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59|回复: 10

哲学经济理论体系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9 0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和发展---绝对的责任必然铸就绝对的权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中唯一生存到现在的古老文明,从远古的黄帝,大禹,夏商周到现在,有着璀璨的历史。虽然那些繁荣盛世,金戈铁马只成为现在的一本书,或者一幅画,但其中的更替兴衰仍然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学习。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改朝换代已有数十次.每一个朝代的建立,无一不是标示着国家的崛起和胜利;每一个朝代的落幕,无一不是标示着国家的衰落和失败。
     什么是绝对的责任?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每一个朝代的灭亡,无一不是伴随两极分化,民生凋敝或腐败盛行,要么是强大的外敌入侵,或者兼而有之,而导致的揭竿而起或改旗易帜.每一个朝代的建立,无一不是改善民生,重建吏治,消除外患。抽象的来说,改善民生属于发展的范畴,重建吏治,消除外患属于生存的范畴。
     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朝代的责任。旧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它无法承担这个责任,而新朝之所以建立,是因为它能承担这个责任,顺应历史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封建的说法,就是上承天道,下顺民心。什么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法,优胜劣汰,胜者生存,劣者淘汰。而民心,就是人民拥护,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新朝成立,它必定是人民的选择,就是历史的选择。
     为什么是绝对的?
     朝代的更替过程不是和平的,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有大规模的战争,它遵循的是自然法,优胜劣汰,残酷而有效。当一个朝代建立,它的责任不能转让,也不能放弃,除非它灭亡。
     什么是权力?
     朝代的更替过程是两支或者多支军事力量的零和博弈,大部分伴随战争。它们必须使用自己所能使用的全部的力量,在战争使自己成为胜利者,换句说,生存下去。而战争,则伴随着大量资源的快速毁灭和消失,因为物质力量只能被物质力量来摧毁。一个军事力量要生存,要在自然竞争中胜出,一个朝代要履行所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那他必然要具有能力去支配和使用物质资源。这种能力来源于什么呢,它来源于自身的生存,来源于自然法,来源于一个朝代它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权力是获得资源和影响分配资源的能力,狭义上是指征税和调集资源。
     为什么是绝对的?
     责任与权力是相辅相成的,权力来源于责任,来源于自然的选择,来源于一个朝代的生存,但是也对它履行这个责任,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生存或胜出,及其生存提供了保障。或许朝代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责任,但它的生存本身就说明了是自然的选择,存在即是合理的。不承担责任,那这个朝代将沦为一个私欲的集合体,必然丧失权力的合法性;没有权力,那么这个朝代将没有生命力,必然不堪一击,在博弈中失败。
     权力伴随着责任,是责任的自然属性。当有这样的朝代,或许本身它是无意的,但权力即伴随着它而生。当朝代消失,无论是被消灭还是自动解散,它的权力即随着它而亡。当它有效的利用权力承担责任,那它必然是兴旺发达的,富裕繁荣的;当它不能有效的利用权力承担责任,那它必然是衰弱落后的。
    责任和权力都是绝对的,因为它们不能被转让,也不能被放弃,除非它灭亡。因此,绝对的责任必然铸造绝对的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和发展--矛盾和统一
     什么是生存?
     做为一个人类的个体,生存就是活着。但是,由于人的寿命的有限性与自然时空的无限性,人类个体的脆弱与自然环境灾害的毁灭性,人类有着生存风险。这必然要求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结成一个整体,通过自身的繁衍,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存。
     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旧事物的衰落和消亡,新事物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旧事物的衰落和消亡看成折旧,新事物的诞生和成长看成生产,那发展就是持续生产和折旧的过程。
     但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与自然规律的复杂性,人类自身繁衍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存在着矛盾。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发展要发挥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投入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去。它通过人类的人口数量获得质量,从而认识自然,发现规律并应用于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又对人类的自身繁衍造成了客观约束,反过来又对人类生存造成风险。
     生存强调的是整体的作用,抱团取暖或牺牲局部,保全整体,通过繁衍,维系人类的生存;那么发展强调的是个体的作用,通过保障个体的基本生存及权益,刺激其积极性,通过人类人口数量来获得发展的质量,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人类自身的繁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人的生产和折旧是不可控制的,是一个自然的,长期的过程,而物质资源的生产和折旧是有限的,可控的,也受到人类认知的局限性的影响。人类自身的生产若超越了当前生产力水平,则必然导致资源的紧张,对生存造成威胁;若人类自身的生产迟滞于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又会导致发展受到影响。因此,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整体和个体,生产和折旧之间的对立。
     生存和发展,又是统一的。生存是发展的基础,生存才能谋发展,没有生存,谈不上发展;发展又保证或者促进了生存。生存和发展都是动态的过程,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生存,只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保持对立和统一的平衡。
     所以,生存和发展是矛盾和统一的,生存和发展处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整体和个体,生产和折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和经济
    人是群居动物,这种群居的特性,决定了人首先是个政治动物。因为群居的特性是个体和整体的从属关系,它说明了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就是最基本的政治,它是人类个体的政治属性。政治所处理的问题就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
    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人类社会,政治上是分裂的。它主要分裂成两部分,即无产者和有产者。无产者对生产资料的依赖,形成了对有产者的间接依赖。比如在封建社会,农民对生产资料—土地的依赖,而事实上成为对土地所有者一种间接依赖。被依附者拥有政治主动权,而依附者失去政治主动权,打个浅显的比喻,就如同现在的劳资关系一样。资本方提供了更好的薪资,那就会吸引更多的劳动者,资本方就具有主动权,是强势方,而劳动者属于弱势方,话语权较少,从而事实形成了劳动者对资本方的依赖关系。
    同时人类个体需要通过劳动和交换来满足生活所需。人类个体的生活需求构成了人类的经济属性。而这种生产,交换,满足需求的过程属于经济的范畴,属于物质资源的生产和折旧。生产是发展的成果,折旧则是将成果惠及到个体的同时也平摊了发展的成本。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个体,将发展的成本平摊到每一个个体,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水平的最大化,从而保障生存和促进发展。
     广义上的经济,是资源的生产利用和折旧所有过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所有的资源,包括人这种特殊的资源的生产和折旧。从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工业及资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是人类发现和运用自然规律导致的社会的变化,是发展的成果。当然,我们发现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运用固然会导致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但同样会导致政治发生变化。因为它会建立新的依赖关系,而旧的依赖关系则慢慢被边缘化,我们称运用自然规律导致的社会变化之为技术革命。在技术革命之初,由于旧的生产力仍然存在规模上的优势,虽然它是光明的,但它依然是弱小的。它的优势在于质量,一旦它通过质量优势抵消了旧生产力的数量优势,那必然会造成政治上的冲击,即原来的依赖关系解体,而新的依赖关系建立。比如封建社会是人对土地的依赖,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人对资本/货币的依赖。
     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了,政治上也要与时俱进,做适当的调整,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举个很明显的例子,西欧从早期的农奴社会(人身依附),到封建社会(土地),到工业社会(工厂)在到资本社会(货币),只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当工业占社会生产主导地位时,英国大地主阶层通过主动调整,顺利的过渡到了工业社会(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而法国,则是通过流血的革命过渡到了工业社会(君主制过渡到总统议会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和折旧
    经济处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生产和折旧。由于人的生产和折旧是不可控的,长期的,无限的,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折旧是相对可控的,短期的,有限的。所以,经济要处理人的生产和折旧与物质的生产和折旧的问题,它是一个相对的问题。
    当人的生产超越了当前物质资源生产或人的折旧迟滞于当前物质资源的生产,它会造成物质资源的紧张,比如目前非洲的情况;当人的生产迟滞与物资资源生产的水平或者人的折旧快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固然物资资源会有富余,但是会对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人口变少,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比如现在的日本,欧洲和俄罗斯。这些情况都属于经济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生存而成为政治问题。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折旧是受到人类认知局限的或者说生产力限制的。人本身的生产和折旧是无法控制的。。
   人的生产过剩导致物质资源的折旧过快,意味着生产不足;人的生产不足,导致物质资源折旧不够,生产过剩,所以我们以物质的生产为参照。
   若生产不足,而生产力没有较大的提高,有两种方式达到生产和折旧的平衡。一是快速的人口折旧,比如战争,可以参考中国和西北游牧民族长期战争的历史,各朝代内农民起义也可以看成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人口的快速折旧。另一个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人口规模和物质资源的规模。增加人口规模的例子,可以参考欧美贩卖奴隶的历史;通过兼并增加物质资源的规模,可以参考十九到二十世纪初,欧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以及欧美在世界范围内殖民的历史。
   私有制下的兼并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而形成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具体的表现为人口和物质生产同时过剩,具体的现象为人口没有购买力,产品买不出去。经济学上认为是供需失衡导致的流动性枯竭,但是分析其本质,实际是生产和折旧相对不平衡。通过战争,争夺市场,对人口和物质进行快速折旧的同时对外进行兼并,使生产和折旧重新平衡是欧美战争史的本质。
   但欧美历史是一个经济自由发展很好的参考,由于欧美外部并没有强大的威胁,因而欧美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经济是自由而野蛮的生长的。欧洲文艺复兴后,生产力发展,而人口跟不上物质资料的生产,导致欧美贩卖奴隶的兴起。而后,殖民美洲后,通过战争对印第安人进行快速折旧而低廉的兼并土地,而后贩卖奴隶满足发展的需要。纵观欧美十五世纪到近代的一战二战,都是欧美对外兼并和争夺市场(折旧)的历史,在经济危机时尤盛,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是其中一部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罗斯福新政,其实就是政府主导下的折旧,成功扭转了美国经济局面。
    二十世纪下半叶,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的经济繁荣,只不过欧美内部折旧成本太高,而将生产转移到折旧成本较低廉的地方的过程。而产业的升级,是因为人口数量和质量优势摊薄了折旧的成本,是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我们称为人口红利。
    所以生产和折旧要处于平衡,经济才能平稳发展。生产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物质的大量生产体现的是生产力的进步,本质是人对自然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是发展的表现。而折旧则体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人,而同时也将成本平摊到每一个人,折旧太快太重,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因为平摊到每一人的成本变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阶级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阶级的划分是以是否拥有生产资料划分的,阶级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
   比如,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土地是私有的,因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而产生了对封建地主的间接人生依附。从而事实上形成了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者对货币的依赖,产生了对货币拥有者的间接依赖。从而事实上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当经济体现在量的扩张的时候,阶级之间的关系是调和的,由于兼并具有的攻击性,其对外表现则为殖民或帝国主义;当经济体现在量的收缩的时候(绝对垄断),阶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具体的表现经济危机。当经济的发展体现在质和量的冲突时,比如说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变化,这种质和量的冲突最终表现为不同生产关系的对立,比如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地主阶级与小农阶级的冲突,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政治上的主动调整是可以将伤害最小化的。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相对而言是比较温和的,它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这种对立所带来的伤害,从而实现平滑的过渡,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会导致政治主动权的丢失,对外的表现为,英国的王权被削弱。反面的例子,就是美国内战。
     私有制必然会出现阶级,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但阶级并不一定是对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私有制必然导致分裂和战争
   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我们称为私有。
   在私有制下,在生产力没有革命性的提高的时候,那物质资料的生产体现在量的扩张上,即规模。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而收益则会越高,抗风险的能力则越强,它必然会导致生产资料的兼并。若发生了技术革命,在必须要折旧或者说要拥有市场平摊成本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导致政治上的对立。
   兼并会导致数种结果,一种是当兼并形成垄断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必然拥有政治上的主动性,提出自身的政治诉求,这种政治上的主动性是一种实质性的分裂;另一种是,绝对垄断下,必然造成相对过剩的人口,因为要谋生,从而形成流民,最终会对那些通过暴力获取生活资料的个人(或者团体)形成赤裸裸的人身依附,进行暴力掠夺,中国历史上的说法就是农民起义。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对外战争或内战,进行物质和人口的折旧同时进行武装兼并,从而将国内矛盾引到国外,保障自身的生存,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大都如此。
   属于第一类的例子,比如有三国两晋时,由于乡绅地主力量的壮大导致的政治上世袭的九品中正制,欧美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帝国主义的例子;属于第二类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比如各个朝代的农民的起义。不管腐败导致的兼并,还是经济发展导致的兼并失去土地也好,最终导致了流民起义,比如唐朝黄巢起义,明朝李自成起义等等,都属于这种。第三种的例子,比如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以及近代的一战二战等。
   兼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无论是数量的扩张还是质量的扩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私有化的必然现象。
   因此,私有制的政治本质就是分裂,必然导致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和右
    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称之为左;站在有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立场,称之为右。
    左派希望以国家公权力调节和规范经济,创造平等的财富和权利分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实现人人参与的民主;而右派则希望限制国家权力,实现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保障个人私产,实现代议式民主。私有制下,左是有利于大多数的无产者的,而右是有利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实行左则必然会伤害和打击右,实行右则必然会打击和伤害左。
    左和右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但是,私有制下的兼并必然导致左派和右派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极左和极右,暴力革命,武装镇压是极左和极右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彻底分裂。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左聚焦的是国家整体,右聚焦的是个体;左聚焦的是公有,右聚焦的是私有;左聚焦的是折旧(平等的财富和权利分配),右聚焦的是生产(完全的市场化);左聚焦的是人的政治属性(人人参与的政治),右聚焦的是经济属性(保障个人权利)。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左和右矛盾核心还是整体与个体,生产和折旧的矛盾。
    但是左和右也是统一的,从政治上来讲,整体都不能生存,那就谈不上个体的保障和权利,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个体的基本权利和保障,那个体和整体就不存在所谓的依赖,整体无从谈起。从经济上来讲,没有彻底的折旧,即将发展的成本平摊给每一个人,那谈不上完全的市场化;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就谈不上拥有平等的财富和权利分配。
    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人人拥有生产资料,而人人又没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左和右辩证上的统一,保证了国家政治上的完整统一,这是公有制的政治上的优越性所在。因此对于公有制国家,左和右的矛盾,在于处理整体和个体边界问题,共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的边界问题,生产和折旧问题,以及人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问题。
    公有制的优越性的体现是一个制度设计和经济问题,而政治上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和下
   我们所说的上和下,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处理整体和个体的关系的规则和秩序的总和,构成了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主要有两种形式,由上至下和由下而上。
   由上至下,重视完整和统一,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实行人人参与的政治,着眼于人的政治属性,。
   由下而上,重视保障个人权利,强调对集体进行制约,保障个人权利,着眼于人的经济属性。
   在政治上,由上至下和由上而下最终演变成两种政权的组织形式。比如,中国的中央集权,就是比较典型的由上至下,当然还有一部分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及君主制的国家。美国的三权分立,算是比较典型的由下而上了,当然总统议会制的国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也可以归于此类。
   由上至下的国家,生存力强,一般而言,社会治理以人为中心,发展乏力,较偏左。一旦阶层固化或政府腐败,比较容易陷入左甚至极左,从而改朝换代。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三国的黄巾军起义,唐时的黄巢起义,明时的李自成起义,都是如此。但由于客观地缘的原因,导致即使是改朝换代,也依然会采用同样的制度。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在面临西北和北方的强敌下,顽强的生存下来,而且也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但技术革命却没有一次出现在中国,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史落后与挨打。
   由下而上的国家,发展较快,一般而言,社会治理以物为中心,流动性强,较偏右,比较陷入极右,抗压能力较差。比如欧美短短的数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封建社会,工业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近现代的技术革命基本都发生在西方。当然,西方曾被游牧民族两次侵入,其历史称为“上帝之鞭”,可见国家生存及抗压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至夏商周以来,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威胁一直来至西北,北方和东北的游牧民族。
   西东周时代的犬戎,春秋战国秦两汉的匈奴,三国两晋时的胡族,唐宋时代的吐蕃和金,辽等等。一直到现在,中国东北仍有美日重兵压境,至今未签署和平协定。
   由于农耕民族的步兵在平原上对游牧民族的骑兵天然劣势,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少部分胜利以骑制骑,获取过军事优势,而大多数,都是通过步兵数量的优势来抵消骑兵的优势,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用鲜血浇筑的历史。
   而且由于农耕民族的生产的脆弱性,对农业生产气候有很大的依赖,需要兴修水利,抗涝防旱,调丰补欠,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及长治久安。
   中央集权的存在,则是通过国家政权的保证,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保障,特别是人力,实现对外作战和对内抵抗灾害的强大支持。而正是通过这种制度保证,中华文明成为五千年以来唯一生存下来的文明,从而发展出璀璨的文化,先进的科技等等。而同时期那些西方文明,只是成为了书本上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4 20:02 , Processed in 0.1250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