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8|回复: 0

王鼎杰:印度抵制一带一路,当心堵死自己的大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缺席的印度,转变的日本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主持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了这次论坛。此外,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等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余名代表,也参与了这场盛会。

  但是,印度这个南亚次大陆上的巨象,却戏剧性地缺席了。这次缺席,引发了全球媒体的热议。印度内部也因为这次缺席的对错,陷入了巨大的舆情分裂。

  和印度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虽然日本长期对一带一路保持质疑、抵制的姿态,这次却派出了代表。不仅如此,连安倍晋三近日也开始正面评价一带一路,释放了准备上路的信号。

  ※6月5日,安倍晋三在“亚洲的未来·第23届国际交流论坛”上称将有条件地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日本要参与一带一路?对此,很多国人认为,这是安倍经济学失败,被迫改弦更张、迷途知返的表现,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日趋提升的表现。意味着连日本也不得不承认,要想经济繁荣,就要和中国走近。连带的,印度抵制一带一路,也被理解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典型的不识时务。

  如果只从经济发展的单一尺度看问题,这个理解有其合理性。但是,国际关系不等于经济关系。并非所有国家都将经济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也非所有国家都用经济发展战略代替国家大战略,更非所有国家都相信只要经济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印度的拒绝,日本的转向,恰恰都不能简单的就经济论经济。

  今天,我们先看印度的拒绝有何玄机。

  志在帝国的南亚巨象

  说到印度这个国家,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印度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教的大本营,应该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国家。再加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历史,更容易让我们把独立后的印度想象成一个苦大仇深,反帝反霸的好伙伴。

  然而,印度自身的文明传统就比较独特,不仅仅只是佛教与印度教。英国殖民的历史影响,更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以尼赫鲁为代表的新印度精英,当然不会觉得让人家殖民几百年是值得夸耀的事情。但对殖民本身的反思却非常独特。

  作为英式教育的产物,新印度政治精英们,有着浓厚的帝国情结,时时以英帝国的私生子、继承人自居。在他们看来,历史上印度的失败并非英国人道德可恶,而是印度人战略无能。所以,独立后的印度的国家目标,绝对不是反帝反霸,而是打着反帝反霸的旗子,让自己成为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的新帝、新霸。

  英帝国的死亡,让印度精英们看到了另起炉灶的机会。他们不仅要在英国海军撤离后填补海上真空,让印度洋成为印度的洋;还要在陆地上继承麦克马洪线,继承从阿富汗到伊朗高原的帝国安全前沿。

  ※英国建立的庞大的英印帝国

  1947年印度独立,当年就出兵争夺克什米尔高原,和巴基斯坦打了一场为时十五个月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第二年将不丹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第三年出兵占领锡金,第四年控制尼泊尔,实现了对外喜马拉雅三国的全面控制。之后,更利用中美苏三边关系的复杂性,左右逢源,肢解东巴,介入斯里兰卡内战。走的正是印度版的帝国崛起之路。

  ※印度的扩张(地图为印度主张的领土范围,不代表作者与本公号观点)

  经济双赢难以打动印度

  与这种帝霸情结、扩张实践相表里的,就是印度的帝国思维。这种思维,深深影响了印度的世界观和国际经济观。

  如果一个国家追求的是对内改善民生,对外和气生财,这个国家就会将经济双赢放在第一位——只要通过合作,双方都赚到了钱,就是双赢。这种思路注重的是经济指标绝对值的提升。如果合作能够让双方都获利,就可以选择合作,而不必斤斤计较于具体的利益分配。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追求的是在大国棋局中获取零和博弈的胜利,在政治与战略上凌驾于对手之上。这个时候,经济选择就会发生变化。经济为政治行动提供资源和基础,所以必然受到重视。但再重要的手段依然是手段,都要在关键时刻为目的让路。否则说文雅了就是本末倒置,说直白了就是要钱不要命。

  故而,这一类国家更重视的是经济指标的相对值变化。如果合作带来了盈利,但盈利的分配不均,使得自己赚一块钱的时候,别人赚了五块钱,最终造成双方的差距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这个时候,就要衡量一下,能否允许这个国家比自己多赚四块钱。甚至有时候,即便自己赚了四块钱,对方只赚一块钱,若因此造成了战略利益受损,也是不能接受的。

  印度用这种帝国思维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自然不免杯弓蛇影。从当年的攻击中国搞“珍珠链战略”,到今天抵制“一带一路”。印度的做法有其内在的逻辑一惯性。这就是此次印度官方对不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的解释:“一带一路必须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深知印度的立场,没有哪个国家能接受一个忽视其领土和主权完整核心利益的计划。”

  ※ 印度眼中的“中国珍珠链战略”

  所谓“忽视其领土和主权完整核心利益”,说穿了就是忽视印度自己划定的大国范围、大国地位、大国感受。在这个感受面前,双赢也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好,都是苍白无力的。

  为何印度敢入上合?

  也可以说,印度抵制一带一路,貌似不可理喻,其实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的体现。作为这个世界观的另一面,就是印度在抵制一带一路的同时,又和巴基斯坦一起加入了上合组织。

  为什么印度敢入上合?根本原因就在于上合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中国。印度再进去,就有可能变成三个。在这种环境下,搞三角关系,是印度比较有信心的玩法。毕竟,冷战的时候,印度就曾经利用中苏印三角关系,顺势揩油、扩张。

  英美早已警惕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印度这种帝霸思维,从麦金德到斯皮克曼,英语世界的地缘战略家们早有警觉。斯皮克曼在二战胜负不明的1942年,就预言,真正影响21世纪全球地缘格局的重大事件,是中印两个东方大国的复兴。

  为什么当年英国要坚持印巴分治,而且最初的巴基斯坦包括了西巴和东巴两个部分?就是要让印度在海上不能全面控制孟加拉湾,在陆上不能自由进出中亚。同时,维持一个独立的斯里兰卡,是针对印度海权扩张设立的绊脚石。在中印、中缅、印缅边界问题上留下隐患,同样是预设伏雷,增大印度的崛起成本。

  ※1947年8月4日,蒙巴顿主持印巴分治会谈,10天后,印巴正式分治。

  而印度虽然有样学样,但到目前为止,却依然有一样是他尚未从英国那里完全学到的。那就是英国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数百年的磨炼和积淀。今天的印度,毕竟仍是一个大国政治舞台上的新手。有时候难免尺度把握不当。美欧等国的外交官甚至觉得,和印度外交人员交往有种穿越回19世纪的感觉。似乎他们个个身上都附着当年英帝国的亡灵。

  过高估计中国的地缘野心,抵制一带一路,搅和上合组织,其实都是一种貌似精明,实则火候不足的表现。

  不要忘了,当年正是因为印度联合苏联,才加速了中美和解,促成了中巴铁盟,而且让布热津斯基等美国战略家们,纷纷支持中国复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强化中巴联盟,目的就是要分割苏印联盟,堵死苏联南下的道路。

  说穿了,这个世界上,看中国不顺眼,看一带一路不顺心的国家多了,日本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为什么日本敢来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甚至连安倍都开始赞扬一带一路了呢?其中,既有值得印度反思的地方,也有我们中国应该深思的地方。这就是下一篇文章将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6 16: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