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2|回复: 0

桃李堂:鹰病毒爆发世纷乱,龙论坛开幕湖安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4 1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记时间:西元2017年5月14日

  日记标题:鹰病毒爆发世纷乱,龙论坛开幕湖安宁。

  今天上午,是龙族在地球孤舟上举行 “ 一带一路 ” 高峰论坛开幕式的好日子。

  全船无数眼光,都聚焦向龙家北方的雁栖湖。

  然后,前一天晚上,一个叫 “ WannaCry  ( 想哭 ) ” 的网络病毒开始全面大爆发,在这艘地球孤舟里,有超过600万电脑被感染,其中光龙家就有300余万台,占了一半以上。

  是什么网络病毒有这么厉害呢?原来,这一病毒利用的,是前不久据说 “ 被黑客攻入而泄露出来 ” 的鹰家国家安全局网络攻击工具——这本身就像是个大笑话。

  一道接一道的防范极其森严、甚至与外部互联网完全隔绝、专门用来生产网络攻击工具的鹰家大本营,居然会被黑客攻入,还有一些重要网络攻击工具的资料被窃取并公之于众——堂主只能说,这不可能是事实真相。至少,地球孤舟上的小伙伴们,但凡有点脑筋的,都不会真的相信。

  在堂主看来,真相其实很可能就是:鹰家某些 “ 希望地球孤舟上的小动物们互相攻击、造成船上大乱、越乱越好局面 ” 的势力,内外配合,故意放出一些过时的网络攻击工具。

  一方面,可以把部分网络杀伤性武器外泄到一些黑色分子手中,在大船上到处制造混乱;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此理由,来掩盖未来贼鹰家某些势力发起的特殊攻击——到时候,可以全部推到利用了这些被泄露工具的恐怖分子身上。

  以前不就曾经是 “ ISIS是个筐,什么坏事都能往里装 ” 吗?

  未来,可能ISIS的罪名又多了一项 “ 破坏地球孤舟网络空间安全罪 ” 吧。

  此事很微妙,微妙就微妙在这个爆发的时间点上。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说如果,“ 一带一路 ” 高峰论坛会议中的办公电脑、记者发布新闻的电脑,以及所有来宾所携带的办公电脑,在开幕式的前一天,全部中了这个病毒,资料都被锁住——这是个什么场景,有多美?想都不敢想吧?

  如果资料没有备份,那即将要签署的协议、大会的发言、分组的讨论,都成了一场空。

  即使资料备份了,为了重装电脑,再安装配套软件,重新联网调试,那会议的进行、甚至是来宾的吃饭休息,都会成了大问题,要乱成一团吧?甚至要推迟或者取消吧?

  那龙家牵头举办的这场盛会,可就成了地球孤舟几十年一遇的天大笑话,大家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顺带祝母亲节快乐,祝笔者和所有读者的母亲大人幸福健康平安,母亲们辛苦啦 ) ,可以洗洗睡啦 ,真是想起来都不寒而栗。

  所以,笔者一大早吃完饭就打开电脑,国内门户网站如同某TV,一如既往的比较渣,只有几行字的新闻,好半天不更新。没办法,连到国外网站上,看了大掌柜开幕式讲话的实时文字直播。

  大掌柜的讲话讲得真好,同时,笔者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

  看来 “ 要哭 ” 病毒并没有影响到雁栖湖的安宁,向安全保障的工作人员们致敬,向国产电信、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的研制者们致敬,给真正国产的CPU、半导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研制者们加个油。

  这次黑势力用来试探的只是过时的工具,威力已经如此之大,敌人没有公布的更大威力网络攻击工具还多的是,安全保障,最终还是要靠龙族自己家自主可控的软硬件。

  虽然总体上雁湖的高峰会议没有受到影响,但笔者猜想,正常情况下,不会所有的现场电脑全然无恙,肯定会有部分受到攻击,但好在并未影响到大局。

  相信此次事件过后,地球孤舟上的龙家,对自主可控软硬件的研制进度会进一步加快,投入会进一步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病毒事件真的是一件好事,敲响了警钟。

  当然,这次事件也有可能仅仅是个巧合。嘿嘿。

  这一次事件中,CERNET ( 教育网 ) 是重灾区,这是因为:教育网是中国早期四大互联网之一,一直拥有单独的国际出口和域名空间,拥有大量的独立IP地址——这就相当于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之中。

  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地址,只要快递能够直接送到,就相当于面向公众的独立地址。而那些诸如XXX路XX号XX信箱XX分箱的传统集体大院地址,就多了一层缓冲,并未直接暴露在外界——早期很多邮递员都进不了集体大院的门,只能送到门口集中的邮箱或传达室处。

  显然,后者比前者更加安全。

  我们普通人在家庭中上网,不论使用的是电信、移动还是联通,为了提高设备和独立IP地址的使用效率,收发的每个网络数据包,往往都经过了通信运营商的复用转接。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很可能一个小区所有的电信用户,使用了1个共同的独立IP地址——如同上面所说听单位对外统一信箱号。

  而位于小区中的电信转接设备,会用内部IP地址——如同上面所说的单位内部分信箱号,记录数据真正出自哪一家,并负责数据的正确分发——转接设备就相当于集体大院分发邮件的传达室大爷。

  当数据走出小区,进入互联网时,使用的是统一的那1个独立IP地址,暴露在互联网不安全环境中的,就不直接是我们家庭中的电脑,而是小区里那台电信转接设备。

  幸好的是,经过历史上无数次的被攻击,电信运营商往往会把已知的危险端口号 ( 诸如135、139、445 什么的 ) 都事先关闭掉——所以我们大部分家庭用户在此次病毒事件中幸免。

  当然,我们家庭电脑本身,那些危险的端口都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不安全的,只是隐藏在电信设备的身后罢了。

  至于为什么不安全?根本的原因在于操作系统(XP、Win7、Win10) 之类的软件,都是鹰家的微软公司开发的。嘿嘿,这就是根本原因。当然微软和鹰家,都是绝对不会承认——有些后门和漏洞,就是他们事先故意留下来的。

  回头来说教育网,拥有很多独立IP地址、直接暴露于互联网的不安全环境,学生、老师的工作的流动性质 (一个实验室的电脑,会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接替使用 ) ,校园相对封闭的安逸环境 ( 像是地球孤舟里隔离出来的小保温箱,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很多,特别在龙家 ),又决定了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意识——除非那些搞网络安全专业研究的老师和学生。

  所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祝福CERNET上的学生和老师们,资料都有备份。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了一位读研时的师弟,眼看快要进行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了,他在网络邻居中用鼠标从他自己的电脑上,把毕业论文的WORD文档拖到另外一台备份电脑上。之后,把自己的电脑格式化重装了。可回头一看,当时他拖放备份下来的,只是一个快捷方式——指向他原先电脑的某个文件,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一番痛苦撞墙后,只好熬夜重新写了一遍硕士毕业论文,我们这些旁观吃瓜群众,都为其掬一捧同情之泪啊。

  昨天的日记里提到,也许多年之后,会认为5月14日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现在看来,一定会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不仅仅是因为有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还因为这一次的全船网络安全大事件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20:52 , Processed in 0.2451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