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9|回复: 0

桃李堂:吴国的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1 2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于写完了伍子胥系列——尤其是最后一篇耗了不少功夫,尝试着把以前对儒家之道的一些思考,以及历史上的一些宗教博弈史实串起来写。在写的过程中,堂主有点犯职业病,差点拿出了以前在学校里写学术论文的劲头来,几乎就要在文章中插引文序号、文末列参考文献了,幸亏最后醒悟了过来。

  接着这个话题,今天顺带来谈谈吴国。

  要说起伍子胥投奔的吴国呢,可以用这么一段话来形容——过于根红苗正和自古以来,以至于历史的惯性太大,跟不上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所以最终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说起吴国来,我们一般的印象是偏处东南一隅,与当时的楚国类似,在中原的晋、郑、鲁、齐等传统诸侯看来,都是蛮荒之地,百姓还普遍有断发纹身的落后习俗呢。

  可吴国有一个鼎鼎大名于诸侯列国的人物,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礼仪合度,交游满天下,贤冠春秋一时,深得时人尊敬。真可谓当时的第一公子、第一贤人、第一外交家、第一有风度人士、第一时尚人士、第一矫情人士......此处省略N个第一。

  不仅如此,他还是当时的第一成功的政治预言家。在历史上他曾出使列国,每到一国,对方都非常小小翼翼地接待他,不敢过于恭敬,也不敢过于怠慢,感觉像迎接考官一样,生怕哪里做的不对被他看不上,那就可丢了大人到列国之中去了。他转了一圈后,把每个国家的前途预言了个遍,而且全中!!!相传他去世后,墓前的碑文是孔子亲笔写的十个篆文,史称十字碑。

  这么牛的人,就是吴公子季札,时人与后世均尊称为“延陵季子”。
  吴国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被放在“三十世家”部分的第一位——《吴太伯世家第一》,后面才是姜太公分封的齐《齐太公世家第二》,周公分封的鲁《鲁周公世家第三》,召(shào)公分封的世家燕《燕召公世家第四》。

  为什么吴这个一般人眼中的蛮夷之地这么牛?排名能在姜太公、周公旦和召公这三个大牛人的前面呢?

  原来,吴国如今天的TG一样,绝对是根红苗正、自主以来啊。

  吴国的开创者被称为吴太伯(也称泰伯),他的二弟叫雍仲,都是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的儿子。

  他们俩有个三弟叫季历,当然他们都是周太王的儿子,但是季历生出了姬昌——后来的周文王,文王生武王,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之后追封姬昌为文王、季历为周王季,古公亶父为周太王。

  由于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当时大家都认为具有圣德的儿子姬昌(周文王),古公亶父有点想立第三子季历为继承人,以便以后传位给姬昌。

  太伯、仲雍二人了解了父亲的想法后,就主动逃往荆蛮之地,象当地蛮人一样,在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断发纹身——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主动让给了季历。

  二人的这个做法对于周朝的建立,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避免了内斗消耗。大家可以参考后世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掉两个兄弟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进一步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要知道,其中李元吉可是李世民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

  所以唐太宗再称千古大帝,这个得位不正的历史污点永远也抹不掉,虽然在他多次暗示下,史官篡改或隐写历史,为其遮掩。但终其一生,始终是李世民心中最忌讳和最心虚之处。可参见笔者此前小文“唐太宗的自观实录”。

  后来武则天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大杀李姓皇室子孙,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李世民的报应啊。这与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夺后周孤儿寡母的政权,转身自己的孤儿寡母也被弟弟赵光义夺去政权,而赵光义后代的徽钦二帝又被金人掳去北国,受尽屈辱而死。如果用迷信的观点来看,也真是报应不爽啊。

  所以唐宗宋祖,得国均不正,中国历史上论得国之正,最正有二人,排第二的是明太祖,外驱逐鞑虏,内平定四方建国。排第一位的是德胜太祖,外驱列强鞑虏、内平四方草头建国,还以大勇气大智慧果敢出境,与世界最强虏酋的多国联军战而胜之——事实俱在,华夏大地五千年历史上无人可比。

  扯远了,拉回来说吴太伯兄弟二人,他们逃至蛮荒的行为对周朝整体利益大为有利,可谓高风亮节、审里度势,智慧过人。蛮荆当地之人认为他们极有节义,主动归附,由于太伯当时自称“句(勾)吴”,所以土人尊之为吴太伯,是为吴国之始祖。

  所以后来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派兵围住中原会盟中的晋军,并与晋定公争盟主,晋人说吴并非周王分封的正统,夫差就说:“于周室我为长”——意思是我的祖先才是周王室的老大——说得倒是一点没错!!!如果不是当时越国在背后偷袭吴国,晋国还真不一定争得过吴国。
吴太伯画像

  吴太伯无子,死后其位传弟弟仲雍,再传十九代,至吴王寿梦,此后吴国才逐渐强大,遂自称吴王——与楚国相同,其王位并不是周室分封的——所以始终被中原诸国认为并非正统。

  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zhài,寨),三子叫余昧,四子就是季札——若问为什么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是第三子,并非第四子,也名季,笔者猜想是季历有个姐姐。

  季札就如同当年的季历一样,少时即普称贤能,寿梦生前就想让他继位,但季札谦让不受,说:“礼有旧制,不能因父子感情,而废先王礼制。”于是寿梦只好立遗命:“兄终弟及,依次相传。”想着这样王位必将最终传于季札。

  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接位,服丧期满后立即让位于季札。季札坚辞不受,舍弃王室生活躲到山中种田去了。由于季札被封在延陵,所以世称延陵季子。

  诸樊当政13年,按照父亲寿梦的意思,在去世前遗命传位于弟弟余祭,余祭传给余昧,余昧去世前再次传位季札,季札仍不就,最后只好由余眛的儿子继位,他就是后来被伍子胥推荐给公子光的大刺客专诸,用鱼肠剑刺死的吴王僚。

  而公子光,就是老大诸樊的儿子,他认为,如果四叔季札不愿意继位,应该由长子诸樊的儿子——他自己——继位,所以最终刺杀吴王僚夺位,史称吴王阖闾(hélǘ)。

  在季札的二哥余祭为吴王时,派季札出使了各诸侯国。这一次,季札充分发挥了大预言术,把所到国的未来预测了个遍。

  先到了鲁——周公的封地、后来孔子的故国——周王室的礼仪在此保留得最多。

  季札因此要求欣赏一下周朝的礼乐,先后听了《召南》、《邶pèi)风》、《卫风》、《郑风》、《齐风》、《秦风》、《魏风》、《唐风》、《陈风》、《小雅》、《大雅》、《颂》,又观了·《象箾(xiāo)》、《南籥(yuè)》、《大武》、《招(sháo)箾》等舞,延陵季子一一点评,无不闻音知其雅意,最终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体现出季子对周朝最正宗礼乐的继承、修养与卓识。

  这是季子最根本、最牛的地方,也是为什么后世孔子那么推崇季子的重要原因之一——礼崩乐坏的春秋之世,只有周公封地鲁国乐工和延陵季子保持了礼乐的传承——鲁国乐工能演奏,季子作为知音能欣赏——此外再无他人能够做到,孔子当然要万分敬佩。

  季子接着至齐,劝晏子(不用猜,就是那著名的晏子)交出封邑和官职以免祸,晏子听从季子的劝告,果然在后面的齐国内乱中身免。

  从齐至郑,季子见子产(就是那个著名的郑国名相),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奢纵欺人,大难将临,在你之后,郑国要衰败啊,后来果如其言。

  从郑至卫,季子说卫国君子较多,目前国家无恙。

  从卫至晋,季子欣赏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的政权,未来将要落到这三家吧。”后来果然三家分晋,是为韩、赵、魏。

  临离开晋国时,季子对叔向(叔向贺贫那个,也是著名历史人物)说:“你要勉力而为啊!晋国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

  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曾拜访了徐国的国君。徐君特别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为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要用,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

  出使回来又特意经过徐国,想送剑给徐君,但徐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的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呢!”季子说:“不是这样,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已死,我就违背自己的心愿呢!”——这就是文章第一幅图所描绘的场景——延陵挂剑。

  所以说,季子牛,大牛,大政治家,大预言家,大礼乐家,但在笔者小子看来,又是一个大矫情人。

  矫情在哪呢?——就是不合时宜。

  坚决让王位,看似是追随了吴国开基之祖先太伯的高义,但没有想到身上的责任重大。当年如果季历也坚辞不受位,则很可能后来就没有了周朝。

  放在商末周初,太伯兄弟的作为保证了周室利益的整体最大化;但放到春秋末,季子的行为使吴国整体利益受损。

  如果季子继位,吴国上下无人不满意、无人不赞同。以季子的政治能力与眼光,吴国能不兴乎?正因为季子坚辞王位,王僚继位,造成公子光不满而刺杀王僚,内斗大幅消耗了吴国的国力。后来申包胥借秦兵为何能复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子光的弟弟夫概,也要学公子光夺位,所以公子光(吴王阖闾)匆匆退兵回国平叛。

  夫概又是学公子光,所以季子看似高风亮节,但却实质上造成了逃避责任的后果。季子本意一定并非如此,他是坚守和传承了周室古礼的,因此被当时各国贤人(从他出使就能看出)和后来的孔子大为推崇。但是,这已经不适应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了。

  果然,吴国,亡于公子光的儿子夫差。吴自让位始,又自让位终。历史一个大轮回,看似开了个大玩笑,但内中有真意——同样的做法,时代变了,就要改变啊。如果不变,后果就是这么严重。

  可惜的是延陵季子,唱出了周王室最后一曲绝唱,也象征了周王室的最终衰败,再不能救。

  最后插一句私货:周朝兴起之时,号称凤鸣歧山,传说当时周人所在地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也有人认为凤凰就是对周文王的比喻。笔者认为:历史表明,周室的凤鸣歧山是没有问题的,那些说凤凰是野鸡的,都是对手绝望的诬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20:09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