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48|回复: 0

云石:一个已经变色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为何却依然被美欧大卸八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4 1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20世纪的人类世界史中,南斯拉夫称得上是赫赫有名。1914年,塞尔维亚王国(南斯拉夫前身)的激进青年,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此事直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二战后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更是同时力抗美苏两大强国,并且还牵头在世界范围内发起了著名的“不结盟运动”,拉着一大票亚非拉国家,游离于东西方阵营之外,让两大集团大光其火。而就自身实力而言,南斯拉夫虽然称不上世界级大国,但在巴尔干半岛乃至近东,却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称得上是个区域性强国。

  可是从80年代开始急剧滑落。随着苏东剧变的发生,南斯拉夫土崩瓦解。到今天,曾经占地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0万的近东小霸,业已成为历史。作为其遗产继承者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已是一个地不到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600万的内陆小国,已彻底失去了当年“巴尔干之虎”的风采。

  而在南斯拉夫的分裂解体过程中,美国可谓“居功至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便有意识的在经济上打压南斯拉夫,并积极煽动在南境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为南斯拉夫的分裂埋下了伏笔。到90年代初,南斯拉夫分裂并陷入内战,美国为首的西方,又积极支持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势力,阻止塞尔维亚族势力控制下的南斯拉夫中枢及人民军镇压叛乱。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等前南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而美国对此依然不满足,到1999年,科索沃危机爆发,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恐袭,逼迫南联盟承认治下科索沃省的事实独立。2006年,南联盟(当时已改名为塞尔维亚与黑山)的最后一个加盟共和国,黑山也与塞尔维亚分道扬镳,也仅剩下塞尔维亚孤零零的蜗居内陆,国运彻底跌入谷底。

  从22万平方公里到不到8万平方公里;从一个国家到被拆为8个国家,从曾经的巴尔干区域大国,到蜗居一隅的内陆小国,在所有苏东系国家中,南斯拉夫可以说是被美国整的最惨的一个!

  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却不是这样。当时的南斯拉夫,可以说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与美国关系最好的一个。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仅不视南斯拉夫为敌,甚至还对它提供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援助。可为什么“曾经的友好对象”,到苏东剧变后,却成为美国美国的生死大敌,非要把它大卸八块,方能安心呢?

  这跟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冷战期间,南斯拉夫虽然也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一员,但与苏联的地缘矛盾,使得苏南两国分道扬镳。

  这对美国来说,当然是乐见的。本来,近东就是美苏欧洲的一大争夺焦点。由于美国争取到了土耳其,封锁了黑海——地中海海上通道,所以苏联想要从欧洲方向进入东地中海,只能通过巴尔干半岛一途。而随着苏南决裂,苏联向东地中海拓展地缘影响力的战略通道被彻底堵死。

  这种格局下,尽管南斯拉夫依然坚持红色意识形态。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美国仍旧愿意对他提供支持,甚至愿意让南斯拉夫更强大一点——这样它才更有底气与苏联相抗衡。

  但从80年代开始,情况出现了变化。此时冷战已进入第三阶段,苏联颓势渐显,对东地中海的威胁相对降低。进入90年代后,苏联土崩瓦解,乌克兰独立,俄罗斯地缘势力大幅东撤,不仅无力再经营东地中海,连对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都几乎消失殆尽。

  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作为东西方战略缓冲,以及阻挡俄罗斯南下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它对美国以及西方的威胁,却不断凸显。

  美南之间的矛盾,最直观的当然是意识形态冲突。由于南斯拉夫一直坚持共产主义,所以与西方天然构成意识形态冲突。以前苏联在,二者虽然意识形态对立,但基于地缘政治层面的共同利益,倒也可以进行一些合作。但既然苏联瓦解,意识形态的冲突就凸显出来。这就成为美国向南斯拉夫动手的直接动因。

  只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算美国要趁着苏东剧变的机会趁热打铁,那来次改朝换代,挑唆民众做掉南共也就可以了,何必非要把它大卸八块不可呢?

  这跟南斯拉夫的特殊国情有关。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南斯拉夫系列》章节中,云石君曾经说过:南斯拉夫国家地缘结构支离破碎,缺乏强势的主体核心板块,人文构成上,也是极端复杂,2000多万人口,分成了五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诺文尼亚、马其顿、黑山),三种宗教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三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诺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这其中没有一个族群能占据绝对优势,甚至连相对优势都不明显(最大族群东正教系——塞尔维亚人,也只占前南总人口的三成多一点)。

  地缘及人文结构的极端复杂,意味着南斯拉夫天然存在严重的分裂隐患。

  为了应对这种潜在风险,南斯拉夫先是从斯拉夫族系入手,宣扬“泛斯拉夫主义”,希望通过这个共同的族群起源,将现实中存在严重隔阂的各大族群凝聚到一起。

  只不过,由于共同族系关系的过于遥远,在现实中很难获得各现有族群的认同。所以二战后,南斯拉夫改弦易辙,改用当时流行全球的红色意识形态,来构建国民共同认同。

  红色意识形态以阶级分层这种纵向标准来划分敌我,超越了地缘、民族、宗教、语言乃至人种的横向区分,具有更强普世性,所以能起到相对更好的效果,于是它顺理成章的成为南斯拉夫维系各族群共同情感认知,凝聚民心的主要纽带。

  既然南斯拉夫将红色意识心态作为的国家凝聚力的依托,那随着红色意识形态的热度消退,以及美国对它的强势打压,南斯拉夫的共同国民情感认同也就随之土崩瓦解、没了红色意识形态的压制,民族、地缘、宗教等传统意识,就在各族群中自然而然复活,南斯拉夫的解体自然也就难以避免。

  综上所述,红色意识形态是南斯拉夫国家的主要精神纽带,既然要打击红色意识形态,那南斯拉夫国家的分裂,也就顺理成章。而反过来说,南斯拉夫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民族、地缘、宗教传统族群意识,本来就是与红色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所以美国要摧毁南共和红色意识形态,自然也要对这种倾向大力支持。

  这就是美国要肢解南共的直接原因。但仅就与此,还不能解释美国的全部行为。毕竟南共组织自1990年后,就已经基本陷入瘫痪。各加盟共和国的反对势力上位夺权,连当地原有的红色组织机构也纷纷转型,背叛了原有信仰。从这时开始,红色意识形态,实际上在前南地区已经瓦解。

  但美国并未因此放弃对南斯拉夫的分裂行为。之后的前南解体与内战中,早已放弃红色信仰的南斯拉夫中央权力,竭力阻止国家分裂,并派兵与独立势力交战,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却多次对他们强行阻止。直到1999年,美国依然支持科索沃脱离南联盟,并通过北约组织发动空袭,向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南联盟中央施压。直到2006年南联盟彻底解体——而这一切,都是在红色意识形态早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这说明,意识形态冲突之外,美国肢解南斯拉夫,还有别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必须把南斯拉夫拆分殆尽,才能安心呢?这得从地缘政治角度来分析。

  前文中云石君曾说过,冷战时期,美国对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是持支持态度的。

  只不过,美国这种支持,是基于冷战的大环境,为的是让它能更有力的抗拒苏联。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地缘收缩,原先的利益驱使已不复存在。而从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来看,一个完整的南斯拉夫,对西方的威胁,就越来越凸显:

  首先是与西欧的冲突。在历史上,西欧与东欧两大板块,一直存在尖锐的地缘矛盾。最早时,是东罗马帝国与天主教世界的冲突(这也引发了基督教的分裂——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世界);而在近代,则是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反映到宗教文明体系上,则体现为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巴尔干半岛地处两大势力交汇,是二者的争斗焦点。

  到20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没落,俄罗斯也陷入中衰和蛰伏期(沙俄末期的衰颓与苏联前期的蛰伏),以西欧为核心欧系地缘势力在近东取得了绝对优势。

  按理说,这时候的欧系势力,应该趁机将巴尔干消化吸收才对。只不过,这时候的欧系势力代表——英法德意,内部矛盾激化,在这种欧系势力内讧的大背景下,大家无法像中世纪那样齐心对外

  这就间接促成了南斯拉夫崛起。,一举成长为巴尔干区域强国。

  作为本土地缘势力,有了小霸的家底,南斯拉夫当然不愿意做人附庸,甚至希望以自己为核心,在近东拓展地缘影响力。

  这当然是那些觊觎巴尔干的周边势力不允许的。但欧系势力内讧,奥斯曼帝国崩盘、俄罗斯地缘收缩,使得他们都一时无暇顾及。而到二战后,尽管欧系势力内讧结束,开始内部整合(欧共体——欧盟),但苏联的强势威胁,以及南共夺权上位的既成事实,使得它们为了避免南斯拉夫重新倒向苏联,也愿意让其维持独立,甚至还愿意让它更强点,以更好的帮自己抵御苏联南下近东的压力。

  但随着冷战结束,苏联土崩瓦解,俄罗斯地缘收缩,而伊斯兰也依然四分五裂。传统的两大地缘对手,短期内皆不再有能力干涉巴尔干,再加上欧系势力内部已经整合到一定程度,一致对外的条件成熟,所以正好可以拿下巴尔干,将它消化吸收,从整体上增强欧系势力的地缘实力。

  这时候,南斯拉夫就成为欧系势力的眼中钉。作为巴尔干本土势力,就算南斯拉夫愿意被欧洲吸纳,但它庞大的体量,也决定了融入后的它,势必在这个加强版的体系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会对传统欧系强国的主导地位构成冲击。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加剧欧盟分裂的风险。

  欧系列强之所以觊觎巴尔干,除了基于扩充欧系势力整体实力的考虑,也是要通过对这块土地的吸纳,增强自己实力,而不是把原属于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蛋糕分给巴尔干人。他们更不希望将来有一天,南斯拉夫成为自己在欧盟体系内部的劲敌。

  所以,欧系势力并不希望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存在,而更希望看到南斯拉夫分裂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国,到时候再将其吸纳,对欧洲列强来说,无疑要有利的多,融合起来,也方便的多。

  当然,这种做法,会削弱欧盟这个整体,在遭遇东方外敌入侵巴尔干时的抵御能力。不过在俄罗斯和土耳其都已没落的情况下,这个威胁并不存在。

  这是对欧系势力而言。而对美国来说,它除了要照顾欧洲盟友的利益外,作为全球霸主,它也同样不希望看到巴尔干半岛出现区域性强国。

  美国的本土位于西半球,巴尔干半岛所在的东地中海,跟美国地缘关系极其疏离,这意味着美国对该板块的天然影响力十分孱弱。但是东地中海对美国来说又至关重要。这里不仅有苏伊士运河,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地中海)两个世界级战略通道,而且以此为基,美国还可以同时对中东及俄罗斯战略施压——这些对美国维持全球霸权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要确保对东地中海秩序的掌控,就要尽可能的削弱当地本土势力。而南斯拉夫有着“巴尔干之虎”的美誉,这样一个强大本土势力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威胁。

  鉴于美国在东地中海的强势存在,会严重制约南斯拉夫的地缘影响力扩张,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地缘冲突。

  这跟土耳其是不一样的。美国的存在,同样制约了土耳其对东地中海的经营。但土耳其在黑海方向直面苏联——俄罗斯,所以它需要借美国之力,来抵御俄罗斯的强势进逼。既然如此,它必须接受美国在东地中海的存在。

  但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哪怕在苏联时代,也只是跟苏联的东欧卫星国接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随着苏联崩溃,俄罗斯战略收缩,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不可能再对南斯拉夫构成威胁。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没有借重美国的必要,自然也没有忍受美国掌控东地中海秩序的动力。

  这种情况下,美南之间,必然会围绕东地中海,乃至近东的利益产生争夺。而美国虽贵为全球霸主,但与东地中海地缘关系的极端疏离,使得它在应对南斯拉夫这个“巴尔干之虎”时,存在先天不足。既然如此,那美国的最好选择,就是把这只老虎给拆解掉。随着南斯拉夫的土崩瓦解,巴尔干本土势力对美国的威胁,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所以,美国在完成了对南斯拉夫的和平演变后,依然对它穷追不舍,直到将塞尔维亚这个前南地区的相对优势族群彻底压制(现在已经没落成一个内陆小国),美国才能够高枕无忧!

  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巴尔干半岛再次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不过靠着西方的强大外力压制,该地区也实现了难得的和平。

  只不过,这种严重依赖外力的和平,依然是不稳定的,一旦西方势力衰退,或者俄罗斯复苏,甚至土耳其、乃至伊斯兰世界东山再起,巴尔干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又会被重新点爆!到那时,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又该迎来什么样的劫难呢?这个,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南斯拉夫的消失,受损失最大的,当然作为前南主体的塞尔维亚——这个民族一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在这场解体过程中被剥夺殆尽。以今日塞尔维亚之颓势,不仅再次崛起遥遥无期,甚至一旦巴尔干再爆发大规模冲突,甚至不排出被强势文明鲸吞的风险。

  按理说,对一手毁掉自己民族崛起大计的美国和欧洲,塞尔维亚应该恨之入骨才对。但科索沃战争结束才不到20年,塞尔维亚彻底沦落为内陆小国(2006年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所有海岸线和出海口)也才不到12年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塞尔维亚无论是国家政治立场,还是民众情感,都发生了大的逆转,由曾经对西方咬牙切齿,转而紧抱西方的大腿,并积极申请加入欧盟——哪怕因此受到欧洲多方刁难,也不改此衷。

  按照中国的传说概念,塞尔维亚此举,简直可以用认贼作父来形容了!但是,在嗟叹的同时,我们又不禁要疑惑:为什么塞尔维亚的态度,会这么快就发生180度逆转呢?这实际上是由塞尔维亚新的地缘形势所决定了。而这种决定背后,则再次印证了国际政治的一个真理——在利益面前,人类的情感都是浮云!

  这话怎么说?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42章——巴尔干/南斯拉夫之第5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20:55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