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大参考 返回首页

小小的个人空间 http://www.dacankao.com/?1294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小小:经济学在替谁说话?

已有 493 次阅读2015-11-21 20:27 | 经济学


本文提要: 
    经济学和经济学有没有立场?在为谁说话?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中经常争论的问题,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三个子问题:一是经济学是不是一门科学?二是经济学有没有阶段性?三是经济学有没有国界?我们的回答是:经济学还不是一门标准的科学,是代表一定的阶级立场的,也是有国界的。
 
    1、经济是不是一门科学?
    假如将科学解释为使用与数理物理学相类似的方法的学科的话,那么经济学只有很可怜的一部分带有数理、计量或者统计意义的领域可以算作科学。为了使经济学可以进入所谓科学的殿堂,经济学家放宽了科学的定义,即认为科学从广泛的含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门知识,是人们努力加以完善的对象,或者换句话说,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纯粹科学具有明确的可观察性和可重复试验性。在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中,尽管有些微观的带有统计意义上的观察经常被应用到研究中来,也有经济学家从对经济现象的统计中得到某些重要的结论或者定律,但是科学却不是这些事实本身,事实并不构成科学,构成科学的是对于事实的阐释与解析,正如苹果落地并不是科学,真正的科学是对于苹果落地的万有引力解释。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真正重大的差别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和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社会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象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机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现象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时间的某一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甚至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这种观点很容易被经济学说史中的许多事例所证明。
    2、经济学到底有没有阶级性?
    只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大多是自然科学家们的事,当然这里绝不会有什么阶级性。但经济学却不然,它主要是研究交换和协作生产出现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真实状况,以及这种关系对每个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这样,即使你是从你自认为的最公正的立场出发来发表意见,经济学都有了立场问题,你的观点要么为维护现存秩序辩说,要么为改变现状说理,舍此你就干脆闭嘴。而对现存秩序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为现实社会所有阶级所接受的,总是会有一方因此受益而另一方因此受损,因为现实社会秩序下人们是有阶级有差异的,这就是任何社会学说的阶级性起因。
    作为一门学问,它就应该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去看待研究对象,它不应该有研究对象的任何一方立场,否则就是伪学问。就研究经济学问来说,立于人类立场已经有很大偏见了,何况是立于种族或阶级立场的呢?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而它们的上游学科是人学,是研究人的学问。这就是说,经济学的理论根基就是对人类的认识,对生命圈自然秩序的认识。没有这些认识,经济学就变成了没有根基的学问。可以这么说,经济学的中立立场,也就是最小偏见的立场,那应该是生命立场。
    经济学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以什么为出发点的问题,即为什么而生产的问题——为了人而生产还是为了利润而生产;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而生产?也就是经济学的阶级性问题。经济学的具体理论,都或多或少的是从这个出发点延伸而来的。比如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定义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体现了资本支配一切的资产阶级特点,与社会主义的需求是满足人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为利润而生产的话,那么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一种有货币约束的需求,那生产多了,工人工资低了,就会造成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有时候为了垄断利润的需要,还要故意少生产。  
    这种以金钱为标准的社会里,既然都是为了钱,那么,即使有高福利制度,反而会让人们认为相对于简单获得的高福利,辛苦工作去赚得工资,没那么有吸引力了,福利高了,却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效率。
    3、经济学有没有国界?
    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虽然确实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贸易双方因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是不均等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中,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要多。这样,发展中国家想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本国复兴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于是,国家之间在对贸易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而且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是一直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也采取了高关税的保护政策。GATT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普惠制(GSP)等一系列的纠正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措施,充分说明了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但是,为什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呢?
    国家内部各行业因自由贸易带来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贸易保护的又一压力。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以美国的钢铁产业为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自由贸易中其得到的利益应该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得到的贸易利益。那么为什么美国布什政府还要挥舞201条款的大棒,不惜引发一场世界性的钢铁大战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各行业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得到的利益不均等,甚至有些部门是负的利益。资料显示,由于在自由贸易下的国际钢铁供应商的竞争,1990~1999年,美国钢铁制造工业每年有大约5000人失去工作;1999~2001年,美国总共有18家钢铁公司破产,有23500多工人失业。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像美国之类资本量较多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以获取国际分工的好处。现在的问题出在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的考虑,既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要维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使这些产品的生产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熊掌与鱼都要。毕竟美国的钢铁业曾经是他的支柱产业,并有60万的钢铁工人,将他们转变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就业,是需要时间、非常困难的。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布什政府权衡各方利弊,最终决定启用201条款提高关税。可见贸易利益对国内各行业的不同影响也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贸易政策国际协调不能改变贸易政策的保护性质。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了贸易政策的国际趋同化。自二战以来,双边贸易政策的协调,区域性的政策协调,尤其是致力于国际贸易体制的多边贸易政策的协调,使各国贸易政策趋于统一,体现了全球经济关系的秩序化,给各参加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无论是哪种协调,贸易政策的本质始终具有保护性,即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没有根本改变。就拿WTO这一多边贸易的最高成就来说,仍然改变不了各个国家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
    (1)自由贸易是个谎言。 WTO规则的制定,形式上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回合(MTN)的协商产生,实质上依据国家贸易实力决定分量,由于历史原因和贸易实力,基本上是美国一手把持。贸易谈判(贸易自由化)只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贸易保护)才是贸易谈判的实质。
    (2)WTO的例外条款和规则,为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依据由于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利己的,即在最大范围内保护本国利益,同时最大程度地攫取他国利益。因此,国家贸易政策的目的(在没有一个足够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的约束条件下),决定了这种例外条款和规则就会必然成为贸易保护的依据。
    (3)在WTO下仍有一些公开的高度保护的行业农业、纺织业,便是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开的保护产业。但这些产业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发达国家中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学还不是一门普适性的、标准的类似自然学科的科学,而是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代表一定的阶级立场的,也是有国界的。一个国家有着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阶层也会分别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再加上经济学还难以成为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真正的科学,因此经济学也就会有自己的立场,并为一定利益集团说话。在全球而言,如果把国家也划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自然也存在为不同利益集团说话的国际贸易经济学理论,这样就使经济学有了国界。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22:4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