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7|回复: 0

徐焰:战国军事改革中的人才竞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4 1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东周时代后,经过春秋300多年诸侯国角逐,公元前5世纪以后华夏大地上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争雄的局面。最后天下归谁,就看哪国军力最强,强军的前提又看哪国军事改革的力度大、成效好。各国间的人才竞争,则成为战国军事改革的重要方面。

  魏国是“三家分晋”后兴起的第一个强国,兴邦之要就是军事改革。公元前5世纪李悝主持魏国变法,重点是实行自耕农青壮年普遍当兵的征兵制,屡挫周边诸国,魏将吴起还率军夺占“河西七百里”,即攻占了黄河以西原秦国大片土地,威胁到咸阳。不过其国内倾轧严重,吴起、商鞅这样出色人才都流失别国。魏国实行普遍兵役制却缺乏激励机制,杀一敌兵只奖励一两个月兵饷。兵士出征又影响自家农作,战功还归将领,打仗积极性就不高。从地理环境看,魏国位居中原四战之地,疆域从如今的陕西北部、经山西延伸到河南东部,首都原在安邑后迁大梁(现开封)。它在七雄之中除燕国外与其他五国都接壤,易于四面受敌而多线作战,招至多国夹攻便很快衰落。

  楚国在战国七雄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其疆域从如今的云南直至江浙,面积相当于其他六国总和,首都长期设在郢(如今的湖北荆州)。楚国文化艺术最兴盛,出现了屈原等著名文人。不过其国内几百年世卿世禄的贵族势力太大,上层精神颓靡,给后人留下的多是古钟乐舞和诗赋。楚国灭小国最多造成疆域广大,却导致居主导地位的荆人在国内不占多数,族群矛盾尖锐难以形成合力。南方不适合养马又难以发展骑兵,楚军车兵的马匹数量质量也逊于北方,导致兵员最多而军力一直不强。为求强国,楚国也重用了一些改革人才,如名将吴起和才子黄歇等。吴起却因得罪了贵族被乱箭射死,黄歇也为下属所害。楚国面对强秦只好以求和、联姻长期求苟安。

  齐国位于富庶的山东半岛,按人口可算大国,却总安于自保。燕、韩属于小国,仅乐毅率燕军取得过“东下齐城七十二”的短暂战绩。赵国疆域只有晋北和如今河北中南部地区,学习匈奴“胡服骑射”最早发展骑兵,但毕竟国小民少,政体变化又出现内乱,后又排斥李牧这样的名将而重小人,最终败亡于秦。

  秦国在战国期间的政治、军事变革中,最终一枝独秀。它崛起于西方荒蛮之地,因文化落后长期被中原视为“西夷”,却通过变革成为军力最强之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揽天下能人。秦孝公为富国强兵发布《求贤诏》,商鞅以一介平民入宫,用几天时间讲解变法强国设想,马上跃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庶长(相当于后世丞相),这在讲究论资排辈的社会简直不能想像。

  战国之初秦国被中原列国歧视,就不大讲究等级森严的礼法,从孝公起便求贤若渴并能破格重用,结果出现天下人才多向西流的现象──秦国所用丞相和主要谋士,多是来自那些它攻击之国的“客卿”,除来自魏国的商鞅,典型代表还有范雎(魏人)、吕不韦(卫人)、李斯(楚人)等。他们在本国不见用,入秦却成为变法革新的主持者。秦国特别愿意用“客卿”为丞相,还重用外来将领,关键在于他们同本国贵族集团原来没有什么关系。如楚国王族芈戎在本国受排斥入秦,很快被任命为将军和左丞相,还是秦军伐楚的统帅之一。至于楚王室女芈八子(电视剧里给她起了“芈月”的名字),因所生之子成了秦昭襄王,掌国政四十多年,还成了中国历史第一个有“太后”之称的女人,而且又是她主持了对其故国的一再攻伐。真可谓亡楚者,楚人也。战国时列国军事改革的竞赛,很大程度是人才竞争,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8 11:46 , Processed in 0.0781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