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6|回复: 0

肖磊:买股票,到底是在买政策,还是在买公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6 1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复苏越加明显和积极,全球股票市场也迎来一轮持续稳定的上涨趋势,更有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股市牛市持续不停,让背负着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的中国A股压力倍增。这样低迷不振的A股压力到底来自哪里呢?

  市场上两种声音争论不休,难分高下。

  一种认为是严厉监管,不近人情,不顾及资本的感受而伤害了市场投资热情,即使是好股(这里专指那些依靠各种利好政策而被短线市场情绪疯狂炒作的股票,如近期的雄安概念股),也被严厉监管所扼杀。这种观点认为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过度行政干预,造成了当前的A股市场低迷不振,要求监管部门要调整监管措施,主动释放有利于资本活跃和积极炒作的政策调整信息,用更积极的行政政策来提振中国A股市场,形成一个普遍的、全面的中国A股上涨趋势。

  另一种则认为,中国A股持续低迷不振的原因不在于近期监管的严厉,而是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监督管理措施还远不够完善,甚至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造成了鱼龙混杂,造成了市场投机炒作成风,造成了很多普通投资者和私募机构等借助短期政策信息,制造概念,炒作概念,制造虚假繁荣,炒作虚假繁荣。致使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理念,依然停留在“借机炒作”的范畴,而忽视价值投资的科学探索和习惯培养上。这是造成中国A股市场总是普涨普跌的根本原因。

  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倾向于后者。正是题目所问,中国投资者应该认真思考,我们买股票,到底是在买政策,还是在买公司?

  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都是指导和管理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走向的。从宏观看,或对货币环境,或对财政措施,或对政府行政制度调整,或对产业的发展和布局等等,做出指导性建议,并付诸总量管理。但其实际效果,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区、行业、公司、居民实际收入上的改变。

  从微观看,政府的微观管理政策会具体到地区、行业、公司,甚至是某一特定人群,目的是解决短期问题,纠正错误,引向正途,重新进入宏观市场的正常经营竞争之中。其实际效果确实会让所涉及的公司在短期内得到改观,但可持续发展和稳步经营,还是需要公司自身能够适应宏观市场经济环境的自由竞争法则。

  因此,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微观经济政策,最后都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具体的公司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时期之内的经济好坏,都是要由其所属地区的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来判断的。不是一个宏观或微观的经济政策,就能够确认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才是检验“政策行为”的“真理”。所以,关注和研究政策效果是正确的,而炒作政策、夸大甚至是虚幻政策可能的效果,则是典型的“投机炒作”行为。

  我们愿意购买一支股票,更多的是对这家上市公司的信任和认可,而不应该是对某一经济政策的不完整解读上的投机选择。买卖股票是要动真金白银的,是要对所执行的行为负完全责任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所买企业的前世今生,且不可因为一时的市场概念炒作,而为成被某些概念设计者们的“接盘侠”。

  谁能够帮助投资者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所要购买的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呢?当然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因此,监管部门要严格追究上市公司的一切造假和不法行为,最大程度的要求信息披露。因为我们所买的股票,正是要努力探求其真实情况的上市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15:00 , Processed in 0.0938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