王以珠玉为宝,真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

  【原文】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

  【白话】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澄城)会盟。

  【原文】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白话】鲁共公姬奋去世,其子姬毛即位,是为鲁康公。

公元前354年 丁卯
周显王 十五年

  【原文】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白话】秦国在元里(今陕西澄城南)击败魏国军队,斩首七千余人,夺取少梁。

  【姚注】这条资料记载在《史记·六国表》当年的秦国栏,《史记·六国表》当年的魏国栏和《史记·魏世家》记作“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然在《史记·秦本纪》中记作“与魏战元里,有功。”既没有记载杀敌人数,也没有提及“取少梁”。可能当时秦军实力尚不足以完全占据少梁,故虽一度攻入,旋即主动撤出。

  【原文】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白话】魏惠王率军攻打赵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楚宣王派景舍为统帅,领兵救赵。

  【姚注】《史记·魏世家》中的记载是:“十七年(当作十六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可见魏国战秦元里和围赵邯郸都发生在前354年,且先有战秦元里,后有围赵邯郸。然而费解的是,魏国既在西面为秦军所败,又丢了军事重镇少梁,还怎么敢在东面围攻赵国的都城呢?又据《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十六年(前354年)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卫国常年是魏国的附属国,每次卫国遭到赵国入侵,都是魏国出兵相救。前383年赵国在刚平筑城侵卫时,魏国便出兵攻赵,先是攻克刚平,接着西渡黄河,围攻赵国旧都中牟。现既赵国侵卫与魏围邯郸皆发生在前354年,故此二者当有因果关系。于是,我们可以推论当时的历史脉络应该是这样的: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会盟,使魏惠王相信秦国虽因商鞅变法而国力大增,但暂时还无意(或不敢)入侵魏国。前354年,赵国入侵卫国,魏国为援卫而围攻赵都邯郸。秦国则趁魏军主力东向之际进攻魏西河郡之元里,大败魏军,斩首七千人,随后北上攻取少梁。正当魏国因双线作战而左右为难时,秦军又主动撤出了少梁,使得魏惠王不再调兵西向,而是集中全力围攻东线之赵都邯郸。

公元前353年 戊辰
周显王 十六年

  【原文】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白话】齐威王派田忌领军救赵。

  【原文】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白话】起初,孙膑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当上将军后,自认为能力比不上孙膑。于是庞涓把孙膑召来,用刑法砍断他的双脚,又在他脸上刺字,意图使他终身成为废人。齐国有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服刑犯人的身份暗中与其相见,并进行游说。齐国使者遂偷偷将孙膑藏在车内,与他一起回到齐国。田忌非常欣赏孙膑,将他奉为座上宾,又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后,聘请他为老师。当时,齐威王准备出兵援赵,本打算任命孙膑为大将,但孙膑以自己是受过刑罚的残疾人为由辞谢。于是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平常居于有帷盖的车内,为田忌出谋划策。

  【原文】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①,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白话】田忌准备领兵前往赵国,孙膑说:“要解开纠缠在一起的乱丝,不可以握拳击打。要排解互相打斗的对象,不可以上前拉扯。只要去进攻其虚弱和要害的地方,则形势的变化自然会使得纷争解开。现在魏赵两国互相交战,精锐的士兵都已经倾巢而出,国内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您不如率领急行军突袭魏国都城大梁,占据交通要道,趁他们现在空虚时发动冲击,则魏军必定会放弃进攻赵国而回师救援。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能够以逸待劳,乘魏军之弊。”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十月,邯郸投降了魏国。魏军急忙回师,与齐国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交战,魏军大败。

  【姚注】①前361年,魏国已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原文】韩伐东周①,取陵观、廪丘。

  【白话】韩国攻打东周,夺取陵观、廪丘。

  【姚注】

  ①东周:在史书记载上有过两个“东周”。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移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平王东迁。因都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史家将这两段时间的周朝分别称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可分为两段,前半段为春秋,后半段为战国。至战国时期,周王室的领土已经缩小到只剩下七个城镇,分别是:王城(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毂城(今河南洛阳西北)、平阴(今河南孟津)、偃师(今河南偃师)、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和巩县(今河南巩义)。前440年,周考王将其弟姬揭封至王城,因其位于洛阳之西,故称其国为西周国,后称姬揭为西周桓公。西周桓公传位于其子西周威公姬灶,姬灶传位于其子西周惠公姬朝。姬朝又将其幼子姬班封至巩县,因其位于洛阳之东,故称其国为东周国,后称其君为东周惠公。本年韩国所攻打的东周,即在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国,所夺取之陵观、廪丘当为巩义的两个村镇。

  【原文】楚昭奚恤为相。江乙言于楚王曰:“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之恶者,王曰:‘此小人也,’远之。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白话】楚国任用昭奚恤为宰相。江乙对楚宣王说:“有个人非常喜欢自己的狗。一次,他的狗向井里撒尿,邻居看见后想到他家里告诉他,却被狗堵住大门,要来咬上门的邻居。现在昭奚恤经常阻挠我来见您,和这条恶狗堵门的道理是一样的。况且,有些人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您听到后就说:“这是个君子。”就亲近他。有些人喜欢宣传别人的短处,您听到后就说:“这是个小人。”就疏远他。这样一来,那些关于儿子杀死父亲,臣子杀死君主的人和事,您就永远都不会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大王您只喜欢听别人的长处,而不喜欢听别人的短处啊!”楚宣王道:“有道理,以后两方面的言论我都要听。”

公元前352年 己巳
周显王 十七年

  【原文】秦大良造①伐魏②。

  【白话】秦国大良造卫鞅率军攻打魏国。

  【姚注】

  ①秦自商鞅变法后为奖励军功,实施二十等爵制。杀敌越多,爵位越高,相对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也越高。这二十等级分别是: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褭;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据《汉旧仪》记载,第一至四等的公士、上造、簪褭和不更,属于“士”的级别;第五至九等的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属于“大夫”的级别;第十至十八等的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属于“卿”的级别,第十九、二十等的关内侯、彻侯属于“侯”的级别。前356年,商鞅主持变法时获得的爵位是第十等的左庶长。至前352年,已升至第十六等的大上造(即大良造。胡三省注云:“余谓大良造,大上造之良者也”)。当时,大良造既是秦国的最高爵位,亦是秦国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别国的宰相。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作:“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商君列传》记作:“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安邑,降之。”《六国表》亦记作:“卫公孙鞅为大良造,伐安邑,降之。”然司马光《资治通鉴》却只记“大良造伐魏”,不提“围安邑,降之。”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曾给出个解释,说当时安邑是魏国都城,魏国的军事实力还很强,庞涓、太子申、公子卬还没有打败仗,安邑应该不会这么快就投降秦国。因此,司马光对《史记》的这段记载有疑虑,所以略去了“围魏安邑,降之。”

  司马光会认为安邑当时仍为魏国都城,原因是在《史记·魏世家》有记载:“(魏惠王)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史记·商君列传》亦有记载:“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内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按照这种说法,魏国会迁都大梁是因为在前340年,魏军统帅公子卬被商鞅用计俘虏导致魏军大败,河西之地尽数被秦国所取,魏国为了躲避秦国的锋芒,才不得已将都城安邑东迁至大梁。可事实上,魏惠王迁都并非消极避祸之举,而是有积极进取之图。诚如朱右曾在《竹书纪年存真》所说:“惠王之徙都,非畏秦也,欲与韩、赵、齐、楚争强也。安邑迫于中条、太行之险,不如大梁平坦,四方所走集,车骑便利,易与诸侯争衡。”前353年,田忌依孙膑围魏救赵之计突袭魏国都城,若此时魏都仍在安邑,则齐军将深入魏境近千里。既无突袭之效,更乏粮草供应,齐军又怎么敢去围攻魏都?可见,此时魏都已经东迁至大梁。据《竹书纪年》记载,魏惠王迁都大梁在前361年。因都城大梁之故,后魏国亦称梁国,魏惠王亦称梁惠王。

  【原文】诸侯围魏襄陵。①

  【白话】诸侯联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睢县)。

  【姚注】

  ①据《竹书纪年》记载,此次围攻襄陵的诸侯联军是齐、宋、卫。显然,除齐国为大国外,宋、卫皆是小国,故此役主要就是齐攻魏,非魏得罪天下诸侯。

公元前351年 庚午
周显王 十八年

  【原文】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白话】秦国公孙鞅率军围攻魏国固阳(地不详),固阳归降。

  【原文】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白话】魏国把邯郸城归还赵国,与赵国在漳水会盟。

  【姚注】前383年,赵侵卫而魏攻赵,结果楚国北上援赵攻魏,给魏国以重创。前354年,又是赵侵卫而魏攻赵,这次魏国的损失更加惨重。东边被齐国击败于桂陵,西边被秦国击败于元里、固阳,南边则被楚国侵占了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前353年,魏军攻占邯郸,至351年,魏军又被迫退出邯郸城而与赵国讲和。在北伐赵国的三年多时间里,魏国损兵折将、耗费钱粮,到头来却没有任何收获,反而在东、南、西三面损失了大量领土,遂进一步走向衰败。

  【原文】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白话】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宰相。

  【原文】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白话】申不害,原本是郑国的低级家臣,学习道家的黄老之学和法家的刑名之学,以此来游说韩昭侯。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对内修明政治教化,对外与诸侯积极交往。如此任相十五年,直至申不害去世,韩国一直是国家安定,兵力强盛。

  【原文】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白话】申不害曾经请求让他的堂兄有个官做,遭到韩昭侯的拒绝,申不害面有怨色。韩昭侯道:“我之所以向您学习,是希望能够治理好国家。现在,我是应该批准您提出的请求,而破坏您创建的法则呢,还是应该遵守您创建的法则,而拒绝您提出的请求?您曾经教育我要根据功劳大小来逐级封赏,现在却又要我接受私人请求,我到底该听哪一种呢?”申不害闻言立刻离开住所,请罪道:“您真是位明君!”

  【原文】昭侯有弊裤,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今裤岂特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白话】韩昭侯有条裤子破了,命侍者收藏起来。侍者道:“您这样就不仁慈了。为什么不赏赐给左右,还要收藏起来呢?”韩昭侯道:“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会珍惜自己的一颦一笑,该颦的时候才颦(皱眉),该笑的时候才笑,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比颦笑更重要的裤子!必须留待以后赏给有功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9:01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