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51|回复: 1

铁马冰河:辛弃疾因何总被宋人怀疑是金国奸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 0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陆游同时代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两人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才气横溢、青史留名的诗词大家,都是坚决反对投降、反对妥协、反对偏安的铁血斗士。与陆游稍有不同的是,辛弃疾文武兼具,是位上马能杀贼,下马能赋诗的伟丈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国土早已经沦为金国的统治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是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的。宋高宗赵构仓惶南渡时,辛赞受家口拖累无法追随,不得已留在了北方。后来,金国人仰慕辛赞才华,请他担任过金朝开封知府等职。辛赞虽然担任了“伪职”,但他内心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恢复大宋江山社稷。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空他就带着子孙们登高望远,遥望南天,希翼宋军北伐,早日恢复中原。辛弃疾自幼天分很高,因此祖父对他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经两次让孙儿赴金都燕京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不为金榜题名,只为借机侦察、了解金人的虚实与军事部署。

  在祖父的影响下,辛弃疾不光刻苦学文,还勤于练武,从小就立志誓死抗金恢复旧山河。长成后,辛弃疾不光诗文独树一帜,剑术也很高超,为人更是倜傥雄奇,胆识过人,有拔山吞海之志。史载,他曾慷慨豪迈地说:“我要写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除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正隆6年),金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讨伐南宋。也就在这年,中原沦陷区的百姓不堪忍受金的严酷统治,纷纷起事反金。年仅22岁的辛弃疾,早就盼望这一天了,他毅然树起义旗,率众投身到反金大起义的洪流中去。很快,聚集到辛弃疾麾下的人马达到2000余众。后来,辛弃疾带领手下投奔了在山东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耿京麾下,能文能武的他受到耿京器重,命他掌管全军的大印与文书。

  1162年,完颜亮在宋境战事不顺,后死于内讧。完颜雍即位,是为金世宗。狡诈的完颜雍对北方义军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他一面调集军队严酷进剿,一面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各股义军。实力强劲的耿京部义军,是他重点镇压与分化的目标。

  一些意志薄弱者面对金人的军事威逼与金钱收买,开始摇摆不定。面对不利形势,辛弃疾竭力劝说耿京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争取南宋的支持,接受其领导,待宋军大举北进之际,再与与其联合作战。耿京深以为然,他派辛弃疾等十一人为代表,去江南与宋廷取得联系。宋高宗在建康(南京)接见了他们,并委任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返回北方复命,刚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属南宋)就听到一则坏消息:耿京的副将张安国、邵进等人被金人收买,竟然刺死了耿京。耿京被杀,天平义军大部溃散,小部随张安国投降了金国。据传,张安国被金人任命为济州知州。

  辛弃疾悲愤交加,他立即邀约南宋海州统制王世隆,带着50位敢死之士飞马直奔济州,目的是擒拿叛徒张安国。抵达济州的的当晚,侦听到张安国正与几个金军将领在中军帐里喝酒,已经醺醺然有醉意了。辛弃疾觉得机不可失,他率50勇士出其不意地疾驰闯入金营,乘金军来不及做出反应,一举抓获了喝的醉醺醺的张安国。彼时,军营里有五万金兵与义军降卒,辛弃疾宣称十万宋军已经包围了金营,如不投降将一鼓聚歼之。

  金军中有一部分人本是耿京旧部,听辛弃疾如此一说,不禁激动的泪流满面,当场就有万余人投奔了辛弃疾,然后簇拥护卫着他策马南下。后来,张安国在临安(杭州)被枭首示众。

  辛弃疾直入虎穴擒反贼的壮举在南宋小朝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仅军民人等对他敬佩有加,就连宋高宗赵构亦赞叹不已。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江南。辛弃疾名气太大,朝廷便派他到江阴做官。江阴是宋金交战的前沿,但彼时赵构早已是惊弓之鸟,加上他性格暗弱,小朝廷中主和派又占了上风,辛弃疾的满腔抱负与军事才干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赵眘即位后,重用主战派张浚,南宋军队第一次主动跨江北伐。因谋划不周,张浚在符离被金军击败,一溃千里。南宋被失败吓破了胆,被迫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又赔款又割地,主和派的声音又喧嚣尘上,再次占了上风。

  辛弃疾壮志难酬,但他仍不气馁,深谙金国情势的他起草了一份著名的奏疏《御戎十论》(又称《美芹十论》)呈给了宋孝宗。他在奏疏中仔细分析了宋金双方的战略态势,从而提出了一套收复中原的奇策与彻底打败金军的战略战术。宋孝宗还沉浸在张浚失败的沮丧情绪中,所以辛弃疾的建议并未引起他的重视,加上满朝文武都是些无谋无勇、混吃等死之辈,早已被金军唬破了胆,主和的声音已是庙堂主流,辛弃疾的正确主张无人理睬,这使他感到无比愤懑与悲凉。在这期间,他将满腹失落的情绪倾泄到诗词中去,写了大量的词,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有志难伸不平之气。

  就在此时,一些绘声绘色但真假难辨的传闻在朝野间散布开来,说辛弃疾父、祖都在金国做高官,他舍弃北方的一切投靠南宋,必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宋孝宗虽然慕辛弃疾的壮勇与睿智,但听到这些貌似有理的揣度,竟起了疑心,觉得辛弃疾南来的确事有蹊跷,似乎很有当金国奸细的可能。

  宋孝宗虽然怀疑辛弃疾,但对他的军事才能与胆魄还是肯定的,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任职,后来还担任过江西、湖南安抚使。主和派把持权柄,力主伐金的辛弃疾注定没有发挥才干的空间。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志向实现不了,他只好把精力放在整顿地方政务上,在此期间,他还编练出一支预备北伐、能攻善守的“飞虎军”。主和派抓住把柄,在孝宗面前猛烈攻讦辛弃疾,说他有野心,私自培植个人势力、偷偷训练效忠自己的军队。宋孝宗一听,这还了得!别的事能忍,这事却做的太过,已经触到朕的底线了。

  辛弃疾被彻底边沿化。1181年,迭遭主和大臣排挤的他被罢官,怏怏来到江西上饶闲居。

  在江西一住十余年,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被重新起用,任福建安抚使、福州知府等职。不久,主战的他再遭罢官。直到1203年,他才再度出山,被任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蹉跎了这么多年岁月,辛弃疾血仍未冷,从未忘初心,始终以恢复中原为己任。

  在绍兴做官期间,他特地拜访了年近八旬的陆游。这对有共同志趣、遭遇的文坛骁将彼此惺惺相惜、神交已久,他俩整日饮酒赋诗,亲密无间。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召辛弃疾去临安,商议北伐大计。辛弃疾与忘年交陆游洒泪而别,陆游临别赠诗,对这位文武兼具的词坛后起之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205年春,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又站在了抗金第一线上。正当他积极备战、准备挥师北进时,首鼠两端的朝廷却以他举荐的官员有贪赃枉法行为而将他连贬两级,随后又将他彻底罢了官。1207年,主战的韩侂胄做了宰相。不料,他发起的“开禧北伐”再遭惨败,只得恳请军事才能出众、斗争经验丰富的辛弃疾等人去挽回颓势。可惜的是,此时的辛弃疾,早已是两鬓苍苍、疾病缠身、有心无力了,他于当年9月故去,活了68岁。

  满腔热血的辛弃疾,一生屡遭小人明枪暗箭,力主恢复中原的他竟被诬为金人奸细,平生抱负无法施展,不光是其个人的遗憾,对于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来说,也未尝不是个遗憾。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自毁长城的事没少干,想想刘锜、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金英雄的坎坷遭遇,辛弃疾又岂能得偿所愿?南宋屡战屡败,南宋皇帝却常做诛杀、排斥忠臣、令亲痛仇快之蠢事,但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却依然摇摇晃晃支撑了152年,也算老天无眼。

  辛弃疾殁后,后人编纂有《辛稼轩诗人钞存》、《稼轩长短句》,收录辛词600余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首。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大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美称。他的词大气恢弘,意境雄奇,遣词造句铿锵有力,处处有金戈铁马之豪气。他的词大都抒写力图恢复中原的爱国热情,或倾诉自己愿意疆场杀敌、马革裹尸的壮志,也有揭露与唾骂主和派投降丑行的。著名的有《破阵子》、《青玉案·元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等。辛弃疾的词脍炙人口,名句无数,继承了苏轼慷慨豪迈之风格,人称“苏辛”。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内容丰富,但不论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呤咏哪里的大好河山,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敌报国,收复故土。他一生以复业为志,以功业自许。他誓死抗金,甚至为这一梦想舍弃了一切,却命途多桀,壮志难酬。他把国家兴亡、民族命运寄寓词作之中,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又有儿女柔情似水的愁绪。

  辛弃疾的词,古往今来拥趸甚多,其中亦不乏许多历史文化名人。

  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尤其是策论,和他的词一样雄浑大气,遣词造句无不精妙绝伦,激情四溢,夹叙夹议,纵横捭阖,很有强大号召力与独特艺术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17: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为国的人会得到历史的尊敬,也会得到后人的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16:3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