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8|回复: 1

张捷:为什么美国印钞会难以为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8 1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的QE3不是印钞是全球圈羊(三)
接:

  一、刻意掩盖三次QE间的政策差别
  二、为啥这次美联储QE操作不是印钞
  三、为什么美国印钞会难以为继
  
  现在名义上推出QE3了,但是含义与以前已经不同,购买抵押债券不一定意味着印钞,对于美国以购买信用不足的国债的方式进行第三轮量化宽松印钞的做法是难以为继的,为什么真正意义的QE3印钞难以再实施?本人在美国进行了两轮量化宽松以后,对于再一次的量化宽松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本人坚持认为下一步所谓的宽松与原来意义上的量化宽松是有本质不同的,为什么原来意义上的量化宽松难以不断实施呢?在美国评级下调的当时社会舆论普遍说QE3立刻就来的时候,本人就是非常肯定的说明QE3不会推出,为什么与前两轮QE性质相同的QE3是难以再实施的呢?认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理解美联储以及美国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和方向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首先不要看现在大宗商品在降价,世界一样是可以进入涨价通道的。不仅是中国的豆粕期货涨价到天价,世界的农产品也在涨价通道之中,未来的涨价会让资源消费国的美国经济复苏受到致命打击。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的特殊性,原因就是石油等资源价格的高涨后供给曲线会出现后弯,价格上涨反而供应量下降。原因就是资源国出售石油等是为了取得足够的石油美元平衡外汇,需要的不是销售量而是销售额的概念,在石油价格暴涨销售额达到要求以后就不会再多出售了。如果量化宽松,结果必然是石油等价格的暴涨,不但让石油等资源国家的得利超过美国,也使得资源的供给曲线更加弯曲,进而造成美国的通胀和市场崩溃。QE3使得资源国家更加抓紧资源而不是多卖资源换取美元,如前述的资源供给曲线出现后弯,资源供给量随价格而减少,必然导致全球资源市场供需均衡点无法形成而崩溃,美国是严重依赖世界资源供给而生存的国家,资源市场崩溃就是美国经济的崩溃。在资源市场受印钞影响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印钞所带来的效果也越来越小,经济上的边际效应是不断递减的,美国的印钞必须在资源的压力下找平衡。
  
  其次美国量化宽松的前提是面临通缩压力而不是通胀风险,宽松出来的货币可以输出,QE3后如果美元不能外流到世界,必然是美国自己通胀,所谓的“量化”是看可以输出多少再量化多少的。例如美联储2010年11月QE2投放6000亿美元到2011年6月结束时中国外汇储备31974.91亿美元,而QE2前的2010年9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为26483.03亿美元,中国流入了约5500亿美元的流动性,因此能够输出多少才会量化多少。现在世界危机风险加大,资金回美国避险,量化宽松后印出来的钞票是难以输出的。
  
  最后我们要看到的是美联储的政策是带有明显的利益趋向的。美联储所有权是私有的,管理权归国家也是形式上的,这是由美联储的决策方式决定的。美联储由七名成员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委员五名,须由美国总统提名,经美国国会上院之参议院批准方可上任,任期为十四年(其中: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四年,可连任)。在美联储中最关键的机构是制定QE3等货币政策的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 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联邦储备系统中最重要的机构。它由十二名成员组成,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全部成员七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它四个名额由另外 11个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轮流担任。该委员会设一名主席(通常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担任),一名副主席(通常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担任),另外,其它所有的联邦储备银行行长都可以参加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讨论会议,但是没有投票权。在这样的结构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代表资本的12个储备银行都权参加讨论而且有5个投票权,另外的7个投票权由于美国两党的势均力敌,其很难形成一致意见对抗储备银行的银行家们,美国的货币政策是被金融资本控制的,因此美联储实际上无义务对国民负责,所谓“美联储要对高失业负责”,美联储监管金融,就是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的一个势力的权利保障;反之伯南克所谓“就业不好转,QE不结束”,只不过是“向弱者倾斜”的老套。美联储可不是民主社会,美联储的权力就象当年教皇的权力一样,是绝对的!美联储主席的选拨方式,类似于基督教会内部主教团选举的教皇。凑巧中世纪欧洲利率和金融政策,也是教会决定。
  
  在利益趋向上,原有形式的QE3美联储是要收益下降最终到亏本的!从去年的美国评级被下调,美国国债反而创造了新高,2011年9月15-25年期的美国国债期货合约飙升至141-06的高位。 30年期国债涨3 21/32,收益率报3.375%,为2009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这反常现象的背后是:美国银行破产还优先保护小债权人,因此对于大资金在银行可能破产的情况下,持有美国国债反而变得比银行存款更安全,美国的现金如果不存在银行,则要有现钞和现汇3%的差价,大资金也无法拿着纸币现钞,美国信用比欧日等西方诸国还是安全优质的,因此就造成美国国债反而上涨的局面。美债上涨造成美债的收益率比以前降低,量化宽松给美联储所带来的收益也是下降的,这本身也降低了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的动力。我们看到现在美国国债的利率在美联储公布所谓的QE3以后,2012年9月14日美国国债殖利率(殖利率就是获利率,也有人称为收益率,也就是利息收入除以购买公债的价格之百分比。不同于国债的发行利率和票面利率)美国债10年期是1.88%,20年期是2.68%,30年期是3.09%。这个收益率一直处于高位。
  
  而美国债的短期殖利率是非常低的,目前是一年期的为0.18%左右,这样的收益率已经大大低于美联储的资金成本,美联储给超额准备金付息的利率是0.25%,为此美联储要卖出短期债券买入长期债券的扭转操作就可以理解了,这是避免美联储亏本的行为,当前的情况是长期利率是到二年就与美联储0.25%的利率水平持平,到5年则为0.72%,7年是1.23%,持有5年以上的长期美债还是有利可图的,但是这样的有利可图的前提就是美联储需要长期保持低的利率,因此美联储不断延长维持低利率承诺的时间,背后就是保有其所持有的国债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美联储在国债当今超低收益率的背景下,再购买国债收益率极低可能亏本,扭转操作是避免亏本,维持低利率是维持国债的价格也就是维持美联储持有国债资产的价格,这些政策都是与美联储的运营服务的,美联储是私人机构,代表的是金融资本的私人利益,美联储赚钱多了要交给国家,但是赔钱了国家可不补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国家政客集团、金融资本集团和宗教集团的博弈制衡社会,从美联储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言,推出QE3让美联储经营吃亏的事情是不会干的,而在国际上资源国、金融国和制造国也在博弈,美国是一个金融国,但他也是一个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如果QE3让资源价格暴涨,美国也是得不偿失的,QE3掠夺制造国的同时美国消费资源也要被资源国掠夺,美国吃亏的事情是不干的,美国是要算账的,在资源价格仍然在高位而制造国已经经济下滑的今天,美国的战略目标更多的是资源国,因此真正意义上的QE3是难以推出的。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在二战前的金本位破裂货币竞争贬值与现在还有不同,因为当时世界发达国家同时是金融国和制造国,资源国是他们的殖民地,这是在一国体内的循环,与现在情况是不同的。所以美国的印钞是难以为继的,除非美国受到了巨大的危机压力,美联储受到了极大的政治压力才有可能,这样的可能不会是美联储自愿做出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能够从各种政治动向当中看出端倪的,因为这将不仅仅是经济行为了,而且这样做就是一个饮鸩止渴的事情。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3 12:40 , Processed in 0.1250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