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9|回复: 0

郭松民:《抢钱耆兵》,全世界的工人一条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3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莱坞有一个优点特别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那就是对美国社会问题的快速回应。比如伊拉克战争开始不久,就有大量反思伊战的电影上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好莱坞又拍摄了不少抨击金融寡头的电影。这些影片,即便还称不上深刻,但至少把问题提到了公众面前。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人就差远了,看他们的电影,你会觉得编导全都生活在云端里,抑或生活在对文革的痛苦记忆里,唯独不是生活在当下。他们电影中的人物,虽说也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说着普通话,但就是不像中国人,因为他们关注的问题和当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完全不搭。

  2007年在美国上映的新片《抢钱耆兵》(也叫《三个老枪手》)就是一部紧扣美国社会现实的电影,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困扰今日美国人的社会问题:制造业衰落导致了整个街区的衰败、养老金化为泡影、房屋断供有可能使你在耄耋之年流落街头等等。从这部电影里,我们甚至能够窥出特朗普为什么当选。

  《抢钱耆兵》的故事很简单。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服务了一辈子的工厂要迁到越南去,工厂“资产重组”(一个中国人多么熟悉的财经词汇)的结果使养老金化为泡影,早餐连块馅饼都吃不起了。最糟糕的一位贷款买房,却陷入银行的利率陷阱,房子马上就要被拍卖了……万般无奈之下,三位老人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抢银行!

  《抢钱耆兵》由三位“爷爷级”的老明星迈克尔·凯恩(84)、摩根·弗里曼(79)、艾伦·阿金(83)主演,他们加起来一共246岁。三人共获得4次奥斯卡金像奖,18次提名。其中迈克尔·凯恩就拥有两个小金人。在剧中,他是抢银行的“主犯”。

  自己服务了一辈子的工厂迁到越南,工厂“资产重组”拖欠并最终停止发放养老金,没有养老金还房子贷款,房子就要被银行拍卖,不仅自己将无家可归,与他同住在一起,身为单身母亲的女儿和他最心爱的外孙女也要流落街头,这对他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正是在他的游说下,两位好友摩根·弗里曼、艾伦·阿金也入伙了。

  凯恩的逻辑是,抢银行对他们这个年龄的人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生意”。如果成功,那么OK,目前面临的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如果失败,则会到监狱里免费养老,吃住都不花钱,医疗条件甚至比外面还好。何况要抢的银行正是负责“资产重组”,拿走他们养老金的银行。这个逻辑极其强大,以至于很快就说服了两位同样面对无钱养老窘境而一筹莫展的老伙伴。

  他们对抢银行是认真的,为了论证行动的可行性,还事先偷了一家小超市,结果被保安人赃俱获。若不是超市保安部长大发慈悲,赠他们几张打折卷了事,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陷入大麻烦。失败使他们意识这样“生抢”肯定不行,必须做认真准备。于是辗转找到一位“内行”,在他的指导下现场踩点,制定详细预案,分析了各种可能性并反复演练,最后终于一举成功。

  在《抢钱耆兵》中,银行家、FBI探员都是负面形象。银行家一副奸诈、贪婪的嘴脸,把人骗得血本无归还装出一付无辜的样子,但真的遇上了抢劫,却吓的尿湿了裤子。FBI探员则连可爱的小狗狗都对他不待见,会咬伤他的手指。反过来,三位耄耋“劫犯”,则不仅是劫富济贫的罗宾汉,还是仗义疏财的及时雨。他们抢来的钱,除了应对自己的困局外,多出来的则按照人人有份的原则分给了社区里的老工友、老朋友。

  《抢钱耆兵》是部轻喜剧,留给观众的却是“沉重的欢笑”,因为影片披露的问题是真实的——资本可以在全世界自由流动,到处去寻找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而劳动者的利益却被以各种借口和陷阱轻易剥夺。金融资本高踞食物链的顶端,从风烛残年的老人口袋里搜走最后一块铜板,但如果你试图通过“法律程序”来为自己讨回公道的话,其成本之高、时间之漫长,一直“到棺材里也不会有结果”——但影片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是荒诞不经的:抢银行。很明显,这与其说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说是聪明的导演告诉我们美国工人的困境是完全无解的。

  现实当中,凯恩们把投票给特朗普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因为特朗普的口号是“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不过笔者预感他们一定会失望。

  《抢钱耆兵》不禁让人联想起2011年公映的中国电影《钢的琴》。《抢钱耆兵》表明,在中国工人阶级沦落之后,美国工人阶级也沦落了。在《钢的琴》中,中国工人的处境和《抢钱耆兵》中的美国工人的处境相似:“资产重组”使工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和尊严,甚至连做父亲的资格也受到了质疑。主人公陈桂林为了摆脱困境,也选择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联合曾经的工友们,在被废弃的车间里,为女儿制造一架钢制的“钢琴”,是为“钢的琴”!试图籍此来挽救自己作为一名父亲的资格。和《抢钱耆兵》一样,他们的成功也恰恰证明了他们的失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抢银行不能使美国工人摆脱困境,制造“钢的琴”也不能使中国工人摆脱困境。

  如果说,《钢的琴》使我们意识到,中国晚近三十多年“转轨”的历史,庶几可以被视为“卖假药的”取代产业工人成为舞台主角,且前者不仅夺去了工人们的收入与尊严,甚至还夺去了他们妻子和女儿的历史的话,则《抢钱耆兵》则使我们意识到,西方自所谓“里根-撒切尔革命”以来三十多年的历史,也无非是金融寡头榨干了工人们的血汗,甚至使他们无力庇护自己女儿的历史——全世界的工人真的是一条命啊!行文至此,耳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马克思恩格斯那穿越时空的声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凯恩和陈桂林的苦闷,昭示了人类还没有走出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巨大阴影。由于国际共运的失败,工人阶级失去了获得解放的总体性解决方案,他们痛恨当下的秩序,但却没有新的总体性方案来替代。这种苦闷是空前的、令人窒息的,是二十世纪列宁、毛泽东时代的工人阶级从未体验过的,但这种也为理论进步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类不能在新自由主义的奴役和陈词滥调下自暴自弃,人类不能失去想象未来的能力。

  谁能解决人类的苦闷,谁就能够为人类指引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21:58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