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6|回复: 0

昊天经纬之四十五:时事分析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0 15: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解析16(2014年6月22日星期日)  新闻1:2014年06月22日,日本公布河野谈话调查报告激怒韩。报告详细介绍了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慰安妇”问题以来韩日之间进行的幕后讨论、外交部长会谈内容、两国首脑的反应。韩国认为,日本单方面公开外交协商内容,违反两国达成的“外交文件有30年保密期”的协议,破坏了最基本的外交信任原则,会对今后两国的关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这次调查报告的发布,又在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中撕开一道裂痕。今后,日本在处理与盟国关系问题上又得疲于应付了。
  新闻2:2014年06月22日,中新网6月22日电综合报道,日本国会22日闭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未能在本届国会期间做出变更宪法解释的内阁决议。安倍政权掀起解禁自卫权“浪潮”,反对声此起彼伏,但其全无悬崖勒马之意,国会结束后将继续推进执政党协商,执意继续在右转道路上“暴走”,令世人警惕。
  据日本媒体19日报道,安倍所在的自民党与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均认为,在截至6月22日的本届国会期间,内阁难以作出变更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定。至此,安倍企图绕过国会,仅通过内阁决议变更宪法解释而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愿望告吹。
  3、2014年06月20日,正在巴以地区访问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19日在拉姆安拉说,中方坚定支持一切推动巴以和谈的做法,并会为此不懈努力。
  吴思科当天与巴勒斯坦总理拉米?哈姆达拉及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会面。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吴思科说,中国对巴达成内部和解并成立联合政府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有利于推进巴以和谈。巴以间的谈判会“有曲折、有困难,但只有谈判才能解决问题”。
  4、2014年06月14日。新华网耶路撒冷6月14日电(记者郁玮孟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4日晚间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证实,本月12日晚间失踪的3名犹太青年被恐怖组织绑架。




  一、引述1
  ======================下文引述自“新闻解析15(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2、随着“中国拒日方要求删除视频证据”而一度“暂时放弃”的“通过配合日本利用‘日本外交转向亲华’来挤压美国资本利益放手日本拥核,从而‘撕裂日美利益’”,并用‘日美利益持续撕裂’来间接的配合欧洲国家利益在中东方向(巴以和谈)胁迫美国资本利益尽快让渡‘中东安全框架的主导权’”策略,将因“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协议”的实质性落实而可能会“重启”。
  ======================上文引述自“新闻解析15(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二、日本持续其“通过‘外交转向全面亲华’来胁迫美国资本利益放手日本拥核”
  1、新闻1和新闻2就是“引述1”的延续:随着“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协议”的实质性落实,日本单方面给中国抛出橄榄枝——希望中国重启“通过配合日本利用……让渡‘中东安全框架的主导权’”的策略。
  2、新闻1的本质是:日本通过主动撕裂日韩关系来说撕裂美国资本利益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注释:“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主体是:《美日安保条约》和《美韩军事同盟》,其中以《美日安保条约》为主,《美韩军事同盟》为辅。美国资本利益一直在捏合日韩关系,从而强化“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新闻2的本质是: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本月13日就“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一度达成妥协(详见“新闻解析14”),但是随着“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协议”的实质性落实,日又看到了“中国重启配合日本……”的可能性,于是,“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又“搁浅”了,并且还辅以“撕裂日韩关系”的礼包。
  4、对于日本的“主动献殷勤”,中国最高决策层方面并没有做出直接的回应。我相信中国最高决策层对日本政府有更高的期待:希望日本最高决策层重启遭冻结的“中(人民币)日(日元)货币直接兑换协议”或者尽快完成和落实“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三、中东方向(巴以和谈):随着“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协议”的实质性落实,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方面
  1、事件:6月13日,“中国拒绝日本官员要求删除中日战机‘异常接近’视频”;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证实12日晚间失踪的3名犹太青年被恐怖组织绑架,并与当天晚上空袭了加沙地带(哈马斯的地盘);6月15日夜间,以色列军方已经在西岸逮捕了40名巴勒斯坦人,包括哈马斯成员议会议长阿齐兹。19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拉姆安拉说:中方坚定支持一切推动巴以和谈的做法,并会为此不懈努力
  2、请大家密切关注上述事件的“时间顺序”。其逻辑:中国通过“拒绝删除”来表明中国将“暂时放弃”配合日本——以色列(美国资本利益)收到上述信号后立刻寻找借口(犹太青年被绑架)来对巴勒斯坦新政府施压,企图用武力来“分化、瓦解”巴勒斯坦(背后是欧洲国家利益)方面哈马斯和法塔赫的合作成果(即新成了的巴勒斯坦新政府)——19日,欧洲国家利益向中国支付“配合费”(实质性落实“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协议”)——19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立刻用“中方坚定支持一切推动巴以和谈的做法,并会为此不懈努力”的表态对巴勒斯坦(欧洲国家利益)方面表面了态度——从6月19日开始,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强硬态度(武力抓扣巴勒斯坦人)立刻缓和,截止目前(22日),以色列方面再也没有类似强硬的行动出现。
  四、中东方向(伊拉克):
  1、美国已经明里暗里的要求“什叶派马利基”下台的目的:给什叶派马利基政府施压,胁迫其尽快加入针对伊朗的“制裁机制”。否则美国将推翻“马利基本人”,再扶持亲美人士上台。
  2、“美国将派遣300名军事顾问前往伊拉克”的新闻表面:美国并没有对“马利基政府”完全失去失望(即希望其加入“制裁机制”),现在是“讨价还价”的阶段。如果“马利基政府”立刻加入“制裁机制”,则“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将会应美国的战略需求立刻从伊拉克消失。
  3、美国资本利益不会也不敢轻易推翻“马利基政府”,因为,占“伊拉克60%什叶派马利基政府”是维系伊拉克稳定的唯一保证,如果“马利基”被美国推翻,什叶派国家的伊朗必将以保护“什叶派圣城”为借口立刻出兵伊拉克,陷入一片战乱的伊拉克各武装派别在中国(俄罗斯)的遥控下战火蔓延到“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从而实现“叙利亚战火外溢”的另一个版本——即将战火外溢到沙特阿拉伯,
  注释1:“将战火外溢到以色列”和“将战火外溢到沙特阿拉伯”对美元本位制的“解构”效果是一样的。
  注释2:要知道,伊朗对将“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变成什叶派国家的兴趣不是一星半点儿、而是朝思暮想。
  综上所述,美国资本利益如果敢于推翻“什叶派马利基”政府,拿一定是被逼无奈(马利基始终拒绝加入“制裁机制”)的选择。此举将冒极大的战略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8:12 , Processed in 0.0781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